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九章 喜讯

花强这趟差事又是宁王派的,让他给宁王妃送了信,再回一趟冀安省的钱家。

花强带了一包裹东西,还有十几封信。其中,有几封是钱满江写的,家里每人一封,还有钱老头两口子及钱满霞的。另有四封是梁锦昭写的,两封是给钱亦绣和钱亦锦兄妹的,两封是请他们转交给老和尚和小和尚的。还有一封,竟是李栓子给钱满朵的。

花强说,李栓子如今在梁锦昭手下当了个从八品的官——炮长,一架大炮有八个人负责,炮长就是这八个人的头。他也是附近几个村去当兵的人中唯一一个当了官的。

据说,上次李栓子接到家信正是战前,当他看到妻子儿女被自家母亲哥哥欺辱,再想到岳家给自己买丁的钱被哥哥合着外人骗了,可以说气愤填膺,满腔愤怒无处发泄。正好,下一刻开战了,他就把胸中的恨全部发泄在了敌人身上。他就像个困兽,冲进敌人堆里杀人杀红了眼,又顺道救了一位长官。

因为这次战役,李栓子升了个九品把总。

后来霹雳营来了前线,钱满江就把李栓子介绍给了梁锦昭。这也算公私兼顾,一个因为李栓子是自己亲戚,打炮可以不直接面对敌人。还有一个原因是,李栓子有一个本事,就是看物打物极有准头。那时的大炮没有准芯,主要凭着人眼辨别方向,正需要这样的人。李栓子原来因为又懒又穷,有时馋肉了就喜欢拿小石头打鸟,或是去溪里摸鱼,这样还歪打正着把准头练出来了。

自从李栓子当了官后,更卖命了,到了霹雳营表现也非常好。几个月后,就被提为从八品的炮长。

一家人都为李栓子和钱满朵高兴。

又问花强的脸是咋回事。花强说,有一次钱满江陪着宁王去一个城池视察,正好遇到敌人的一小股死士在半路截杀他们,宁王安全无虞,他们却绝大部分受了伤。钱满江还替宁王挡了一剑,伤了胳膊。

“你们不用担心,钱将军的伤势已经全好了。”花强道。

众人听钱满江无事,才都放下了心。

钱三贵让苏四武赶紧把钱满霞和钱满朵的信送去,又让花强回家,还给他带回去了一坛铁锅头和一只烧鸡、一大碗红烧肉。然后,几人就各自拿着信看起来。

几乎所有的信都是先讲了军队打胜仗的情况,然后,才说了些自己的事。

如今,宁王领着大乾军队把大元军队打得溃不成军,大元已经提出投降讲和,想割让土地换取和平。但宁王八百里加急奏请皇上,想乘胜追击,消灭元国的有生力量,让他们在五十年内无法再进犯。

圣上大喜,准奏。并派钦差大臣去前线慰问,带去无数美酒、猪羊、美女(汗),犒赏有功将士。美女这个奖品钱满江和梁锦昭都没写,也没享用,是钱亦绣后来知道的。

钱满江的信照样是让程月看得泪涟涟,边拿帕子擦着眼泪,边看了又看,看到好的地方,还会小声念出来。

女儿的这副样子让潘驸马酸得不行。心道,那个钱满江,很一般的小子嘛,没气质,没学问,咋会把自己仙女一样的女儿迷成这样?真是过份!哼,回来再收拾他。

梁锦昭给钱亦锦的信有一页,还是大大的字。他泛泛谈了些打仗的事情后,就是预祝他学习好,身体好,将来做个有为的青年。

而梁锦昭给钱亦绣的信却是有五页纸,还是小小的字。他也没写任何有关男女之情的东西,写他们研制出了像石头一样的手雷,还有就是打胜仗后的喜悦,炮火纷飞下的激情,在草原上策马扬鞭的豪迈,以及对年少时的追忆,对溪顶山的思念……

