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6章 饥民

崇祯八年七月,河南蝗灾。

蝗虫席卷河南。蝗灾所带来的杀伤力,更胜于千军万马。于是河南遍地大赤,饥民无数。随后,可怕的蝗灾继续开始蔓延。

河北、山东等地无不招灾。

可怕的蝗灾,让无数百姓流离失所,饥饿带来的死亡威胁无时无刻不在威胁着百姓。易子而食、母烹其女而还食肉之的事情比比皆是。

朝廷下令赈灾,但各地官员无不阳奉阴违,更有甚者,竟然借着赈灾之机大发其财。蝗灾的蔓延,赈灾的不利,也让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了以高迎祥为首的流寇之中。

流寇势力大振。

三边总督洪承畴的追剿力度也同时开始加大。

洪承畴手下不凡大将,贺人龙、艾万年等,皆以勇猛智谋称冠于当时。而临洮总兵官曹文诏,勇猛冠绝一时,号称“大明第一良将”。

在凤阳丢失,皇陵被掘之后,中原诸将虽然没有遭到处罚,但却人人脸上蒙羞,洪承畴大召诸将,他对着自己的部下只说了这么几句话:

“难道我中原诸将,论打仗竟然没有一个人能胜得过从蛮荒之地来的丁云毅吗?论勇猛竟然还不如一个常年生活在海上的小子吗?我实在没有颜面再见诸位。”

众将无不羞愧,曹文诏大怒,起身道:“丁云毅何许人?不过海上渔夫。今我中原诸将蒙羞,曹文诏愿与贼军决死!”

洪承畴大喜。但却捂着脸道:“且去,且去,看汝如何成功!”

曹文诏当即点齐部下,奋勇转战于陕西、山西、河北等省。接连追杀了点灯子、张飞、红军友、李督司、可天飞等流寇领袖,被流寇称为“不共戴天曹文诏”。

洪承畴闻报欣喜若狂,当着部下的面大赞曹文诏:“我有曹文诏,胜过丁云毅!”

这个“胜过丁云毅”的总兵官曹文诏,的确也给洪承畴争脸面。

他于随州破敌,斩首三百八十余级。此后,洪承畴因为流寇尽数退入关中,于是命令曹文诏入关。然后由阌乡取山路至雒南、商州,直捣民变军根据地,再从山阳、镇安、洵阳入汉中。曹文诏抵达商州。流寇离城三十里安营,营火满山。曹文诏率其侄参将曹变蛟等夜袭。获胜,直追至金岭川。流寇据险以千骑迎战,曹变蛟大呼陷阵,民变军败走。

和他叔叔一样,曹变蛟也是勇冠三军。流寇听到大小曹将军的名字,无不惊惧。

在一次和流寇的交手中,敌军将首令手下大喊:“曹文诏已死!”,企图蛊惑人心。但乱军之中。曹文诏一条长矛舞的龙飞凤舞,顿时稳定军心。最终变被动为主动,打败敌军。

曹文诏到达了他军事生涯的巅峰。但这同时也是他走向穷途末路的开始。

流寇围歼曹文诏的战斗悄悄的开始了

高迎祥、李自成率部西走宁州,与活跃在庆阳一带的过天星、蝎子块、乱世王等合兵,筹划了围歼曹文诏的伏击战。

流寇先于宁州湘乐镇巴家寨伏击了明副总兵刘成功、艾万年,游击王锡命带领的三千人马,明军大败,艾万年及副将柳国镇被杀,刘成功、王锡命负重伤脱逃。

当日在安徽战场,丁云毅血战颍州,艾万年迟迟不肯发兵,没有过多少时候,他却死在了流寇的手里,颍州那些死难的军民,冤屈稍稍得到了一些发泄。

艾万年等人死后,驻邠州的洪承畴闻讯,忧虑万状,手足无措,唯有把希望寄托于爱将曹文诏。曹文诏闻知艾万年战死,怒不可遏,拔刀砍地,瞋目大骂,请命出征。

洪承畴大喜道:“非将军不足平此贼!”

曹文诏带领三千人马前往征讨,流寇在湫头一带埋下伏兵。

曹文诏之侄曹变蛟统率锐师在前打先锋,曹文诏率步兵殿后,行至湫头岘子,流寇伏兵突起,把明军截为两段,分兵围杀。曹变蛟抢先为战,斩杀流寇五百余人。流寇佯装溃败,向东面的林区撤退,明军紧追三十里,到达雕翎关。眼看明军进入埋伏圈,流寇四面杀出,与曹文诏大战于湫头趟子坳。明军兵力分散,首尾难顾,丧失应战力,死伤惨重,暴尸山野,血流成河,尽染村庄。

次日,流寇由乱世王当先锋,李自成居中,过天星继后,重又包围了明军。曹文诏左追右挡,且战且退,流寇又诱敌西向。

明军行至娑罗寨,流寇埋伏万骑,四起合围,矢飞猬集。流寇不知围住的是曹文诏。其时,明军有一小卒被缚,急忙大叫:“将军快快救我!”

