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0章 女帝师四(54)

【第三十九节 质不受饰】

一觉醒来寝室已经大亮,我猛从床上弹了起来,没好气道:“谁在外面?!这么晚了,怎么不喊我?!”

床帐闻言掀开,绿萼笑吟吟地伸进头来:“昨天姑娘又是跪又是拜的辛苦了,奴婢见姑娘睡得安稳,就没唤姑娘。反正也不用去定书房,多睡一会儿又何妨?”

“什么时辰了?”

绿萼道:“快巳时了。”说罢扶我下床,披了一件寝衣在我身上。

我坐在妆台前,叹道:“是我昨晚没交代清楚,今天要去遇乔宫向昱贵妃请安,还要去拜访颖妃娘娘。若去得太晚显得不敬。都巳时了,也不知道还该不该去了。”

绿萼正在往牙刷上涂青盐薄荷膏,命小丫头捧好漱盂,笑道:“姑娘不必烦恼,定乾宫的陶公公已经在楼下候了好一会儿了,定是宣姑娘去御书房。”

我大惊:“陶公公来了你们怎么不叫醒我?”

绿萼抿嘴一笑:“陶公公说,圣上有旨,若姑娘还睡着,就不要惊扰。反正御书房的奏疏积下也不是一两日了,慢慢去不迟。”我这才松一口气,于是匆匆忙忙地刷牙。绿萼又道,“陛下待姑娘还真是体贴,这样细微的事都想到了。”我白了她一眼,漱盂哗哗地响。

换上一身淡姜黄色红鱼纹窄袖长衫,簪了一枚七珠银钿,正对镜挂一线黄玉耳坠,门外小丫头报陶公公来了,于是忙命请进来。小陶轻手轻脚走了进来,躬身行了一礼:“陛下召朱大人去御书房。”

我笑道:“陛下这会儿是才下朝么?”

小陶道:“是。陛下一回书房,就命奴婢来请大人。”

我笑道:“请问公公,陛下召见所为何事?”

小陶一咧嘴,垂目迟疑:“这……奴婢不好说。”也是,皇帝的言行自是不能轻易泄露。小陶想来才在御前不久,还不敢像小简那样放肆。

御书房的门口有几个内监垂首恭立,见我来了,眼也没抬一下。室中没有开窗,皇帝坐在窗下的紫檀龙榻上,弓着身子,握着朱砂笔,对着一本奏疏发呆。天气已渐渐转暖,他还是披着一件大毛衣裳,仿佛不是用来保暖,而是防止南窗灿烂的春光把他给晒化了。我见他面色不虞,先望了望小简。小简见小陶出去了,这才向我挤了挤眼,摇了摇头。

行过礼,皇帝道:“你来得正好,朕正在头疼。”

我笑道:“不知陛下因何烦恼?”

皇帝向小简道:“你说!”

小简缓缓道:“事情是这样的,原河北路行军大总管、安东都护府、左将军黄泰林忽然卒了——”

我颇为震惊。咸平十四年年底,征北将军黄泰林在东北平叛有功,升为左将军,一时风头无两,与大将军陆愚卿并驾齐驱。甚至有人猜测,黄泰林将取代陆愚卿,做下一任大将军。随后他一直执掌河北路军民大事,颇有武功政绩,到现在也不过才五六年。正当壮年的黄泰林竟然死了。我忍了忍,没有插口。

只听小简又道:“陛下赐黄将军谥号,叫作‘孝武’。谁知诏书发下去,让给事中封还了。”

去年的亲征诏书上,的确没有黄泰林的名字。我原本以为是黄泰林镇守河北路离不开的原因,现下看来,也许他早就病了。我叹道:“黄将军武功卓著,羁抚各部有功,这‘武’字极为恰当,难道问题出在这个‘孝’字上么?”

小简道:“正是。群臣计议,说黄将军的母亲在京中病笃,黄将军未能侍奉在榻前,这个‘孝’字是称不得的。因此封还诏书。”群臣并没有说错。小简接着道,“黄将军得知母丧,立刻赶回京城,缞绖徒跣,千里负棺往家乡安葬,见者无不落泪。黄将军守墓半年,哀不自胜,那样好的身子,竟一病病死了。听说临终时哀戚惶愧,一句话也说不出。黄将军因孝而亡,因此陛下谥一个‘孝’字,以安英魂。”

皇帝的右手轻轻颤抖,朱砂笔尖在龙纹砚中一点一点,如泣血的尖喙。他低低道:“黄将军之所以没有回京侍母,全因国事。他几番上书,朕因河北路民心未稳,诸部犹怀叛逆之心,命他镇守不移。即便他不孝,也是因为朕。他们明知朕的意思,还要封还诏书,分明是彰君之恶,以博直名。”

看来,皇帝真的是病糊涂了。我俯身拾起落在地上的奏折,周身红鱼一动,似在被日光照暖的春水中悠游。我将奏疏放在龙榻上,淡然一笑。

皇帝问道:“你笑什么?”

