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6章 军饷

“吴三桂,你好大的胆子那!”

熊明遇的这声怒斥,并没有让吴三桂惊慌:“熊大人,吴三桂说的乃是实话。御林军养尊处优,多少时候没有打过仗了?可我们这些边军,每天都和金虏浴血厮杀,是提着脑袋在过日子。吴三桂大胆放言,若边军和御林军对阵,一个冲锋便可将御林军冲垮!”

原以为吴三桂的大胆言论,会再度激怒崇祯,但没有想到崇祯却并没有发怒的意思,而是在那沉思许久,忽然说道:“丁云毅来了没有?”

“臣在!”站在最后的丁云毅应道。

那些臣子不由注意到了这个年轻人。

早听说皇上新提拔了一个年轻人,原来是驻守在澎湖的,没有想到今天一班权高位重的大臣在开会,这么个年轻人却也被皇上宣来了。

崇祯朝他看了眼:“丁云毅,你老老实实的告诉朕,御林军真的那么不堪一击吗?若是和你的士兵作战,胜败如何?”

丁云毅想了下,也把胆子放了出去:“陛下,若是在兵力相等,甚至是御林军人数稍胜的情况下,臣以为胜负和吴三桂说的是一样的。其实道理非常简单,无论是边军还是镇守海疆的士兵,每天都是拿命在拼,两军接阵,你要不了敌人的命,敌人便要了你的命。但是御林军呢?他们便拿不出这种以命换命的勇气来。”

崇祯脸上露出了一丝苦涩,叹息一声:“以命换命,以命换命。是啊,朕以为御林军是天下最精锐之师,但其实他们却没有这样的勇气。”

气氛一时尴尬下来。

终究还是崇祯先开了口:“熊明遇,你先说,兵部为何不给军饷?足足拖欠了半年那?”

熊明遇立刻道:“兵部拖欠半年军饷,臣承认,但户部却足足十个月没有足额给兵部银子了,臣到哪里去找银子给辽东?”

一听熊明遇把矛头直接对准自己,侯恂赶紧说道:“本朝开元以来,始终是入不不敷出。全国每年的税收加在一起,光是边饷一项就不足以支付,户部哪里有银子?户部捉襟见肘,挖东墙补西墙,军费这个大窟窿臣实在是没有办法。”

崇祯也知道他说的是实话。

大明自从嘉靖年间开始,军费不断增加,岁入全部用于军费,缺额尚大。崇祯时,仅三饷加派就达到一千二百万两。兵饷大幅度增长造成财政入不敷出,民穷财尽。户部尚书孙应奎讲到庚戌之变前后的财政困难情形说道:“今岁入二百万,而诸边费六百余万,一切取财法行之已尽。”

崇祯六年,国家税收一千一百万两,但边饷却高达一千二百万两,等于全国的税收加在一起还欠着边饷一百多万两银子。

丁云毅更是清楚,明朝政府为解决财政困难,不得不从百姓身上下手。嘉靖三十年向南畿、浙江等州县增赋百二十万。万历中期,明神宗朱翊钧实行开矿榷税,八年时间征收三百万两。万历四十六年,**哈赤反明,明廷辽饷骤增三百万两,明廷赋税“亩加三厘五毫,天下之赋增二百万有奇。明年复加三厘五毫。明年,以兵工二部请,复加二厘。通前后九厘,增赋无百二十万,遂为岁额”。

崇祯三年,在九厘外亩又增加三厘,后又征“助饷”、“练饷”。但是即便所有赋税累加起来,也不过百姓收入的二成,正常来说百姓是完全可以承受的,但事实上,百姓确实到了无法生活的地步。

究其原因,主要是这些军费负担都加在普通老百姓的头上,而那些皇亲贵戚、官僚豪强、地主等侵吞大量土地屯田,不纳税或很少纳税,故而使百姓无法生活。

所以说大明目前的窘迫状况是一分天灾,九分人祸。

崇祯问道:“吴三桂,你需要多少银子?”

吴三桂也知道话说得不能太过分:“陛下,所谓辽东兵变,其实并不准确,兵变主要发生在宁远,但一旦宁远兵变无法解决,那么很可能引起一连串的影响。臣也知道朝廷困难,不求立刻补足全部军饷,只要给臣带回去三十万,不,二十万两银子,就可以暂时度过困难!”

“二十万,好大的口气啊。”侯恂冷哼一声:“我户部一共还剩下五十万两银子,那还是缩衣节食好不容易省下来的,难得就只顾着你宁远一家吗?”

