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114章 出兵冀州

郭嘉制的酒终于成功了。但是却稍稍晚了一步,未能赶上田兰的婚礼。

其实田润并不会酿酒。对于酿酒技术,完全可以说是一窍不通。田润教给郭嘉的,就是蒸馏之法。蒸馏浓缩了,酒的度数就高了。

在后世,到处都有蒸馏机出售。大型的小型的都有,还有家庭作坊式的。可惜田润也没有关心过。因此,田润给郭嘉说的蒸馏的方法,就与这些实际的蒸馏机有着极大的出入。田润纯粹就是从蒸馏两个字的字面上瞎琢磨,借鉴了老式电冰箱散热的原理,想出来的办法。

这个办法必须要有管道。就因为管道制造不易,这才拖至现在。管道分为硬管与软管两个部分。软管用于锅盖与硬管、硬管与硬管之间的连接,由多次浸油又晒干的丝绸制成。硬管分为导引和冷却两个部分。导引,是为了导引蒸汽的方向,冷却则是为了使管内的蒸汽凝结。冷却这个部分,是整个蒸馏方法的中心部分。在这一部分,管道就像老式电冰箱后面的管道那样盘旋。并有流水,不断地冲刷和冷却管道的外壁。蒸汽由上面进入,下面排出。重新凝结的液体自最下方排除。

这样的方法,只能以酒制酒,只能提高酒的浓度而不能改善酒的口味。但尽管如此。在这个时代,也绝对称得上仙酿二字了。在全部东西都制作完毕的那天,不仅张飞赶到了现场,守着想喝第一锅酒,就算是不喝酒的高顺也去了。幸好,第一锅酒制出的烈酒不多。在众人的分摊之下,都没有喝醉。

田兰是奉了命令去的。而且,田兰不仅仅是试酿的时候要去,整个过程都要去。无论田兰喝不喝,田兰都必须了解蒸馏的整个过程。因为烈酒的出售权,就是田润给田兰的嫁妆。今后田兰得自己蒸馏,然后卖酒挣钱。

所有的备战工作,除神臂弓之外,均已到位。因为裁军,军队的士兵进行了重新组合。又因为将帅变动,得有个磨合的过程。于是,这一段时间,各军都在操练。

蔡琰的军队是要南下的,因而其士兵的聚集地就在河东。蔡琰自己担心蔡邕反对,早早地就到了河东。军中将领,就陈康级别最高。蔡琰不通军事,吩咐全权由陈康打理。但蔡琰也并没有睡大觉,而是振奋了精神,整天都在操场旁观士兵的训练。这么一位绝世美人在旁边看着,什么也不说,士兵们无形之中就滋生了一种表现的慾望。十分力,往往能使出十二分来。训练效果奇好。

王越把赵云带回来了。王越到狼牙山扑了个空。不仅赵云不在。就连童渊、张绣、张任都不在。王越本想就此返回,结果在常山一打听,赵云居然还是常山的名人了,已经被常山国推举为孝廉。这样,王越就找到了赵云的家。家中有赵云的兄嫂。王越说明来意,邀其兄嫂到毛城居住。兄嫂不识王越,未置可否,仅以赵云的去向告之王越。王越即赶往磐河。刚到安邦,便撞见回转的赵云。二人同归常山,然后收拾收拾,举家搬迁,进了毛城东关。由于是举家搬迁,就耽误了行程。所以,这时候才到。

赵云将来是要与蔡琰结婚的,因此就属于田润的近亲。其他近亲,关羽、张飞、田兰、张辽都过来与赵云相见。蔡邕身份摆在那里,见赵云不合适。田润善解人意,便请蔡邕到辛毗处,让辛毗带蔡邕观赏军队的操练。自己这边,则安排赵云训练士兵。远远地,让蔡邕看了一下。

田润没有安排赵云与其他将领比武。这是因为。田润对赵云的武功有自己的看法。田润并不认为赵云的武功比关羽、张飞强,但赵云的杀将能力特别强,乃是无可争辩的事实。因此,田润感觉赵云的枪法杀性太重。杀将,赵云或许可胜关张;但比武,也许就胜不了。若胜不了,岂不是就出丑了。