对她的称谓依然是绣儿,而原来的落款梁锦昭却变成了锦昭。

这封信绝对不是情书,也没有引经据典,而是娓娓道来。就像一个远在千里之外的老朋友在给她打电话,诉说着自己的工作、生活、思想及情感。

钱亦绣非常喜欢这种表达方式,既让人感到亲切,又不觉得突兀。

她早就发现梁锦昭情商高,年少时心思就比张央、宋怀瑾要深沉得多。或许是像他爷爷梁老国公吧,听余先生和潘外公都叫梁则重老狐狸。

她看完信刚想收起来,就被一只手抢了过去,是钱亦锦。

钱亦锦看完后,摇头评价道,“倒底是武将,没什么文彩,连咱们的爹爹都不如。通篇没有引经据典,就像流水帐一样,没有一点可读性……”像是先生在评论学生的文章,还是极不满意的文章。

钱亦绣笑笑没吱声,又把信拿回来收起来。

那一包裹东西,除了宁王妃给几个孩子带的小饰物,还有给钱三贵带的两朵百年灵芝。最多的就是钱满江带的北方特产,里面居然还有四根人参,说明两根给父母,两根给爷奶。还有几样,是梁锦昭给钱亦绣四兄妹带的牛角梳子及牛角饰品。

回去的路上,钱亦锦明显情绪不高,拉着钱亦绣落在程月及几个孩子的后面。不说话,还不时轻轻叹口气。

钱亦绣看了他一眼,问道,“哥哥怎么了,爹爹打胜仗了不高兴吗?”

钱亦锦说,“高兴,打了胜仗,大乾百姓就能安居乐业好好过日子了。”

“那你怎么一直在叹气啊?”钱亦绣又问。

钱亦锦道,“哥哥心里有些失落。还有半年,妹妹就要满十三岁了。那时,哥哥就不能再牵妹妹的手了……长大了真不好,以前小时候,咱们一起睡觉,一起洗澡,哥哥还经常背着妹妹玩,给妹妹擦鼻涕……”

虽然绝大部分是小原主跟他一起经历过的事,钱亦绣还是挺怀念那个时候。两小无猜——呃,这个词好像没用好,兄妹情深应该更确切。那时候,虽然小屁孩有时挺讨嫌,但也不能否认他是个爱护妹妹的小哥哥。

钱亦锦继续说着,“妹妹长成大女娃后,这些事情就都不能一起做了。哥哥去了另一个屋子睡觉,咱们也不像原来那么亲密了。以后,妹妹长成大姑娘了,不嫁给梁大哥,也会嫁给别人,会离开钱家离开哥哥跟另一个男人过日子,就像小姑姑一样。我不喜欢那样……”

声音越来越小,说到后面,只有他自己听得到。

钱亦绣听了也有些怅然若失。看到远处手拉手嬉闹着的明娃和静儿,不知道什么事情高兴得直跳脚,笑声连他们这里都听得到。

她反捏了钱亦锦的手几下,叹了口气,说道,“小时候是好,一家人相亲相爱在一起。因为,我们小的时候,有长辈为我们遮风挡雨。可是,人总会长大,长辈总要变老。你看咱们爷爷,头发胡子都白完了。还有奶奶,脸上已经布满皱纹,背也骆了。长大的我们,就要承担自己的责任,尽自己的义务,孝敬他们。就像哥哥,你现在在努力发奋学本事,就是为了出去闯荡的那一天呀。你有了出息,就能娶个好媳妇回来孝敬已经年老的爹娘爷奶了……”

