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世纪后半期,法兰西的历史就是一部新教与天主教互相争斗流血的历史。
两种信仰都在争取获得唯一合法性存在,而背后则是在野势力向当朝势力挑战,新教成为在野势力信仰合法性。
在这一过程中,有实力的各派领袖以宗教争论,来实现各派及其领袖的野心。
当朝天主教信仰势力拥有现实的实力,但是新教却能够为部落民众提供切切实实的利益。
法兰西部落新教能够传播与大不列颠部落差不多,都是从波西米亚到日耳曼部落然后逐渐传入法兰西部落,最后是大不列颠部落。
也就是说波西米亚的胡斯实为宗教改革的第一人,以其坚定的信念,不惧罗马天主教及宗教大会对其活活烧死。
伴随波西米亚各阶层的支持,才促使罗马天主教及各部落教士在宗教大会上,达成宗教大会的权力置于罗马天主教教主之上的根基性改变。
在胡斯之后,才出现了西欧各部落的教士出现反思反抗,以压迫最深的日耳曼部落路德教士、及瑞士部落兹温利教士、加尔文教士呼声见解最为响亮。
对于罗马天主教教会及教主的反抗,也促使各部落开始了自我的觉醒。
无论是路德将拉丁文圣经翻译成德文,法兰西勒菲佛尔(1450-1537)将拉丁文圣经翻译成法文,亨利八世下令把拉丁文翻译成英文,这其实也是一种创立本部落文字的一种文化觉醒。
文化上的觉醒成为后来民族认同的基础,也为后来形成国家奠定了文化上的凝聚力。
那么反过来说,在16世纪及以前这些部落是没有文字的。
部落酋长贵族不识字,识字的是教会教士,而教会教士使用的是意大利半岛地区的拉丁文。
法兰西部落大酋长法兰西斯一世对于新教的态度,与西欧地区各部落大酋长的态度没有两样。
在可以利用的时候适当利用一下,在影响到自身利益的时候,便开始打压。
公元1535年,有数名新教徒被法兰西斯一世下令活活烧死。
新教教士加尔文被迫逃到了巴塞尔定居点,并在那里写了《基督教原理》一书。
在书中还请求法兰西部落大酋长法兰西斯一世能够保护新教徒,还幻想有改良的愿望。
西欧各部落酋长没有远见认识到,整个底层已经相当不满罗马天主教,且新教的发展是趋势,自信于自己的权力可以压制一切反对力量。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自信,公元1545年,法兰西斯一世对于信仰新教的奴隶反抗,将新教华尔多派奴隶三千人处死。
法兰西斯一死,其子亨利二世(1547-1559)继位大酋长,一意扑灭新教徒,被活活烧死的新教徒有数百人。
只因法兰西部落和日耳曼部落不和,所以允许与日耳曼部落毗邻的梅斯、凡尔登、图尔三个教区的新教徒可以援助日耳曼部落的新教徒,以此来恶心日耳曼部落大汗查理五世。
法兰西大酋长亨利二世与人决斗被杀死,留下三个儿子先后继承其部落。
长子法兰西斯二世继位(1559-1560),只有十六岁,法兰西斯二世娶了苏格兰部落詹姆斯五世酋长的女儿玛丽·斯图亚特为妻(他日著名的苏格兰女酋长)。
因其法兰西斯二世年幼,部落权力被两个出身吉斯公氏族和罗马天主教教会教主阁员的后母把持。
吉斯公氏族掌握军权,教主阁员把持部落日常政务。
这位短命的法兰西斯一世在位一年就挂了,法兰西部落出现了四十多年的以维护神圣罗马天主教的部落争权夺利。
法兰西斯二世死后,其十岁的兄弟查理九世(1560-1574)即位,母亲凯瑟琳出自意大利半岛地区佛路伦萨的美第奇氏族,要求摄政。
当时部落内的局势已经混乱不堪,又有大酋长一族中的波旁一支参与其中。
波旁系与胡格诺新教徒联合,胡格诺新教徒为加尔文新教在法兰西部落的称呼。
胡格诺新教中有许多部落贵族,以宗教动机来实现政治目的,这本就是政治斗争的一种。
无论如何就看哪种信仰能够给一个部落带来未来,且能够在权力场中达成一种平衡。
查理九世年幼,其母凯瑟琳也没有实权,只能够在罗马天主教实权派和胡格诺新教挑战派之间互相平衡。
显然新教这一派是弱势派,所以凯瑟琳就支持新教派打压天主教实权派,以此来维护自己及其儿子的地位。
