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4章 东江口之战(上)

城内的守军不过一群乌合之众,淮军进入了小镇,城内守军根本抵挡不住,不是被杀就是投降。天还没亮,东莞县城就完全落入了淮军手中。李国栋智取东莞镇和千户所,这是模仿当年吕蒙陆逊偷袭荆州所用的白衣渡江之计,只不过这是加强版的白衣渡江。

所谓的白衣渡江,并非指穿着白色的衣服渡江,而是指将士们化装成商人偷渡。所谓穿着白衣渡江,那是罗贯中的错误,在正史中,白衣指的是穿着平民的衣服。汉朝的时候,白衣指的是白身穿的衣服,也就是老百姓的服饰。所以说白衣渡江不是穿着白色的衣服偷渡,而是化装成百姓偷渡。

李国栋的白衣渡江,中间还加入了美人计,使得守军更加放松警惕,结果偷袭烽火台得手。

《三国演义》毕竟只是小说,真要看正史还是去读《三国志》,不能把小说当历史。

沈云英换下夜行服,换回一身戎装,她头戴银白凤翅盔,身披银白鱼鳞甲,白瓷般的脸上镶嵌着一对明亮的大眼睛,眉毛略显浓了点,但搭配上高挺的鼻梁,明亮的大眼睛,整体十分协调。如花似玉的面庞上,没有荡人心魄的微笑,而是常常罩着一层严冬的霜雪。

一身的铠甲,遮掩不住她那妙曼的身材,和这个时代普遍个子不高的女人比起来,沈云英的个子算是比较高的,毕竟是练武之人,虽然没有秦良玉那夸张的一米八的身高,但沈云英那接近一米七的身高,很符合李国栋的审美观点,这要是拿到后世,简直就是车模的身材啊。

坤兴公主个子虽然也很高,可是年龄太小了,都还没发育成熟呢。相比之下,已经二十岁的沈云英那身材就是极品身材,凹凸有致,令人心里痒痒的,李国栋看得咽下一口口水。

这个年代,普遍的审美标准是娇小玲珑,而且还要束胸。举例子来讲,秦淮八艳之首的李香君,个子还不到一米五,估计也就是一米四六,比后世某位著名网红还要矮上几分。但是她矮矮的身材配上那略带婴儿肥的圆脸,看起来还是很可爱的。柳如是比后世网络上看到的画像是要好看多了,但个子也不算太高,也就是一米六左右。

秦淮八艳普遍都不高,平均身高也就是在一米五五左右,寇白门比较高,接近一米七;柳如是一米六,陈圆圆在李国栋眼里也是比较正常的身高,差不多一米六。可是一个一米四六的李香君,加上其他几个一米五左右的就拉低了平均身高。

李国栋因为是后世来的人,受到后来的审美观念影响,所以李香君都没有收,而是让给了自己麾下的一名军官。寇白门他暂时没想法,马湘兰已经不在人世了,陈圆圆将来要归化给吴三桂的,其他几个都觉得太矮了,所以只留下一个柳如是就够了。

也就在李国栋看着沈云英的时候,沈云英向他回了一个感激的眼神。在她心里,这个男人确实帮了自己不少,当年护送父亲和丈夫的灵柩回浙江,就是楚国公派了船让她走更方便的水路回家,还派了人护送。三年守孝期结束了,沈云英一心报国,就在她报国无门的时候,还是淮军接受了她。

淮军下一步计划是攻打虎门,这时候北路的淮军由施琅率领,在东江口已经遭遇了叛军珠江水师主力了。

江面炮声隆隆,双方的水师激烈交火之中。虽然叛军水师数量上占有绝对优势,可是叛军水师的位置不利,他们在下游开阔处,而淮军水师占据了上游有利位置,岸上还有埋伏的岸炮火力。

施琅到了东江口之后,就下令协助水师作战的陆师从运输船上搬下红夷大炮,在岸边树林中布置了简易炮台,配合水师作战。

那些以运输船运送到东江口的红夷大炮,都是二十四磅舰炮,这种重炮的火力远胜于广东水师最大口径的十二磅舰炮,而且唯一的那门六十四磅巨型加农炮也被运送过来了,布置在简易炮台中。

简易炮台是以沙袋堆砌成的,布置了三十门二十四磅红夷大炮和一门六十四磅巨型加农炮。

巨型加农炮跟前,炮手们按照最大射程来装填发射药和炮弹,这门巨炮的最大有效射程可达惊人的七里!由于内壁打磨得十分光滑,再加上炮弹的重量十分沉重,因此弹道比较平直,精度也远胜于二十四磅炮。

滑膛炮时代,越重的重炮,精度越高。因为重的火炮需要的发射药用量大,初速高,速度快加上弹丸重量大,受到风力等外界因素的影响就相对较小,因此精度也能提高许多。像这门六十四磅超重型攻城加农炮,不仅可以用来轰击城墙,也是岸对舰攻击的最佳武器。

