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78章 打土豪分田地(一)

城墙被炸开之后,原本依靠城墙才能挡住淮军的守军不堪一击,根本就没有人能够在那些八旗俘虏兵面前走一回合的,都是见面即秒杀。

一名八旗兵在打斗之中,帽子掉了,露出了光秃秃的脑袋。

“建奴!他们是建奴!”本来那些叛军士兵就觉得眼前这些人长相不像汉人,一见到那名士兵的光头,一下就明白过来了,几名士兵发出了高分贝的惊叫声,堪比看到贞子爬出电视屏幕时,女观众发出的女高音。

守军一下全线崩溃,从另外一个方向蚁附攻城的淮军也攻入城内,龙川城轻松就被拿下了,城内的县令也被淮军抓获。这名县令是打算化装逃跑的时候,被淮军堵住县衙,然后被瓮中捉鳖的。

两名士兵押着被五花大绑的县令,把他押到李国栋跟前。

“你本为我大明朝廷命官,为何要给叛军为虎作伥?”李国栋问道。

“楚国公饶命啊,下官也是没有办法。几个月前,叛军攻打县城,可是无奈下官只是一名外地人,县衙里的县丞、巡检、主薄、典史及众衙役都是当地人,他们沆瀣一气,打开城门向叛军投降,下官也是无能为力。”县令跪在地上磕头求饶。

“既然你是被迫附逆,为何我大明天军抵达,你却抵抗我军?我军进城,你也不投降,反而企图化装逃跑?”李国栋质问道。

“大军进城,下官不过一文弱书生,自然害怕。”县令无力的辩解道。

李国栋冷笑一声:“你是否从逆,锦衣卫自会调查清楚。还有,你老家在哪里,家里还有些什么人,有多少财产,锦衣卫都会调查清楚,这件事就不归本国公管了!来人啊,把锦衣卫叫过来,这名犯官就交给他们!”

听说锦衣卫三个字,县令吓得脸色苍白,尿了裤子,就像一条死狗一样软瘫在地上。这名县令不是广东人,家里是在两淮的,两淮仍然处于大明的控制之下,而县令家里有良田数千亩,还有家族的几千亩良田,另外还有一些亲戚是如皋的豪灶,家里金银财宝可是不少。

所谓的豪灶,就是盐户中的头。如皋位于江苏海边,是产盐区,这里的普通百姓大部分都是盐户,祖祖辈辈都是依靠煮海制盐,然后卖盐换银,用银买粮为生。在内地价格昂贵的食盐这里遍地都是,哪家每年不制作个几千斤?

可是盐户的生活却过得非常贫苦,因为在内地卖出高价的食盐在这盐区根本不值钱,盐户一年下来辛苦煮盐,扣除木炭和铁锅损耗成本,然后需要按照一定价格上缴盐运使司规定的数量,然后还要纳税,所剩下的银子铜板,连一家人的基本温饱都成问题。

按照太祖皇帝制定的户籍制度,人户以籍而定,天下所有的人都有自己所属的户籍。而煮盐的百姓则属于盐灶籍,大明百姓籍贯定下,子孙相传,不得更改。所以盐户苦,地位低下,却祖祖辈辈只能煮盐为生,永远不能更改户籍。

可是和军户制度一样,军户中的普通边军都是穷人,而那些百户、千户,却家家都富得流油。盐户也一样,普通的煮盐的灶民,每年辛辛苦苦所得还不够养家糊口,可是那些盐户中的头目人物,却是大富豪,比军户所的百户千户可是要富有得多了。

这些人虽然仍然是灶籍,实际上却相当于坐商,勾连在灶户和盐商之间,从事着食盐专卖的生意。

豪灶在当地盐区的势力极大,手下一般会养着众多的打手帮闲,普通的灶户根本不敢越过他们把食盐卖给他人,盐商们也不敢越过他们私自收盐。

靠着囤积食盐、操纵盐价,这些豪灶赚得盆满钵满,家产丝毫不比盐商要少,很多豪灶在扬州城内购有豪宅别院。

其实李国栋去年护送崇祯下扬州的时候,就曾经想过对盐业下手了,只是考虑到,那个时候若是对盐业下手,将会引起重大变故,毕竟很多人依靠这个来赚钱的。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要是当时就对盐业进行改革,恐怕连崇祯皇帝都不敢保自己了。

现在好了,听了锦衣卫汇报的调查结果,李国栋得知这位县令家里就有亲戚是盐户中的豪灶,还有人是盐商,那岂不是刚好以此为借口,在两淮盐场先踏进一只脚,打开一个缺口,再一步步的对盐业进行整治。

但那些事情都是以后交给锦衣卫来办,目前李国栋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在广东境内开始打土豪分田地。