我屈一屈膝道:“此为天朝之幸,因此微臣心中欢喜。”

皇帝叹道:“朕连一个谥号都不能做主,幸从何来?”

我笑道:“这种事情,也能难倒陛下么?只需遣使往黄将军府中传旨,木已成舟,那位封还旨意的给事中反倒要落个‘封敕脱误’的罪名。然而朝廷制度,君臣共遵。所谓‘上不信,下不忠,上下不和,虽安必危’[214],所以陛下才不忍如此行事。君信臣忠,如何不是国家之幸呢?”

皇帝也笑了,搁笔道:“你从未处置过政事,对如何应付群臣,倒是很精通。”

我垂头道:“微臣不敢。”

皇帝道:“你只说怎么办。”

“皇上不怪罪微臣妄议朝政,微臣才敢说。”

“这也算不得什么朝政大事,不过是朕的一点私心罢了。”

我肃容道:“谥者,子议其父,臣议其君。‘饰终之称也,得失一朝,荣辱千载’‘义不可夺,官不可侵’[215]。”说罢,停了一停,见皇帝若有所思,合目颔首,这才续道,“古人云,‘质有余者,不受饰也’[216]。微臣以为,强要谥一个‘孝’字上去,反而不好。还请陛下三思。”

皇帝似从梦中惊醒,阒然张目:“‘不受谥’?”我谦恭一笑,低下头去。皇帝叹道,“言之有理。传旨,黄泰林谥曰‘景武’,诏书发回中书重拟。”门外一个小内监往中书省传旨去了。

皇帝的笑意这才松快下来,向我道:“你过来。”我本已站在榻前,闻言只得走上一步,贴着小几站住。皇帝道,“到朕身边来。”我只得走到他的身边,在他身后半步侍立。

皇帝一抬手:“你看那边。”但见大书案后的七扇金丝楠木云龙屏风边,摆了一张樱桃木雕花小书案和一把榆木圈椅,铺着崭新的芙蓉褥子。书案上一套干净的笔墨,洁白的笔尖微微张开着,似要吸尽天下的不平之气,“从此后,你就在这里坐着,替朕看大臣们的建议,拣要紧的有新意的说给朕听。”

走近了,才闻见他被重重包裹的身体透出浓烈的药气,说话也像秋风的温凉与无力。他细瘦修长的手指懒懒一抬,但见指节粗大,色泽黧黑,分明是焦皮裹着枯骨。我心底蓦然一酸,怔在当地。皇帝道:“你过去坐吧,看看可还舒适。若不好,只管命人调换。”

我慢慢走过去,趁背对着他的工夫,小心拭去一线泪意。我坐下来,微笑道:“微臣觉得很舒适,多谢陛下。”

皇帝笑道:“既觉得好,那便不要偷懒了。”话音刚落,一个小内监便上前来研墨,大宫女良辰亲自摆了一杯茶在桌角。新笔被濡湿,坚毅地凝聚起所有的意志。皇帝拿了一本奏疏一目十行地看过,不一会儿已用朱笔批了五六本。他埋头不起,好一会儿,我才能安下心来拿起一本奏疏。待我看完,却不知该不该立刻就禀告。正犹豫间,皇帝道:“看过了就说。”

我忙道:“是。这一封,是中书舍人白大人的奏疏,共有三谏,一是朝廷取士太滥,请托成风;二是铨叙不依成制,黜陟不依考绩;三是朝廷每年科考取士太少。建议多多开科取士,从学子中选官。”

皇帝默然,一路圈下去,头也不抬道:“传旨,朝廷甄选擢赏,自有制度,县令及以上起家者,吏部尚书或侍郎必面考其才学,庸下违学者,依旧回县学读书。让国子监重新议定考目和取仕人数,三日内报上来。淮阳男、中书舍人白子琪忠正体国,直言敢谏,赏物百段。”一时间小内监们分头传旨去了。

我不想他竟这样快便打发了,捏着白子琪的奏疏呆住了。皇帝抬眸温然一笑:“呆着做什么?看下一封,看好了直说便是。”我这才回过神来,拿起下一封奏疏。我看的工夫,他又批了几封,随口交办了些事情。如此到了午时,他手中不停,口中不断,耳边还要听我奏事,一口气处理了二十几封奏疏。

临近午时,皇帝起身道:“今日到此为止,以后每日你巳时来,一月一日休沐。”

我起身行了一礼:“其实陛下一目十行,过目不忘,又何须微臣?”

