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 钦差

宋师爷眼圈一下子红了,忙用衣袖按了按眼角,转头看着孙掌柜:“二一添作五多了,就三七开吧,我三,你们东家拿七。”

“先生就别客气了,先生虽说只出了一百两银子,可这茶坊往后做大了,就得全靠着先生照应才行,我们五爷虽说小,可也是个明理懂事的,一半不多,就这么说定了。”

没两天,孙掌柜和宋师爷就办妥了房契等诸事,挑了个吉日,动工将两个院子打通,重新收拾布局了,举人老爷的宅院果然修的极为雅致,李小幺一处处细细看过,原样没大改动,就是去了重重叠叠的门和门槛,拆掉了几处女墙,让整个院子显得更加敞亮通透,这么一改,这紫藤居外头看着平常,里面就是别有洞天。

孙掌柜又在城里招了六个茶博士,趁着修整宅院,李小幺将六个新招的茶博士,连同赵五哥、张狗子一起,好好的教导训练了小半个月,宅院修整好了,人也训的差不多了,紫藤居低调的重又开了张。

重新开张后,李小幺不动声色的将紫藤居所有杯碟碗全部换成了郑城能买到的最好的细白瓷器,各色茶汤、点心、酒水,份量去了一半,价钱却涨了一倍,宋师爷再坐到紫藤架下,看着明亮干净的能当镜子的桌面上,摆的茶水点心,漂亮精致的如一幅画,感慨不已:“老孙啊,你们东家,这眼光见识,厉害!是做大生意的!”

孙掌柜陪坐在旁边,笑容满脸:“五爷在太平府住过一阵子。”

宋师爷果然说动严大人,将中元诗会开在了紫藤居,这一场诗会下来,严大人满意异常,这紫藤居,从房舍到吃食茶酒,处处让他感受到了太平府的那份清雅讲究,袁大帅是在太平府长大的,更是觉得亲切异常,在这偏远荒凉的郑城,总算感受到了一丝太平府的精致讲究。

接下来的几场文会、诗会,紫藤居自然也就成了不二不选,过了重阳节,紫藤居就成了郑城及附近几个县镇文人士子心中最清雅之地。

紫藤居最东边一个藤树掩映的小院落里,李小幺躺在摇椅上,正看着新到的一份邸抄,这中间,居然有一份北平国二皇子苏子诚写给吴国皇上的••••••书信?算是书信吧,信中几乎每行都提到福宁公主,情真意切的泣血表述下,却是咄咄逼人的质问,吴国为何屯兵郑城,不动分毫?难道就这样眼睁睁看着公主受难无动于衷?兄妹之情竟淡漠至此?

李小幺往后靠在椅背上,举起邸抄,这样的书信,竟然抄到了邸抄上,谁让抄的?想干什么?责备的不是父女之情,是兄妹之情淡漠,妹自然是福宁公主,那兄呢?哪个兄?有能力淡漠的兄,只有大皇子了,这么看来,朝廷还是吴贵妃的朝廷,太平府,也是吴贵妃的太平府,这书信上了邸抄,恐怕是要造势,这么说,这郑城,只怕太平不了几天了。

李小幺放下邸抄,眯着眼睛仔细盘算了一会儿,跳起来,想了想,又坐了回去,这个时候外面客人还多着呢,出去难免被人看到,还是等晚上再说,这事,也不急在这一时,唉,要是有个丫头用着就好了,至少不用自己出门找人了。

晚间,李小幺和孙掌柜仔细说了自己的猜想,吩咐他存些米粮茶酒,以备万一,正好,已经是深秋,东西也能存的住了,孙掌柜深以为然,第二天就找了几个短工,开始忙着打扫库房,收粮收米。

第二天一早,张狗子往大车店送了信,隔天上午,李宗贵赶进城,接了李小幺回去山上,李小幺将邸抄拿给李宗梁和魏水生看了,商量了一晚上,第二天,李宗贵和李二槐先将李小幺送回紫藤居,就带着孙七弟等人买粮买药买衣物布匹等等去了。

忙了几天,东西买的差不多了,李宗贵拎着衣物行李,赶到紫藤居住下了,他得看着李小幺,既然要不太平了,李小幺一个人在郑城,几个哥哥哪里放的下心?!

