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 女帝师四(65)

[3]《论语·述而》:“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4]《魏书·列传第五十二·郭祚传》:“祚表曰:‘萧衍狂悖,擅断川渎,役苦民劳,危亡已兆。然古谚有之,“敌不可纵”。夫以一酌之水,或为不测之渊﹔如不时灭,恐同原草。’”

[5]《春秋左传·桓公元年至十八年》:“于是齐人侵鲁疆,疆吏来告,公曰:‘疆场之事,慎守其一,而备其不虞。姑尽所备焉。事至而战,又何谒焉?’”

[6]李白《赠从兄襄阳少府皓》

[7]王符《潜夫论》:“人天情通,气感相和,善恶相徵,异端变化。圣人运之,若御舟车,作民精神,莫能含嘉。”

[8]《三国志·魏书·任城陈萧王传第十九》:“臣闻羊质虎皮,见草则悦,见豺则战,忘其皮之虎也。今置将不良,有似于此。故语曰:‘患为之者不知,知之者不得为也。’”

[9]《周易·艮卦》:“《彖》曰:‘艮,止也。时止则止,时行则行,动静不失其时,其道光明。’”

[10]《诗经·大雅·荡之什·抑》:“於乎小子,告尔旧止。听用我谋,庶无大悔。天方艰难,曰丧厥国。取譬不远,昊天不忒。回遹其德,俾民大棘。”

[11]《周易·震卦》:“《象》曰:‘洊雷,震﹔君子以恐惧修省。’”

[12]《诗经·小雅·节南山之什·巧言》:“乱之初生,僭始既涵。乱之又生,君子信谗。君子如怒,乱庶遄沮。君子如祉,乱庶遄已。”

[13]《晋书·列传第六十八·王敦传》:“虽功大宜报,亦宜有以裁之,当杜渐防萌,慎之在始。”

[14]《孔雀东南飞》

[15]杜牧《河湟》:“元载相公曾借箸,宪宗皇帝亦留神。旋见衣冠就东市,忽遗弓剑不西巡。牧羊驱马虽戎服,白发丹心尽汉臣。唯有凉州歌舞曲,流传天下乐闲人。”

[16]《史记·仲尼弟子列传》:“方孔悝作乱,子路在外,闻之而驰往。遇子羔出卫城门,谓子路曰:‘出公去矣,而门已闭,子可还矣,毋空受其祸。’子路曰:‘食其食者不避其难。’子羔卒去。有使者入城,城门开,子路随而入。造蒉聩,蒉聩与孔悝登台。子路曰:‘君焉用孔悝?请得而杀之。’蒉聩弗听。于是子路欲燔台,蒉聩惧,乃下石乞、壶黡攻子路,击断子路之缨。子路曰:‘君子死而冠不免。’遂结缨而死。”

[17]《史记·晋世家》:“介子推从者怜之,乃悬书宫门曰:‘龙欲上天,五蛇为辅。龙已升云,四蛇各入其宇,一蛇独怨,终不见处所。’文公出,见其书,曰:‘此介子推也。吾方忧王室,未图其功。’使人召之,则亡。遂求所在,闻其入绵上山中,于是文公环绵上山中而封之,以为介推田,号曰介山,‘以记吾过,且旌善人’。”

[18]《三国志·魏书·辛毗杨阜高堂隆传第二十五·高堂隆传》:“故臣以为使先代之君知其所行必将至于败,则弗为之矣。是以亡国之主自谓不亡,然后至于亡﹔贤圣之君自谓将亡,然后至于不亡。”

[19]《春秋左传·隐公元年至十一年》:“君子曰:‘善不可失,恶不可长,其陈桓公之谓乎!长恶不悛,从自及也。虽欲救之,其将能乎?《商书》曰:“恶之易也,如火之燎于原,不可乡迩,其犹可扑灭?”周任有言曰:“为国家者,见恶如农夫之务去草焉,芟夷蕴崇之,绝其本根,勿使能殖,则善者信矣。”’”

[20]《国语·周语下》:“谚曰:‘从善如登,从恶如崩。’昔孔甲乱夏,四世而陨。玄王勤商,十有四世而兴﹔帝甲乱之,七世而陨。后稷勤周,十有五世而兴﹔幽王乱之,十有四世矣。”

