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二章 察之以毫厘(上)

-

内宫的清暑殿,建在玉液池之中,周围人工建筑的假山上珍奇草木繁盛,殿外还有一条银帘般直垂而下的三丈小瀑布,即使夏季三伏之时也能环殿清凉。先帝时,一到入夏便将寝宫移至这里。成宗登基后,对母亲惠平太后致以纯孝,便将清暑殿改为太后的夏宫。

这天早朝刚下,婉贞便接到懿旨前往宫内的清暑殿。确实已经到了三伏天,一大清早走了几步路便开始额头冒汗,婉贞心里却是一片清凉:自己一介朝臣,太后召见不知所为何事。

入了内殿顿感一阵凉爽的微风袭来,婉贞心想:天家好会享福。抬头望向殿上,却见成宗换下金黄的龙袍,着一件白锦金丝的便服盘坐于堂上。背后垂着竹帘,后面隐约有三五个女子身影,其中一个人端坐正中,旁边有宫女执扇捶腿,想必便是惠平太后銮驾。

婉贞快步上前,拜倒在地道:“臣李宛叩见吾皇万岁,恭请太后金安。”

成宗不再似早朝时的肃穆,微微一笑道:“李卿平身,此时不是朝政议事,不必拘礼。”

早有两名宫女移来一个紫檀案台,放在婉贞前面,侧对着成宗和其后的帘内的女眷们。婉贞一时摸不清头脑,不知道除了太后还会不会有其他人要来。而此时唤他前来,不知有何要事。不禁想起昨夜梁振业那番推想。心中一紧:万一真被料中,要以公主下嫁,那可如何是好?

婉贞定定神,只听成宗言道:“要卿前来不为别事,只因再过不久便是八月中秋。太后念及北方景物。思乡之情不可解。闻听李卿年中曾随军到过北边,便想请卿作一幅北方的景物山水墨画。如何?”惠平太后出身北方的豪门望族,家中文臣名将辈出。深得皇室倚重。本人亦慧敏过人,十五岁入宫以来。圣眷不衰,被先帝誉为贤妃。

此时突然要作北方景物的画,不禁让婉贞一怔。

见李宛有些迟疑,成宗道:“爱卿不必多虑,太后就是看惯了宫廷画师的笔法,才特意请来李卿作一幅有切身之感的画作。卿只管作画,不论好坏,皆有重赏。”

婉贞拜倒在地。道:“太后垂青,微臣自当奉命。只是臣对书画,所知了了。此番献丑,望太后、陛下宽限。”

“这个自然。卿便在这清暑殿里作画吧。笔墨已经准备好了。那边地案台可还合用?殿中清凉,卿也可免受暑苦。”成宗见李宛没有推辞。点了点头,索性留下他来。

婉贞见这架势,看来是要当场考试,做不完不许走,不禁心中苦笑。抬头见大殿之上,宽敞通畅,陈设简单雅致。没有富丽华贵的雕花桌椅、漆金器物,倒是有几分效仿古制——席地而坐,伏案倚台。整个殿中少有雕花彩绘、而是多用竹制,窗边吊着几盆玉兰。地上铺地也是竹子,难怪踏上去就觉得清凉。殿上的成宗也是倚着一个竹台,半坐半卧,倒多了几分潇洒倜傥。

婉贞拜倒谢恩,重新走到放好了紫檀案的席子前,敛身坐下。

帘后的惠平太后细心审度李宛,见人上来问安,对答得体,举止有度,暗暗点头。又见站起身来,略见形貌,心里赞道:的确是个美少年。不过,皇儿说得有理,此人相貌出众,但身形过于单薄,少了铁骨铮铮地男儿气概,文弱纤细得好似女子。

