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人身之事

没有子嗣,传承就不稳定,纵然一时繁华,也只是过眼云烟,每一个大族都明白这个道理,所以当人身与陈佳颖结合已久,迟迟无子,甚至无女的时候,陈家转而扶持雍王身边的其他人,也就不足为奇了。

这就是大族生存之道,不会将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面,如此,即便是一支出现问题,也有着足够的转圜余地,说得直白一些,就是容错几率。

雍王对于陈家的转变,自然是不甚上心的,因为陈家无论如何改变扶持之人,也都是他手下之人,肉烂在自己锅里,有什么可以担忧的。

而对于吴毅的影响,可就不是简简单单的变化了,那是逐步从雍王身边核心圈层离去的趋势。

为了扭转这个趋势,也是为了削弱刘陈二家对雍王的影响,在吴毅操笔谋划之下,推动了刘陈拓县的计划。

刘陈县太小,不足以为雍王潜龙之地,必须要向外扩张,而且地盘太小了,就缺少增量,都是存量分配,为什么会有庙小妖风大的说法,还不是因为内卷,只有做大蛋糕,大家眼睛都看着多出来的蛋糕,内部固有矛盾,才会暂时压下。

雍王靠着联姻实现权力渗透,顺利掌控刘陈县的大局,但是也让刘陈二家的地位直线上升,需要谨慎。

此外,朝堂派遣雍王来到这刘陈县,也是为了考验雍王处置大族小族之间矛盾的本事。

若是雍王联姻之后就不知进取,未免格局过小,朝廷重臣也不好看好雍王,而推选制的最后,这些重臣的看法,绝对不能够轻视,一句轻飘飘的评价,就能够让皇子没落下去。

所以,吴毅提出的这个建议,是得到雍王背书的,因为顺应了雍王的根本利益,他没有理由不接受。起初为了站稳脚跟,与刘陈二家联姻是迫不得已,现在岂能够如此。

向外拓展,做大馅饼,必然会稀释刘陈二家的权力与地位,雍王站在幕后,而吴毅则是站在前台的,一切正面背面的压力,都压向了吴毅,那个时期,也是吴毅来到刘陈县之后,压力最大的时期。

利益的调整,无疑是最为困难的,最艰难的时候,吴毅去拜见陈家族长,对方竟然托口身体不适,不见,让吴毅吃了一个闭门羹。

但是,随着改革推进,雍王动用自身人脉,长袖善舞,周边县域一个个并入了刘陈县,尽管还是县城之名,实际上与府城无异,地位有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乱世招抚流亡,盛世扩县安民,都是功德,这也是考验皇子的一个纬度,几乎每一个皇子在治理县城的时候,都会提出扩县,而朝廷也会答应。

当然,背后同样有着经济学理论支持,皇子自身便是资源,更不要说那些支持或是看好这一位皇子的人送来其他各种各样的资源。

巨大的资源,一个小小的县城,自然是容纳不下的,过高的资源投入,而不进行扩张,最后不过是走向通货膨胀而已。

就好比现在给一个十八线县城千亿流动资金,它能够用完吗?基础设施建设完成之后,最后还不是躺在银行账户里面。

是不是觉得可以拿来当做福利资金储备,实现免费医疗,教育和养老,哼,很美好的想法,问题在于,当多年之后,这笔钱空了怎么办?

那些个资源枯竭型城市,都是这么想的,前期靠着卖资源,活的风生水起,等到资源没有了,财政枯竭,就是一个鬼城。

金山银山,还是不如源源不断产生资金的流动工厂。这就是扩张的意思。

同时,随着改革推进,之前谩骂吴毅的刘陈二家,也慢慢发生了改变,眼光也上升了一个层次,真正从心态上面,拥有了大族风范。

如果说,最初的他们,掌控刘陈县七成的资源,将刘陈县的资源视为一百,二家平分,那么一家便掌握三十五。

随着刘陈县扩张,资源增长十倍,到达一千,哪怕他们能够掌控的资源只占原先的三成甚至更低,平分之后,一家也有一百五十。

三十五与一百五十,四倍以上的收益,就比例而言,确实是更低了,但是就绝对数量上而言,他们是收获最大的一批人。

而且,他们也认识到,在小县城里面,他们可以作威作福,一言不合,甚至架空县令,但是随着接触的层级越来越高,必然要接受自己影响能力逐步缩小的现实,开始选择更有效率的投资。