钱亦锦小声道,“这些道理哥哥都懂,可不知道为什么,就是不想妹妹长大……”他只想自己长大,不想妹妹长大。

夜里,小娘亲反复念钱满江的信,念了大半夜。

第二天一早,钱亦绣就让人买了猪肉,同吴氏、何氏几人一起做肉干。

上午,李阿财来请客,请他们晌午去他家吃席。

钱满朵一家和钱二贵一家因为李栓子当了官都乐疯了。今天正是十月初十好日子,钱满朵就办了两桌席,把钱家人都请来吃酒。

席是钱满朵领着李阿草做出来的。虽然口味一般,但这已经让钱家人开怀不已,钱满朵总算立起来了。李阿财现在又当了官,若能活着回来,他们家里的日子会更好过。

十三岁的李阿财端着米酒,先敬了钱老头,之后挨个敬了钱家男人。重点感谢了舅舅钱满河和三外公钱三贵,说到动情处还流了泪。

众人吃了饭就各自回了家。钱满朵让李阿草把家收拾了,自己则把专门为唐氏留的一碗土豆红烧肉装进一个篮子,去了大榕村。

唐氏的小院子不大,只有三间正房,一间厨房和一间茅房。新崭崭的,清一色青砖瓦房,院子里还有一棵柳树。

钱满江请了大榕村的一个王婆子每天来给她做两个时辰的家务,洗衣裳,打扫卫生,再煮一顿晌饭。晌饭煮得多,晚上热热能再吃一顿。

此时,唐氏正坐在院里的柳树下,跟两人妇人在说笑。

钱满朵十分不喜这两个妇人,她们是大榕村少找的长舌妇,其中一个还是不俭点的谭寡妇。

那两人见钱满朵的脸沉着,明显不欢迎她们,便都起身走了。

唐氏不高兴地说,“老娘好不容易才有两个说得到一起的人,你咋一来就作脸作色,把人都得罪光了。”

她怂怂鼻子,好像有一股红绕肉味。又看见钱满朵从篮子里端出一碗红烧肉,笑道,“娘没白疼你,还知道给娘送碗肉来。”说完,就用手抓了一块肉塞进嘴里。吃完肉,还把手上的油嘬了嘬。

钱满朵便笑着把李栓子当官的事说了。

唐氏听了并没有多高兴,吧唧了一下嘴说道,“哟,女婿还活着啊。”

唐氏的这个态度很钱满朵意外,她气道,“娘,你说的啥话啊。难不成,你还希望你女婿死了,你闺女当寡妇不成?”

唐氏笑道,“有一句话,叫啥啥失马,焉知非福。朵娘这么俊俏水灵,哪里看得出奔三十的人?若栓子死了,兴许你还能找到更好的。刚刚我们还在说,归园来的那位潘先生,又俊俏又有钱。那通身的气派,那身上穿的衣裳,一看就是腰缠万贯的主。哪怕是给他当个妾或是外室,这辈子的福也享不完。若是栓子死了,就让你三叔帮着牵牵线……”

钱满朵红着脸大呵道,“娘,这话也亏你说得出口。我当家的还好好活着呢,你咋能想这些事。”

唐氏撇嘴道,“这又不是啥坏事,咋说不出口?刚谭大妹子还说了,那潘先生是三房的贵客,三房肯定也想把他巴结好。哪个男人不喜俏?这十里八村,有几个人能赶上我朵娘长的俏……”

钱满朵气得不得了,但嘴笨,又说不什么道理来。只得跺跺脚,转身气冲冲地走了。都回到自家门口,想想,又倒回去,去了父亲家。

四天后把花强送走,家里又给钱满江带了信和几双鞋子,还带了三十斤肉干。钱亦绣兄妹也给梁锦昭写了信,带了十斤肉干。老和尚也差了个和尚送来两封信,让花强转交给梁锦昭。

因为这些书信带来的亢奋,暂时缓解了钱家人对动物之家的担忧。

特别是程月,无事就把钱满江的信拿出来读,还让儿女跟她分享。

这次小爹爹的信又太引经据典了。整篇堆积了大量爱情诗的诗句,写了许多诸如“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等等等等,还有什么吾思、吾念、吾悦之类的话。

