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女帝师三(67)

[139]《古诗十九首》:“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交疏结绮窗,阿阁三重阶。上有弦歌声,音响一何悲!谁能为此曲,无乃杞梁妻。清商随风发,中曲正徘徊。一弹再三叹,慷慨有余哀。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愿为双鸿鹄,奋翅起高飞。”

[140]沈约《夕行闻夜鹤》:“既不经离别,安知慕侣心。九冬负霜雪,六翮飞不任。且养凌云翅,俯仰弄清音。所望浮丘子,旦夕来相寻。”

[141]《尚书·舜典》:“五载一巡守,群后四朝。敷奏以言,明试以功,车服以庸。”

[142]《周礼注疏》:“郑玄注:三公者,内与王论道,中参六官之事,外与六卿之教。又案《冬官·考工记》云:‘坐而论道,谓之王公。’”

[143]《孟子·公孙丑下》:“孟子去齐。充虞路问曰:‘夫子若有不豫色然。前日虞闻诸夫子曰:“君子不怨天,不尤人。”’曰:‘彼一时,此一时也。五百年必有王者兴,其间必有名世者。由周而来,七百有余岁矣。以其数则过矣,以其时考之则可矣。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平治天下,当今之世,舍我其谁也?吾何为不豫哉?’”

[144]《史记·循吏列传》:“公仪休者,鲁博士也。以高弟为鲁相。奉法循理,无所变更,百官自正。使食禄者不得与下民争利,受大者不得取小。”

[145]《文子·上德》:“有鸟将来,张罗而待之,得鸟者罗之一目,今为一目之罗,则无时得鸟,故事或不可前规,物或不可预虑,故圣人畜道待时也。”

[146]《汉书·食货志第四》:“财者,帝王所以聚人守位,养成群生,奉顺天德,治国安民之本也。”

[147]李商隐《宫辞》。

[148]祢衡《鹦鹉赋》:“忖陋体之腥臊,亦何劳于鼎俎?嗟禄命之衰薄,奚遭时之险巇?岂言语以阶乱,将不密以致危?”

[149]《三国志·魏书第十·荀彧荀攸贾诩传》:“是时,文帝(曹丕)为五官将,而临菑侯(曹)植才名方盛,各有党与,有夺宗之议。文帝使人问(贾)诩自固之术,诩曰:‘愿将军恢崇德度,躬素士之业,朝夕孜孜,不违子道。如此而已。’文帝从之,深自砥砺。太祖(曹操)又尝屏除左右问诩,诩嘿然不对。太祖曰:‘与卿言而不答,何也?’诩曰:‘属适有所思,故不即对耳。’太祖曰:‘何思?’诩曰:‘思袁本初(袁绍)、刘景升(刘表)父子也。’太祖大笑,于是太子遂定。”袁绍、刘表废长立幼,没有处理好继承人问题,以致败亡。

[150]《论语·颜渊第十二》:“子张问明。子曰:‘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明也已矣。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远也已矣。’”

[151]储光羲《酬李处士山中见赠》

[152]《道德经》:“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153]《后汉书·马援列传第十四》:“(马)援乃上疏曰:‘臣援自念归身圣朝,奉事陛下,本无公辅一言之荐,左右为容之助。臣不自陈,陛下何因闻之。夫居前不能令人轾,居后不能令人轩,与人怨不能为人患,臣所耻也。故敢触冒罪忌,昧死陈诚。……’”

[154]《国语·卷第十八》:“昔斗子文三舍令尹,无一日之积,恤民之故也。成王闻子文之朝不及夕也,于是乎每朝设脯一束、糗一筐,以羞子文。至于今秩之。成王每出子文之禄,必逃,王止而后复。人谓子文曰:‘人生求富,而子逃之,何也?’对曰:‘夫从政者,以庇民也。民多旷者,而我取富焉,是勤民以自封也,死无日矣。我逃死,非逃富也。’故庄王之世,灭若敖氏,唯子文之后在,至于今处郧,为楚良臣。是不先恤民而后己之富乎?”

[155]《周礼注疏·卷十一》:“凡四时之徵令有常者,以木铎徇于市朝。注:徵令有常者,谓田狩及正月命脩封疆,二月命雷且发声。”

[156]《周易·需卦》:“《象》曰:‘需于泥’,灾在外也。自我致寇,敬慎不败也。”

[157]李白《上皇西巡南京歌十首》

[158]《三国志·魏书·任苏杜郑仓传第十六》:“裴松之注:孙盛曰:‘夫士不事其所非,不非其所事,趣舍出处,而岂徒哉!则既策名新朝,委质异代,而方怀二心生忿,欲奋爽言,岂大雅君子去就之分哉?’”

[159]《宋书·列传第四十四·袁传》:“舅蔡兴宗谓之曰:‘襄阳星恶,岂可冒邪?’曰:‘白刃交前,不救流矢,事有缓急故也。今者之行,本愿生出虎口。且天道辽远,何必皆验,如其有征,当修德以禳之耳。’”

[160]《庄子·骈拇》:“夫小惑易方,大惑易性。何以知其然邪?自虞氏招仁义以挠天下也,天下莫不奔命于仁义。是非以仁义易其性与?”