过了没两天,一天晚上,已经过了酉末,宋师爷带着当值的衙役,提着灯笼,急急的拍开铺子门,叫了孙掌柜交待道:“赶紧让张大姐准备几盒上好的细点,明天寅末我来拿。”

“出了什么事了?”孙掌柜唬了一跳,急忙问道,宋师爷闪进来,反手掩了门,低声解释道:“别怕,不是坏事,刚接了信,朝里来了钦差,明天就进郑城了,我和大人明天一早就得出城迎钦差去。”

“钦差?是哪位大人?咱们郑城出什么事了?怎么惊动钦差了?”孙掌柜惊疑不定的追问道。

“没事没事,这钦差来,也跟咱们关不着,你放心。”宋师爷停了停,呼了口气,低声说道:“来的是吴大人,就是吴贵妃的叔父,别担心,咱们大人,你也知道,就是吴家门下出身,看样子,吴大人是来督战的,唉,这事,你不用管,没事,别管这些,有我呢,赶紧让张大姐起来做点心,用心做,拿出本事来。”

孙掌柜忙答应着,将宋师爷送出门,透过门缝,看着他走远了,也不提灯笼,摸着黑匆匆赶到东边角落里的院子前,摸索着拉了拉门头上面的一根麻绳,这是李小幺做的门铃,拉了这绳,屋里的小罄就被敲响,省得一拍门,惊动满院。

张大姐奔出来开了门,孙掌柜闪身进了院子,李宗贵披着衣服,出了厢房门,几个人聚在正屋,孙掌柜将刚才的事仔细说了,李小幺裹着斗篷,拧着眉头出了一会儿神,看着张大姐说道:“大姐辛苦了,看样子这个吴大人是一路悄悄过来的,路上必定辛苦,点心就做清淡和软些,正好今天下午刚收的菊花,做个菊花糕,一份红豆糕,再做两样软一些的咸味点心就好了。”

张大姐答应着,奔进去换了衣服,李宗贵点了盏灯笼递给孙掌柜,孙掌柜将张大姐送到厨房,又去把几个厨下的人和赵五哥叫起来,几个人生火的生火,揉面的揉面,忙碌起来。

看着两人出去了,李小幺取了一叠邸抄出来,从最新一张,一页页往前仔细看了一遍,合上邸抄,转头看着伸长着腿,往后靠在椅背上的李宗贵,叹了口气说道:“照理说,这钦差出来,邸抄上都要写的,这吴大人,明天就要进郑城了,郑城府衙这会儿才接到信儿,看来,这趟钦差,是要打谁个措手不及,或是怕惊动了什么人,所以才要悄悄的来,严大人是他吴家门下出身,今晚得了信儿,那城外的那个大帅呢?今晚上得了信儿没有?”

李宗贵摊着手,示意自己不知道,李小幺低着头,将邸抄一张张重新收起来,慢慢整理着心里乱涌的思绪,顿了半晌,才接着说道:“我总觉得这钦差来的事,那个袁大帅还不知道呢,贵子哥不如明天一早就到北门外守着,也许能看到是谁去袁大帅营里送的信,看看那个大帅,得了信儿多大会儿能赶过来。”

李宗贵点了点头:“好,明天天一亮我就出去守着,只一样,我不在城里,你就在这院子里呆着,哪儿也别去!”