下来后田润专程到蔡邕那儿去了一趟。蔡邕知道田润想知道自己对赵云的看法,故道:“吾观其人,一身正气,容貌轩昂,武功卓绝。然其人品性,则需日久方知。最要紧的是,子龙与琰儿,一刚一柔。能否合拍,仅当事者自知。老夫不反对,就看琰儿自己了。”

田润道:“子龙兄忠以卫上,礼以厚下;有勇有谋,遵奉法度。人品乃万中之选。伯父您就放心好了。我对琰妹如何,您还不知道吗?”蔡邕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为何泽坤一见之下,就断定晓云之品性?”

田润怔了一下,辩道:“那又为何润一见之下,能认定琰妹呢?蔡大家文章著世,然则敢称当世第一否?就算敢称当世第一,比前人如何,比后人又如何?不能比了吧。而琰妹则不同。中华文明史,上下五千年,排名最先,总共四大才女。其首位是谁。不就是琰妹嘛。”

蔡邕奇道:“未知另三位才女乃属何人?”

田润道:“四大才女,其实是三加一。前三位,乃琰妹、李清照和卓文君。第四位有争议,分别是上官婉儿和班昭。”

“班昭吾知,”蔡邕道,“人称曹大家。家学渊源,尤擅文采。承其兄班固遗志,完成《汉书》第七表‘百官公卿表’与第六志‘天文志’。东观续史,赋颂并娴。另外还著有《女诫》。如此才女,排第四竟有争议,那李清照、卓文君和上官婉儿岂非更胜一筹。却为何不见经载?”

“这个……”田润发觉自己漏馅了,忙道,“润愚顿,润也不知。”蔡邕道:“那么,泽坤是从那儿看来或听来的呢?老夫相信,泽坤定不会信口雌黄。”

田润猛吸一口长气,道:“伯父,看我俩都说哪儿去了。不是在说子龙嘛。相信我,我知子龙,犹如我知琰妹。琰妹的命,原本是让闻者伤心、听者掉泪的伤心命。今后不会了。我相信琰妹一生都会快快乐乐的。我就说这些。伯父也不要追问了。”

赵云的到来,带来了袁绍与刘备相拒磐河的消息。以郭嘉之能,岂愿坐失良机。当即会同关羽、张辽商议。随即。麾下两千士兵解甲。从指定的五条路径,分别混进邺城。

此时的邺城,就跟毛城的县城类似。就衙役百人,巡城兵丁两百人。城中主事者,乃辛评和审配。大将颜良、文丑均在城中,但却养伤在床。

不日,田兰登上点将台,号令三军,齐赴冀州州治所在地邺城。两万大军一到,邺城尽入囊中。辛评、审配、颜良、文丑均成俘虏。

由于邺城与毛城的距离远于邺城与磐河的距离,四名俘虏没有押回毛城。而是就地看守。田兰这个名誉元帅什么都不懂,就领了看守俘虏的任务。郭嘉留下三千士兵给田兰。吩咐其中两千士兵用于守城。然后率剩下的一万七千士兵赶赴磐河。

到了一个名叫信安的小地方。当时天色已晚,郭嘉吩咐安营扎寨。随即将关羽、张辽找来,会商军情。

郭嘉道:“东线这边,原本由云长挂帅。只因田兰介入,这才权移军师。今田兰不在,可仍由云长做主。”关羽道:“不可。将军让奉孝做主,奉孝就不可推卸。”张辽道:“二位也别推了。都怪篮子……别提这个了。如今就我等三人,尽可精城团结,各抒己见,共同决议大军行止。”

“文远所言甚是,”郭嘉道,“那我就僭越了。我想,在决定我军行止之前,我们先把自己当作袁绍,看看袁绍军会怎么行动。”关羽道:“不错,知己知彼,方百战百胜也。”

