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劝走百姓

李老二不费吹灰之力便成功奇袭了洪山口,俘虏明军降卒八百余人,土默特人二百余人。明军降卒带回去之后,因为他们剃发降金,大明那边已经是回不去了,也只能参加李老二的军队。至于又一次俘虏的二百土默特人,李老二留着还有用。

洪山口一战,缴获颇丰,缴获了战马四百多匹,明军八磅宽檐尖顶铁盔和山文甲五十套,蒙古皮甲一百多套,各种刀枪盾牌不计其数,明军鸟铳二百余杆,四十斤虎蹲炮四门,百斤佛郎机炮四门,还有一门二十四磅冲天炮,打开仓库,还缴获了近万斤火药,不计其数的弹丸,另有粮食五百多石。

缴获的鸟铳中,有五十杆质量上乘的鸟铳,缴获的虎蹲炮、佛郎机和火药都是目前李老二自己无法生产的精良武器,至于一门十二磅冲天炮,更是李老二最喜欢的武器。

为何说冲天炮是李老二最喜欢的武器呢?因为以这个年代的火炮技术,无论是红夷大炮,还是佛郎机炮,或是虎蹲炮,都没有发射开花炮弹的技术。而冲天炮事实上是一种大口径短管臼炮,有了这种炮,就意味着可以发射开花炮弹。

史书中,红夷大炮的威力被严重夸大了,什么射程七到八里,一炮糜烂十里,都是夸张的说法。当年还未发明软木弹托炮弹和软木管引信,根本就不可能以加农炮发射开花炮弹。

但是冲天炮因为炮管短,完全可以实现发射开花炮弹。因为炮管短的缘故,可以从炮口点燃开花炮弹的导火索,再从炮尾点燃火门,发射出去的炮弹落地之后即可爆炸,而且因为冲天炮的膛压小,开花炮弹不会在炮膛内爆炸。

李老二杀死了李凤泽,还缴获了最上层的盔甲:凤翅盔一顶,明光铠一套。

凤翅盔和明光铠,是汉人将领典型的标志,从南北朝开始一直到明朝,汉人将领典型的盔甲就是一顶凤翅盔,一身明光铠,穿上这一套装束,整个人立马不一样了。

缴获的兵器、盔甲、火药和粮食,都和俘虏一起装上大车,由曹磊带上一百人,把俘虏和缴获押送回自己的城堡。

李老二自己带着六百骑,由洪山口进入关内。他同曹磊约定了时间地点:押送俘虏和缴获回去之后立即出发,于十一月十五日抵达蓟州城东五里外同自己会合。

向曹磊交代完注意事项后,李老二立即带着六百骑,一人双马,前往蓟州。

经过一日行军,李老二带着弟兄们于傍晚之前抵达距离洪山口一百二十里外的一座村子。这里距离遵化不过区区一百余里,但这里的村庄却宁静祥和,村民们根本就不知道百余里外金军已经入寇京畿地区,后金军正在猛攻遵化城。

“鞑子!鞑子!”村民们猛然看到一群骑兵突然出现在村口,立即打破了小村的宁静,村子内鸡飞狗跳,人人都竞相逃命。

“乡亲们,我们不是鞑子!我们是来京师勤王的军队!”李老二拉开嗓门大吼,试图劝阻乱成一团的村民们。

为了表示自己是汉人,李老二还摘下头盔,露出里面的束发:“乡亲们,你们看,我和你们一样都是汉人,我们不是鞑子!”

可是老百姓仍然吓得逃走,因为在老百姓的心目中,哪里有那么好的官兵?大明的官兵不见得比贼人好,俗话说贼过如梳,兵过如篦,贼寇掠民如同用梳子梳过,过后还有幸存,但官兵掠民如同用竹篦篦过,过后抢劫一空,这官兵害民比盗贼更甚!而且官兵不仅劫掠百姓,甚至还会杀良冒功!

李老二见无法劝阻百姓,只好大喊道:“乡亲们,建奴要来了,你们赶快往京城跑吧!只有躲进京城才安全!”

之后李老二又带人路过几座村子,村民们远远看到李老二他们来了,纷纷拖家带口从村子里逃了出去,即便李老二摘下头盔,向村民们展示自己是汉人,也无济于事。

“这些愚民,倘若我们真的是鞑子还是杀良冒功的官兵,他们两条腿又如何能跑得过我们骑着马?”韩大山无可奈何的摇了摇头,感叹一声。

村民们看到李老二他们没有追上来,而是在后面大声喊叫:“乡亲们,都去京城,建奴要来了!去了京城才安全。”

“爹,娘,他们应该是好人。”一位十二三岁的小姑娘对父母说道。

一名中年男子道:“爹知道他们不是建奴!但即便不是建奴,也不是好人!官兵来了,可比贼寇还要凶狠!女儿啊,我们还是赶快走吧,要不然那些当兵的改变了主意,借我们的人头去请功就来不及了。”

毕竟明军杀良冒功的事情不是第一次了,像蓟州、大同等边关地区的百姓深受其害,从当年的瓦剌到鞑靼,除了戚家军的军纪较好之外,哪次鞑子寇边的时候,战败的明军为了减轻罪责,没干过杀良冒功的事情?