公元1562年,凯瑟琳以调和两派为理由,下令宗教信仰自由的命令,修改昔日反对新教的一切部落规定,允许新教徒公开活动。
但是在天主教的眼中,这种自由是不能够容忍的。
握有实权的吉斯公以挑衅的行为,挑起了法兰西部落的内乱。
三十年间,天主教徒和胡格诺新教徒之间互相敌对,宗教战争与其他各部落类似。
公元1570年,因外部西班牙部落腓力二世的威胁,天主教和胡格诺新教有合作的举动。
胡格诺新教领袖克利尼得势,得以掌控法兰西部落政局。
意欲联合新旧教一起对付西班牙部落,以期待获得勃良第伯领地及东北一带的要塞,且可以为荷兰的新教徒声援。
吉斯公一派天主教徒可没有这么美好的愿望,向凯瑟琳告状克利尼有不轨之心,并派人刺杀克利尼。
凯瑟琳随后向法兰西大酋长查理九世劝告,大酋长信了,天主教教徒于是有杀光新教徒的计划。
计划定于公元1572年8月23日晚,借新教徒聚集在巴黎观看纳瓦拉酋长亨利与法兰西大酋长之妹婚礼之时,下令屠杀新教徒。
计划成功,巴黎新教徒被杀者不下两千人,后各地新教徒被杀者有万余人。
罗马天主教教会及教主、西班牙大酋长腓力二世以法兰西部落能够忠于罗马天主教教会及教主表示满意。
天主教教徒以吉斯公族的亨利(1585-1589)为首领,组织神圣同盟以维持天主教势力及铲除新教及新教徒为宗旨。
查理九世去世后,亨利二世的幼子亨利三世即位(1574-1589),无子女,部落大酋长的位置问题便出现了。
当时纳瓦拉酋长的亨利为大酋长一族中血缘最近的人,但是其信奉新教,神圣同盟强烈反对。
天主教领袖吉斯公族的亨利也有出任大酋长的野心。
也就出现了法兰西部落历史中的三亨利之争权战(1585-1589),亨利三世派人刺杀了吉斯公族的亨利,然后神圣同盟也派人刺杀了亨利三世,最后实力最不济的新教徒亨利活了下来。
公元1589年,新教徒亨利即位法兰西部落大酋长,称亨利四世(1589-1610).
亨利四世虽然信奉新教,但是在即位后面临的局势任然是天主教势力任然很大。
亨利四世改信天主教,但是又对新教做出妥协。
以协调部落内天主教和新教之间的矛盾,在互相争斗多年之后法兰西部落大伤元气,而妥协只不过是互相之间的暂时休战。
亨利四世任命加尔文派新教苏利文执掌政务,苏利文巩固部落酋长的权力,减轻部落债务、修筑大道、开凿运河、提倡农业商业、裁剪官僚冗员。
假使措施得以一直实行,法兰西部落强大之日可待。
公元1610年,亨利四世被天主教教徒刺杀而死,其母摄政,苏利文辞职。
不久,黎塞留掌握政务(1624-1643)无异于法兰西部落大酋长,法兰西大酋长路易十三(1610-1643)傀儡一个。
十六世纪大不列颠部落因为地处偏僻,没有受到宗教斗争的太多波及。
大不列颠部落女酋长玛丽死后,其妹伊丽莎白(1558-1603)即位,大不列颠部落政务被新教徒掌控。
伊丽莎白女酋长知道天主教已经不可能再继续存在下去,但是其制度保存了下来,但是却让新教徒出任教会的教职。
伊丽莎白在第一次部落大会中,虽然部落大会没有给予宗教领袖的名义,但是给予其大不列颠宗教教主的权力。
伊丽莎白女大酋长面临的问题始于苏格兰,苏格兰酋长及贵族想要获得天主教主教领土及其收入,所以有废除天主教的举动。
苏格兰约翰·诺克斯引入加尔文所创立的长老会派新教及其组织,至今仍然存在。
公元1561年,苏格兰女酋长玛丽·斯图亚特因法兰西部落大酋长法兰西斯二世去世,回到苏格兰,但是其信奉天主教。
玛丽·斯图亚特年仅19岁,非常美丽,其祖母为英格兰部落亨利八世的妹妹,所以要求如伊丽莎白无子女,玛丽·斯图亚特应该继承大不列颠部落大酋长之位。
西欧天主教教徒中如西班牙大酋长腓力二世及吉斯公族,都希望苏格兰部落女酋长成为恢复天主教的又一个中心,希望英格兰部落和苏格兰部落都能够恢复天主教。
苏格兰女酋长玛丽·斯图亚特没有推翻约翰·诺克斯的新教事业,但是没有获得天主教和新教的信任。
玛丽又嫁给达恩利,据说私生活不检点,达恩利被炸身亡,苏格兰部落民众认为是玛丽所为。
后玛丽又嫁给韦思尔,部落民众及贵族比较不满,欲查清真相。