张辽道:“若我是袁绍,听闻邺城失守,必定回援。这是因为,据袁绍所知,毛城有兵不多。而邺城被俘者中,又有颜良、文丑在内。”关羽也表示同意。关羽说道:“袁绍按兵不动是不可能的。多半会主动与刘备请和,然后回师。回师的目标,原本有两处。一是邺城,一是毛城。但因为袁绍对毛城所知不多,不知道攻毛城是否能引出邺城的守军;而且邺城又正好卡在前往毛城的路上,故此袁绍只能是回军邺城。”

郭嘉道:“你们看,那袁绍向刘备请和,刘备能答应吗?”关羽道:“这可说不准了。照理说,两方交战旷日持久,应该均有退意。但愈是要退,便愈是示敌以不退。表面上看,刘备为平分冀州而来,假设袁绍委曲求全,答应割让城池,刘备便能罢兵。但经过双方交战。刘备肯定清楚地知道了,只要袁绍兵力尚在,割让的城池,随时都有可能再次夺回。故刘备将看重灭减袁绍之兵力,而轻视割让之城池。”

张辽道:“袁绍若是求和,似乎也只能是允诺割让城池了。就算袁绍真像我们将军那样愿意裁军,刘备也必不肯信。因此袁绍最多就是再补充刘备一点粮草。”

郭嘉道:“两位之议,与事实已经极为接近。但刘备率兵南下,不仅是为了平分冀州。刘备若战胜了袁绍,当可占领冀州全境。若不胜,刘备将会送掉公孙伯珪最后两个亲属的性命。回师之后,刘备就可以占领右北平。据子龙所言,公孙伯珪的从弟公孙范业已牺牲,但公孙伯珪之子公孙续还在。就这么退兵的话,右北平必将奉公孙续为主,刘备将一无所获。故此,刘备一定会让公孙续率轻骑追袭袁绍。”

“啊,”关羽诧道,“那刘备竟然这么阴险啊!”郭嘉道:“逐鹿中原,问鼎天下,也无所谓阴险与光明。刘备的这番用意,已经瞒过了北平军。关键在于,能不能瞒过袁绍。”

张辽想了想,说:“我想,若我是袁绍,就算不知道刘备会派公孙续轻骑追袭,也一定会重兵防御。退兵之时,军心不稳,最忌敌军乘势追击。袁绍庸才,然手下沮授、许攸等人俱为见识不凡之辈。撤退的安排,当无破绽。”

郭嘉道:“无破绽吗?袁绍重军在后,防止刘备追袭,又怎么防止我军呢?”关羽一听,恍然大悟,赞道:“原来琢磨袁绍的安排,于我军这等有利啊。”郭嘉道:“知敌者,有的放矢,方无所不中者也。”

张辽道:“袁绍重兵防范于后,自己定然是优先撤离。我军设伏,正好以我之强,击敌以弱。说不定就能一举而擒杀袁绍。”

“我们不要说不定,”郭嘉道,“我们要的是一定。兵家之道,未虑胜,先防败。若能一举擒杀袁绍,则彼军就此土崩瓦解。但可能性不大。袁绍轻兵先撤,忽遇我军埋伏,袁绍又会怎么做?据嘉所思,袁绍必会令人拼命抵抗,而自己则率小队人马,自小道逃往渤海。袁绍乃渤海郡守。尽管其竭泽而渔,令渤海郡元气大伤。然而,渤海郡自袁绍之后,没有其他官吏,更没有其他官吏控制下的武装。对于袁绍来说,那儿就是自己的老家。至少,是安全的。故此,袁绍率小队逃往渤海,当无疑异。”

关羽道:“那我军再分一哨人马,于前往渤海必经之路上设伏。这下总成了吧?”郭嘉道:“成了。若是不成,岂非苍天不愿亡袁绍?”

