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祭孔

几天之前,杨悦还在为武眉儿因李世民的忽略而茶不思饭不想,连认字都认不下去而发愁。这几天,她却又不仅要为武眉儿突然发愤读书、练字,甚至忘记吃饭而感到大为惊讶起来。

见到武眉儿一刻不停地练字,杨悦在欣慰之余,不免要问上一声:“眉儿怎么突然开窍了?”

武眉儿头也不抬地回道:“我想明白了,圣上喜欢才女。”

“知道就好。”杨悦笑道。

大概是武眉儿见李世民宠爱徐充容,突然想通了。但武眉儿从大字不识,到现在刚刚会读《千字文》,想与徐充容相比,实在是相差太远。

不过,杨悦却不忍心打击她。孔夫子说过“朝闻道,夕死可矣”(《论语.里仁第四》),杨悦一向对此句话的解释是:早上明白了“道”是什么,晚上就可以死了,因为没有什么遗憾了。更何况武眉儿只不过才一十四岁,人生的道路还很长。自己还要把她塑造成女皇,这种发愤的精神正是求之不得。

因而不免要大大地夸赞几句。

见武眉儿认真地练习写字,写出的字已比刚开始的时候强了不知多少。杨悦点点头,沉吟了片刻说道:“圣上喜好书法,如果你在书法上投其所好,能练出些名堂,到也是个计策。”

徐充容才女一个,字自然写得十分漂亮,不过比起才学,写字反到是最容易追赶上的。一个人的才情与一个人的聪慧有关,但字却是只要勤奋。

果然,武眉儿听了杨悦的鼓励,眉开眼笑,更加来劲。连话都顾不上多说,只一个劲的用力点头。

杨悦见她如此模样,反又担心她过几天如果练不好,会气馁,便摇头叹道:“练字也并非一朝一夕之功,你也不必太过心急…..”

“如果别人每天只练一个时辰,我每天练五个时辰。岂不相当于别人练一年,我练了五年。我不信,我练不好写字。”武眉儿却十分坚定,抿紧嘴巴说道。嘴角用力,露出一道狠意。

杨悦看到,呵呵笑着拍拍她的头:“只要功夫深,铁棒磨成针,好,有这个决心一定会练成。”

武眉儿弯眉一笑,低头又去练字。

杨悦不再打搅她,自去嘉侧殿找燕德妃与徐充容二人。

自杨悦到宫中以来,燕德妃、徐充容与杨悦三人,常谈古论今,到是成了极好的朋友。特别是燕德妃更是良师。而徐充容的才情气质也令杨悦折服,更况徐充容不知为何对她一向友善。三人几乎每天都到嘉侧殿中相会。

杨悦本是中文系毕业,读古文对于她不是难事儿。她读书只观大略不求甚解,只观故事与圣人的思想,并不想背诵**参加科考,因而一本《左传》竟然在不到二十天之内全部看完。

说实话,一部《左传》不过二十万字,这对杨悦来说不过小菜一碟,在后世读一本二十万字的小说,不过一天功夫。因为《左传》需要细读,才用了这么多天。

走到夫子庙附近,燕德妃的随侍宫女站在庙外。

见到杨悦,宫女上前行礼说道:“燕德妃与徐充容在庙中,让奴婢在这里等候杨娘子,请到庙中相会。”

杨悦在宫中行走,以杨贵妃的弟子名义,因而宫人称其有杨娘子。这个称呼在杨悦听来十分别扭,不过在唐代这是最正常不过的称呼,只好无可奈何地接受。

“今日怎么在夫子庙中?”杨悦走进去见燕德妃与徐充容正在行礼,也跟着二人行礼,待行礼毕后,不由诧异地问道。

“今日国子监举行祭孔大典,我们怎么说也算是孔门弟子,便在这里举行个‘祭孔小典’。”燕德妃风趣地笑道。

“祭孔?”杨悦奇道,“今天怎么祭孔?”

徐充容解释道:“春、秋二分为祭孔之日,然而今年因为春天的大雪,科举延迟,以至于祭孔礼被延误。今日五月十一,是孔圣人的祭日,因而今年圣上改作了今日行‘释奠礼’。”

“释奠礼?”杨悦心中暗奇,不知所谓。但这个词看上去好似古代人人皆知的词,不好露怯直接相问,转头笑问道,“这个‘释奠礼’为何要在春、秋二分举行?”