玛丽退其酋长位传其子詹姆斯六世,而跑到了英格兰部落向大不列颠女酋长伊丽莎白求援。
公元1569年,大不列颠北部天主教徒发生叛乱,大不列颠部落天主教教徒以拥戴玛丽之子为大酋长。
不久后罗马天主教教会教主开除大不列颠女酋长伊丽莎白出教会,同时宣布大不列颠部落天主教教徒没有忠于伊丽莎白女酋长的义务。
但是当时大不列颠的天主教徒,得不到在尼德兰平叛的阿尔瓦公或法兰西大酋长的援助。
当时西班牙应付尼德兰北部荷兰等七个部落的叛乱,无暇他顾,法兰西大酋长查理九世当时非常信任新教执政克利尼。
大不列颠北部的天主教徒没有取得外部援助,且刺杀伊丽莎白女酋长的阴谋被破坏。
西班牙大酋长腓力二世一生致力于扑灭新教,对大不列颠部落却没有奈何。
大不列颠女酋长伊丽莎白资助大不列颠海盗到处打劫西班牙商船,海盗打劫到金银都需要向大不列颠女酋长伊丽莎白缴纳干股。
当时大不列颠海盗德雷克率海盗船进入太平洋,到处打劫,满载而归。
最后获得一艘大船,黄金八世磅、银币十三箱,生银二世二十六吨,还有其它珍宝。
德雷克环航地球,回到大不列颠,把珍宝呈给大不列颠女酋长伊丽莎白。
西班牙部落大酋长腓力二世抗议,但是伊丽莎白女酋长依然支持海盗打劫西班牙商船,而德雷克只是其中的一个海盗。
所以真实的历史并不如加勒比海盗电影,大不列颠伊丽莎白女酋长实为海盗的背后出资人。
大不列颠的天主教教徒又希望得到爱尔兰的援助,但是爱尔兰与大不列颠互相仇视。
爱尔兰自圣格列高利一世时代,已经衰落。
英格兰部落以武力征服,从亨利二世成长以后,英格兰部落称获得爱尔兰土地为根据地。
在亨利八世的时候,爱尔兰部落反抗被镇压,英格兰部落酋长自封爱尔兰酋长。
玛丽在位时期,曾殖民爱尔兰各部落,以杀光爱尔兰人为后快。
大不列颠女酋长伊丽莎白害怕爱尔兰成为天主教活动的根据地,所以对爱尔兰更加残酷的镇压。
公元1582年,大不列颠女酋长伊丽莎白导致爱尔兰被饿死的人据说至少有三万人。
西班牙部落腓力二世在尼德兰南部进展顺利,所以1580年派遣耶稣会两名教士协助大不列颠天主教教徒反抗女酋长伊丽莎白。
大不列颠部落大会于是决定,凡是不遵守部落宗教者,处以罚金、监禁、处死。
最后耶稣社两个人,一人被杀、一人逃跑。
公元1582年,西班牙腓力二世大酋长计划暗杀大不列颠女酋长伊丽莎白。
计划是西班牙腓力二世联系大不列颠部落内天主教教徒刺杀伊丽莎白,当伊丽莎白被刺杀,法兰西部落吉斯公就派兵进入大不列颠以恢复天主教。
但是当时法兰西部落内有三亨利权斗,无暇他顾,腓力二世不得已单独出兵征服大不列颠部落。
公元1587年,伊丽莎白处死玛丽,因其参与西班牙腓力二世大酋长谋杀伊丽莎白女酋长的阴谋。
公元1588年,西班牙腓力二世大酋长派遣完备强大的“无敌舰队”入侵大不列颠。
大不列颠没有海军,只有海盗船只,但是海盗经验丰富,像海盗德雷克和霍金斯都是女酋长伊丽莎白得力的属下。
大不列颠海盗船队引诱西班牙舰队进入大不列颠海峡,以地理和气候弥补了装备的不足。
西班牙舰队有一百二十艘船,回到西班牙只有五十四艘,其余不是被击沉就是被风浪所覆灭。
自此以后,大不列颠没有了西班牙入侵的威胁。
十六世纪西欧地区大半时间的历史主轴,是以西班牙部落大酋长腓力二世时代,实为罗马天主教势力对新起的各部落新教势力打压的历史。
在腓力二世即位时,日耳曼部落、瑞士部落、尼德兰大部分均信仰新教。
大不列颠及法兰西部落内部新旧教斗争,然而天主教为落后之信仰,虽然极力铲除新教却不能成功。
罗马天主教教会及教主势力向东没有能够打败土耳其阿拉伯教势力,只能在西欧地区扑灭新教以获得苟延残喘。
同时成立耶稣会向世界各地输出天主教,以期获得华丽转身并能够生存下来,就像利玛窦那些传教士都是天主教耶稣会的成员(起到传播天主教、刺探情报、偷盗技术的目的)。
西班牙在十六世纪为西欧地区最为强大富有的部落,然而其仍旧有信仰天主教的支持者。不做改变,只能够进入历史舞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