皇帝捧着热茶,连直起腰来都嫌疲累:“从前朕连小书房的折子都看,如今这身子,已经处理不了这么多了。何况太医只准朕用半日来处理政务,若没有你和封大人,朕恐怕要疲于奔命了。”又向小简道,“传膳吧。”小简扶着他缓缓走出御书房。

我垂手恭立,目送他走入空旷高远的仪元殿。簇簇浓烈的阳光像蘸饱了藤黄的鞭子,狠命地抽打他臃肿而迟缓的身子。他咳了两声,按住右肋下,慢慢弯下了腰。停了一会儿,继续扶着小简向寝殿走去。我正要离开御书房,忽然听见一声短促而隐约的呻吟。他的脚步并未停下,反而加快。我疑心起来,那一声呻吟也许只是我的错觉罢了。

因没用早膳,走出仪元殿时已是饥肠辘辘。绿萼从茶房里出来接我,忙不迭地问道:“陛下和姑娘说了这么久,究竟什么事?”

“让我帮他读两封奏疏罢了。”

“是大臣写的,还是百姓写的?”

“是大臣写的,不过都是些建议书,不着急办。长篇大论、诗云子曰的,陛下不耐烦看。”

绿萼笑道:“陛下怎么不选个朝臣来看?”

我淡淡道:“从集贤馆或者昭文馆寻一两个不是不可以,但这些人整日在朝中,难免没有私心,或泄露个一言半语,或有人故意亲附以窥伺上意,这就不好了。女官嘛,毕竟不能随意结交外臣。何况定乾宫这个地方,妃嫔公主也常来,外臣常在这里,也不方便。”

绿萼笑道:“奴婢懂了,因为姑娘在这里会常常见到大臣,所以陛下昨日命姑娘去谨身殿谢恩,先见一见面,对不对?”

在阳光下站了一会儿,方觉周身舒泰。在青州的那些日子里,我虽然自在,但心中总有些不足,就仿佛那些在庭院中、梨树下判断的案件都不够大、不够惊险,又像永远吃着隔夜的米饭,味道并无异样却总嫌不新鲜。直到此时此刻,一颗心才像是熨平了一样舒展开来——原来,御书房才是我一直恋恋不舍的地方。

我微微一笑:“大约是这样。但愿漱玉斋从此安定下来,再也不会有人受伤、死去……”

我和绿萼正要从定乾宫出去,忽听有人在身后道:“下官封若水拜见朱大人。”

我转身,但见封若水上着牙色窄袖对襟襦衫,自肩头到袖口,用杏黄色丝线绣着大小不一的菊花。日光下瞧着不甚真切,倒有彼岸花的飘逸冷峻。蟹青色齐胸襦裙绣了几朵天青色牡丹,缀满灰色碎叶。绾着单螺髻,只簪了一朵淡黄牡丹宫花,似冰绡透着火光,清冷通透。我连忙扶起她:“封大人安好,当真许久未见了。”

封若水容色清减,似春花浸染了秋霜,又像秋菊浸沐着春阳,像我在青州的心事,总嫌美得不足。寒暄一番后,她微笑道:“姐姐这是要回宫么?”

“正要回去用膳。”

封若水笑道:“姐姐若不嫌弃,往我那里坐坐,一道用膳可好?”

我笑道:“好是好,可是我用过膳还要午歇片刻,午后还要往定乾宫来,恐怕来不及。”

封若水笑道:“姐姐未免太勤勉,陛下每日在御书房只在巳时到午时,用过午膳便要好好歇息养病,如今连经筵也免了。姐姐午后可以不用来御书房。”

我推却不过,只得道:“那便恭敬不如从命。”

我与封若水相识十载,面谈次数屈指可数。在我心中,她是百折不扣的向阳花,花期越长越明丽,越没有陈冗斑驳的旧色。和她一道沿西一街向北走,因是背阳,自然不如向南走顺理成章,颇有一种面向心背的荒诞感觉——尤其在得知封羽上书建议立高曜为太子之后。

封若水微笑道:“昨日姐姐才一回宫,陶公公便来宣旨,说陛下升我为正五品女丞。我细细问了情形,才知道是姐姐提了一句。一会儿妹妹该多敬几杯,答谢姐姐的提携之恩才是。”这样随意淡然,听上去不像有感激之情,倒像是自嘲。

裙角红鱼游弋,轻快得快要融化在暖阳中。我亦淡然:“不敢当。昨日午宴,封老大人就在那里坐着,陛下自然想起妹妹。况且陛下早有此意,只是差一个能让妹妹扬名的好机会罢了。”

封若水笑道:“只怕是见了姐姐这位女录,才想起妹妹来。”

这话似有酸意,我不知该说什么,于是径直问道:“妹妹这话何意?”

