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作者们搞搞聚会,这是一种非常常见且喜闻乐见的活动。

对于有名气的作者来说,富贵不还乡就如同锦衣夜行一般,多没劲呐!他们已经过了只追求读者认同的时代了,这个时候来自同行的追捧才是更强大的刺激。

来到这种场合,感受一下吹捧,自己也小小的炫耀一下——这也是这些作者常年笔耕不辍之后一点小小的回报了。

对于没有名气的作者来说,作者聚会一样很重要,甚至更加重要。对于名作者来说,图个优越感,那不过是个锦上添花的事。可是对于还在蛰伏期的作者,这就是生存问题了。这个阶段的作者正是为了出逼想尽办法的时候,不放过一切机会才是他们的选择。

这种大作者们在场,还掺杂着编辑们的场合。大家酒酣正热,气氛上佳,拉关系什么的做的好了总是个路子。要是有个出名的同行帮衬,不知道省多少事...这种事当然不是一次能见到效果的,但多来几次混个眼熟也好啊!总归以后比别人多一份机会吧。

当然,虽然有大小作者的这种需求,作者们聚会的名目却不是这些,毕竟有些事情大家都知道,却是不好说的。聚会的名目有的时候是某位大人物的生日或者喜事,有的时候是正正经经的业内论坛。

就是谈谈业内发展方向,写作技巧啥的。那种知道了似乎没什么用,但大家还是要知道一下的东西。

苏州会办作者聚会,嘉定当然也会办。就在《宦海》趁着感情戏闪耀万分的时候,嘉定这边,有几位不同报馆的大作者组织起来,来了一场作者聚会。

主旨大概就是谈写作,提高一下大家的业务水平。原则上只要是作者,大家都可以来,若是没有时间,那也不强求。毕竟当作者的常常有交稿的重担,不是什么时候都那么清闲的。

——也是大方了,敞开了来不知道能来多少,就算是普通的酒饭供应,那也不少了。

更何况来的不止作者,好多报业的业内人士,或者只能算是作者助手的人都来了。有些人是有兴趣,有些人纯粹就是来吃大户了。别把业内的生存状态看的多好,多得是人还生活拮据呢。

这是钱宝儿来到嘉定第一次有作者聚会,然后第一次就有这样的规模,也是十分激动了。挽着连翘的胳膊就道:“我们昆山从来没有听说有这样的事儿...报纸不多,作者们也都是闷头各做各的,这边真的好有意思啊。”

兴致勃勃的同时还有一些紧张,低声询问:“到时候会不会有人问起什么,我又什么都不知道,不会丢人吧?”

这种聚会连翘去过一次,她也是业内人士嘛,总能进去的。她当时是抱着了解这个世界业界的目的去的,毕竟身处这个时代,了解环境,提高业务水平还是很有必要的。不过去了一次之后兴趣就不大了,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硬核。

她拍了拍钱宝儿的手背,安慰道:“这等聚会就是作者们在一起聚一聚,说实在的,若你不打算和那些有名气的混个脸熟,请他们帮着打响名气,又或者找路子,其实没有什么可去的。”

怕她不明白,连翘还隐晦地解释了一番——其实就是大家在一起喝酒聊天吹牛打屁的时候,名作者互相炫耀炫耀,找找优越感,小作者呢奉承奉承。若是钱宝儿特别有上进心,那倒是可以去找找路子。

其实这有点像后世的同学会,功成名就的找找优越感。至于处境落寞的,有的人上赶着奉承老同学,也有的人就在角落里保持沉默。当然,那种纯粹友情,大家在一起开同学会只有乐趣的也有,就如同真的是为了提高业务水平的作者聚会也有一样,只不过少的很。

所以连翘并不推荐她去,说的也很明白。

“你若是个男子我就不说了,但你是个女孩子,就要好好保护自己。这一行里的都是读书人没错,可是品性不好的也很多...这种事情上赶着做,容易被人占便宜。”

连翘也很不喜欢这种男女之间有差异的生态,不过到后世人类都进步发展成那样了,依旧不能摆脱。在古代的话,那就更不用指望了。她们这些女孩子只能自尊自爱,并且学着保护自己。

业内当然是阳盛阴衰,大佬大多是男作者,女作者少的很,出名的就更少了。所以连翘才说,真的非常容易被占便宜。

钱宝儿也很机灵,还有什么不明白的,连忙摆手道:“不、不用了,我依旧在盈盈姐手下做事就好了,慢慢地总能磨出来。”

说完之后又有一些犹豫:“我一个人都不认识...连翘你陪我去吧!”