[21]《史记·周本纪》:“崇侯虎谮西伯于殷纣曰:‘西伯积善累德,诸侯皆向之,将不利于帝。’帝纣乃囚西伯于羑里。闳夭之徒患之。乃求有莘氏美女,骊戎之文马,有熊九驷,他奇怪物,因殷嬖臣费仲而献之纣。纣大说,曰:‘此一物足以释西伯,况其多乎!’乃赦西伯,赐之弓矢斧钺,使西伯得征伐。曰:‘谮西伯者,崇侯虎也。’西伯乃献洛西之地,以请纣去炮烙之刑。纣许之。”

[22]刘长卿《长门怨》

[23]《慎子·逸文》:“一兔走街,百人追之,贪人具存,人莫之非者,以兔为未定分也。积兔满市,过而不顾,非不欲兔也,分定之后,虽鄙不争。”

[24]《后汉书·张衡列传第四十九》:“是何观同而见异也?君子不患位之不尊,而患德之不崇﹔不耻禄之不夥,而耻智之不博。”

[25]《诗经·大雅·文王之什·思齐》:“思齐大任,文王之母。思媚周姜,京室之妇。大姒嗣徽音,则百斯男。惠于宗公,神罔时怨,神罔时恫。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雍雍在宫,肃肃在庙。不显亦临,无射亦保。肆戎疾不殄,烈假不瑕。不闻亦式,不谏亦入。肆成人有德,小子有造。古之人无斁,誉髦斯士。”

[26]《易经·丰卦》:“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

[27]《春秋左传·桓公元年至十八年》:“初,晋穆侯之夫人姜氏以条之役生太子,命之曰仇。其弟以千亩之战生,命之曰成师。师服曰:‘异哉,君之名子也!夫名以制义,义以出礼,礼以体政,政以正民。是以政成而民听,易则生乱。嘉耦曰妃,怨耦曰仇,古之命也。今君命大子曰仇,弟曰成师,始兆乱矣,兄其替乎?’”

[28]《周易·大畜卦》:“《象》曰:‘天在山中,大畜﹔君子以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

[29]《后汉书·列女传·班昭传》:“女有四行,一曰妇德,二曰妇言,三曰妇容,四曰妇功。夫云妇德,不必才明绝异也﹔妇言,不必辩口利辞也﹔妇容,不必颜色美丽也﹔妇功,不必工巧过人也。”

[30]《汉书·景十三王传第二十三·广川王刘去传》

[31]《道德经》:“将欲翕之,必故张之。将欲弱之,必故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32]亭户:宋代煎盐的有亭户,有锅户。《宋史·食货志》载:“鬻海为盐,其鬻盐之地曰亭场,民曰亭户,或谓之灶户。”亭户煎出的盐叫正盐,一律归公,锅户煎出的叫浮盐,准许卖给商贩。

[33]《春秋左传·桓公元年至十八年》:“楚屈瑕将盟贰、轸。郧人军于蒲骚,将与随、绞、州、蓼伐楚师。莫敖患之。斗廉曰:‘郧人军其郊,必不诫,且日虞四邑之至也。君次于郊郢,以御四邑。我以锐师宵加于郧,郧有虞心而恃其城,莫有斗志。若败郧师,四邑必离。’莫敖曰:‘盍请济师于王?’对曰:‘师克在和,不在众。商、周之不敌,君之所闻也。成军以出,又何济焉?’”

[34]《北史·列传第五十五·段勇传》:“时有贼魁元伯生,西自崤、潼,东至巩、洛,屠陷城壁,所在为患。孝武遣京畿大都督疋娄昭讨之,昭请以五千人行。永进曰:‘此贼既无城栅,唯以寇抄为资,取之在速,不在众也。若星驰电发,出其不虞,精骑五百足矣。’帝然其计,于是命永代昭,以五百骑倍道兼进,遂破平之。”

[35]《春秋左传·隐公元年至十一年》:“北戎侵郑,郑伯御之。患戎师,曰:‘彼徒我车,惧其侵轶我也。’公子突曰:‘使勇而无刚者尝寇,而速去之。君为三覆以待之。戎轻而不整,贪而无亲,胜不相让,败不相救。先者见获必务进,进而遇覆必速奔,后者不救,则无继矣。乃可以逞。’从之。”

[36]《孙子兵法·军争篇》:“故用兵之法,高陵勿向,背丘勿逆,佯北勿从,锐卒勿攻,饵兵勿食,归师勿遏,围师必阙,穷寇勿迫,此用兵之法也。”

[37]柳永《鬻海歌》

[38]《管子·宙合》:“千里之路,不可扶以绳。万家之都,不可平以准。”