流寇中从明军叛降过来的一小卒指着曹文诏道:“这就是曹总兵。”

流寇欣喜万分,围攻更急。曹文诏疲于奔命,击杀农民军数十人,转斗数里,身受重伤十余处,经烟村堡子沟的红泥城,跑到姬家山,眼见内无战将,外无援兵,突围无望,乃大叫:

“当日在颍州,丁云毅亦是内外交困,没有一兵一卒增援,今日我终于懂他当日死地绝境的愤怒了!”

说完,拔刀自刎而死。

这一役,李自成率领的流寇重创明军,曹文诏部损兵大半,游击将军及将官殁者二十余人。尤其是向为洪承畴所器重、以善战著称的曹文诏,在此役中兵败自刎,使明军为之丧气,而流寇欢呼雀跃。

洪承畴听到了曹文诏的死讯,放声大哭,边哭边道:“我麾下曹文诏,勇猛足以与丁云毅匹敌,可丁云毅在颍州孤军能坚持九日九夜,文诏为何不能坚持?文诏既死,我还能借助谁的力量?流寇何时能定?难道要我再去台湾把丁云毅请来吗?”

丁云毅不会来了。

在斩杀了曹文诏后。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合兵,与洪承畴大战关中。十月,流寇战明军不力,张献忠等部出潼关。分十三营东进,高迎祥、李自成大战胃南、临潼,东逾华阴南原绝岭,出朱阳关。十一月,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会师河南闵乡,合攻左良玉军,进取陕州,直逼洛阳。攻占光州、霍丘后,向江北挺进。

而这个时候的丁云毅,已经带着皇甫云杰、段三儿几人到达了山东。

山东虽然不似河南等地那样赤地千里,但在蝗灾面前。却也是饥民遍地。蝗灾的可怕,远胜于刀兵之祸。

看着一地饥民,丁云毅不禁摇头道:“我大明如此动荡,一半因为人祸,一半却是天灾。”

皇甫云杰叹息了声:“从天启年间开始我大明便是灾祸不断。几乎年年都有天灾发生。到了本朝,更是灾祸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元年,杭州、嘉兴、绍兴三地海啸,京畿辅旱。赤地千里。二年,山西、山西大饥。三年。山东大水,南京地震。四年。湖北五月下起了大冰雹,山东再发水,临洮、巩昌地震。五年,黄河决口,南京、四川、山西、云南地震。六年,京师、江西大旱,陕西、山西、淮、扬等地大饥。七年,太原大饥,百姓争食人肉。到了今年,却又蝗灾蔓延”

丁云毅听得心惊肉跳。

也就是说从崇祯元年开始,大明每年都有大型灾害,而以这个时候的抗灾力量,在天灾面前朝廷根本就是一筹莫展。除了减税、免税,没有其它任何手段。但减税、免税,却又让本来就连年亏空的国库更加无以为继,于是,这便造成了恶性循环。

说大明一般毁于人祸,一半毁于天灾一点也不为过。

人祸尚可解,天灾不可救。

那些饿得奄奄一息的饥民,忽然看到几骑马过来,一下都围了上来,哀号乞求声不绝于耳。更有人带着自己饿得已经皮包骨头的儿子、女儿,恳求善心的老爷随便给点吃的,便可以把自己的亲生儿女带走,从此为奴为娼,任凭老爷吩咐。

一个十五、六岁的黄花闺女,在这里,还没有一个馒头值钱!

面对着苦苦哀求的饥民,丁云毅心中大是不忍,正想让段三儿救济一些,却被皇甫云杰拦住:“将军,万万不可。我们能救得了几个人?将军只要拿出一个铜板,一粒粮食,数万饥民便会把我们包围,到时候我们想走都走不了了,甚至”

皇甫云杰没有再说下去了。

丁云毅叹息一声,知道皇甫云杰说的全是真话。

“将军,恶人只能我来做了,便是将来遭到报应,我也认了。”皇甫云杰咬了咬牙,拔出刀来,连声呵斥,驱赶灾民。

好不容易才从饥民的包围中出来,丁云毅又朝后看了一眼,无奈的摇了摇头。

那么多的灾民,自己救不了几个。

才远离了大队灾民,前面忽然被人拦住去路,一个老妇人带着一个十五岁左右的少女,“扑通”一声跪倒在了马前,连连磕头:“老爷,可怜可怜,可怜可怜,都饿死了,都饿死了,您救救我孙女,救救我孙女吧。”

“起来说话。”丁云毅沉声道。

老妇人哆哆嗦嗦的站了起来,和孙女一起,看样子饿得站都站不稳了,丁云毅指了指少女:“她的父母兄弟呢?”