封若水笑道:“我是真心实意多谢姐姐的。听说姐姐当年在小书房的时候,于朝政颇有纠弊,妹妹就远远不如了,可说是尸位素餐。”

我笑道:“封妹妹自谦,若妹妹不好,也不会升作女丞。令尊大人与妹妹共效国事,有前朝宋氏父女之风。”

封若水道:“宋氏父女?”

我笑道:“便是尚宫宋若昭和她的父亲宋庭芬[250]。”

封若水道:“那样的三朝女学士,妹妹比不得。”

说话间已从永和宫门前穿过,到达封若水所居住的映月阁。北面是龚佩佩的出云阁,南面是华阳公主的鹿鸣轩。映月阁夹在两处富丽高华的宫苑之间,精致小巧,不显山露水。恰似她这个人,经多年砥砺,美得明晰而含蓄。

我淡淡一笑道:“如何比不得?事在人为罢了。”

第226章 女帝师四(20)第295章 女帝师五(20)第243章 女帝师四(37)第326章 女帝师五(51)第219章 女帝师四(13)第141章 女帝师三(3)第276章 女帝师五(1)第240章 女帝师四(34)第47章 女帝师一(47)第87章 女帝师二(16)第104章 女帝师二(33)第318章 女帝师五(43)第287章 女帝师五(12)第252章 女帝师四(46)第223章 女帝师四(17)第3章 女帝师一(3)第263章 女帝师四(57)第1章 女帝师一(1)第281章 女帝师五(6)第45章 女帝师一(45)第243章 女帝师四(37)第286章 女帝师五(11)第286章 女帝师五(11)第79章 女帝师二(8)第252章 女帝师四(46)第78章 女帝师二(7)第39章 女帝师一(39)第82章 女帝师二(11)第207章 女帝师四(1)第225章 女帝师四(19)第138章 女帝师二(67)第134章 女帝师二(63)第4章 女帝师一(4)第114章 女帝师二(43)第13章 女帝师一(13)第98章 女帝师二(27)第12章 女帝师一(12)第11章 女帝师一(11)第3章 女帝师一(3)第14章 女帝师一(14)第117章 女帝师二(46)第349章 女帝师五(74)第306章 女帝师五(31)第247章 女帝师四(41)第146章 女帝师三(8)第292章 女帝师五(17)第52章 女帝师一(52)第12章 女帝师一(12)第299章 女帝师五(24)第277章 女帝师五(2)第67章 女帝师一(67)第270章 女帝师四(64)第312章 女帝师五(37)第201章 女帝师三(63)第64章 女帝师一(64)第278章 女帝师五(3)第194章 女帝师三(56)第295章 女帝师五(20)第296章 女帝师五(21)第273章 女帝师四(67)第278章 女帝师五(3)第10章 女帝师一(10)第91章 女帝师二(20)第309章 女帝师五(34)第82章 女帝师二(11)第141章 女帝师三(3)第175章 女帝师三(37)第262章 女帝师四(56)第87章 女帝师二(16)第234章 女帝师四(28)第215章 女帝师四(9)第11章 女帝师一(11)第156章 女帝师三(18)第98章 女帝师二(27)第144章 女帝师三(6)第93章 女帝师二(22)第153章 女帝师三(15)第221章 女帝师四(15)第145章 女帝师三(7)第155章 女帝师三(17)第139章 女帝师三(1)第258章 女帝师四(52)第221章 女帝师四(15)第13章 女帝师一(13)第284章 女帝师五(9)第239章 女帝师四(33)第166章 女帝师三(28)第131章 女帝师二(60)第158章 女帝师三(20)第113章 女帝师二(42)第279章 女帝师五(4)第56章 女帝师一(56)第287章 女帝师五(12)第209章 女帝师四(3)第350章 女帝师五(75)第159章 女帝师三(21)第307章 女帝师五(32)第164章 女帝师三(26)第344章 女帝师五(69)第94章 女帝师二(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