[39]《史记·楚世家》:“初,吴之边邑卑梁与楚边邑钟离小童争桑,两家交怒相攻,灭卑梁人。卑梁大夫怒,发邑兵攻钟离。楚王闻之怒,发国兵灭卑梁。吴王闻之大怒,亦发兵,使公子光因建母家攻楚,遂灭钟离、居巢。楚乃恐而城郢。”

[40]《春秋左传·僖公元年至三十三年》:“王使简师父告于晋,使左鄢父告于秦。天子无出,书曰:‘天王出居于郑。’辟母弟之难也。”

[41]《春秋左传·文公元年至十八年》:“晋人以公不朝来讨,公如晋。夏四月己巳,晋人使阳处父盟公以耻之。书曰:‘及晋处父盟。’以厌之也。适晋不书,讳之也。”

[42]《北齐书·列传第三文襄六王·高长恭传》:“芒山之捷,后主谓长恭曰:‘入阵太深,失利悔无所及。’对曰:‘家事亲切,不觉遂然。’帝嫌其称家事,遂忌之。及在定阳,其属尉相愿谓曰:‘王既受朝寄,何得如此贪残?’长恭未答。相愿曰:‘岂不由芒山大捷,恐以威武见忌,欲自秽乎?’长恭曰:‘然。’相愿曰:‘朝廷若忌王,于此犯便当行罚,求福反以速祸。’”

[43]《慎子·逸文》:“君臣之间,犹权衡也。权左轻则右重,右重则左轻。轻重迭相橛,天地之理也。”

[44]《周易·晋卦》:“《象》曰:‘明出地上,晋﹔君子以自昭明德。’”

[45]《周易·序卦》:“主器者莫若长子,故受之以震。’”

[46]《汉书·张汤传》:“张汤,杜陵人也。父为长安丞,出,汤为儿守舍。还,鼠盗肉,父怨,笞汤。汤掘熏得鼠及余肉,劾鼠掠治,传爰书,讯鞫论报,并取鼠与肉,具狱磔堂下。父见之,视文辞如老狱吏,大惊,遂使书狱。”

[47]《贞观政要·诚信第十七》:“且君子小人,貌同心异。君子掩人之恶,扬人之善,临难无苟免,杀身以成仁。小人不耻不仁,不畏不义,唯利之所在,危人自安。”

[48]《墨子·卷一·修身第二》:“务言而缓行,虽辩必不听﹔多力而伐功,虽劳必不图。慧者心辩而不繁说,多力而不伐功,此以名誉扬天下,言无务为多而务为智,无务为文而务为察。”

[49]《诗经·国风·召南·行露》:“厌浥行露,岂不夙夜,谓行多露。谁谓雀无角?何以穿我屋?谁谓女无家?何以速我狱?虽速我狱,室家不足!谁谓鼠无牙?何以穿我墉?谁谓女无家?何以速我讼?虽速我讼,亦不女从!”

[50]《管子·形势》:“君不君,则臣不臣。父不父,则子不子。上失其位,则下踰其节。上下不和,令乃不行。”

[51]《论语·述而》:“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52]《汉书·天文志》:“左角,理﹔右角,将。大角者,天王帝坐廷。其两旁各有三星,鼎足句之,曰摄提。摄提者,直斗杓所指,以建时节,故曰‘摄提格’。”

[53]《后汉书·天文志第十》:“故《秦史》书始皇之时,彗孛大角,大角以亡,有大星与小星斗于宫中,是其废亡之征。”星孛、彗孛都是指彗星。

[54]《宋史·天文志三》:“大角一星,在摄提间,天王坐也。又为天栋,正经纪也。光明润泽,为吉﹔青,为忧﹔赤,为兵﹔白,为丧﹔黑,为疾﹔色黄而静,民安﹔动,则人主好游。月犯之,大臣忧,王者恶之。月晕,其分人主有服。五星犯之,臣谋主,有兵。太白守之,为兵。彗星出,其分主更改,或为兵。天子失仁则守之。孛星犯,为兵﹔守之,主忧。客星犯、守,臣谋上﹔出,则人主受制。流星入,王者恶之﹔犯之,边兵起。云气青,主忧﹔白,为丧﹔黄气出,有喜。”

[55]《汉书·五行志第七下之上》:“成帝河平三年二月丙戌,犍为柏江山崩,捐江山崩,皆廱江水,江水逆流坏城,杀十三人,地震积二十一日,百二十四动。元延三年正月丙寅,蜀郡岷山崩,廱江,江水逆流,三日乃通。刘向以为,周时岐山崩,三川竭,而幽王亡。岐山者,周所兴也。汉家本起于蜀、汉,今所起之地山崩川竭,星孛又及摄提、大角,从参至辰,殆必亡矣。其后,三世之嗣,王莽篡位。”