突然,太后眼睛盯着前面,像是发现一处极稀罕的事情,嘴边轻声“咿”了一下。

婉贞坐下之时,单膝先点地,再双膝并拢,缓缓坐下。坐稳后,婉贞双脚微分,脚背相交,一手下意识地拢了下衣角。

这拢衣角的动作虽然不明显,但却很少见到男子这样规矩地跪坐,是以惠平太后有些吃惊,更加仔细地观察起此人的行动。

此人眉目甚是英挺,相貌虽然秀美,但气度颇大。比之更像女子的美少年,太后也没少见。但刚才的举动却格外女气,前所未有。

成宗虽然听到母亲的轻声,但不知所为何事。他坐在案台之后,没有看到李宛刚才的动作。男人本来就心粗,他道是母亲挑剔多,又是关系到皇妹的亲事,自然会多有惊疑,不足为奇。

倒是婉贞也听到了帘后地轻声,心中警惕起来,回想刚才的举动略感不妥,但也无从修正。只有低下头,小心翼翼地研磨,构思图画。但越是要静心下来好好想,越是能感觉到帘后一双锐利的目光盯在自己身上,甚是不自在。画画得更加慢了。原本清凉舒畅地清暑殿里,却让婉贞如坐针毡。额上都微微冒出细密的汗珠,握笔地手心,也攥出冷汗来。话要少说,动作也要有所顾忌。鬓角几丝秀发被微风吹散,飘在额前。婉贞刚要伸手拂开、捋在耳后,察觉到帘后地目光,硬生生地将手收了回来。改为召唤向一旁随侍的宫女。

思量半天,终于决定画下了当初和梁振业一起截击颉利王地望西山。山上的草木至今记忆犹新,配上当时傍晚带血的明月,一幅白描的朔风劲草、冷月寂寥的塞外景致便现于眼前。

婉贞将画呈上去,成宗点点头,让侍者送到帘后。太后看了,微微点头,心道:画技虽不高明,但这份恢弘的气势倒是难得。因而说道:“到底是从过军、出去过的人,真情实景做出来的东西果然不必寻常画师拿来的涂鸦墨画,这衰草肃杀的景致,只是塞外才有的风姿阿。”

婉贞听到太后说话,声音不见老迈,甚是沉静雍容,拘礼回道:“臣画技平庸,不能道真景的风致于万一。太后激赞,臣愧而拜受。”

太后听此话甚是谦恭有礼,温和问道:“李卿家家乡何处?怎的卿家的身上既有南方才子的俊雅、又有北方才子的英气?”

婉贞答道:“臣自幼随父亲四处游走,北至河朔、南至云南,或多或少住过一段时间。要说乡籍,却也说不清楚了。”

“祖籍呢,父母不曾说过吗?可还记得?婉贞心里一紧,答道:”臣是孤儿,被父亲收养时尚年幼,不知祖籍。“成宗也言道:”李卿是高士李侗的养子。李侗先生自己偏爱逍遥,却把儿子送来报效朝廷。“