龙川城内的士绅是被一锅端了,但是大部分的士绅乡贤,都没在城内。龙川位于闽粤交界处,很多当地豪强,都居住在乡下家中,他们在自己的家乡修建了一座座堡垒,这些堡垒可以用来抵御山贼盗匪劫掠,也能用来抵挡“刁民”闹事。

譬如说闽粤交界处的土楼,其实就是当年一些大家族的堡垒中的一种,土楼是客家人的建筑物,不仅是大家族用来抵御山贼盗匪和刁民,也有用来抵御当地人的用途。

客家人其实是南宋时期,中原南迁百姓,客家人到了当地之后,同当地人的矛盾不断,经常发生大规模械斗。最大规模的一次械斗,当属大清道光年间的客土大械斗,死伤上百万人。

张书恒道:“国公爷,粤东北地区,无论是客家人还是当地土著汉人,都悍勇无比。国公爷要在当地打击那些士绅,恐怕阻力会很大。若是以大军强攻,不知道会死伤多少无辜百姓。那些百姓愚昧无知,不知道有朝廷,只知道有家族和士绅。倘若国公爷大军至,他们会拿起武器来,拼死保护他们的族长士绅。”

王全也附和道:“是啊,大哥,我们的用意是打击士绅豪强,把他们的土地变成公田,造福当地百姓,而不是伤害无辜百姓。只是那些百姓受到当地士绅蛊惑对付我军,我们杀不杀呢?不杀的话,我们根本攻不进去;杀的话,他们其实都是无辜百姓。”

李国栋当然知道自己的大军一旦去攻打豪强城寨,会遭到豪强拼死抵抗。而那些豪强自然不可能自己卷起袖子赤膊上阵,上阵的都是老实巴交、愚昧的当地百姓。官军和豪强打起来,死伤的还是那些老百姓。

经过一番深思熟虑,李国栋决定,先打下几座比较好打的庄寨,打进去之后,开始打土豪分田地,给其他地方的老百姓做个榜样,然后再去攻打其他庄寨,在攻打的时候,利用宣传武器,号召那些老百姓起来反对压在他们头上的士绅。

李国栋选中的第一个目标,就是龙川城东南十里外的一座叫上麻坑的村子。

第189章 击伤王自用第507章 蒿水桥之战(五)第345章 鄂伦春部落第273章 不让鞑子休息第718章 路遇灾民(上)第391章 忽悠罗刹人第867章 忠贞营抵达第171章 新式鸟铳第57章 杀俘第559章 大旱灾(上)第418章 投奔卢象升第848章 扬州攻防战第931章 再施离间计第325章 一路骚扰第197章 千里奔袭(二)第160章 张献忠第595章 开封之战(上)第232章 柳隐如是第819章 济南空城第513章 济南被围第90章 通州避难区第187章 炮击流贼第852章 火烧扬州(三)第915章 广州内应第829章 招降闯军第145章 大德旺商号第536章 欺君之罪第91章 车营和火器第516章 内应第235章 首次水战第32章 砂模铸造三眼铳第102章 返回通州之路第359章 高丽水师第741章 别让昏君南下第688章 左贼抢粮第844章 组合拳打击第1016章 攻打保定第668章 荆江水战(上)第656章 战左贼(中)第340章 千年棒奴第672章 沈云英第649章 军民情深第797章 南京内应(中)第131章 葡萄牙传教士第921章 伏击何腾蛟(下)第876章 攻龙川第52章 全力一击第552章 抹黑士绅的宣传第404章 神战士第115章 通州之战(一)第739章 大清的决策第9章 黄金家族第57章 杀俘第326章 艰难东归路第893章 蛙人营奇袭(下)第50章 引开金兵第157章 新城寨建设第576章 花钱的水师第638章 张书恒的场子第351章 郑家军船队第516章 内应第1018章 福临失踪了第376章 水匪劫船第223章 郑家铁匠铺第766章 资本主义国家第417章 奔袭镇安堡第864章 赣江水战(下)第494章 勤劳的昏君第156章 收编军户(下)第221章 火烧归化第923章 吴三桂西征第286章 前往西宁第237章 水下导火索第339章 清国发展第257章 铜和炮第159章 探贼窝第95章 哨骑战和军情第123章 蒙古炮灰(上)第885章 组建民兵第408章 神兵对天兵(四)第38章 激怒敌人第354章 鳌拜夜袭第848章 扬州攻防战第710章 夜闯吴府第452章 夜不收遇险第384章 乌真超哈兵(三)第879章 打土豪分田地(二)第397章 火烧草原(四)第20章 东林jian商第12章 新式寨堡第76章 阿济格第695章 湖广争夺战(七)第51章 拼死搏杀第404章 神战士第504章 蒿水桥之战(二)第878章 打土豪分田地(一)第49章 金兵追杀难民第676章 贼军弃城第480章 救援高阳(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