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卷 第260章 暗中决定

前面说过,公孙度的部下。除儿子公孙康和公孙恭之外,还有柳毅、阳仪和李敏等人。这里面,没有一名智将。军师更是没有。阎柔怎么算呢?这就有点复杂了。客观地说,阎柔什么都不算,既不是智将,也不是军师。

但是,阎柔绝对不是跟柳毅、阳仪、李敏一个级别的庸将。阎柔之所以不算智将,是因为阎柔的武艺并不是很高。阎柔也可以上阵,那无非就像田兰那样,凭着匹夫之勇,纵横冲杀罢了。阎柔的个人武艺,与真正的将领,比如刘备、公孙续、严纲等人相比,是存在很大差距的。

武将不算,但如果说阎柔算文吏,也是不行的。文吏,如邹靖、辛毗那样的,对民生治理是有一定研究的。现在刘备这边的田楷、单经、邹丹、关靖等人就是这样的人才。但阎柔却不是。由于阎柔长期生活在社会的底层,倒是直观地知道一些百姓的疾苦。圣人的经书,阎柔也读过几本。但由于没有老师的讲解,对于民生的治理。阎柔还不能上升到理论的高度。

那么,对于行军布阵呢?阎柔也没有专门学过。跟诸葛亮那个级别的就不用比了,就是跟郭图比起来,也差着十万八千里。因而,阎柔也不能算是军师。

但是,综合地衡量,阎柔的主要长处,还是在于计谋。这么说,有可能不合适。那就换一个词吧,叫做聪明。阎柔是比较聪明的,而且韧性特别好。阎柔具有一名军师所需要的素质,就差没有专门学习了。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阎柔也可以算是一名业余的军师。

制造公孙度之后,前期,阎柔是比较卖力的。这很正常,一点都不奇怪。每一个新员工,都是这样卖力。人生阅历越不丰富的员工,便越是卖力。他们工作卖力,其原因,就是想要顺利转正,并且他们还期望着在转正的时候,能够调整到一个较好的工作岗位。

阎柔这样做了。尽管阎柔能忍,但阎柔的年龄不大,还只是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不够丰富的人生阅历,让阎柔不知道什么时候该忍,什么时候不该忍。于是。阎柔就在不该出手的时候出手了。

出手的结果,让阎柔帮助公孙康连打了几个胜仗。阎柔本人还是有许多优秀品质的。自身为人很低调。每次取得胜利,就将胜利说成是公孙康的。明明是自己的某一个决定,才赢来了最终的胜利,但阎柔偏偏要说是公孙康的另一个决定赢来的。而阎柔还具有一定的诡辩或者说胡扯的能力,两个不相干的事情往往能够硬扯到一块去。说到后头,公孙康就相信了。

阎柔这么做,有两个目的。一是保住自己。只要打的是胜仗,自己肯定就不会有生命危险。而如果打的是败仗,就说不清楚了。二是搞好与直接领导公孙康的关系。阎柔帮助公孙康打胜仗,而且不居功,应该是能够达成这个愿望的了。但是却偏偏没有。公孙康倒是觉得阎柔这个人不错,一点不良印象也没有,但是,公孙康相信了阎柔的胡扯,真的就以为胜利是自己赢得的了。而没有把阎柔当作人才。

于是,因为领导印象好,阎柔顺利地转正了,获得了独当一面的机会;又因为领导并不认为阎柔有才干,因而阎柔就只得到驻守平冈的小机会。

五百兵、五千百姓的平冈,对刘备五万人。可以说,还没开打,胜负就已经决定了。不能确定的,就是刘备取胜的过程。

阎柔到了平冈,心态如何?得过且过就这么算了吗?这种可能性当然是存在的。但是,这里存在着十足的、让阎柔不甘心的理由。那就是,阎柔参加了讨伐玄兔的战役。

在讨伐玄菟的战役中公孙度兵分两路,由公孙恭带柳毅、李敏一路,公孙康带阳仪、阎柔一路。一开始,是公孙恭的部队在前面。很快,就遇到了阻碍,不能前进了。然后公孙康的部队才顶了上去。大小十几战打下来,让阎柔对于公孙度的这些将领有了清楚的认识。不客气地说,全都是一帮莽夫。阎柔有信心,如果自己有两万人万,一定能够战胜公孙度的五万士兵。

不是因为哥太优秀,实在是同学们的素质太低了。于是乎,阎柔就有些巅峰的寂寞了。每一个人,都想生活得更好。而要生活得更好,就得多做事,做大事。努力的方向,肯定会优先考虑到自己的长处。阎柔发现自己领兵的本领远高于公孙度众将,于是乎,阎柔就期待战争。只有在战争中,阎柔能够脱颖而出。

因此,阎柔到了平冈之后,对于平时的纠纷调解,根本就没有上心。阎柔寻思的,就是战争什么时候会发生。即将发生的战争是怎样的战争。

平冈距离长城只有三十里,于是,长城就成为阎柔的第一个观察对象。所谓战争,不是公孙度打别人,就是别人来打公孙度。现在而今眼目下,公孙度的旁边就是长城、乌桓和鲜卑。三处都有可能发生战争。但就平冈的地理情况而言,观察长城,明显比观察另外两人方向容易得多。因而阎柔非常注意长城。

