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一章 接力赛前

“新华社讯,我国选手苏祖在8月27凌晨3点的男子200米决赛中,以19秒96的成绩夺得银牌……”

“某浪体育讯,苏祖再破纪录,将全国男子200米和亚洲男子200米纪录提高到了19秒96的惊人成绩,这是苏祖继100米打破10秒大关后,200米再次打破20秒大关……”

“奥运捷报,年近17岁的短跑名将再次夺得一枚宝贵的银牌……”

“……面对三大美国名将夹击,我国选手苏祖依旧凭借过人的实力勇夺男子200米银牌,这也是第一位在男子一二百米项目上都有所斩获的亚洲运动员。”

“……短跑天才惊艳雅典奥运,四年之后金牌值得期待……”

8月28日,伴随着各家媒体对于昨晚男子200米项目的争相报道,一篇名为《田径之春》的文章登上了《人民日报》的头版,配图则是一张苏祖站在起跑线前俯身抬头的照片。

“田径,被称为运动之母,也是现代奥运会最大的一个比赛项目,包括走、跑、跳、投是个项目,几乎涵盖了人类最基本的运动方式。一个国家的田径成绩,能很直观地体现该国人民普遍的身体素质。”

我国的田径项目相对于乒乓球、跳水、设计、游泳等项目,一直处于弱势,和其他亚洲国家一样,曾经在高水平的世界田径比赛上,很难看到我们自己运动员的身影。

但现在的情况有了令人欣喜的变化,比如在这届奥运会在男子的短跑项目上,即便是亚洲田径实力最强的日本,也未曾有过运动员闯入决赛并且实现夺牌,而我们的运动员以绝对黑马之姿态,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

男子短跑历来是奥运会最受人关注和期待的项目,在本届的雅典奥运会男子100米的短跑项目上,我国运动员首次有两人晋级复赛,男子200米项目上则有两名运动员晋级半决赛,110米栏上更有夺金大热点,这些都是开创历史性的成绩。

年仅17岁的短跑小将苏祖,在本届奥运会米打破10秒大关,200米打破20秒大关,第一次以一位非黑人短跑运动员创造了如此震惊世界的成绩,一铜一银两枚沉甸甸的奖牌已完全不逊色于其他任何项目的金牌。这是个人的一小步,但却是我国田径项目的一大步……”

……

而此时整个西方报纸媒体的体育版面则围绕则昨日200米现场观众的嘘声展开。

夺冠的克劳福德赛后表示,他理解希腊观众的心情,“我们身处奥运会的诞生地,卫冕冠军来自希腊,但遗憾的是他却不能来参加比赛。我知道观众的心情十分沮丧,但我不明白他们为何要采取这种方式。”——《华盛顿邮报》

百米冠军加特林说:“我们不希望任何一名运动员受到伤害,我们理解希腊人希望他们的民族英雄能够参加这场比赛,但我们不希望比赛因此延迟。”——《每日邮报》

“男子200米赛现罕见一幕嘘声让决赛推迟10分钟”——《镜报》

“如果肯特里斯吃药,那他们就干净了?”——《希腊体育》

“奥主委发声,谴责现场观众的行为毫无道德精神。”——《泰晤士报》

……

就在东西方媒体都热闹得不可开交的一天里,此时雅典奥运村旁边的训练场,四五个穿着红色短跑运动服的身影已经早早地开始了训练。

赛场边李志忠、袁郭华还有麦绍强三个教练员,此时正盯着训练场中进行交接棒训练的几人,噗噗噗噗的脚步声中红色的声音来回奔驰。

“停!你们几个都过来一下。”

又一组接力训练结束,袁郭华拍了拍手掌提醒几个人停下。

训练场上,苏祖、杨光宗、陈建、沈运保、顿时都停下了动作,转头看向场边的三个教练。

由于今晚就是第一轮的接力预赛,场上运动员也没有真的按照正规的4×100的方式跑动,基本上每个人的奔跑距离也就是三四十米左右,主要是再次熟悉一下交接棒的过程。

其中苏祖的最后一棒,考虑到他体能的缘故,基本上只是起步加速开始,到接棒完成后就停下来。

“陈建,你和杨光宗交接棒的时候,一定动作要快,干脆利落的。”袁郭华指了指陈建,“如果出现二次交棒,可能出了接力区不说,而且基本上耽误的时间就有个0.2秒左右,这在后面是追不回来的。”

“知道了,袁教练。”陈建点点头,虽然是几十米的训练,但方才确实出现了一点小状况,杨光宗提速快了些,他交棒的时候不是那么顺利。”

“嗯,还有一点得和大家说下。”袁郭华没有继续在陈建和杨光宗的问题上做文章,两人训练已经非常久了,默契不用说。马上就要比赛了,几十米的交接棒训练,不用小题大做。

轻咳一声,接着说道:“昨晚的200米你们也看到了,现场的声音大得几乎无法让人听见,这对于交接棒时候喊口号是很有必要注意到的。在交棒的时候,‘接’这个字一定要喊得够大声,保证前面接棒的人听得清楚。”

“你们看。”袁郭华边说边走到跑道上,拿着接力棒在陈建身后,突然猛地喊道:“接!”

