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6章

“这个啊...我不觉得越写越回去了啊...这种小说向来是最容易写,也是最难写的呢!”许文华怼连翘,连翘这样回道。

这并不是她死鸭子嘴硬,而是她真的这样觉得。

《二头刻》现在的市场表现大概是连翘所有小说中最好的,这倒不是说单行本卷均销量已经达到最高,而是现在小说之写完了第一个部分,从现在的情况预测后面,这部小说确实是她所有小说中最好的。

这其中既有小说质量不错的原因,也有连翘如今已经是天下级别作者的因素!这些年她的名气逐渐从江南一带向外扩展,又因为之前在京城呆了一段时间,算是好好扩展了一番市场,整个读者群体扩大是很正常的事情。

小说卖得好不一定就能口碑也好,这个时代的都市爽文专家‘金华楼主’对此很有话说。这位大佬的小说在大神这个级别里也算是领头羊级别了,但对于他也被划分到大神这一等级,一向都是很有争议的!

连翘这一次就面临了类似的事情。

当然了,情况并不严重...也就是许文华,还有另外一些不知道是什么人的人似乎对此有看法——连翘如今已经是行内大佬了,之前的小说让她的地位稳固,不要说她没什么好黑的,就算她真有什么有必要黑,一般的人也不敢轻举妄动。

这一次也是这样,那些不知道是什么人的人只不过是颇有微词,可没人敢向连翘说什么。

不过许文华就不一样了,他向来有话直说!

说实话,不少同行的朋友同样觉得连翘的新小说《二头刻》题材选的很好,刻画他们这个行业也很深入,但是、但是就是太‘简单’了。简单来说,他们看的很清楚,这就是最简单的手法,最主流的思路,最成熟的叙事......

题材固然新颖,但以大家对连翘的期待,不应该只是这个程度的!!

只能说期待值太高,未免有些不得劲。

只不过这种话大家都不会说出来,至少不会像许文华说的那样直白——话又说回来了,大家虽然是朋友,但有的时候一定的距离感也是很有必要的。人家的小说根本没有问题,就因为没有达到自己的期望,就说些有的没的,怎么想也是太失礼了。

连翘看了一眼周围,有的是好朋友,也有没那么相好的人,这是一个很大的聚会。然后想了想:“难道不是?须得知道,这种小说要是转回去两三年,我可是不敢写的,因为写不好!”

“怎么可能!”脱口而出的是金凤。

他也是算是连翘的书粉了,所以对于连翘的小说和她自身能力很清楚。再加上他本身就是一个极其优秀的小说作者,当然看的出《二头刻》这部小说中那种‘主流’的气质。

简单来说,这就像是连翘穿越之前的那个世界,对于商业大片,特别是情节简单的爆米花商业大片,所有人都有一种瞧不起的感觉。大有一种剧情这么简单,对导演要求很低的意思。

可真的是这样吗?

只要做过调查就会知道,实际上成功的商业大片导演比成功的艺术片导演还要稀罕!真的找个导演去导商业大片就知道了,哪怕这人是个不错的导演,也做不好这个活计!

只能说,艺术片有艺术片的困难,而商业片也有商业片的要求,这是两个方向不一样的东西。

同样的道理,连翘最喜欢的J家少年漫,其中有号称民工漫的存在(就是手中很广,以至于民工都知道的意思,并不是贬低)。这几部漫画太过知名,商业上太过成功,以至于一些有优越感的动漫党会看不起他们。

在这些人看来,那些新潮的、神转折的、主题震撼的...就是这些才是真正的厉害,而那些民工漫,只不过是商业社会庸俗的产物。

emmmm...怎么说呢,太天真了!

总的来说,神作每年都会出那么一些,但是民工漫,很多年也就那么几部而已!

或许有的人追求自己独特的艺术创作,对民工漫那种主流王道漫画有些不屑一顾。但是也有不少人喜欢这种,一部分是真的喜欢,另一部分或许是看中了其更大的影响力,更多的商业回报...但不管怎么说,在此之上下功夫的人绝对是很多的。

然而即便是这样,成功的又有几个呢?

现实就是,这样的东西真的很难写!

连翘只能细心地为金凤解释:“事实就是如此,这样简单的小说本子,真的去写就知道有多难得了——其中一样,能够那样简简单单将读小说的人鼓动起来,这就够难了!更何况要让小说内外始终昂扬向上,催人奋进,这不是我所擅长的。而且我敢说,这部小说相比起我之前的其他小说,更加的‘学我者生,似我者死’。”

连翘也算是小说风向标一样的人物了,她的新小说出来一定会有一大群的跟风者。以往她的小说被誉为能够养活半个地下小说业,原因就在这里了。

但是连翘这次敢放话,学《二头刻》的会吃到很大的苦头!因为这部小说的重点不在情节(好吧,情节也很重要),这部小说真正的魅力在于其中足够真挚的情感,在于主人公身上寄托着的每个人关于梦想的奋斗。

不明白这一点的人冒然就去跟风这部小说,读者是不会接受的——以往读者在跟风小说面前还是挺好糊弄的,毕竟他们也很清楚这类小说是怎么回事。之所以读这类小说,也就是瘾头被勾搭出来了而已。

但是《二头刻》不一样,读过的作者读其他的小说,哪怕看到相似的题材,相似的情节,也感受不到他们真正位置投入的感情与震撼......

