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七章 巡查旱情

两天后,陆俊生收拾好行囊,便去了李府,随行的除了一众随从外,文涵也在其中。这次出门,李彦带着他们两个,也是为了多磨练他们一下。

送走陆俊生后,柳芷柔和黄小叶便去了济世堂。这段时间,柳芷柔大部分时间都是呆在济世堂,只有晚上才会在陆府吃顿晚饭和睡一觉。每天除了给病人看病外,就是专心的看医书,向王仁请教医术,坚持不懈的努力加上王仁的指导,柳芷柔的医术进步飞快,王仁看在眼里,也是赞叹不已,满心欣慰。

李彦一行人,乘坐马车,一路向东进发。

出了长安城,外面已是春暖花开,气候宜人,一派欣欣向荣之象。

到了第三天,众人走在一条大道上,道路两旁是一些田地。李彦命令停车,然后走下车来,随后陆俊生和文涵也下车。

看着大片的田地,李彦一脸痛心。地里的泥土已呈泥白色,龟裂的地面就像大地的皱纹,触目惊心,那些长在泥土里的禾苗早已没有了水分,只剩下干枯的身枝,随着春天的风来回摆动。

看着眼前的一切,陆俊生和文涵也是一脸悲伤。李彦走到庄稼地里,随手拔起了一颗已经没有一点水分的禾苗,重重的叹息了一声。从小在农村长大,陆俊生对土地和庄稼更多了一份亲切,随后走到李彦身边,也拔起了一颗干枯的禾苗,放在手心,然后说道:“不来不知道,原来干旱已经这么严重了。”

李彦说道:“以前也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只不过今年更严重些,”说完,望着眼前大片的田地,又向前走了几步。过了一会儿,说道:“前面好像有条河,咱们向前走走。”

陆俊生和文涵走在李彦的两边,众人步行向前走去。走了两三里路,一座小木桥便出现在他们眼前,走到桥边,向河里看去,众人心里一惊。河里早已没有了水,河床上也是遍布龟裂的泥土,泥土上还有一些已经干死的鱼虾。这些鱼虾身体干瘪,就像干枯的树皮一样,暴晒在太阳之下。河流两边的水草也像地里的那些禾苗一样,草叶枯黄,在风中来回摆动。

看着眼前的一切,众人叹息连连。李彦无奈的说道:“连河里都没有水了,哎,走吧。”

一行人继续向东走去,一路上,遍地干旱,本该是生机盎然的暖春,现在竟像是万物凋零的深秋,除了一些大树的枝叶还有些绿色,其他和之前的没什么两样。

走了几十里后,便见到一些逃亡的百姓,拖家带口,向西走去。询问之下,才知道原来也是因为干旱,家里没有粮食可吃,才向别地逃亡。

到了河南境内,情况却更加的严重,逃亡的百姓也越来越多,好多村庄里的年轻人都走了,只剩下一些年老体衰老人还在村里坚守着。家里没什么吃的,人们只好去挖野菜、剥树皮。在一些地方,还出现了饿死人的现象,大多是一些幼儿或一些老人,看到这里,李彦一行人满心悲痛,却也无可奈何。

李彦一行人走了好多的地方,发现情况都差不多,大致了解了情况后,便去了一处当地的府衙。

见到李彦一行人到来,县衙里大小官员连忙出来迎接,县令更是惊慌道:“下官不知李大人前来,未能提前迎接,还请大人恕罪。”

李彦摆了摆手,让他们起来,县令紧紧跟在李彦的身边,笑着说道:“李大人前来怎么也没有通知一声,下官好前去迎接。不知李大人这次前来,是何公务啊。”

李彦说道:“皇上派我前来查看一下最近的旱灾情况,现在我要给皇上上书,说明这里的旱情,还请大人准备一下纸笔。”

县太爷连忙说道:“好,李大人,这边书房请。”说着便领着李彦向书房走去。

到了书房,县太爷热情的说道:“下官先去准备饭菜,为各位大人接风洗尘。”

李彦客气道:“有劳大人了。”

县太爷满脸堆笑道:“这是下官应该做的。”说完,拜别了众人,便离开了这里。

书房里,李彦提笔写了很长的一份折子,详尽的讲述了见到的各种情况。然后,便派人紧急送往京城。

过了一会儿,县太爷过来请众人前去用餐。到了用餐的房间,一桌丰盛的饭菜便摆在众人眼前。鸡鸭鱼肉、点心美酒,无一不有。

陆俊生见到这桌饭菜,心里吃了一惊,这桌饭菜可以说是见到过的最好的一桌饭菜了,之前出去和别人吃饭,也没吃过这么好的。

李彦看到后,也有一些惊讶,随后有些讽刺的说道:“大人准备的这桌饭菜可真是丰盛啊。”

县太爷恭维道:“下官招待李大人,当然要用一些好的了,还请大人不要嫌弃才好。一会儿吃完饭,下官还给大人准备了本地最好的客栈,请大人休息。”

