舍生取义为农运——陈善

舍生取义为农运——陈善

陈善(1905~1935),字敬之,化名李德三。1932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3年5月,县委决定利用大刀会的力量组织暴动。陈善参加了组织领导工作,协助县委书记谢梅村处理暴动中的重大问题。随即调动旗会3个团攻打沙沟。暴动后,谢梅村、陈善集合200余名暴动骨干进山打游击。主要活动于沂水、蒙阴、临朐、青州、博山一带,打击土豪劣绅。1934年10月底,谢梅村被捕,陈善等人得知是国民党郾城县党部书记长常寿峰所为后,便议定除掉常寿峰,警告国民党县党部。1935年2月19日早上,陈善等潜伏到郾城县党部大门外。当场毙命常寿峰。不久,陈善等3人被捕,1935年9月,在南京雨花台英勇就义。

书生志向高远

陈善又名陈敬之,1909年生于山东省沂水县二区葛庄乡小诸葛庄的一户小康之家。陈善自幼热爱读书,后来,他考入小诸葛高级小学就读。当时学校有位名叫孙固斋的青年教师,他是一名中国共产党地下党员。孙固斋常结合课文,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他看到陈善勤奋好学,思想进步,就经常跟他谈论国家大事,对陈善的思想影响很大。后来,因土匪刘桂棠的骚扰,小诸葛小学校被迫停课,陈善便回家务农。

1926年,在上海大学读书的地下党员李清漪因病回乡,他带回一部油印机,自编自印教材,创办平民学校,吸收村里的穷苦人家的青少年入学读书。附近埠前村有个叫李洪宝的有志之士,受其影响也办了一所拥有120多名学生的全日平民学校,聘请陈善担任教师。陈善和在该校任教的其他青年教师都很敬佩李清漪、李洪宝等进步人士。他们在教学中,使用李清漪编写的课本,通过讲课,启发和引导学生的阶级意识,灌输爱国主义思想,收到了很好的效果。他的学生后来大多都参加了抗日队伍或革命工作。

在任教期间,陈善有较多的机会接触到地下党员李清漪、孙固斋、李善亭等人。在他们的帮助下,陈善阅读了李清漪带回的《新青年》、《新建设》、《共产党宣言》等进步书刊,觉悟有了很大提高。1928年1月,他经李善亭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入党后,陈善化名为李德三,在党组织领导下,秘密进行党的工作。

1928年底,中共沂水县委成立,朱寿年任书记,孙固斋任组织部部长。陈善经常与他们联系,根据他们的指示,到沂水西北乡一带发动农民,建立基层农会。当时农会的主要政治口号是“打倒土豪劣绅”、“取消苛捐杂税”、“铲除贪官污吏”、“建立廉洁政府”等等。陈善在农民中广泛宣传并解释这些革命口号,还在农村教唱当时流行的农会歌曲,以及国民革命军军歌等。在陈善和其他地下党员的鼓动和组织下,沂水西北乡一带的区、乡农会组织迅速发展壮大起来,接着,陈善等根据县委指示,带领农会会员在青黄不接时向地主借粮,周济生活困难的群众。一些地主为农会的威势所震慑,不打折扣地借出粮食,解决了农民的燃眉之急。群众看到了农会的力量,于是更加拥护农会,农会声势大振,扩大了党及农会在农民群众中的影响。

积蓄农运力量

1929年5月,沂水县农民协会,在沂水城中山林举行“五三”济南惨案一周年纪念大会。参加大会的有城乡农协会员、杨虎城部沂水驻军、各校学生及各界代表1万余人。陈善亲自带领游行队伍,高呼口号:“打倒土豪劣绅、铲除贪官污吏”等革命口号,群情激昂。当游行队伍经过县税务局门口时,中共党员、县农协会负责人徐湘南带头冲进去。陈善带人民随其后,将税务局的牌子砸得粉碎,捣毁了税务局机关。税务局的官员,个个吓得抱头鼠窜,广大贫苦群众无不拍手称快。