听得钱亦锦和钱亦绣都倒背如流,脸红心跳,还得违心地夸夸小爹爹的文笔好。后来一见小娘亲要拿信,兄妹两都会找个借口躲掉。实在躲不掉,只得勉为其难地继续听。

这天下晌,潘驸马上完了孙子的课业,祖孙俩又来了望江楼。劼哥儿跑过去跟绣姐姐一起,带着弟弟妹妹玩起来。而潘驸马依然坐在那几株未开花的梅树前,静静地看着他们。

此时的程月正在凝思,她似乎想到什么事情,眼光变得更加柔和了。突然,她又抿嘴笑起来。

她看见劼哥儿来了,招呼道,“劼哥儿过来,你等着,婶子去拿信给你读。”然后起身进了屋。

小劼哥儿非常听话地站在之前程月坐的地方等。

ps:谢谢亲的打赏和月票,感谢~~晚上还有加更。(未完待续。)

第九十五章 未来规划第七十九章 祥云阁第三百零三章 诱饵第一百七十四章 意外的结果第二百四十五章 乐不思蜀第三十四章 想法子第二百七十三章 奇遇第一百九十一章 萌萌的猴妹第一百二十章 合作第一百八十章 瘦金鸡第七十一章 许阎王第三十五章 花癫子第三百二十三章 体贴第六十六章 黑猪崖第二百七十章 进京第一百零六章 买田第三百六十一章 偏离了方向第一百三十三章 疑似身世第二百五十二章 月亮第二百三十一章 竟然是亲戚第六章 买媳妇第一百六十三章 巧遇偶像第一百二十二章 说合第二百九十章 约第六十六章 黑猪崖第二百一十七章 相见第三百三十二章 放手了第二百五十九章 喜讯第一百二十三章 捉拿第一百五十章 大不了我娶她第二百八十八章 推出去第三百一十三章 子嗣第三百二十六章 种善因,得善果第三百二十六章 种善因,得善果第二百六十一章 奔奔第二十一章 锦绣第一百四十章 金乌龙第三百四十一章 出嫁第七章 美貌小娘亲第一百七十六章 同名同姓第一百九十三章 又亏了第三百零九章 血脉第二百四十六章 脑袋坏掉了第三百一十二章 寻找曾经的记忆第二百三十四章 老外第二章 致命的错误第二百六十七章 荣耀第六十九章 特别热情第二十三章 又是一年春来到第三百四十九章 想法不一样第二百零二章 果真是他三百零六章 克隆紫珠第一百九十章 难题解决了第一百一十三章 娇养第八十二章 超额完成任务第一百九十二章 得手第八十章 逼迫第二百一十一章 看到第二百七十九章 为什么变卦第二百二十九章 恢复身份第一百一十五章 大山的相公(为和氏璧+)第二百四十二章 家书第一百八十四章 父女第二百八十五章 赴宴第三百七十四章 做一些事第一百二十一章 不为人知的原因第三百五十八章 无奈第一百七十一章 跳江逃跑第四十二章 金钱榕第三百四十七章 栖身之所(为支持文的亲们+)第一百七十四章 意外的结果第一百六十二章 仗势欺人第二百四十二章 家书第二十一章 锦绣第三百五十八章 无奈第三百六十八章 旁门左道第三十四章 想法子第二百七十五章 潘家(为keppra和氏璧+)第三百六十九章 总是把我当弟弟第八十七章 称兄道弟第二百五十一章 远方的消息第三百章 递信儿第五十章 钱家大院第二百四十三章 他是谁第七十七章 强抢第一百五十五章 取珍珠第一百九十章 难题解决了第二百七十四章 补嫁妆第二十六章 又见故人第二百六十三章 真相第三百二十五章 珍珠娃第四十五章 救命之恩第一百八十七章 重量级贵客第一百四十六章 放手第三百章 递信儿第二百九十五章 排挤第一百八十一章 解决祸害第三十三章 山里的东东第三百一十章 效力第一百五十九章 卖珍珠(为和氏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