刘备是准备北伐公孙度的。这样的想法,早就产生了。既然有了这样的想法,那么,长城关就不会关闭。关闭长城关,有可能会引起公孙度的警惕。打开长城关,让商人及普通百姓照常进行交易,就可以麻痹敌军。

于是,早在刘备进兵之前,阎柔就进了长城关,到北平来侦察过刘备了。

阎柔来的时候,当然没有带多少人。平冈本来就是个交易的场所,阎柔自然也能够在平冈买到东西。并且由于阎柔维护会长的身份,买的价格还相当便宜。阎柔就买了十匹马,带了一个人。共两人十二马进关,到北平贩卖。

那个时候,是二十多天之前。刘备已经完成了强制性征兵。正在操练之中。刘备士兵的操练,被阎柔看见了。那是因为,阎柔的马匹,就是被军营买去的。卖马之后,阎柔像一般商人那样,到附近几个县走了走,买了一些汉人出产的东西,然后又带回平冈去卖掉。

北平之行,阎柔总共花了十天。十天之后,阎柔做出的决定是什么呢?猜一猜吧。

阎柔决定投靠刘备,并且决定在投靠之前。让刘备吃一点苦头。

阎柔对于刘备的武将是不熟悉的。出于对公孙度麾下武将的了解,阎柔经验性地认为,这世上的武将都是差不多的。于是,阎柔认为刘备的武将就跟公孙度的武将是一样的。阎柔这样的判断,客观地讲,是不够理智的。只不过,这种不够理智的判断,又是极为常见的。

就比如说,某个人,在某一天,听到单位里的同事们谈起了围棋。那单位还是个有好几千人的大单位。那个人一了解,原来单位里面喜欢围棋的人非常之多。于是,这个人就想学围棋。萌生了学习围棋的想法之后,找人教,却屡屡被婉言拒绝。大家都没有时间,也没有心情来当这种免费的老师。这人无奈,就买棋书自学。还下载了一些围棋软件,自己跟电脑下。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单位里的同事相约,到工会的棋牌室下围棋,这人就跟着去了。结果,这个人宝剑出鞘,杀遍该单位无敌手。

这么一个围棋高手,跟阎柔的情况极为相似。阎柔在用兵方面,也就等于是杀遍本单位无敌手。这个时候,阎柔认为另一个单位,即刘备麾下的武将也没有自己会用兵。这就跟那个围棋高手认为自己是国手一样,是不够理智的。

非常走运的是,阎柔的判断居然偏偏就对了。刘备这边,高级文吏有田楷、单经、邹丹、关靖等四名,都不是行军布阵的军师。武将方面,就刘备、公孙续、严纲三人。三人中最会用兵的,就是刘备本人。而刘备本人的用兵本领,事情上确实不如阎柔。

不得不说刘备在用人方面是非常不错的。四名高级文吏,并不是刘备找来的,而是公孙瓒所固有的。但是,在公孙瓒的手下做事的时候。这也不准,那也不行,四人都施展不开。并且公孙瓒还时不时地提出很多临时性的需求,让四人手足无措,进退为难。刘备就不同了,刘备不仅仅是跟他们说话的时候客气,刘备在做事的时候,做到了真正的客气。刘备知道自己并不擅长于政事,对于另一个领域的人,刘备给予以必要的尊重。当然,刘备对于这种另一个领域的人,也不是全然没有要求。除了工作任务之外,刘备就要求了一样,就是品德。而品德上的要求,在这个年代来说,又是极为正常的。

演义和历史上的曹操是比较会用人的。但曾经有一段时间,曹操比较弱小。因为弱小,曹操就着急了。提出了“唯才是举”的方针。从结果上看,曹操很快就壮大了。是不是“唯才是举”所带来的呢?可以说,基本上不是。

曹操的壮大,最难的一步,是最初那三十万青州兵的获得。当然,这里说的是历史上和演义中的,不是本故事里的了。那三十万青州兵,先有个命令,也就是朝廷的命令。这个命令,与“唯才是举”肯定是全然无关的。然后,在历史上,曹操一到,青州黄巾就协议投降了;在演义中,曹操一到,青州黄巾就被打败了。无论是那一种,也跟“唯才是举”无关。紧接着,曹操留兵三十万。留下的这三十万兵,是身体相对强壮的男兵。但他们始终还是黄巾士兵。他们的战斗能力,是十分低下的。

把三十万黄巾士兵练成三十万青州兵的人,是于禁。于禁此人,个人操守是相当不错的,曾经获得过坚毅沉稳、临危不乱等等评价。假如将“唯才是举”改为“德才兼备”,那么,于禁也是合格的。因而,曹操的迅速壮大,实际上与“唯才是举”无关。

刘备没有搞曹操那样的“急抓”,刘备一直坚持“德才兼备”。这是因为,刘备自己的品德就相当高尚。刘备没有办法跟那种品德有亏的人长期相处。到现在为止,刘备手底下并没有什么武将,这主要是运气所造成的。但是,原来公孙瓒手底下的武将,已经逐渐被刘备的人格所感染,正在变成刘备的武将。

