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8章 错在何处

顾云霁和徐书华齐齐怔了怔,随即果断起身跪下:“弟子/女儿不敢。”

“好好的怎么跪下了,起来说话。”

徐承裕仍是低头摩挲着手里的酒杯,神色淡然:“出了这么大的事,你们俩没一个人告诉我,要不是前几日徐自齐写信来,我都不知道徐书常犯了重罪,已经被抓进牢里去了。”

“徐书常到底是我的侄子,他爹娘不在了,我是对他负有直接教养责任的人,他如今触犯律法勾结倭寇,你们既然清楚情况,是不是应该告诉我一声?”

“哪怕当时你们来不及,但事后呢?从抓人到现在过去了小半个月的时间,你们连句消息都没递。我还是从梅峰那里,才了解到当日具体发生了什么。”

说着,徐承裕自嘲地笑了笑:“要不是今日你们带着熙儿主动来杭州,说要和我一起过节,我都差些以为你们是真不把我这个老头子放在心上了。”

顾云霁二人听到这里,又默默跪了下去。

“怎么又跪下了。”徐承裕瞥了二人一眼,轻叹一声,“起来。”

见二人仍是无言跪着,徐承裕加重了语气:“怎么?我说话不管用了?”

顾云霁闷闷答道:“弟子有错,不敢起。”

徐书华亦垂眸道:“女儿有错,愧对父亲。”

“有错?”徐承裕无声笑了笑,“好,既然你们说自己有错,那我就来挨个问问。云霁,为师且问你,你错在何处?”

顾云霁犹豫了一瞬:“……弟子,辜负老师教导。”

徐承裕抿了一口酒,不置可否:“云霁,我收你为徒后,主要教导你三个方面,一是科举学业,二是为官之道,三是做人之本。你的学业自不必多说,乡试解元,会试会元,十八岁的探花郎,风光无两,天底下没几个人比得过你。”

“仕途方面,你二十多岁就做到了正四品知府,前段时间还兼任了浙江都司的经历,军政两道都做得出色,可谓政绩斐然。在其位谋其政,你把这句话贯彻得彻底,我很满意。”

“至于人品——”徐承裕顿了顿,嘴角露出笑意,“这个就更不用多说了,你若是品行不端,我根本不会把书华嫁给你。事实证明,你确实是个立身清正的人,人非圣贤,不可能做到完全无私,只要问心无愧,就已经很不错了。”

“如我所说,云霁,你没有辜负我对你的教导,故而你无错。”

顾云霁面露踌躇,闻言却把头埋得更低:“或许作为弟子,我没有辜负老师的教导……但作为女婿,我仍对岳父心中有愧。”

“说到女婿,那便得问问我的女儿了。”徐承裕说着,转向顾云霁身旁的徐书华,“书华,你又错在何处?”

徐承裕神色越平和,徐书华心里就越难受,眼眶热意涌起,她连忙低下头掩饰:“女儿……不念亲情,公然在家祠放肆,剑指堂兄,离经叛道,是为不孝。”

徐承裕慢慢叹出一口气,神情一如对徐书华幼时那般耐心:“书华,为父从前教你,为人当守忠孝节义,然则世事难全,若有冲突,应置国于家前,舍小义而顾大局。”“徐书常固然是你的堂兄,可他触犯律法犯下重罪,为父便是再顾念亲情,也没有要求你包庇他的道理。当日徐自齐是糊涂了,居然敢将徐书常藏在祠堂拒不交出,公然与官府对抗。”

“若非你及时赶到并做出了正确的抉择,徐家怕是早就成为了众矢之的,百姓的唾沫星子都能淹死人,文正公给徐家留下的好名声早就毁于一旦了。”

“当然,你拿剑逼徐书常的行为确实有些过激,但你是出于无奈,事后你也到祠堂自请罚跪了,这一点为父不怪你。”

徐书华眸中雾气开始弥漫,哽咽道:“爹爹……”

“好了,我都给你们一一分析过了,你们无错。”徐承裕语气温和,伸手将二人扶起来,“都起来吧,饭菜要凉了。”

顾云霁揉了揉眼睛,忍住泪意,掩饰般地拿起筷子,准备继续吃饭。

“但我还是对你们很失望。”

顾云霁动作僵住,一口气瞬间堵在胸口,上不去下不来,整个人仿佛一尊凝固的雕塑。

徐书华泪水夺眶而出,下意识地又想起身跪下,却被徐承裕喝止:“坐好。”

“一个是我的女儿,一个是我的亲传弟子,我都曾倾尽心血教导你们,我自认为我足够信任你们,可你们呢,你们信任我吗?”