太后叹息一声,道:”原来如此。怨不得卿家身上格外高质洒脱。“

”臣惶恐。“

”这画哀家甚是喜欢。就请皇上代为赏赐吧。“

成宗笑道:”母后倒是帮忙拿个主意,怎的都让儿子一人费脑筋?“

太后笑道:”罢了。哀家听闻,那玉龙王子从南疆带来了整块的翡翠玉雕刻镇纸共四套,龙凤和麒麟就由宫里留下用了,还有一套狮子的,便给李卿家作润笔吧。“

婉贞忙道:”不敢。“

成总笑道:”太后倒是大方,一下子就把独一无二的珍宝送了出去。罢了,朕也乐得做人情,索性再给你个玛瑙笔枕,一红一绿相得益彰。“

李宛退下后,成宗笑问:”母后觉得此人如何?“

太后点头道:”皇儿昨夜说得不错。只是……“

”只是什么?“成宗追问道。

太后沉思良久,拿不定主意般地轻声道:”……相书上说,男生女相者多智多富。倒也是一种福相。“

第七十七章 落花流水总无情(上)[第八十五章 千里姻缘一线牵(中)第三十一章 玉面何所似第二十九章 双姝世间华第一百六十章 兵者诡道也(中)第一章 巾帼志起第一百一十四章 识冰心几经曲折(下)第二十三章 兵不厌诈第十二章 塞外风沙催娇颜第一百七十六章 徒把金戈挽落晖(下)第一百七十五章 徒把金戈挽落晖(中)第一百四十五章 斗魁异色映紫微(上)第十三章 千里奔袭第六十五章 往事知多少第五十六章 气填胸兮谁识曲(下)第八十六章 千里姻缘一线牵(下)第一百七十章 雷霆万钧云压顶(下)第四十五章 举头仰望兮空云烟 九拍(下)第三十七章 殊俗心异兮身难处 四拍第一百七十一章 一日心期千劫在(上)第一百四十八章 肃穆静恭怀女德(上)第一百零四章 祭江神千舟竞发(中))第六十三章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第一百四十章 多情却被无情恼(中)第七十二章 察之以毫厘(上)第一百七十九章 呼喇喇似大厦倾(上)第一章 巾帼志起第十章 芸香竹绿第一百三十六章 策勋十二转(上)第六十七章 四照朱颜,人间今夜浑如梦(下)第一百一十章 探险地三思后行(中)[第七十九章 多情只有春庭月(上)第一百七十二章 一日心期千劫在(中)第一百七十四章 徒把金戈挽落晖(上)第一百四十章 多情却被无情恼(中)第一百六十章 兵者诡道也(中)第七十六章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下)第七十七章 落花流水总无情(上)第十一章 战乱将起第一百三十二章 归来见天子(下)[第九十七章 朱门酒肉臭(下)[第九十七章 朱门酒肉臭(下)第一百四十六章 斗魁异色映紫微(中)第七十章 玉手出锋芒(下)第二十八章 但见新人笑第二十章 只愿太平止干戈第八章 群英汇谈第十六章 狭路相逢第六十二章 花月正春风第六十九章 玉手出锋芒(上)[第一百二十五章 来日方长第三十六章 越汉国兮入胡城 三拍第一百三十章 归来见天子(上)第二十八章 但见新人笑第七十六章 总角之宴,言笑晏晏(下)第一百二十六章 他乡遇故知(上)第三十九章 夜间陇水兮声呜咽 六拍第六十章 借问谁家子第七十一章 无心插柳柳成荫[第九十九章 兴佛事百姓笃巫(下)第四十六章 城头烽火不曾灭 十拍(上)第二十二章 波澜再起第三十一章 玉面何所似第二十一章 尚能饭否第六章 文秀武英天降才第一百一十六章山路崎岖多隐患(中)第三十六章 越汉国兮入胡城 三拍第一百六十二章 众寡不相恃(上)第五十七章 日东月西兮徒相望 十六拍第九十四章 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上)第一百三十五章 天子坐明堂(下)第十八章 一将功成万骨枯第五十章 羌胡蹈舞兮共讴歌 十二拍第一百三十九章 多情却被无情恼(上)第一百四十九章 肃穆静恭怀女德(中)第四十四章 举头仰望兮空云烟 九拍(上)第二十九章 双姝世间华[第一百二十五章 来日方长第三十七章 殊俗心异兮身难处 四拍第一百七十四章 徒把金戈挽落晖(上)第十九章 谁人曾见壮士归第十三章 千里奔袭第一百七十六章 徒把金戈挽落晖(下)第十七章 血染夕阳满天边第一百四十二章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上)第一百四十九章 肃穆静恭怀女德(中)第一百一十四章 识冰心几经曲折(下)第七十七章 落花流水总无情(上)第十六章 狭路相逢第五十八章 去时怀土兮心无绪 十七拍第五十六章 气填胸兮谁识曲(下)第一百四十六章 斗魁异色映紫微(中)第五十四章 山高地阔兮见汝无期 十四拍(下)第二十七章 惊回千里梦第一百三十七章 策勋十二转(中)[第一百二十章 狭路相逢遇故知(下)第四十五章 举头仰望兮空云烟 九拍(下)第六十六章 四照朱颜,人间今夜浑如梦(上)[第一百二十三章 出虎穴又入龙潭(下)第一百一十四章 识冰心几经曲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