后世教育的,我们是人民的子弟兵,在这个时代都是不存在的。

虽然李老二这次进入京畿一带并未起到预期性的效果,但也不是说完全没有效果,只是提前告诉老百姓,金军就要来了,让百姓懂得躲进京城去避难。

“大哥,这里的百姓都那么怕我们,我们下一步准备去哪里?”张炜问道。

“去京师附近,想办法找到能够说话的人,告诉他,我们手里有建奴首级和莽古尔泰身上的信物,让他帮我们带话,想办法招安加入明军。”李老二回答道。

虽然李老二也知道,因为自己争取到的几天时间,袁崇焕很可能已经到了蓟州了,但李老二明知道袁崇焕的下场,绝对不可能去找袁崇焕招安的。就算是历史改变了,袁崇焕没被崇祯凌迟了,李老二也不敢去找袁崇焕,毕竟这个人说不清是忠是奸,李老二只怕自己也和毛文龙一样被袁崇焕莫名其妙砍了脑袋,那就太冤枉了。

三百里外的京师,紫禁城内,奉天门,年仅十八岁的少年天子崇祯坐在屋檐下的龙椅上,身旁秉笔太监王承恩恭敬地立于一旁,阶下群臣立于门外广场两边。

只有十八岁的少年天子还未从扳倒阉党的喜悦中回过神来,这个庞大的帝国形势却一天天恶化,先是陕西民心不稳,已有多起民变发生,又是辽东局势更为严峻,最令人头疼的是,少年天子扳倒了阉党之后,才发现内库真的是穷得快可以跑老鼠了。

第513章 济南被围第547章 拍卖会(中)第377章 百万赎金第620章 战贼骑(一)第618章 水师接应第517章 夜袭岳托(一)第756章 破城抄家第840章 水骑配合(七)第518章 夜袭岳托(二)第594章 闯王受伤第33章 重型火绳大铳第593章 陈永福第884章 打土豪分田地(七)第330章 多尔衮获救第418章 投奔卢象升第860章 桂王朱由榔第346章 假烟第401章 降清条件第897章 广东钢铁公司第50章 引开金兵第620章 战贼骑(一)第510章 反攻突破(中)第48章 逃难灾民第743章 阉狗杀人了第435章 卢象升来访第420章 卢象升第324章 多尔衮东撤第316章 夜袭岳托大营第905章 东江口之战(中)第185章 高迎祥探路第512章 完美袭营第451章 成国公和京营第155章 收编军户(上)第650章 前往安庆第370章 左家匪兵(中)第854章 继续火攻第575章 大灾过后第245章 斩杀瞿堂第404章 神战士第436章 襄陵大营发展第55章 杀鸡屠狗第86章 回明遭拒第413章 清军入寇(上)第324章 多尔衮东撤第116章 通州之战(二)第7章 遭遇岳托第886章 民兵训练第870章 重型攻城巨炮(下)第1020章 范文程落网第48章 逃难灾民第846章 暴怒的多铎第562章 出征和布局第359章 高丽水师第709章 闯军兵临京师第549章 清明上河图第784章 渡江之战(下)第164章 西口商号第191章 水匪来袭第164章 西口商号第865章 赣州之战前夕第435章 卢象升来访第556章 田庄改农场第508章 蒿水桥之战(六)第691章 湖广争夺战(三)第509章 地道地雷第912章 兵临广州城下第870章 重型攻城巨炮(下)第2章 火器和马槊第900章 安南优质煤第899章 炼焦厂第739章 大清的决策帝545章 崇祯想赚钱第67章 入明境第3章 火绳线膛枪第522章 岳托之死第531章 士绅商人炮灰(中)第67章 入明境第740章 崇祯南狩第209章 河蚌养珠第896章 惠州铁行第259章 皇太极战略第341章 借兵救高丽第471章 高阳之战(中)第858章 江西反正第716章 贼军追兵(下)第688章 左贼抢粮第575章 大灾过后第163章 自生火铳第407章 神兵对天兵(三)第114章 阎应元第239章 鸳鸯阵破悍匪第850章 火烧扬州(一)第372章 山林贼窝第208章 两淮根据地第409章 岳托的计划第635章 盾车破营(四)第169章 崇祯四年新年第384章 乌真超哈兵(三)第520章 夜袭岳托(四)第387章 孔有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