吴毅再一次成为了刘陈二家的座上客。这就是存量分配与增量分配的差异,增量分配,能够最大限度地弥合纠纷。

这一次,吴毅的身份,不再是陈家姑爷,而是主导这场改革之人。

雍王的身边,能人志士越来越多,但是吴毅人身的地位,无人能够动摇,甚至于随着时间过去,雍王越来越无法离开吴毅。

这是好事吗?是也不是,在外人看来,有事求吴毅与求雍王是一样的,甚至于求吴毅还要更加方便一些,尽数入吴毅门下,为吴毅前驱。

这样,人身功高震主,不能够不让雍王心中产生猜忌,只是因为吴毅没有产生不轨的举动和心思,不好爆发罢了。

但是,冷落是免不了的,至少要让手下人明白,谁才是真正意义上的领袖。

雍王为了夺吴毅之权,找了很多个机会,效果都不是很好,直到其余几位皇子,开始在边境进行挑衅,以外战谋取威望的时候,雍王觉得这是一个好机会,紧锣密鼓地进行准备。

与此同时,让吴毅负责内政(事实上还是由雍王拍板,吴毅有其位无其权),派出其他的心腹手下,操办此事。

人身乐得清净,将繁琐的事务推给手下吏员,自己每日在衙门的时间,不会超过一个时辰,就是走走看看。

如此作风,惹得一干人马弹劾,甚至于吴毅还主动让自己的势力向雍王举报自己,原因无他,自黑而已,雍王要夺权,那就让他夺好了。

第二百二十九章:法会启,凤凰现第三百一十六章:真情到底为算计第七百零二章:吴毅王牌第四百五十章:花烛夜第八百六十三章:腋下之臭,天人五衰第一千零一章:置之死地而后生第九百六十三章:惊人发现第四百四十五章:土神之主,十年之誓第五百三十六章:鬼婴现世第二百四十八章:幽冥法眼观生死第六百一十六章:野无遗才第九百二十七章:至玄天仙造访第一千三百六十一章:引而不决,劫气逆演第九百零三章:蜃皮敝体,雷光伐邪第五百七十一章:博弈结果第一百一十五章:李固之求第一千二百七十章:真灵受阻,亡物重生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美梦成真,代价为何第九百九十二章:初战第八百一十七章:万火成墙第三十二章:假心鬼化真心魔第一千一百零三章:血污手书第一千零七十七章:半阴半阳之活死鱼第五百五十七章:石础第六百五十章:再问白泽第九百零八章:释嫌第四百八十五章:合围第二百四十一章:上界秘闻,上真齐聚第五百零七章:暗中指点第二百六十七章:道象蛇缠龟第七十九章:端倪现气道五变第一千三百五十七章:敲打,机锋第八百章:变故第一百三十六章:真人询问,云阖消失第一千一百六十七章:人身之事第一千一百三十七章:魔君降世第一千零三十六章:大阅兵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世界变化第九百四十六章:大隐,民变第七百一十章:阶段第十六章:阴气难除养鬼术第二百九十九章:鬼宠突破第四百一十八章:罪不至死第四百九十三章:空间卷曲,时空倒流第二十四章:鬼宠初战假身术第三百零七章:气道突破,太虚之气第七百七十八章:替身的破绽第八百四十章:同行第七十二章:择书路因果线断第八百七十五章:文辩不成转武斗第九百二十一章:理念之差第三百零八章:阴阳二气,战事终歇第六百四十一章:争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极乐国第三百四十六章:新沂公主第一千三百五十九章:古今交接,愈思愈迷第一千零九章:骂战第九百八十七章: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第三百零八章:阴阳二气,战事终歇第七百四十八章:返回宗门第四百二十六章:丹壳裂缝第一千三百零三章:老鳖之谋,二虎相争第一千零七十二章:化身为劫第五百零一章:暗中谋划第五章:欲御外悔需自强第一千零八十一章:生死之气中和第五百零三章:阳谋,“陨落”的女皇第一百一十一章:绿竹林,绿竹王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人身之事第二百五十八章:混元阵,断魂谷第七百八十章:对策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毁灭之道第一千零三十八章:天子作宴(下)第五百零四章:藏身之地第八百九十八章:向劫而生第五百二十二章: 姬莹意志第八百五十六章:无欲之求第一千二百二十章:连破重关第二百八十五章:凶器出鞘嗜血还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混水愈混第九百二十二章:离去第一千三百一十五章:再入险境第二百零七章:妖王做靶子,金毛熊夺舍第一千一百章:神职更易第八百一十八章: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第一千零二十六章:圣旨第二百二十六章:宝会之时遇仇人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魔君忽至,阵图之劫第八百四十九章:传授神通,雪蝶飞舞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气运杀器第七百五十六章:内洞天的尝试第一百二十章:天人交感第一千三百章:劫至,导劫第一千零三十三章:候见第二百四十一章:上界秘闻,上真齐聚第八百三十八章:改良神通第七百六十章:南疆之乱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宗门往事,后发制人第一千三百零七章:伴身之宝,老鳖落幕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前路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