[56]《晋书·天文志第三下》

[57]《诗经·国风·邶风·柏舟》

[58]《裴注三国志·魏书·任苏杜郑仓传第十六》“注:傅子曰:先云:‘既欲为虎而恶食人肉,失所以为虎矣。今不杀,必为后患。’”

[59]白居易《真娘墓》:“真娘墓,虎丘道。不识真娘镜中面,唯见真娘墓头草。霜摧桃李风折莲,真娘死时犹少年。脂肤荑手不牢固,世间尤物难留连。难留连,易销歇。塞北花,江南雪。”

[60]《国语·周语下》:“耳目,心之枢机也,故必听和而视正。听和则聪,视正则明。”

[61]《论语·里仁》:“子曰:‘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子曰:‘以约失之者,鲜矣。’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

[62]《周易·系辞上》:“乱之所生也,则言语以为阶。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几事不密则害成。是以君子慎密而不出也。”

[63]《开元占经·云气杂占》

[64]《汉书·宣帝纪第八》:“至后元二年,武帝疾,往来长杨、五柞宫,望气者言长安狱中有天子气,上遣使者分条中都官狱系者,轻、重皆杀之。内谒者令郭穰夜至郡邸狱,吉拒闭,使者不得入,曾孙赖吉得全。因遭大赦,吉乃载曾孙送祖母史良娣家。”

第48章 女帝师一(48)第140章 女帝师三(2)第321章 女帝师五(46)第42章 女帝师一(42)第344章 女帝师五(69)第8章 女帝师一(8)第13章 女帝师一(13)第183章 女帝师三(45)第106章 女帝师二(35)第320章 女帝师五(45)第296章 女帝师五(21)第331章 女帝师五(56)第75章 女帝师二(4)第208章 女帝师四(2)第191章 女帝师三(53)第231章 女帝师四(25)第69章 女帝师一(69)第176章 女帝师三(38)第146章 女帝师三(8)第301章 女帝师五(26)第299章 女帝师五(24)第301章 女帝师五(26)第143章 女帝师三(5)第222章 女帝师四(16)第202章 女帝师三(64)第48章 女帝师一(48)第125章 女帝师二(54)第40章 女帝师一(40)第128章 女帝师二(57)第79章 女帝师二(8)第221章 女帝师四(15)第281章 女帝师五(6)第353章 女帝师五(78)第98章 女帝师二(27)第327章 女帝师五(52)第319章 女帝师五(44)第50章 女帝师一(50)第97章 女帝师二(26)第343章 女帝师五(68)第314章 女帝师五(39)第352章 女帝师五(77)第143章 女帝师三(5)第137章 女帝师二(66)第53章 女帝师一(53)第192章 女帝师三(54)第78章 女帝师二(7)第112章 女帝师二(41)第21章 女帝师一(21)第24章 女帝师一(24)第275章 女帝师四(69)第141章 女帝师三(3)第115章 女帝师二(44)第106章 女帝师二(35)第4章 女帝师一(4)第242章 女帝师四(36)第103章 女帝师二(32)第221章 女帝师四(15)第13章 女帝师一(13)第32章 女帝师一(32)第111章 女帝师二(40)第81章 女帝师二(10)第348章 女帝师五(73)第353章 女帝师五(78)第152章 女帝师三(14)第130章 女帝师二(59)第280章 女帝师五(5)第18章 女帝师一(18)第309章 女帝师五(34)第150章 女帝师三(12)第333章 女帝师五(58)第204章 女帝师三(66)第215章 女帝师四(9)第307章 女帝师五(32)第332章 女帝师五(57)第163章 女帝师三(25)第143章 女帝师三(5)第246章 女帝师四(40)第83章 女帝师二(12)第346章 女帝师五(71)第9章 女帝师一(9)第144章 女帝师三(6)第266章 女帝师四(60)第328章 女帝师五(53)第266章 女帝师四(60)第289章 女帝师五(14)第111章 女帝师二(40)第273章 女帝师四(67)第117章 女帝师二(46)第285章 女帝师五(10)第343章 女帝师五(68)第157章 女帝师三(19)第117章 女帝师二(46)第290章 女帝师五(15)第292章 女帝师五(17)第331章 女帝师五(56)第160章 女帝师三(22)第210章 女帝师四(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