李彦听到这些,满心的怒火,随后训斥道:“你身为当地的县官,应该明白现在是什么样的情况,天下大旱,百姓流离失所,你身为父母官,还想着大吃大喝,我看,你这个官也该做到头了。”

这位县太爷没想到李彦会大发脾气,吓得脸色铁青,连忙下跪请求道:“大人,下官知错了,以后再也不敢了,还请大人放下官一马吧。”一边说,一边请求。

李彦重重的“哼”了一声,说道:“你的情况朝廷自会秉公处理。”说完,一甩衣袖,气愤地离开了这里,身后还不断传来请求声。

路上,文涵气愤地说道:“像这样的县官,早就该革职查办了。”陆俊生也在一旁应和着。李彦看着他们两个,语重心长的说道:“这还只是一些小官吏,朝廷中的那些人才是真正的罪魁祸首那。那些人可不是这样的小官吏可比的,以后遇上他们,你们可要万分小心才是。”

陆俊生和文涵同时点了点头,然后一行人接着向别的地方走去。

别的地方也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旱情,而那些当官的几乎都是一个样子,外面旱情再严重,也不关他们的事,见到李彦到来后,大摆筵席,结果都被狠狠训斥了一顿。出现这样的情况,李彦也是满心恼火,这些当官的只想着自己,不管百姓,想到朝廷里也是这个样子,不由的唉声叹气,一脸忧愁。

巡查了十多天,李彦也接连写了好几道折子,旱情远比下面的官员说的要严重,了解了具体情况以后,一行人便准备返回长安,李彦决定,这次回去,定要好好解决这次的旱情问题,如果朝中那些官员反对,定要和他们抗争到底。

这一次随李彦出来,陆俊生感触颇多,之前自己多是处理一些琐事,对一些具体情况并不太清楚,这次亲眼见到旱灾的严重,一些官员的昏庸和贪财,心里不由恼怒万分,有时候,只有亲眼见到了,才明白事情到底有多严重,才明白一个官可以贪赃枉法到何种程度。

第一百三十一章 陆俊生被抓第二百六十五章 客栈命案第七十五章 再次登门第二百五十四章 阴谋第二百九十章 请王仁看病第二百八十章 挟持第二百三十二章 被关进大牢第二百零四章 麻烦连连第六十九章 长生不老药第二十五章 问候第七十二章 开条件第三十七章 第一次上朝第四十章 边境战事第二百五十一章 多了个情敌第二百五十六章 找证据第二百四十六章 失忆第一百七十四章 回到白虎寨第二百零三章 千草堂坐诊第二百七十七章 为难第二百四十二章 铲除青灯庵第三百二十三章 再遇杀手第二百一十五章 施粥第一百四十三章 误进黑店第十四章 往事第三百三十六章 弑王第一百九十九章 医馆开业第三百零五章 护国公病危第三百二十九章 发难第一百五十六章 谈判失败第二百一十一章 给姚通治病第六十三章 白貂怀孕第二百六十五章 客栈命案第一百七十五章 心里话第一百一十七章 染血的新婚夜第七十八章 打架第六十六章 郡主生病第三百二十一章 拜访老友第三百二十九章 发难第二百六十四章 再遇麻烦第三百三十七章 柳芷柔上位第二百七十章 调令第二百九十四章 上天山第二百一十八章 再次相遇第六章 说亲第二百五十二章 真相第八十四章 皇后的埋怨第四十七章 意乱情迷第一百五十二章 上白虎寨第九十七章 小红英第二百三十七章 天女赐福第四十五章 行贿第一百四十一章 挽留第七十九章 包饺子第二百二十六章 解释第一百零八章 陈雪莲第三十六章 送礼物第一百二十五章 再进百花楼第三百二十二章 半路遇袭第一百三十九章 被绑的女子第一百八十一章 对手相遇第十五章 情话第二百七十八章 被迫道歉第三百一十九章 见血封喉第六十六章 郡主生病第二十三章 寺庙心声第一百七十三章 教训郭金鹏第二百二十三章 救人第三十章 闹事第一百五十九章 送人参第二百一十三章 遗忘第三百一十七章 怪病第二百五十五章 案情翻转第三百四十六章 拉拢第四章 考试第九十一章 兄弟反目第六十三章 白貂怀孕第二百三十五章 陆俊生回来第三百三十四章 下黑手第五十七章 怪病第一百二十五章 再进百花楼第三十二章 入狱第十五章 情话第二百一十八章 再次相遇第三十章 闹事第一百八十五章 上山救人第二百二十章 药材被抢第九十八章 收买第二十二章 讲课第八十五章 一夜春宵第一百二十七章 收留第二百九十二章 去天山第九十一章 兄弟反目第三十五章 看戏第四十一章 密谋第二百九十八章 逼嫁第二百零二章 刁难第一百四十五章 上任第一百零八章 陈雪莲第一百零七章 出手相救第三百一十章 反抗和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