这次游行激怒了国民党沂水县反动当局。5月中旬,国民党沂水县党部常委郑耀庭等人亲自带领反动军警,先后掳去朱寿年、孙固斋、鞠百实等县委领导和其他7名党员,沂水县委遭到了严重破坏。陈善和其他党员积极进行营救。请求杨虎城的夫人从中帮忙活动。陈善等通过在县公安局的地下党员转告被捕的同志不要承认自己是中共党员。因为被捕的7名同志,都是国共两党跨党党员,平时他们以国民党县党部成员的身份公开活动。狱外同志则掩藏文件,转移知情者。敌人查无实据,无法处理,只好将朱寿年等7人押送济南,交国民党山东省党部处理。陈善等地下党员和被捕人员的家属又托人去济南活动。后经多方努力,除两人被判轻刑外,其余5人获释。

这次事件以后,沂水县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与上级党组织失去联系。在此情况下,陈善仍在沂水城里及西北乡一带进行革命活动,并多方设法与上级党取得联系。抗日 1932年春,陈善同沂水的青旗会首领张恒远取得联系。他在会员中广泛进行抗日宣传,他激愤地说:“现在日本人侵略中国,东北沦陷,蒋介石不准抵抗。十九路军全体将士在上海英勇抗击日寇,爱国同胞纷纷

募捐支援前线抗日。我们沂水各界人士也已行动起来,但捐款大都被县长、区长塞进了自己的腰包,贪污最多的是六区区长杜绍鲁,我们能答应吗?”青旗会的会众听了陈善的宣传,无不义愤填膺,纷纷振臂高号,要严惩杜绍鲁。3月,青旗会首领张恒远率会众千余人,攻打六区区公所,生擒杜绍鲁,并将其处死。群众奔走相告,一时间民心振奋。

此时,在沂水县奋战的共产党员与山东省委的重新取得了联系。同年5月,在山东省委的指导下,正式组建中共沂水特支。8月,沂水特支扩建为县委,谢梅村任县委书记。当时,正值沂水师范讲习历招收新生。县委决定派陈善、徐凤泰、王子敬报考该校,以开辟该校工作。9月,陈善以第一名的成绩被录取入学,学校当局指定他为班长,这对开展党的工作非常有利。在这同时,在瑞麟小学任职的谢梅村应聘到讲习历兼带历史课。他指示陈善先在学生中发展共青团员,建立团支部,然后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党的组织。依据县委指示,陈善在学生中秘密发展了一批共青团员,建立起团支部。随后,他与中共地下党员徐凤泰介绍同班同学王翰卿、高卓然、邢子平等人入党,为县师范讲习所党的组织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这期间,陈善和徐凤泰与校内党团员一起,油印散发传单,揭露国民党的黑暗统治,起到了良好的宣传作用。

陈善等人的活动,引起了校方的注意,地主出身的教员王作民对陈善等的革命活动处处进行干扰破坏。为打击敌人的嚣张气焰,陈善带领同学罢课,砸碎了校牌,张贴标语,矛头直指反动教师王作民。后来,有被人告密,校方得知陈善是学潮的领导者,便将他开除。

陈善离开讲习历后,应聘到本县二区略疃小学任教。他在这里继续进行革命工作。此时,中共沂水县委为把当地农民的旗会武装争取为革命力量,提出党团员要加入旗会组织,在他们当中进行工作。陈善立即响应,率先加入青旗会。该会会首及会众平时就敬佩陈善的为人和组织能力,一致推举他为负责人之一。陈善借此良机,广泛宣传中国共产党主张及宗旨,团结广大会众,为暴动积蓄力量。

农民暴动风云

1933年4月5日,为适应新的革命形势,中共沂水县委机关,迁往西北乡农村,工作集中在以二区为中心的一区、三区和七区的接合部及县城一带,发动群众,准备暴动。陈善回到他家乡二区活动。