“侯大人!”吴三桂有些急了:“兵部一刻不能耽误啊,我只要二十万两,只要二十万两那!”

崇祯眼神有些游离:“兵变一刻不能耽误,士兵们卖命流血打仗,却拿不到饷银,怎么能够甘心为朝廷卖命?这么着吧,户部拿十五万两出来,朕再去和皇后说说,让**里今年一切能免则免,从皇银里拿五万两出来,一齐交给吴三桂带回去吧。”

“陛下啊。”崇祯的话好像剜了侯恂的心一般:“户部拿出十五万两,那便真的空了啊。中原剿匪怎么办?各部需要的银子怎么办?朝廷正常运转怎么办?”

“朕不管,朕管不了那么多了!”崇祯一下恼怒起来:“朕现在管不了那么多,只能头疼医头,脚疼医疼,朕连皇银都拿出来了,难道还要朕命令皇后不吃饭吗?”

侯恂见皇上决心已定,再不敢分辨半句。

他心里异常担心,倒不是因为银子问题,而是这之后引起的一连串的反应。宁远拖欠的军饷是拿到了,但其它地方呢?只要一闹饷就能拿到银子,那会不会让其它地方群起效仿?但这话却是断然不敢说出来的。

“银子朕是拿出来了,但那些兵变的士兵却不可轻饶。”崇祯的语气再度变得严厉起来:“领头闹事的士兵,必须给朕杀掉几个,告诉所有的人,朕心里想着那些士兵,念着他们的功劳,但绝不允许兵变,绝不容忍兵变!”

吴三桂心里长长松了口气,丁云毅给自己出的这个办法果然管用了,等军饷到手之后,随便找几个人杀了也就是了,当下站了出来,恭恭敬敬地道:

“是,吴三桂明白了,吴三桂一定狠狠的杀掉几个带头闹事的兵丁以警示所有的人。”

第261章 生擒高迎祥第13章 ,应也得应,不应也得应!第392章 殖民史第209章 “协议”第424章 火枪、战车第106章 终于见到了崇祯第74章 和荷兰人的贸易第105章 崇祯第459章 我拥有无限的权利!第121章 澎湖变化第245章 金刀卫第95章 是福,不是祸!第107章 海患(上)第397章 征服者——丁云毅!第254章 九进九出无人敌!第368章 武大郎的后人第301章 崇祯皇帝的疑心第138章 命算拣回来了第445章 郑芝龙之死(上)第349章 墨西哥——阿尔普尔科港第2章 海战第363章 我会——血洗鹤丸城!第197章 平乱!第387章 破城第532章 火焰中的京都(下)第510章 恐怖之王!!第100章 陈圆圆第444章 瘟疫第170章 成婚第495章 皇宫小太监(中)第471章 汉人和满人的矛盾第183章 人才第274章 无价之宝第583章 江北四镇第6章 “龙牙”第153章 决心已定,决不更改!第405章 奇案(下)第93章 有敢挡者,皆死!第505章 中兴之主??第499章 愈加之罪,何患无词!!第370章 少校团的首战第543章 崇祯和吴三桂第106章 终于见到了崇祯第213章 大战张献忠第475章 “天使”号第149章 情报第569章 燃烧中的盛京(上)第200章 合二为一第409章 大员们都到了!!第80章 浑水摸鱼第179章 大决战第355章 第一块殖民地(下)第118章 福王府第425章 大败第588章 张献忠的覆灭第409章 大员们都到了!!第558章 京城外的决战第389章 宝藏和女忍者第232章 宝马奔霄第106章 终于见到了崇祯第276章 台湾会群盗!第391章 血洗!第397章 再围锦州!!第50章 大明局势第524章 田泽杀戮战场(上)第201章 和干腊丝人的交易第490章 最后的希望(下)第521章 大战宁远(上)第325章 料青山见我应如是第63章 登船!第76章 海盗侯叶大海第531章 火焰中的京都(上)第497章 鬼伯第201章 和干腊丝人的交易第549章 南迁?第388章 最后安排第26章 内阁制第87章 圣旨?!第360章 上川湖第174章 顺风!第393章 母女第418章 张肯堂?第59章 棒子爹第547章 大征服者——丁云毅!第97章 俸禄第532章 火焰中的京都(下)第20章 光明正大?第109章 澎湖守备、骁骑尉!第514章 火枪立威第59章 棒子爹第556章 大顺君臣第121章 澎湖变化第121章 澎湖变化第429章 大战松山(上)第217章 颍州布兵第198章 “大明私掠许可证”第54章 海贼投军第512章 夺取岩国第281章 多方反应第238章 冲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