田润希望两万骑兵都装备上神臂弓,于是北、西两路军迟迟没有出发。按照加快了之后的制造进度,还要等上两个月。田润、高顺等人就训练兵马,安心地等待。

王越因为蔡邕一事,有些怕田润。便向田润进言,想跟赵云到南军,两个月之后再返回。田润同意了。于是王越、赵去就到了闻喜军营。次日,蔡琰就派王越过江,侦察洛阳这边的情况。蔡琰嘱咐,最好不要杀人。王越走了三日,然后返回,说是曹阳、渑池、洛阳、永宁均有大量人口。

第二卷 第132章 正面交战第二卷 第234章 长文闲聊第二卷 第188章 趁火打劫第二卷 第586章 诸天花雨第二卷 第236章 垃圾猛将第二卷 第552章 云月孤高第二卷 第572章 莫辞沉醉第二卷 第666章 雪尽寒轻第二卷 第614章 粉金裁雪第二卷 第511章 叶舟容易第二卷 第248章 刀若旋风第二卷 第498章 花谢春归第二卷 第684章 低笼芳树第一卷 第43章 芙蓉多姿第二卷 第787章 关莺语近第二卷 第159章 写字找钱第二卷 第464章 银蒜押帘第二卷 第115章 降白波军第二卷 第795章 酒朋诗侣第二卷 第374章 莫寻尘世第二卷 第260章 暗中决定第二卷 第98章 军师田丰第二卷 第120章 复杂战斗第二卷 第348章 仰钦元后第二卷 第302章 青州巨船第二卷 第804章 乱入红楼第二卷 第77章 诸侯会盟第二卷 第317章 胜利撤退第二卷 第684章 低笼芳树第二卷 第814章 高唐梦短第二卷 第757章 神京佳会第二卷 第750章 几声啼鸟第一卷 第12章 狭路相逢第二卷 第709章 禁漏花深第二卷 第267章 相互掣肘第二卷 第352章 浴日开天第二卷 第466章 羞容易变第二卷 第747章 几尺湘波第二卷 第494章 啼破晓妆第二卷 第617章 短杖高提第二卷 第289章 海峡激战第二卷 第388章 晓莺朝云第二卷 第746章 微雨红妆第二卷 第719章 雨迹云踪第二卷 第737章 见如花面第二卷 第552章 云月孤高第二卷 第775章 情多是病第二卷 第342章 鸿庆寰瀛第二卷 第689章 几许繁红第二卷 第308章 发展副业第一卷 第2章 终于吃饱第二卷 第800章 侍女倾酒第二卷 第727章 日月天远第二卷 第601章 暖律潜催第二卷 第671章 流波坠叶第二卷 第141章 兵潮涌动第二卷 第392章 天遥云黯第二卷 第724章 初坼桃花第二卷 第278章 战船来了第二卷 第512章 馀花落处第二卷 第777章 霓旌瑞雾第二卷 第527章 传杯绕槛第二卷 第827章 双门并丽第二卷 第385章 掌中杯尽第二卷 第512章 馀花落处第一卷 第26章 驻扎城西第二卷 第397章 露泣西风第二卷 第617章 短杖高提第二卷 第343章 星拱严更第二卷 第594章 南风吹竹第二卷 第412章 翠被华灯第二卷 第385章 掌中杯尽第二卷 第769章 尽凭音耗第二卷 第627章 天面琉璃第二卷 第704章 香喷云阁第二卷 第114章 出兵冀州第二卷 第573章 横斜清浅第二卷 第255章 飞箭救人第二卷 第207章 秦岭高山第二卷 第519章 金吾不禁第一卷 第8章 意料之中第二卷 第600章 霜湿水天第二卷 第276章 发现陆地第二卷 第749章 帘卷霜晓第二卷 第716章 堕叶香砌第二卷 第369章 豪攘横卷第二卷 第768章 花匀露脸第二卷 第211章 弃袁而走第二卷 第612章 存养天真第二卷 第57章 北上安喜第二卷 第579章 重会欢宴第二卷 第757章 神京佳会第二卷 第534章 缓歌妖丽第二卷 第669章 凉叶归燕第一卷 第40章 天赐绝配第二卷 第686章 轻云时度第二卷 第255章 飞箭救人第二卷 第833章 心灰意冷第二卷 第580章 九仪就列第二卷 第233章 杀六杀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