手里的接力棒忽一下伸出,刚好在他前面的陈建手在后面一伸,顺利拿到。

“这里一定不能失误,一失误,前面接棒的人就容易紧张,节奏被打乱,再起步这里浪费的时间就太高了。”袁郭华继续强调着注意事项。

这些都是训练了很久的东西,只是现在赛前又翻出来提醒一下。

不过袁郭华说的交接棒喊前面的人接棒这个还是需要注意,接力比赛一棒后面交棒的时候,都会有口令喊前面的人接棒,但现场太过嘈杂的声音,很有可能会造成干扰。

“行了,你们继续吧,不用练得太狠,主要就是动作顺畅些,像苏祖,你和运保多做几组训练。”

苏祖点点头,他从抵达雅典开始,终点备战的就是100米和200米项目,最近几天的时间确实没有再碰过接力,动作和步伐上是需要再稍微熟悉下。他今天的接力训练主要就是找找感觉,并不需要过渡地去拼命冲刺。

“来吧,苏祖。”

沈运保站在跑道上,笑着朝苏祖招呼道。

本届奥运会,接力队里其他三人都有个人项目,只有他是仅参加接力赛,精力和体能的保持得最好,早有些迫不及待的感觉。

半蹲着在起跑线上,看着沈运保跑到量好布点的距离,起身加速,在跑出了七步的时候刚好听到沈运保的声音,手往后面一伸,接力棒自然而然就交到了手里。

第二十章 电话第二百四十章 我是世界冠军第一百五十四章 赞助上门第五十八章 学籍第三百二十章 百万大奖第三百六十章 不想出局第一百四十四章 纪录片第二百零八章 冬训地点第二百二十一章 见证传奇第一百零六章 汇合第一百五十九章 紧张一幕第一百七十三章 半决赛前奏第二百二十四章 比蒙障碍第三百一十二章 赛后第一百三十二 亚锦百米决赛第一百零七章 等待高呼第二百一十四章 新队友第二百三十章 师姐第二百七十六章 调整状态第三百四十四章 大赛之前第三百五十一章 百米决赛(二)第八十四章 电视转播第三百三十六章 春晚第三百六十二章 4×100接力大战(下) 【大章】第一百四十六章 2004到来第一百三十一章 亚锦赛开幕第二百五十三章 出局第一百九十八章 未到松懈时第一百章 又遇故人第四十五章 第一场预赛第四十二章 过年第三百三十八章 失利和舆论倒逼第七十章 涨了第二百三十三章 世锦赛前一百八十六章 普通人第二百零二章 有人崛起有人退役第五十章 约定第四十七章 百米复赛第九十八章 准备60米第九十四章 新教练与课程第三百章 新的目标第一百六十三章 发布会第二百七十三章 比赛开始第四十章 打架第二百七十五章 章裴孟的采访第三百二十一章 国际田联总决赛第二百二十五章 第一次交手第三百三十二章 冬训新曲目第六十八章 潜能值不涨了第二百四十七章 正面应战第二百五十四章 第三枚奖牌第一百七十章 百米复赛第八十九章 弯道落后第六十五章 我来,我见……第二百一十九章 开赛第三百三十章 2006年魔都大奖赛(祝贺苏炳添!)第二百二十七章 我需要训练搭档第三百七十六章 三虎之争(上)第二百三十四章 暴雨中开幕的世锦赛第二百零八章 冬训地点第一百五十七章 选拔赛和广告第一百零二章 新的消息第一百六十章 200米全国纪录第十四章 训练第三百二十八章 让我跑一次100米,一次就行!第三百四十章 罗希姆诺和巴黎第三百六十六章 回国第三百九十二章 三场预赛(中)第三百八十四章 男子100米复赛第三百一十九章 余波讨论第二百八十三章 高原训练第二百零九章 治疗方案和IMG学院第一百二十四章 抢跑第八十九章 弯道落后第二百六十章 都柏林第一百八十四章 200米复赛(上)第三百七十一章 我已经准备就绪第三百八十章 2008奥运会来了第三百八十九章 鸟巢巅峰(百米决赛) 万字大章第六十三章 百米次赛第八十章 兴趣和饭碗(下)第一百七十三章 半决赛前奏第四十三章 特训第二百二十三章 你为跑而生第二百四十六章 猥琐一波还是正面硬刚?第五十五章 日出第二百四十五章 约翰卡佩尔的挑战第一百一十六章 同场竞技(下)第二百六十八章 你是韩国人第十一章 100米第三百六十九章 2007最后一赛(下)第一百二十六章 含义第一百一十四章 老李来了第二百二十章 百米之战第三百三十九章 等待着……第三百零七章 巴黎黄金联赛(二战鲍威尔)第一百七十六章 决赛之前第九章 秋收(下)第二百四十四章 临时停赛第二百三十章 师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