5月7日,在县委书记谢梅村的领导下,成立共青团县委,由陈善任书记。在县委领导下,陈善等积极开展团的工作,在各区相继建立了团组织以二区为中心的革命运动蓬勃发展,使那些反动人物惶惶不可终日。七区的封建势力到国民党县党部告密。

5月10日,国民党县长亲率民团、巡警到七区抓人,捕去十余名共产党员和旗会骨干,第二天清晨,又到二区古村捕去了省委派驻这里的干部马德隆等人。敌人洗劫了古村,放火烧了半个村庄,给群众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古村事件”发生后,中共县委当即决定由地下党员、西北部乌旗会首领组织会众进攻沂水县城,营救被捕的同志,口号是:“打开沂水城,营救被难者!”“抗捐税,打土豪!”并发动各村组织好物资供应。为配合攻打沂水城,谢梅村、陈善等负责人都集中在二区埠前村李鸿宝家中,他们亲自起草和刻印传单,准备散发和张贴。13日夜晚,在临时省委书记张恩塑指导下,县委又研究了攻城的具体方案。由于连日大雨沂河水暴涨,起义部队受阻,营救计划失败,马德隆等3人被敌人杀害。

攻打沂水城失败后,县委决定组织暴动,攻打沙沟。他们集中旗会3个团,由谢梅村、陈善任总指挥,于5月底攻打沙沟,击毙大恶霸地主、七区联庄会第一团长李景岗,打开李家粮仓,赈济贫苦农民。

沙沟暴动之后,谢梅村和陈善要求党团员积极投入农民运动,宣传和组织群众,将武装斗争推向新的**。同时,又把沙沟一带30多个村的党团员和会员中的积极分子组织起来,作为武装暴动的基本力量。

对农民运动的兴起,国民党沂水县当局十分恐慌,他们急告山东省主席韩复榘,韩复榘一面派驻临沂的八十一师运其昌旅移驻沂水的高桥、苏村等地,矛头直指青旗会。另一方面派山东省民政厅厅长李树春带领10人组成的“招抚团”,到沂水妄图对旗会进行“招安”。6月3日,李树春来沂水走到城北道托镇时,遭到谢梅村、陈善等指挥的会众的伏击,汽车被打坏,李树春逃到沂水城。接着,他让运其昌旅对旗会集中地区部署兵力,准备镇压,同时,又派员对青旗会首领诱降。

6月中旬,中共沂水县委在西北乡武家河北村召开了党团联席会议,传达了北方五省代表会议精神和县委关于开展游击战争的决定。会上吸收陈善等3人参加县委。针对敌人的阴谋,县委派人分头通知西北乡各村支部、旗会首领提高警惕,提防敌人的突然袭击。

不久,省委派人到沂水,召开县委

会议,听取了谢梅村的汇报,决定把旗会斗争发展为游击战争,进而建立革命根据地。6月下旬,青旗会首领张恒远拒绝了敌人的诱降,敌人杀害了张恒远派去的“和谈代表”,张恒远便调集各路会众,难备攻打沂水城。与此同时,敌人还扬言要对沂河以西凡有大刀会的村子一律进剿。群众闻讯,纷纷扶老携幼到石关坪和黄石山寨避难。

7月2日,敌八十一师派运其昌旅攻上石关坪山寨,残杀会众200余人。接着,与唐邦植旅会攻黄石山,3000余群众惨遭杀害,这就是山东历史上著名的“黄石山惨案”。张恒远率队增援黄石山受害会众,因寡不敌众,不幸阵亡。

谢梅村、陈善为了避免更大牺牲,紧急召开县委及各乡党组织负责人会议。决定将已经暴露身份的党员、团员和旗会骨干集中到沂山里打游击,留下未暴露的同志继续坚持斗争。7月3日,谢梅村、陈善、王富春、吴宝仁在西北乡武家河北村集合150余人,开进沂山山区,与当地以伊来好为首的40余人的农民武装会合。伊来好部有机枪4挺。步枪、手枪70余支,每人还随身携带子弹百余发。这支近200人的队伍组织严密,装备优良,战斗力较强。郭复榘从胶东调来民团军一个团,由沂水等各县保安队配合,进行“围剿”,但屡屡遭到挫败。

