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4章 积极备战

郑森送来的这批战马,都是上好的欧洲高头大马,共计有三千匹贝尔修伦马,一千匹夏尔马和三千匹顿河马。其中贝尔修伦马是给重型冲击骑兵配备的战马,这种马是阿拉伯马和欧洲马的混血后代,耐严寒和酷暑,性情温顺,速度快冲击力强悍,试想一下,有三千骑着贝尔修伦马的铁甲骑兵发起冲锋,速度非常快,蒙古轻骑兵弓箭又射不透他们,跑又跑不掉,那是一种什么样的震撼?

至于夏尔马那是重型挽马,拖着一门六千斤重的重型炮车,都能疾走如风,牵引一门带有弹药车的六磅野战炮,可以跟得上骑兵的速度了。

顿河马则是蒙古马和欧洲马的混血后代,既有欧洲马的速度和力量,又有蒙古马的耐力,是轻骑兵最好的战马。

将来骑着顿河马的轻骑兵是一种高级轻骑兵,身上配备胸甲,头戴带有假面的头盔,战马身上也有马铠,速度还能和轻骑兵一样快。李国栋的轻骑兵除了配备骑弓之外,每个人还将配备两支短铳,骑弓远距离吊射,短铳近距离射击,打完短铳子弹,就拔出马刀冲锋。

不过郑森送来的这七千匹好马,并非是从欧洲远道而来的,而是在耽罗岛上养殖的优秀战马。

耽罗岛上拥有大面积的草场,是培养优秀战马的好地方。上次清军入侵朝鲜,李国栋让郑芝龙出兵江华岛救援朝鲜王室,他的目的可不是什么发扬国际主义精神去救朝鲜,也不是为了夺取江华岛,真正的目的,就是夺取耽罗岛。

坐在李国栋对面的,不仅有一身儒装的郑森,还有一名长得和郑森有点像,但是穿着日式服装,留着日式发型的青年。

“田川七左卫门将军,这几年来,你是立了大功啊。”李国栋轻轻抚摸着胡子,满意的点了点头。

田川七左卫门连忙站起来,毕恭毕敬的行礼,操着一口流利的汉语说得:“楚国公谬赞了,末将不敢当啊。”

“田川将军,不必叫我国公爷,令尊和我是兄弟,你和你哥一样,就叫我一声叔吧。”李国栋笑着道。

“多谢李叔爱戴!”

“这几年来,高丽棒子没有给你们找麻烦吗?”

“没有。”

“他们白白丢了耽罗岛,难道就这样甘心打落门牙往肚里吞?”

“李叔,他们听到我们大和勇士的名号,早吓破胆了,哪里还敢来找麻烦?”田川七左卫门回道。

李国栋抚摸着胡子点了点头,反正这几年来,据说朝鲜的倭寇闹得凶了,不仅是强占了耽罗岛不归还朝鲜,而且时不时的还有倭人骚然朝鲜海边,占据了许多小岛。朝鲜也曾派过兵对付倭人,结果屡屡被打得满地找牙。

日本和高丽的关系,就是一千多年来,高丽每次碰到日本都是被吊打,最后都是依靠中国去救了他们。这种关系直到清末,腐朽无能的满清政府甲午战争战败,朝鲜才从中国的藩国变成日本的殖民地。由于满清政府给中国留下积弱的后遗症,一直影响到民国,所以最后把日本人从半岛上驱赶走的不是中国,而是美苏。美苏赶走了日本人,半岛也从此一分为二。

所以说,田川七左卫门、李国助(大海盗李旦的儿子)等一批中日混血儿占领了耽罗岛,在岛上驻扎了一批武士和足轻,借他高丽人一千个胆一万个胆,也不敢来收复耽罗岛。

高丽棒子曾经向崇祯皇帝求援,要大明出兵帮他们收复耽罗岛,可是那时候崇祯自己都顾不上自己了,哪里有力量帮朝鲜收复耽罗岛。

郑森这次来,主要是准备去南京国子监读书,顺便给李国栋送来一批战马。其实这些马都是李国栋自己掏银子买的,郑芝龙把种马和母马从欧洲运到耽罗岛,培育了一批优良战马之后,又卖给李国栋,从中赚了一大笔银子。

这次郑家军除了给李国栋送来战马,又送来了一批法国和瑞典早的燧发枪,共计有一万支燧发长枪,另有三千支燧发短枪。加上之前的一万支燧发枪,李国栋手中的燧发枪手已经达到了一万八千人的规模,由于有两千支燧发枪在之前的战役中损毁,所以只能组建一支一万八千人的燧发枪手。

李国栋自己懂得造燧发枪,只是大明缺少优秀的钢材,很难造出燧发枪所需要的弹簧钢片。

其实并非是大明的炼铁技术不如欧洲,而是大明的铁矿石不如欧洲,欧洲人把铁矿石放入高炉内,直接可以炼出熟铁,而大明的铁矿石只能练出生铁。从熟铁炼成钢,要比从生铁炼成钢容易得多了。