燕德妃说道:“《礼记.文王世子》中有记载:‘凡学,春,官释奠礼于其先师,秋冬亦如之。凡始立学者,必释奠礼于先圣先师。’因而后人于春、秋之时必行释奠礼。春分秋分之日,阴阳相半,昼夜均分,而寒署相平,所以一直定于春分秋分之日行礼。”

“原来如此。”杨悦心道,原来这个释奠礼便是祭拜老师的礼,孔圣人被后人视作“万世师表”,这个释奠礼可不就成了祭孔大典。古人尊师重教果然诚不我欺,哪像后世老师被打成“臭老九”之后,一直没有翻起身来。

怎么说自己也做了十几年的学生,在后世没机会如此尊师,在这里赶上了,应该好好的拜上一拜。想到此,杨悦便又向孔子神像恭恭敬敬地行了一礼。

看到供案上放着的猪头、羊头、牛头,心想“大概便是传说中的‘太牢’”。早知道今日是祭孔大典,溜出宫外去看看多好。这样的盛会难得一见,真是遗憾。

想起后世祭孔大典礼仪在中国失传,反到是棒子国一直在孔子的祭日(五月十一日)和孔子的生辰日(九月二十八日),进行祭孔大典。以至于后来山东曲阜孔庙想举行祭孔大典时,竟然不得不到棒子那里学习。

杨悦不由暗自唏嘘了一翻。

问了些祭祀的礼仪,燕德妃无所不知,一一向杨悦说来。杨悦这才知道祭孔大典由圣上亲自主持,献太牢之后,还要讲经相互问难,而且还有“八侑”歌舞表演,十分热闹。问了问,此时出去看只怕快要结束了,只好作罢,暗想秋分的大典一定不要错过。

此时,却只好跟燕德妃、徐充容在大内的夫子庙里参观行礼。

行到颜回处,杨悦大奇,不由问道:“孔圣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为何独颜回配享夫子庙?”

在杨悦的印象里,配享礼庙的应该是“亚圣”孟子才对。这里面没有孟子,反而只有颜回,而且颜回也是配享太牢,分明把颜回看的与孔圣地位相近,难怪令杨悦纳闷。

(古之祭祀有太牢少牢之说,太牢为最高一级的祭祀品,分别用牛头、羊头、猪头。少牛头为少牢,也有的连羊头也省了,也叫少牢)

“子曰‘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颜回是孔圣人最贤德的弟子。圣上对颜回的德操十分敬重,因而封为‘先师’,得以配享夫子庙。”燕德妃解释道。

“先师?”杨悦奇道,“颜回若是先师,孔圣被称作什么?”

在杨悦印象里先师应该指孔夫子才对。

“自然是‘先圣’。”徐充容见杨悦对此一无所知,微微诧异地看了看她,说道。

“先圣?孔夫子不是被称为‘先师’么?而且这上面写着‘先圣宣王’,宣王又是什么?”

燕德妃见杨悦如此无知,不由笑了起来:“隋文帝的确封孔圣人为‘先师尼父’,也难怪你作此想法。这个‘宣王’的称号也是圣上给的。贞观二年,圣上封颜回为先师,孔圣人为先圣,一起为世人尊崇。贞观十一年,圣上又封为孔圣人为‘宣王’。因而称作‘先圣宣王’。”

“原来如此。”杨悦这才恍然大悟,心中却不由暗自好笑:古人真有意思,竟然对已经去逝千年的人加封号。

忽又想起在后世的孔庙中,见到过“大成至圣文宣王”之称,原来这个宣王最先来自李世民。不知“大成至圣”又是那个君王所封。

想了想,问道:“孔圣人的称号看来不少。我一向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不知历代对孔圣人的称号还有什么?”