刘盈盈是日报的编辑,几乎没有空闲的时间,剩下可选的就是看起来每日颇为清闲的连翘了。之前还好,连翘说了环境‘险恶’之后,钱宝儿更需要人陪伴了。

其实她不去也行,但她就是好奇呀,她还从来没有去过这种场合呢。而且就算这种场合本身没什么意思,那不是还有一干她喜欢的作者真人可以看到么。光是这一点,就足够本身是读者的钱宝儿心动了。

连翘每日除了写文的确没什么事,而写文这件事在存稿丰厚的情况下确实会变得非常灵活。四处逛逛玩玩什么的,一点事儿不耽误。

有时候看钱宝儿,就像是在看过去刚入行的自己。所以只不过是稍微犹豫了一下,最终她还是点头:“行的,到时候我们一起去。”

这样钱宝儿就高兴了,开始算计起到时候会见到多少喜欢的作者,一个一个地算过来。忽然道:“连翘,你说乔琏先生会来么?”

连翘差点因为这句话被自己的口水呛到,飞快地看了钱宝儿一眼,垂下眼皮:“咳咳,这个嘛,不知道,不过应该不会吧。你知道的,乔琏先生每日登载的内容多,写稿的负担很重的,肯定没什么时间做别的。再者说了,她从没有去过这样的场合呢。”

钱宝儿先是失望,然后又是理解:“这样啊,真是可惜,我真想见一见乔琏先生,所有看过的小说本子里,我最爱他的——不过你说的也是道理,乔琏先生多用功啊!”

说着又自言自语:“不行,我也要回去修改上次的文字了。连乔琏先生这样的作者都这样,我又有什么理由懈怠呢。”

因为作者聚会的事情,这两天一直无法专心于写作的钱宝儿开始自我反省。完毕之后立刻就要回去开工做事,只匆匆留下约定,说好了聚会那一日她去找连翘,两人一起过去。

目送钱宝儿离开,连翘眼观鼻鼻观心,然后松了一口气。说实在的,虽然她知道自己现在的名气不错,读者也有一些了。但是真的听到熟人这样吹捧自己,她是非常不好意思了,要知道她当网文作者的时候是没有这种经历的。

等到了作者聚会当日,连翘和钱宝儿一起坐着人力车去了聚会的地方。几个组织这次聚会的大作者买单出钱,包下了一座大茶楼,茶楼中间平常说书的小舞台有个年纪在二十多岁的女子正在唱苏州评弹,非常有韵味。

上下有三层的茶楼今日比往常还要热闹,来来往往都是人。钱宝儿抓住了连翘的手,然后就开始东张西望起来:“原来嘉定城有这么多写小说本子的。”

其实没有那么多,以嘉定的市场哪能养的起这么多作者,何况还有一些不来的。

这些里面混杂了一些报业的人,另外,很多作者带了自己的助手来。虽然这些助手大都是作者预备役,但始终还不是么。而且就算是正经发表过文字的作者,也分全职的和兼职的。

嘉定的市场要养活这么多的全职作者非常困难,但是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兼职的,那就两说了。

比如现在的钱宝儿,严格意义上也是一位兼职作者。她同时有在印刷作坊做事,不然的话,靠当作者,现在还养不活自己呢!

连翘稍微解释了一番这种业内常识,钱宝儿似懂非懂。

倒是旁边的一个年轻女子轻笑了一声,面对连翘指了指钱宝儿:“这是新人?”

连翘并不认识这人,于是非常拘谨地笑了笑:“这个是钱宝儿,刚刚入行,如今在嘉定第一报馆刘盈盈编辑手下。”

“那你呢。”女子点点头就算是知道了,然后眨着眼睛,好奇地看向连翘:“你倒是一个懂行的,不过年纪好小啊。”

连翘笑着道:“我是来陪宝儿的,我在刘盈盈编辑手下做助手。”

连翘玩了一个小技巧,她其实并没有否认自己作者的身份,只不过回答了自己是刘盈盈的助手而已。这不能算是撒谎,而对方很显然被她误导了,‘唔’了一声:“这样啊。”

对连翘看起来没有刚才那么有兴趣了,转而和钱宝儿搭话:“你是新入行的,觉得这一行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