“嗯,我知道。”李小幺心不在焉的答应着,严大人和袁大帅一个是吴贵妃的人,一个是大皇子的人,本来是两路,可照这一阵子文会上的相处来看,两个人至少表面上看着,还是一团和气,如今吴大人来了,这一团和气,还能不能团得下去?吴大人这督战,能督到、想督到什么地步?这中间,有没有点什么机会?山上好长时候没开张了,铺子里虽说挣了些钱,一来要分一半出去,二来,平时结交也是极费银子的事,其实所剩不多,山上人又多,要是这两家乱起来,趁乱也许能摸到点什么,那就太好了。

吴大人午初进的城,袁大帅午正就赶到了府衙,李宗贵看到袁大帅进城,却没看到出城送信的人。

吴大人暂时住进了府衙后院,隔天午后,紫藤居门前的街上,一排排衣甲鲜亮的护卫封了街,严大人落后半步,陪着吴大人,进了紫藤居。

李小幺一身本白短衣裤,在厨房里帮张大姐拿着碟子,护卫查了一圈就退了出去,李小幺放下碟子,站在厨房窗户旁,小心翼翼的往后探看去,吴大人正背着手,仰头看着满树累累的银杏果,李小幺仔细打量着他,五十多岁的样子,高矮胖瘦还算适中,穿着件墨绿底缂丝长衫,面色白里透着青色,也许是站在一片绿荫下的缘由,那抹青色,是绿荫的映色?脸形极好,可惜眼袋、眼角、嘴角、还有两腮下面的两块软皮,一齐往下耷拉着,仿佛一只粉白的面袋子,被人极用心的折成了人脸的形状。

第二百五七章 想过的日子第八十章 异数第一百二八章 更弦易张第一百八六章 旧主旧仆第二百二四章 渔与鱼第七十五章 计算第二百七八章 割肉第三百零四章 两全第一百九八章 曙光第一百五九章 太平府第二百七六章 恶心第一百四七章 除夕第一百零四章 富不知贫第一百四一章 大赦礼第三十二章 前因后果第二章 枣子的拿法第二百三八章 武试第六十三章 老兵第二百六九章 心服第二百六/四章 来与去第二百九九章 一念之间第一百九六章 权衡第二十二章 穷匪荒山第一百六五章 病第一百六一章 鱼肉第十七章 行要有车第八十六章 各有心事第四十四章 钦差第二百零六章 巧遇第三百十章 闲事第二百七一章 暑热第三十三章 春秋笔法第五十五章 赶人第三百一三章 大事小情第二百八八章 家务第七十五章 计算第二十章 山匪生手第三百十一章 猖狂第二百二四章 渔与鱼第二十章 山匪生手第二百零七章 劝回推荐本好书噢第一百九八章 曙光第二百七九章 落子第三十四章 得手第一百零二章 败家子第二百六一章 绞杀第二十一章 此寇非寇第十一章 前因后果第九十一章 寻欢第三十九章 隐忧第二百四四章 挥剑第一百三八章 劝第三百零八章 错失第二百二十章 小镇第一百六五章 病第二百七一章 暑热第二百二二章 掉馅饼了第二百五十章 小定第三百三十章 大结局第一百七五章 算盘第二百四十章 变生第六十六章 寻欢第二十章 山匪生手第八十五章 蟹酿橙第一百六七章 喘息第三百一三章 大事小情第三百十一章 猖狂第九十一章 寻欢第三百二九章 束手第四十三章 合伙第一百零八章 请客第一百十章 好宴第四十八章 乱生第二百四十章 变生第二百九七章 听曲第一百九九章 撤第二百六/四章 来与去第一百零一章 相人术第八章 门当户对第五十二章 城破第四章 隐忧第一百七一章 落雁第三十章 放与收第一百三三章 各有心思第四十七章 一点点来第一百六六章 难题第一百一五章 往来第九十八章 事真多第一百五六章 抽桥第一百七九章 做神仙第二百五五章 临行第二百二四章 渔与鱼第一百五五章 水家第七十二章 顶级战术第九十二章 丫头们第一百七八章 麻烦第五十八章 旧识第四十二章 雨中第三百二二章 新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