“不然你自己试着去写写吧,就知道到底怎么回事了。”连翘知道语言是空洞的,没办法改变一个人的观念,最终只能这样道。

“写小说最容易的是‘感情’,最难的也是‘感情’。”连翘由此做出总结,然后发现许文华拿一种古怪的目光看自己。

连翘毫不躲闪地看过去:“看什么?难道我说的不对?”

许文华拧着眉头,过了好一会儿,才迟疑着道:“大概吧...”

不是他一时下不来台,不肯认输,而是在这个事情上面他算是不懂得一个,和金凤没有什么差别。

简单来说,许文华是天赋派,而关于写小说写的热血,写的真挚什么的,他也是一窍不通的。他用自己的天赋已经做得足够好了,达到了如今的成就,其他的东西他虽有涉猎,但对连翘所说的却只是一知半解。

或者说,这个时代的小说理论还没有发展到那个程度,大部分人都是一知半解——许文华打算回头就试着写写这类小说。当然了,如果写不好,就不用拿出来说了。

这样说虽然显得很孩子气,但许文华真做的出来这种事。

这个问题就到此为止了,相好的朋友开始讨论小说中那些感兴趣的人物。这部小说虽然在某些方面被人认为是‘不那么好’的小说,但是大家对其中出场的人物还是很喜欢的。

要知道小说里涉及到的行业正是大家所在的行业,而一个个人物呢,也是行业中的人物。读这部小说的时候总容易让人联想到现实生活,一不小心就想要对号入座了。

只不过可惜的是,到现在为止,这部小说还没有进展到和行内大佬相遇。那些行内知名的人物在男主角这里还只闻其名,不知其人——由此,大家没办法在熟人圈子里找真正的原型。

至于说现在已经出场的底层小说作者,大家在这些人身上或多或少看到曾经的自己,或者朋友的影子。只不过那都是过去的事了,现在大家功成名就,真正要看,还是得看后面出场的大人物。

连翘当然不会剧透,只是笑眯眯地让所有人猜。

这个话题被讨论了好一会儿,然后不知道被谁一句话给歪开了。这种人多的场合就是这样,话题常常不自觉地就跑了。

至于说新的话题——所有人都看向了周莹。

周莹要嫁人了!

哇!!!

说实在的,这件事突然,而又不突然。周莹家里人一直催着她嫁人,这件事大家都是知道的。而她从去年起就和一个年轻男子走的很近,真正密切的朋友也是知道的。而到了今年夏天,说他们认识的时间短,成亲还差火候,这是现代人的观念了——按照古代人的做法,都能做出盲婚哑嫁的事情,这两人互相了解了这么久,早就达到成亲的要求了。

最重要的是,周莹的家人很有危机感,觉得周莹真的是等不起了,所以婚事得尽快办起来。要知道一般的婚事从一开始的提亲、小定,再到最后的结婚,中间短则大半年,长则两三年,这才是体面人家的做法,也只有这么长的准备时间,一场婚礼才能尽善尽美。

真正急事急办的只有小户人家,往往是说定了之后稍微准备一下,然后就能成亲。

周莹本身就有不小的身家了,但是她家里人不愿意她再拖沓下去了,也是怕这桩婚事拖着拖着发生变故,于是隐晦地要求能尽快完婚。

男方那边的年纪虽然还等得,但是也不是不体谅的人,知道周莹的情况,最终也爽快地答应了下来。

于是今年夏天连翘就多了一场婚礼要参加......

周莹要结婚,这算是一件大事了,虽然她的夫家很开明,对于她在婚后继续写小说没有什么意见,所以她不用封笔。但这始终是一件很重要的事,她即将进入到人生新阶段。同行们,特别是小姐妹们,无一不为她高兴。

当然了,某些男作者就不一定这么想了。毕竟周莹也是行内很出名的美女了,这样的美女,多几个人憧憬再正常不过。只不过这些人再怎么想,周莹要嫁人的始终要嫁人,不可能改变什么。

有一个平素和周莹比较亲近的女作者就笑着摇了摇头:“那些人真是有意思极了,一个个都来向周莹大家表明心意。明知道事情不可行,如今再做这一步,不过是为了了却自己一桩心事而已——外头却将这件事传为了一桩美谈!”

连翘听了这句话,赶紧接过话头,将自己本来在看的裁缝铺画册展开给周莹看:“我打算做几身新衣呢,其中一身给你做女傧相的时候穿,你觉得哪一个好?”

连翘相信那位女作者不是故意说这个不该说的,但她既然心里知道,就得帮着将话题圆会来啊!

那话题听着就是一桩行内趣闻,但周莹不一定喜欢。主要是她未来的丈夫并不是行内人,对于这种事恐怕没那么容易接受,周莹肯定也是担忧这方面的问题的——这个时候提这个,完全就是哪壶不开提哪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