阎柔在北平地区看到,百姓的日子很不错。这里,有一部分原因,是地理所造成的。纬度低的地方,庄稼是要长得好一些,而且庄稼的品种也会丰富一些。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刘备这边的治理要好一些。这是当然的了。刘备这边,高级的文吏就有四名。而公孙度那边,一名都没有。

阎柔看出了刘备即将发动战争。这种迹象,在北平地区,实际上可以说随处可见,已经不能说是一件秘密了。造成人尽皆知局面的最大原因,就是强迫性征兵。强迫征兵,一定会引起百姓不满的。百姓没有什么力量,不敢不遵从,但是百姓有嘴,百姓一定会拿出来说。街头巷尾,一定会有议论。于是,阎柔就知道了。

接下来,阎柔需要判断的是,刘备即将向何处用兵。实际上,要完成这样的判断是很困难的。刘备用兵的方向,本来有三处。三处当中,田润的冀州这边,是无法了解的。无论是军中将士、官府衙役,还是平民百姓,谁都不提冀州,不提田润。偶尔有人的话题朝那个方向靠拢了一下,立即会有德高望重之士予以制止。因而,阎柔根本就没有办法了解到完整的情况。

不过,阎柔从一个迹象上看出,刘备的用兵方向是关外。那个迹象是,五、六月份,有百姓向军营送寒衣。

第二卷 第671章 流波坠叶第二卷 第225章 奸银抢劫第二卷 第660章 当时留住第二卷 第158章 没有速度第二卷 第389章 过尽流波第二卷 第614章 粉金裁雪第二卷 第53章 安排县治第二卷 第560章 鼓角乱云第二卷 第321章 软硬结合第二卷 第219章 计长计短第二卷 第421章 雕梁别燕第二卷 第573章 横斜清浅第二卷 第491章 梅蕊应红第一卷 第34章 守城肉搏第二卷 第428章 旋翻红袖第二卷 第811章 浓胜香醪第二卷 第645章 檀烟初喷第二卷 第109章 政事纪要第二卷 第786章 半下香销第二卷 第394章 斜红淡蕊第二卷 第661章 两竿红日第二卷 第414章 照影摘花第二卷 第99章 登墙肉搏第二卷 第603章 晴昼谁主第二卷 第684章 低笼芳树第二卷 第670章 垂鞭自唱第二卷 第605章 疏篁一径第二卷 第221章 快速战斗第二卷 第183章 轻松壮举第一卷 第48章 曲调高扬第二卷 第160章 如期伤亡第二卷 第509章 日边人远第二卷 第515章 谯门画戟第二卷 第725章 春荑明玉第二卷 第653章 四季当窗第二卷 第625章 风前秋叶第二卷 第64章 琴瑟和畅第二卷 第263章 祷告天地第二卷 第362章 萧爽疏松第二卷 第538章 晓寒犹嫩第二卷 第191章 对穿范阳第二卷 第668章 复暖前香第二卷 第89章 骑兵克星第二卷 第92章 硝烟间隙第二卷 第55章 为伊憔悴第二卷 第493章 恼烟撩雾第二卷 第396章 牵系人情第二卷 第89章 骑兵克星第二卷 第420章 向人无语第二卷 第694章 烟波拍岸第二卷 第181章 代攻幽州第一卷 第13章 招降高顺第二卷 第625章 风前秋叶第二卷 第537章 长门深锁第一卷 第6章 清酒言欢第二卷 第533章 千寻翠岭第二卷 第403章 应解人同第二卷 第94章 圈地找人第二卷 第636章 云间玉箫第二卷 第706章 沙边送迎第二卷 第277章 沐浴宰羊第一卷 第46章 弃武习文第二卷 第182章 袭击辎重第一卷 第11章 脱籍未成第二卷 第140章 地道深意第一卷 第29章 一场屠杀第二卷 第642章 汉守分麾第二卷 第771章 画鼓催莲第二卷 第553章 西顾郎官第二卷 第185章 改变身份第二卷 第586章 诸天花雨第二卷 第129章 濮阳之战第二卷 第124章 风雨前夕第二卷 第144章 安排演练第二卷 第305章 混乱理论第二卷 第200章 斩了刘虞第二卷 第250章 平定江南第二卷 第446章 枝上绵蛮第一卷 第44章 绕道渑池第二卷 第553章 西顾郎官第二卷 第231章 吴郡大军第二卷 第781章 九衢尘里第二卷 第255章 飞箭救人第二卷 第588章 闺中今夜第二卷 第465章 落日半衔第二卷 第686章 轻云时度第二卷 第57章 北上安喜第二卷 第107章 人才归心第一卷 第19章 粮草之错第二卷 第608章 烟光淡荡第二卷 第618章 恨为情离第二卷 第662章 拂黛清歌第二卷 第722章 时清俗阜第二卷 第59章 冒充卫士第二卷 第743章 弄妆试巧第二卷 第493章 恼烟撩雾第二卷 第757章 神京佳会第二卷 第183章 轻松壮举第二卷 第440章 拂鞍沾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