陈善在与敌人的奋战中,表现得勇敢善战、指挥有方,且每次战斗他必亲临前线。在博山的一次战斗中,起义队伍把敌军逼上一座山头,敌人已无路可退,如被关入笼子中的野兽一样,拼死抵抗,想突围出去。一些队员见敌人杀红了眼,便产生了怯战情绪。陈善见状,一跃而起,高声呼喊道:“同志们,跟我来!冲呀!”在机枪、步枪的掩护下,他带领部分队员,冲上山头,敌人无路可逃,纷纷坠崖丧命。从此以后,陈善的威望更高了。

1933年9月下旬,游击队到达博山东南乡,谢梅村召开在游击队中的县委委员会议决定:谢梅村、王富春离开队伍回沂水,与上级党组织进行联系,陈善留下指挥部队。谢梅村、王富春下山后,陈善留在山区继续和伊来好带领游击队进行斗争。就在谢梅村、陈善等率领会众进入山区时,原临时省委组织部部长宋鸣时叛变,带领敌人来到沂水城,并逮捕了一批地下党员。沂水城党组织遭到严重破坏,再次与上级党组织失去联系。

1934年1月,游击队的给养供应遇到了困难,加上天气日渐寒冷,战士没有棉衣。陈善等领导入便决定将队伍化整为零,分散撤回。接着,陈善回到沂水,与谢梅村、王子敬等一起转移到扈山店的一个破庙里,昼伏夜出。在极为艰苦的条件下一边工作,一边寻找上级党组织,但毫无结果。不久,陈善听说东北有一个红二十六军,便约上一名同伴去了黑龙江,可是,在那里并没有找到红军,无奈之下到朝鲜新义州一家印刷厂当了几个月的印刷工人,又辗转回到农乡沂水。

志士不屈强敌

1934年10月,谢梅村被叛徒指认被捕,关押在许昌看守所。陈善得知这一消息立即设法营救。经多方了解,这一事件是国民党郾城县党部常委常寿峰干所为,陈善决定惩治这个顽敌。1935年2月26日上午,陈善和郾城县地下党员蔡百川带上手枪,隐蔽在国民党团城县党部大门外,当常寿峰出现在门前时,陈善抬手“叭、叭”两枪,常寿峰应声倒地而死。顿时,郾城县一片混乱,陈善和蔡百川趁机撤出县城,安全转移到漯河。

此后,国民党团城县政府四处抓人。陈善身处险境。河南省地下党负责人周骏鸣便将陈善等3人秘密送往郑州市附近的中牟县蜜蜂张村地下党员张伯龄家中隐蔽。

同年3月,陈善和徐凤泰、田锡仁3人到郑州飞机场打零工。一天下班后住宿在二里岗的一家小店中,正遇到国民党警察查户口。警察发现陈善等人不是本地口音,便在房中搜查。陈善、田锡仁被叛徒指认被捕,押解到开封第四巷秘密监狱。徐凤泰翻墙逃脱,急忙去报告周骏鸣。周骏鸣立即派张伯龄出面保释,谁知不但没有成功,张伯龄反遭敌人逮捕。3人由河南省调统室审讯,张伯龄经受不住敌人的酷刑,叛变了革命,供出陈善、田锡仁都是共产党员,而且陈善是杀死常寿峰,被缉拿的“要犯”。于是,敌人将陈善等押解到南京宪兵司令部审理。沂水县党组织闻讯,想方设法组织营救,但敌人对他们看管非常严,根本无法成功。

南京宪兵司令部每次对陈善审讯,都动用重刑,但陈善坚贞不屈,不吐露党的秘密,也不承认自己是共产党员。敌人被气得大喊大叫:“不是共产党为什么要杀死常寿峰?”陈善神色凛然地答道:“他逮捕了我的老师谢梅村,我为老师报仇还不应该吗?”敌人用刑一次比一次严酷,陈善经受着剧痛,宁死不屈。每次受刑后回到狱中,陈善都强忍剧痛,昂首阔步,面带微笑,向难友们致意,以鼓励难友们和敌人作坚决的斗争。敌人无计可施,最终决定杀害陈善。1935年5月,年仅26岁的陈善在雨花台北英勇就义。

