第708章 南狩留守之争

崇祯十七年三月十二,香烟缭绕,灯火通明,紫禁城正在举行大朝会。

大朝会一般是只有过年过节、皇帝寿辰、冬至、元宵等特殊日子才会举行。今天不是特殊日子,更不是节日,但崇祯皇帝却召开了大朝会。天色未明,紫禁城外的轿子就是一串一串的,灯笼更是点得星星点点,穿戴整齐的大小官员齐集,正等着上朝会。只是大小官员脸上的颜色不是死灰就是铁青,就像是准备上刑场一般。

坏消息一个接一个传来,昨日夜里,宣大告急的消息传来,崇祯皇帝连夜下诏,急调辽东总兵吴三桂、蓟辽总督王永吉、昌平总兵唐通、山东总兵刘泽清进京勤王。但是诏书下了,还得等到今日早朝之后才能送出。

今日的大朝会,其实是崇祯皇帝除了商议调兵进京勤王一事,还准备再次商议南狩之事。北方局势已经溃烂,京城岌岌可危,外有建奴,内有流贼,无论是那一边都随时可能威胁到京城安危。什么狗屁的天子守国门,守不住了怎么守?京城的位置太凸出,外围防御力量太单薄了。在国力强盛的时候,天子守国门可以激发士气,鼓舞将士们浴血奋战,杀敌立功。可是如今,天子还在京师就岌岌可危了。

崇祯皇帝动了南狩南京的念头,若是今日朝会能够通过,他就决定跑路了。

“陛下,事急了,再不去南中家中,恐怕悔之不及。”周后也劝告崇祯赶紧跑路。

“哎,还是等朝会过后再看吧。实在不行,就依群臣所言,先把太子送走。”崇祯皇帝毕竟是放不下这个面子,

前几日,三月初四的时候,崇祯皇帝曾经提出了一次,结果遭到群臣阻拦,尤其是陈演和魏藻德坚决反对,陈演还示意兵科给事中光时亨。光时亨当时就站了出来,严厉谴责李明睿,扬言:“不杀李明睿,不足以安定民心。不杀李明睿,何以治天下!”

东南安定,无流寇、无虏丑、无藩王、无大灾难,连海寇都被郑芝龙平定,完全是一派太平盛世的场景。南狩,是最好的选择。可是群臣去拦住崇祯,不让崇祯皇帝南下,还劝崇祯先把太子送走。

可是把太子送走的事情,也遭到了光时亨强烈反对,他提醒崇祯不要忘了唐肃宗李亨灵武登基的故事。结果崇祯又犹豫了,他担心自己像唐玄宗一样,被太子篡了位。

大朝会一开始,崇祯皇帝就召见了吴襄,询问让吴三桂进京勤王的意见。

吴襄一开口,就说崇祯皇帝还欠着关宁军军饷未发,希望能够补齐一百万两银子的军饷,吴三桂大军自然放弃宁远,进京勤王。

崇祯无奈之下,又问道:“诏令昌平总兵唐通进京勤王如何?”

兵部尚书张缙彦站出来道:“回陛下,唐通麾下止有五千兵,且居庸关易守难攻,令通进京勤王,不若令其固守居庸关。宁武关周遇吉仅以三千兵犹遮贼十日,令贼折七、八万之众;唐通守居庸关,遏贼一月不切。”

崇祯心里暗暗盘算着,若是唐通能够阻拦贼军一个月,争取到一个月的时间,无论哪一路的勤王大军都应该赶到了。于是他又问道:“山东刘泽清如何?”

张缙彦道:“回陛下,刘泽清在山东拒李老二之贼,一时不能脱身。”

朝中大臣顿时议论纷纷:

“武威伯不是早在二月份的时候,就说要率军北上讨贼了?怎么就变成贼军了?”

“可别说,此人鹰视狼顾,恐怕是不怀好意!”

“此贼若是进京,恐怕尤甚贼寇!”

崇祯皇帝急了,大声道:“一派胡言!武威伯忠心报国,他早有奏报,说自己是北上剿贼,前几日又有奏报来,说要进京勤王,却被刘泽清阻断运河,无法北上!速令刘泽清疏通运河,令武威伯进京!”

群臣顿时跪倒了一片:

“陛下,三思啊!”

“陛下,李老二鹰视狼顾,有曹孟德司马仲达之相,万万不可令其进京。”

“陛下,若是令李老二进京,恐大明将士休亦!”

“陛下,此人抗旨不遵,继与左良玉、良佐逆,今又于攻山东,此贼不臣之心路人皆知!”

正当朝会上吵吵闹闹的时候,外面有人来报:“陛下,宣大锦衣卫总旗张书恒求见!”

崇祯皇帝转头问吴孟明:“吴爱卿,这个张书恒可是你的人?”

吴孟明连忙站出来,跪地奏道:“回陛下,正是微臣的人,微臣派其前往山西刺探贼人军情。”

“那就召他进来吧。”

“宣锦衣卫总旗张书恒!”两边的大汉将军齐声高喊。

张书恒走进皇极门前的广场内,根据小太监指引,走到崇祯皇帝的台阶跟前跪下:“臣张书恒叩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岁万万岁!”