徐承裕疲累地合了合眼,语气埋怨:“徐书常抓就抓了,你们却连封信都不给我写,你们就如此不敢面对我?我在你们心里,就是这么个是非不分、不明事理的形象?”

徐书常被抓,徐承裕固然痛心,可对他打击更大的,还是女儿女婿的不信任。

关于徐书常的事,徐承裕最开始是从徐自齐那里知道的,徐自齐在信中添油加醋,痛斥顾云霁和徐书华行为如何过分。

徐承裕对此虽然很是诧异,但也知道不能偏听徐自齐一人之言,便下意识地等着女儿女婿来信说明。

然而小半个月过去了,顾云霁和徐书华还是没有消息传来。期间徐承裕虽然已经从梅峰那里知道了事情始末,可没等到当事人的解释,他心里总归有些不顺畅。

在等待消息的日子里,梅峰、苏旗等人几番写信给他,劝他不要生顾云霁夫妻俩的气,明里暗里给二人说好话,生怕他心有芥蒂。

连同在鹿溪书院教书的陈河听说了绍兴府的事情后,都旁敲侧击地试探他的口风,似乎担心他不管三七二十一将气全部撒在顾云霁夫妻二人身上。

周围人态度如此,不禁让徐承裕产生了自我怀疑:他究竟有多么是非不分、善恶不辨,才会让众人觉得他会因徐书常被抓而迁怒于自己的女儿女婿?

想到这里,徐承裕突然有些恍惚,开始反思是不是自己做错了——他或许早该放弃扶不上墙的徐书常,若非他对其一再纵容难以彻底舍弃,顾云霁和徐书华也不会对他误会至深。

第135章 转运如意第446章 两帮合一第125章 危局得解第511章 暗器刺杀第190章 探花第109章 苟且之事第24章 入学典礼第405章 修路困难第321章 寻找作物第247章 不能人道第52章 送礼物第326章 我的世界第71章 投壶第278章 捕风捉影第410章 倭寇偷袭第140章 御赐之物第337章 合伙生意第429章 矿工械斗第193章 大受欢迎第450章 答应习武第409章 以文制武第395章 更加幸运第165章 回避制度第21章 府城祝寿第450章 答应习武第215章 中秋灯会第92章 一个也是救第257章 试一试他第253章 长期分房第83章 不愿娶第406章 师兄梅峰第128章 顾明安刁难第278章 捕风捉影第394章 有人撑腰第98章 安定人心第467章 暂判流放第81章 知晓第224章 立储之事第442章 掌握主动第323章 开始试种第59章 半年考放榜第410章 倭寇偷袭第166章 见到顾明宣第349章 进展不顺第167章 性格丰富第164章 再见徐家父女第525章 猛虎冲窜第85章 方子归离开第468章 错在何处第354章 供不应求第211章 回门之日第105章 流民去向第178章 蓄谋已久第421章 地方艰难第267章 心理动因第30章 月考波折第105章 流民去向第479章 参观战船第440章 配合得当第462章 徐氏宗祠第419章 抗倭阵型第76章 欲火焚身第14章 鬼神无益,事在人为第323章 开始试种第539章 乱臣贼子第219章 猜灯谜第171章 录取名单第194章 再进一步第371章 别有目的第15章 县试开始第132章 再见陈河第202章 知心之人第504章 推荐人选第148章 教子无方第324章 高产作物第133章 送礼碰壁第313章 可有证据第442章 掌握主动第157章 难道没中第87章 护妹心切第50章 酒楼风波第303章 初来乍到第183章 本朝第三人第159章 即将赴试第48章 说媒第141章 不可避免第537章 关闭宫门第218章 大家闺秀第91章 拒收流民第332章 范黎捐钱第316章 证据确凿第322章 找到土豆第25章 山长择徒第225章 书华有孕第492章 撤离计划第460章 办事有疏第258章 药有问题第463章 书华赶到第118章 皇帝嘉奖第51章 嫉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