“称号的确不少。鲁哀公曾称孔圣人为‘尼父’,以后‘素王’、‘宣尼公’、‘文圣尼公’、‘邹国公’、‘先师’等等,或封王或封公爵号很多。”

“何为素王?”杨悦见反正也无知到家了,不在乎二人笑,干脆直接问道,“这个‘尼父’可以理解,孔丘子仲尼,叫做‘素王’听上去却有点奇怪。”

没想到这一点徐充容也不知道,她诗才很高,于典籍终是差了燕德妃一筹,也向燕德妃露出问询之色。

燕德妃说道:“孔圣人作《春秋》,向来被尊为是代王者立法,所以说孔圣人‘有王者之道,而无王者之位’,因而汉高祖称其为‘素王’。”

“刘邦尊孔?”杨悦更是大奇。

在杨悦的印象里,刘邦这个无赖皇帝一向最看不起儒生,甚至史有记载“诸客冠儒冠来者….辄解其冠,溲溺其中”,不尊儒到了拿儒生的帽子当便盆使用的地步,怎么会尊孔?

因而杨悦十分诧异地问道:“汉高祖一向不是尊黄老学说,到了汉武帝时才开始尊儒么?”

“非也。如陆贾所说天下可以‘居马上得之,安可以马上治之乎’。汉高祖在后期已十分重用儒生,因而丽生、申公皆是儒生也为汉高祖所重。汉高祖甚至可以说是尊儒第一帝。”燕德妃学识之博,令人叹服。

“汉高祖性情率直豁达,知错而改,到是与圣上相似。”徐充容在一旁也言道。

“汉高祖?无赖皇帝?与李世民相似?”杨悦暗自惊呼。在她的历史印象里,汉高祖可是个典型的流氓痞子。

杨悦正要再问,突然身后一个笑声响起:“什么人跟朕相似?”

三人谈得起劲,没看到李世民从外面走进来。见到李世民来,三人忙上前行礼。

,!

第88章 义斗(上)第356章 出征第5章 推背之第299章 杀气袭来第131章 节外生枝第163章 墨菲定律第254章 失踪第260章 倾城(3)第138章 莫名其妙第179章 龙华大会(2)第214章 拜月(1)第183章 龙华大会(6)第218章 拜月(5)第316章 欲擒故纵第307章 别有幽愁第102章 谣言叠起第324章 伐谋(3)第137章 媚娘初现第41章 不翼而飞(上)第253章 拉风小将(4)第35章 狂街少年(上)第102章 谣言叠起第144章 苍岩2第261章 倾城(4)第312章 大做文章第14章 大胖胡子第235章 灵台方寸山(2)第292章 多情莫若无情第157章 访客第160章 红鸾星动(下)第231章 尴尬境地第258章 倾城第280章 斗法(2)第375章 时空错乱第204章 废城第95章 竹林迷雾第316章 欲擒故纵第233章 “王夫人”第55章 白衣美人第42章 不翼而飞(下)第341章 一群八卦男1第226章 又见雪人第303章 尴尬之极第5章 推背之第105章 兵行险招第145章 大典第308章 陈家有女(1)第259章 倾城(2)第197章 怪洞第65章 木牛流马(下)第341章 一群八卦男1第108章 意兴阑珊第205章 李二郎第128章 错?第360章 雷塘迷雾第199章 千叶公主(2)第329章 对决(4)第66章 天下诗社第42章 不翼而飞(下)第272章 我是李治第305章 国恤第180章 龙华大会(3)第157章 访客第93章 人道第238章 出口(上)第41章 不翼而飞(上)第248章 再次“诈降”第223章 出猎(下)第253章 拉风小将(4)第226章 又见雪人第331章 怏怏第98章 谣言渐起第299章 杀气袭来第142章 太行第307章 别有幽愁第333章 白天与黑夜第343章 动机第155章 抓贼(3)第74章 二月逆流第134章 千里之外第178章 龙华大会第79章 拜师(四)第72章 蜀王妃的烦恼第349章 连环3第80章 拜师(五)第302 醉后真言第267章 小白脸第244章 兵围城下第365章 平叛5第172章 天机(2)第286章 父女情义第332章 祸兮,福兮第167章 弥勒下世第242章 铁马冰河第52章 箫声咽(下)第211章 圣城第30章 “八卦”何来第179章 龙华大会(2)第139章 谜团第173章 灵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