炮手们把三个发射药包塞入炮膛内,顶到炮膛底部,再把六十四磅重的巨型弹丸塞进炮膛内,以粗圆木制成的推弹杆推到底。

江面上的激战正在进行之中,双方都是远远的开炮对轰,但是对于这个年代的舰炮来讲,在两里之外的炮击精度非常差,双方看似打得十分热闹,但是发射的炮弹无一命中,来来往往的炮弹纷纷落在水中,腾起了一道道冲天水柱。

叛军水师实力虽强,可是他们忌惮淮军岸上的火炮,以及淮军可能放出的水雷,所以不敢深入东江口抵近淮军水师,只是远远的炮击,封锁住淮军水师进入珠江的航道。

已经装填完毕的巨炮炮手们耐心的等待,目前在有效射程之内的敌船都是一些小鱼小虾,不值得这门巨炮发威,所以负责指挥这门巨炮的张世文一直没有下令开火。

“来了!终于来了!”张世文突然发现叛军的一艘大福船逆流而上,进入到距离自己不足三里的江面上。

巨炮虽然最大有效射程可达七里之远,但在那么远的距离上,命中率很低的。进入三里之内,张世文就有把握一炮击中目标。

“目标来了,准备开火!”张世文下令道。

巨炮的炮架安装在一座铁制圆盘上,坚固的圆盘上安装了一根环形铁轨,巨炮炮架的车轮镶嵌在铁轨上,只要炮手推动带有车轮的炮架,炮口就能转动方向。炮架上还安装了摇柄和机械升降装置,可以控制炮口的仰俯角。

炮手们根据张世文的命令,转动炮口,调整仰角,瞄准了那艘大胆闯入的叛军大福船。完成了这一切之后,叛军那艘六百料的大福船已经距离巨炮只有两里多一点了。

“开炮!”张世文一声大吼。

一名炮手点燃了火炮,只听到一声惊天动地的巨响,巨炮剧烈的震动一下,炮口喷出了一条三丈多长的火舌,弥漫的白烟腾起,沉重的六十四磅炮弹从炮口飞了出去,直奔那艘大福船呼啸而去。

重炮的初速高,炮弹的速度达到了音速。以音速飞行的炮弹划破空气,在试图突破音障的时候,发出了刺耳的尖啸声。

只不过圆球形的炮弹最终还是无法突破音障,速度是高亚音速,但是在空气中飞行的时候,那尖啸声令人心悸。

第53章 谋划袭营第278章 岳托计取城第160章 张献忠第419章 便宜大舅子第820章 火烧绿营第384章 乌真超哈兵(三)第826章 斩杀许定国第861章 明清暂时停战第689章 湖广争夺战(一)第289章 察哈尔新大汗第837章 水骑配合(四)第512章 完美袭营第435章 卢象升来访第19章 情报换牧奴第227章 入股卷烟第451章 成国公和京营第687章 朝廷猜忌第300章 会见车臣汗第167章 亏得大出血第408章 神兵对天兵(四)第124章 蒙古炮灰(中)第312章 歼灭金军运粮队第306章 草原哨骑战第148章 俄木布汗第702章 冲过九江第5章 大盛魁护卫队第620章 战贼骑(一)第552章 抹黑士绅的宣传第715章 贼军追兵(中)第421章 天雄军第507章 蒿水桥之战(五)第498章 诡异的村子(下)第19章 情报换牧奴第140章 朝廷的水很深第837章 水骑配合(四)第846章 暴怒的多铎第280章 建奴攻入城了第43章 转攻大安口第528章 岳托父子三人第849章 城头激战第725章 大小公主第232章 柳隐如是第498章 诡异的村子(下)第570章 攻寨攻城第143章 辣椒粉烤羊肉第126章 皇太极认怂第82章 遭遇明军夜不收第405章 神兵对天兵(一)第575章 大灾过后第600章 流民分配第470章 高阳之战(上)第926章 出使四川(上)第66章 招降明军降卒第28章 击杀范家掌柜第356章 攻打汉阳第160章 张献忠第120章 消毒救治伤员第672章 水师炮击贼军第753章 讨逆大军出发第464章 多铎来了第52章 全力一击第121章 壕沟陷阱(上)第371章 左家匪兵(下)第254章 杨嗣昌的亲信第113章 铲除后金细作第175章 皇太极的手段第651章 淮河岸边第708章 南狩留守之争第221章 火烧归化第639章 王辅臣又输了第329章 功败垂成第578章 洛阳城内(上)第642章 江南银号开业第688章 左贼抢粮第382章 乌真超哈兵(一)第869章 重型攻城巨炮(中)第75章 救大明百姓(六)第729章 再遇陈永福第382章 乌真超哈兵(一)第352章 水师总兵黄蜚第799章 攻入南京第867章 忠贞营抵达第507章 蒿水桥之战(五)第602章 东林江南银号(中)第849章 城头激战第753章 讨逆大军出发第548章 拍卖会(下)第928章 联合大西军第97章 毒火包第763章 刘泽清之死第741章 别让昏君南下第398章 蒙八旗惨败第4章 击杀白甲巴牙喇第295章 海兰珠第769章 追杀刘良佐第110章 戏耍蒙古轻骑第622章 战贼骑(三)第769章 追杀刘良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