(本章完)

海丰农民自卫军创建人——李劳工划破黑夜的闪电——崔筱斋海丰农民自卫军创建人——李劳工引领农民迎新生——徐湘南耿耿忠心铮铮骨——卓兰芳勇敢向旧世界宣战——孙兆彭划破黑夜的闪电——崔筱斋福建革命暴动先驱——朱积垒勇敢向旧世界宣战——孙兆彭重庆农民运动先驱——周贡植勇敢向旧世界宣战——孙兆彭重庆农民运动先驱——周贡植为创造光明的新中国而献身——俞昌准高原农运先驱——高望重为国忘家的革命者——袁世钊划破黑夜的闪电——崔筱斋开怀天下事,不言家与身——罗学瓒引领农民迎新生——徐湘南海丰农民自卫军创建人——李劳工铁血英烈——夏明翰福建革命暴动先驱——朱积垒为创造光明的新中国而献身——俞昌准铁血英烈——夏明翰燕赵豪杰——王克新耿耿忠心铮铮骨——卓兰芳为创造光明的新中国而献身——俞昌准重庆农民运动先驱——周贡植福建革命暴动先驱——朱积垒为革命生,也为革命死——冯平不屈的忠魂——潘心元革命的“飞将军”——彭遨高原农运先驱——高望重薪火不灭——黄学增为国忘家的革命者——袁世钊广宁农民运动领导者——周其鉴福建革命暴动先驱——朱积垒革命的“飞将军”——彭遨江西革命的一盏明灯——曾天宇燕赵豪杰——王克新广宁农民运动领导者——周其鉴重庆农民运动先驱——周贡植福建革命暴动先驱——朱积垒为革命无悔牺牲的勇士——陈洪涛寒风劲柳意志坚——柳直荀舍生取义为农运——陈善耿耿忠心铮铮骨——卓兰芳划破黑夜的闪电——崔筱斋划破黑夜的闪电——崔筱斋为革命生,也为革命死——冯平薪火不灭——黄学增不屈的忠魂——潘心元威名赫赫震安源——谢怀德忠诚勇敢的农民革命家——毛福轩寒风劲柳意志坚——柳直荀革命的“飞将军”——彭遨不屈的忠魂——潘心元高原农运先驱——高望重寒风劲柳意志坚——柳直荀为革命生,也为革命死——冯平舍生取义为农运——陈善为国忘家的革命者——袁世钊高原农运先驱——高望重为革命无悔牺牲的勇士——陈洪涛为国忘家的革命者——袁世钊革命的“飞将军”——彭遨开怀天下事,不言家与身——罗学瓒燕赵豪杰——王克新划破黑夜的闪电——崔筱斋江西革命的一盏明灯——曾天宇薪火不灭——黄学增威名赫赫震安源——谢怀德忠诚勇敢的农民革命家——毛福轩福建革命暴动先驱——朱积垒重庆农民运动先驱——周贡植江西革命的一盏明灯——曾天宇薪火不灭——黄学增寒风劲柳意志坚——柳直荀燕赵豪杰——王克新广宁农民运动领导者——周其鉴勇敢向旧世界宣战——孙兆彭高原农运先驱——高望重广宁农民运动领导者——周其鉴福建革命暴动先驱——朱积垒高原农运先驱——高望重燕赵豪杰——王克新薪火不灭——黄学增高原农运先驱——高望重广宁农民运动领导者——周其鉴为革命生,也为革命死——冯平农民的好“拔哥”——韦拔群寒风劲柳意志坚——柳直荀革命的“飞将军”——彭遨农民的好“拔哥”——韦拔群威名赫赫震安源——谢怀德为革命生,也为革命死——冯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