“张爱卿,闻汝从山西刺探贼情还京,今日汝入宫,可有何要事要奏?”

张书恒磕了一个头道:“微臣奏报陛下,贼军已破宣大,大同总兵姜镶投敌!宣府总兵王承胤投敌,游击将军王辅臣不愿从贼,逃离大同,如今在微臣控制之中。贼军兵分两路,一路自居庸关而来,另一路东出固关,真定太守邱茂华、游击谢素福投敌,驻守保定的大学士李建泰也投敌了!即便唐通能守住居庸关,可是南路贼人自保定来,居庸关也不攻自破!微臣恳请陛下当机立断,南狩巡视江南,若是再不走,就来不及了!”

“大胆!”光时亨站了出来,指着张书恒的鼻子大骂,“小小一锦衣卫总旗,竟敢谗言陛下放弃江山社稷!你居心何在!”

说完,光时亨转头向崇祯皇帝跪下:“臣恳请陛下,立斩张贼,以免此贼动摇军心!”

陈演也跪下奏道:“陛下,一区锦衣卫总旗,乃谗弃京,犹望陛下勿信其谗言!”

“陛下,贼军两路抵近京师,微臣回京后,又听闻京城瘟疫横行,每多死者,瘟疫已播京营,京营官兵死者甚众,恐怕京城难以固守!还请陛下三思。”张书恒道。

这时候,前几日被陈演和光时亨吓得不轻的李明睿听到有知音,立即站了出来:“陛下,微臣觉得,张总旗所言极是!陛下应当机立断,放弃京师,速南狩江南。”

张书恒又道:“陛下,南狩江南有三益,其一,北地溃烂,当任由贼人同建奴争夺;其二,江南稳定,无流寇、无虏丑,又有长江天险可保大明江山,若是陛下不放心,可调郑芝龙水师抵御贼寇建奴过江!其三,江南富庶,南狩南京,可坐拥江南财富,伺机北伐中原。”

“陛下,万万不可听信谗言!”光时亨拼命的磕头,接着又义正辞严的大声道,“京师城墙固若金汤,即便瘟疫,也非贼人可破!若是贼人兵临京师,微臣愿亲率官兵登城拒敌!”

“坚守京城?”张书恒站起来,指着光时亨吼道,“即便城池固若金汤,也需人来守!京营将士染病甚众,拿什么来守?”

第280章 建奴攻入城了第284章 宣大总督杨嗣昌第543章 比穷大赛(下)第861章 明清暂时停战第640章 收服王辅臣第543章 比穷大赛(下)第610章 商业中心第34章 金军入寇第553章 常熟钱谦益第240章 攻破贼窝第818章 清军兵临山东第769章 追杀刘良佐第41章 降卒攻城第616章 松山突围(下)第141章 徐光启孙元化第186章 防御流寇第181章 难民队伍第765章 杀肥猪和剪羊毛第750章 没收田产变皇庄第240章 攻破贼窝第400章 劝降第251章 商队遇袭第96章 神机箭夜袭第684章 拿下未来贰臣第883章 打土豪分田地(六)第390章 逃亡的土默特人第295章 海兰珠第396章 火烧草原(三)第674章 抵近城下第685章 擅斩朝廷大将第13章 前往大安口第316章 夜袭岳托大营第583章 洛阳之战(中)第141章 徐光启孙元化第385章 乌真超哈兵(四)第820章 火烧绿营第715章 贼军追兵(中)第536章 欺君之罪第452章 夜不收遇险第230章 复社第221章 火烧归化第179章 王嘉胤伏诛第215章 天下第一富商第579章 洛阳城内(下)第685章 擅斩朝廷大将第522章 岳托之死第743章 阉狗杀人了第883章 打土豪分田地(六)第408章 神兵对天兵(四)第226章 铁模铸炮第236章 替天行道?第244章 被疯狗咬了第661章 实力和恩德第330章 多尔衮获救第712章 皇宫失火第892章 蛙人营奇袭(上)第720章 劝说郝摇旗第509章 反攻突破(上)第309章 虎入羊群第165章 归化城第388章 清军攻归化第57章 杀俘第48章 逃难灾民第245章 斩杀瞿堂第501章 防炮沙袋第713章 逃离京城第6章 追杀范永斗第807章 高杰归降第335章 珠冠滴328章 皇太极援军第419章 便宜大舅子第9章 黄金家族第86章 回明遭拒第661章 实力和恩德第614章 松山突围(上)第221章 火烧归化第633章 盾车破营(二)第102章 返回通州之路第570章 攻寨攻城第899章 炼焦厂第349章 孙家三兄弟第391章 忽悠罗刹人第693章 湖广争夺战(五)第706章 轻骑赴京第796章 南京内应(上)第746章 抄家发大财第411章 清军突围(下)第643章 小额银票第415章 回援救大明第334章 轴承和炮车第747章 李自成发财第365章 水师全灭第693章 湖广争夺战(五)第669章 荆江水战(下)第189章 击伤王自用第603章 东林江南银号(下)第812章 一个不放过第818章 清军兵临山东第641章 安南港口施工第672章 水师炮击贼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