[161]《周易·泰卦》:“九三:无平不陂,无往不复。艰贞无咎。勿恤其孚,于食有福。《象》曰:‘无往不复’,天地际也。”

[162]《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乱曰:浩浩沅、湘兮,分流汨兮。修路幽拂兮,道远忽兮。曾吟恒悲兮,永叹慨兮。世既莫吾知兮,人心不可谓兮。怀情抱质兮,独无匹兮。伯乐既殁兮,骥将焉程兮?人生禀命兮,各有所错兮。定心广志,馀何畏惧兮?曾伤爰哀,永叹喟兮。世溷不吾知,心不可谓兮。知死不可让兮,愿勿爱兮。明以告君子兮,吾将以为类兮。”

[163]李白《宣州谢脁楼饯别校书叔云》

[164]《后汉书·郭杜孔张廉王苏羊贾陆列传第二十一·廉范传》

[165]《古乐府·飞鹄行》,鹄即天鹅。

[166]《道德经》:“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常使民无知无欲,使夫智者不敢为也。为无为,则无不治。”

[167]《道德经》:“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为天下式,常德不忒,复归于无极。知其白,守其辱,为天下谷。为天下谷,常德不忒,复归于朴。朴散则为器,圣人用之,则为官长,故大制不割。”

[168]《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王舍城鹫峰山顶。与大苾刍众千二百五十人俱。皆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烦恼。得真自在。心善解脱。慧善解脱。如调慧马。亦如大龙。已作所作。已办所办。弃诸重担。逮得己利。尽诸有结。正知解脱。至心自在。”

[169]《诗经·小雅·出车》

[170]《诗经·召南·小星》:“嘒彼小星,三五在东。肃肃宵征,夙夜在公。寔命不同!嘒彼小星,维参与昴。肃肃宵征,抱衾与裯。寔命不犹!”

[171]《论语·泰伯》:“子曰:‘狂而不直,侗而不愿,悾悾而不信,吾不知之矣。’”

[172]《周易·坤卦》:“六四:括囊,无咎无誉。《象》曰:‘括囊无咎’,慎不害也。”

[173]《论语·颜渊》:“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第211章 女帝师四(5)第40章 女帝师一(40)第6章 女帝师一(6)第66章 女帝师一(66)第94章 女帝师二(23)第102章 女帝师二(31)第220章 女帝师四(14)第108章 女帝师二(37)第215章 女帝师四(9)第100章 女帝师二(29)第184章 女帝师三(46)第241章 女帝师四(35)第125章 女帝师二(54)第278章 女帝师五(3)第141章 女帝师三(3)第68章 女帝师一(68)第83章 女帝师二(12)第86章 女帝师二(15)第80章 女帝师二(9)第95章 女帝师二(24)第56章 女帝师一(56)第65章 女帝师一(65)第186章 女帝师三(48)第284章 女帝师五(9)第26章 女帝师一(26)第308章 女帝师五(33)第5章 女帝师一(5)第204章 女帝师三(66)第1章 女帝师一(1)第33章 女帝师一(33)第6章 女帝师一(6)第195章 女帝师三(57)第300章 女帝师五(25)第290章 女帝师五(15)第260章 女帝师四(54)第59章 女帝师一(59)第186章 女帝师三(48)第154章 女帝师三(16)第19章 女帝师一(19)第186章 女帝师三(48)第129章 女帝师二(58)第25章 女帝师一(25)第110章 女帝师二(39)第208章 女帝师四(2)第30章 女帝师一(30)第339章 女帝师五(64)第276章 女帝师五(1)第183章 女帝师三(45)第228章 女帝师四(22)第340章 女帝师五(65)第281章 女帝师五(6)第281章 女帝师五(6)第216章 女帝师四(10)第259章 女帝师四(53)第169章 女帝师三(31)第32章 女帝师一(32)第25章 女帝师一(25)第29章 女帝师一(29)第195章 女帝师三(57)第206章 女帝师三(68)第123章 女帝师二(52)第64章 女帝师一(64)第273章 女帝师四(67)第68章 女帝师一(68)第134章 女帝师二(63)第15章 女帝师一(15)第208章 女帝师四(2)第300章 女帝师五(25)第159章 女帝师三(21)第211章 女帝师四(5)第193章 女帝师三(55)第218章 女帝师四(12)第266章 女帝师四(60)第64章 女帝师一(64)第348章 女帝师五(73)第140章 女帝师三(2)第340章 女帝师五(65)第83章 女帝师二(12)第220章 女帝师四(14)第307章 女帝师五(32)第286章 女帝师五(11)第226章 女帝师四(20)第128章 女帝师二(57)第274章 女帝师四(68)第212章 女帝师四(6)第189章 女帝师三(51)第266章 女帝师四(60)第245章 女帝师四(39)第18章 女帝师一(18)第172章 女帝师三(34)第111章 女帝师二(40)第181章 女帝师三(43)第188章 女帝师三(50)第207章 女帝师四(1)第134章 女帝师二(63)第279章 女帝师五(4)第320章 女帝师五(45)第203章 女帝师三(65)第312章 女帝师五(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