之所以李国栋要把那些犯罪士绅和官员的家人都发配到琼州去,就是因为琼州的铁矿质量好,比较容易炼出质量上乘的钢铁。

次日一早,郑森和他弟弟田川七左卫门就向李国栋告辞了,郑森去南京国子监读书,田川七左卫门回耽罗岛继续打理马场。

李国栋又跑了一趟斗湖城堡,如今那里是淮军最大的军械生产基地。

如今斗湖城堡兵工厂,主要生产的首先是铠甲,通过水力锻打,打造出一片片的板甲零件,再把这些板甲零件组合起来,就成了板甲。板甲有全身甲和胸甲两种,重骑兵、重步兵都使用全身甲,轻骑兵和轻步兵使用胸甲。

其次打造的是火炮,野战炮兵,无论是野战炮还是榴弹炮、臼炮之类的,全部是用铜来铸造,铜炮价格昂贵,但是重量轻。

目前淮军使用的三磅炮,也换成铜炮了,铜的延伸性好,不容易炸膛,所以炮管壁比铁炮要薄了许多,重量也就轻了。重量比铁炮轻的三磅铜炮,无论是射程还是威力,都比铁炮大了一些。

但是斗湖城寨打造的火枪就很少了,原本淮军中精锐的老鸟铳手,都已经换上燧发枪,变成自生火铳手,淘汰下来的鸟铳给新兵、卫所和民兵使用。自己打造的燧发枪质量和产量都比不上进口的,所以干脆就不造了。所以斗湖城堡的火铳厂主要是生产斑鸠脚铳,还有修复损坏的鸟铳和燧发枪。

为了加强远程投射火力的不足,淮军保留了弓箭手,除了轻骑兵使用弓箭之外,一部分精锐的步兵也使用弓箭。

不过淮军中弓箭的数量还没有弩箭多,李国栋使用的弩,是他根据宋朝的神臂弓的设计,经过改进之后,制造出的弩机,弩的射速比鸟铳和燧发枪都快,精度也高,当然弩手和弓箭手一样也需要耗费体力,持久性还是火器强。

同弓箭手相比,弩手的训练比弓箭手简单多了,耗费的训练时间和铳手差不多。从一名农民变成一名鸟铳手、自生火铳手只需要三个月,弩手也一样,三个月就能训练出一名优秀的弩手;训练一名弓箭手,却需要耗费好几年时间。

另外,斗湖城堡军械所还生产配备给燧发枪和斑鸠脚铳的刺刀,生产重步兵的长刀、苗刀等冷兵器。

大量生产兵器的同时,淮军也在扩编新兵,大批新兵加入到淮军中来,由教官对他们进行训练。

第716章 贼军追兵(下)第548章 拍卖会(下)第465章 三眼铳发威第436章 襄陵大营发展第1014章 凯旋归来第257章 铜和炮第848章 扬州攻防战第177章 三边总督洪承畴第93章 科尔沁哨骑第510章 反攻突破(中)第187章 炮击流贼第810章 水匪土国宝第103章 蒙古轻骑的追击第165章 归化城第842章 铁骑夹击第434章 大搬家(下)第735章 出使闯营(上)第665章 收复江夏第874章 少林五祖第550章 追赶施福第598章 李自成退兵第836章 水骑配合(三)第443章 札萨克图汗之死第338章 掳掠生女真第920章 伏击何腾蛟(中)第253章 车阵被破第119章 通州之战(五)第183章 湖边庄寨第713章 逃离京城第170章 练兵造鸟铳第639章 王辅臣又输了第337章 大清国第818章 清军兵临山东第542章 比穷大赛(上)第312章 歼灭金军运粮队第878章 打土豪分田地(一)第232章 柳隐如是第156章 收编军户(下)第558章 筹划船场第95章 哨骑战和军情第409章 岳托的计划第403章 归化降清第848章 扬州攻防战第650章 前往安庆第693章 湖广争夺战(五)第540章 武威伯第44章 大安口之战第174章 范永斗遭难第546章 拍卖会(上)第442章 俄木布嫁女第274章 金国援军到了第678章 战后利益分配第365章 水师全灭第900章 安南优质煤第305章 骆驼和炮兵第524章 拦截清军(二)第227章 入股卷烟第405章 神兵对天兵(一)第563章 赤地千里第235章 首次水战第297章 张可望借粮第733章 援军至天津第242章 水刑逼供第865章 赣州之战前夕第215章 天下第一富商第637章 给王辅臣设套第138章 返回通州第421章 天雄军第518章 夜袭岳托(二)第688章 左贼抢粮第729章 再遇陈永福第348章 特务组织第394章 火烧草原(一)第49章 金兵追杀难民第1章 范家商队第92章 改良火药第532章 士绅商人炮灰(下)第59章 伏击扬古利第515章 有钱好办事第34章 金军入寇第544章 再次入宫第893章 蛙人营奇袭(下)第679章 屯田军南下第179章 王嘉胤伏诛第851章 火烧扬州(二)第91章 车营和火器第169章 崇祯四年新年第375章 张定国劫粮第122章 壕沟陷阱(下)第354章 鳌拜夜袭第757章 邢夫人的对策第628章 教训闯贼(上)第675章 攻上城头第46章 临阵脱逃第806章 大迁移第829章 招降闯军第198章 千里奔袭(三)第43章 转攻大安口第833章 扬州外围战帝545章 崇祯想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