“饿死了,都饿死了。”老妇人眼神浑浊,眼泪怕是早就哭干了:“先是她娘饿死了,和邻居换了肉吃,接着她弟弟出门的时候被人绑了,等我们找到,被吃得只剩下了一副骨头,我可怜的孙子,骨头便还落着他生下来时候他爹给他做得铃铛啊。然后就是他爹死了”

丁云毅、皇甫云杰、段三儿几人听得毛骨悚然。天下间最可怕、最可悲的事情莫过于此。

“老爷!”老妇人忽然看到了什么希望似的,一把拉过孙女:“我家小土只有十五岁,她可以帮你洗衣做饭,晚上可以陪您睡觉,只要您赏她一点残羹剩饭,不要让她饿死就行了,老爷,我求求您,求求您!”

“你叫小土?”丁云毅看了一下那个少女。

严重的发育不良,饿得已经东倒西歪,她害怕的直往奶奶身后躲,然后忽然哭了出来:“老爷,您收下我吧,我什么都能干,什么苦都能吃,您要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您要骂我就骂我,要打我就打我,我求求您给奶奶一点吃的吧。我给您做牛做马!”

几个大男人的眼泪都快要落下来了。

这样凄惨的场景,哪里只能用“悲凉”两个字来形容了。

“段三,把吃的给她们。”丁云毅抿着嘴道。

段三儿拿出了干粮,祖孙两个一看到吃的,双眼放光,接过来拼命的就朝嘴里塞,吃得急了,噎得喘不过气来还是一个劲的拼命塞着。

这时候。远处的十多个饥民似乎一下发现了什么,慢慢的朝这边走来。紧接着,食物的诱惑魔力是巨大的,越来越多的饥民发现了这里有吃的。

那边,一下便聚拢了有几百个人,先是默默的看着,然后,根本无法抵御食物的诱惑,他们朝着这里走来。

“不好。”皇甫云杰大叫了声:“将军,快走,不然要出大事了。”

丁云毅也发现了情况不对,一抬头,倒吸一口冷气,方才还只有几百个人,转瞬便已经有近千人的规模了。

“老爷,快带着小土走。”老妇人也发现了情况不对,把小土往马前一堆:“老爷,求您让小土活下去,我下辈子给您做牛做马报答您!”

丁云毅知道小土在这必定无法活下去,到后来也将会和她的弟弟一样的结局。一伸手,把小土拉到了马上。

饥民们发现了他们要逃跑的目的,不知道从哪里来的力量,居然发了疯的朝这里跑了过来。

一旦被他们抓到,这几人绝无活路。

“小土,要听老爷的话啊!”老妇人哭着叫道。

“奶奶!”小土放声痛哭。

丁云毅身前放着小土,一夹战马:“走,冲出去!”

几匹战马也感受到了威胁,咴咴嘶鸣,扬起四蹄卷起尘土飞奔而出。

“奶奶!”

小土的哭声随风越传越远

奶奶这时候却欣慰的笑了

不管怎么样自己孙女的命终究还是保住了,至于自己是死是活那便也没有什么可以在乎的了。(……)

第360章 上川湖第119章 谜团解开第97章 俸禄第524章 田泽杀戮战场(上)第328章 血在烧!第516章 德川家光和天皇的反应!第136章 轰然倒下第211章 送别第16章 操练第421章 泉州变化第535章 胜利者和失败者!第318章 花魁大会第46章 传教士第48章 这人是谁?第171章 喝一杯壮行的酒!第326章 耗子第477章 大发展第125章 战便战,死便死第133章 海盗大会?第469章 惊人的婚宴(下)第273章 读书第550章 大明忠烈第128章 谁与我浴血奋战!第184章 台湾——光复!!!第369章 腥风血雨,正好办事!第216章 分兵第210章 意想不到的事第575章 援军——援军!第234章 保媒第560章 虎贲卫——关宁军!第484章 血战盐霸第157章 试探第582章 南京第8章 初到澎湖第221章 第四日:分兵!第263章 再入京城第564章 大战一片石(上)第146章 郭爷?第348章 “情与法”第400章 锦州之叛第554章 吴三桂的抉择第5章 郑芝龙第567章 夺取盛京(上)第407章 下套了第476章 高压锅和新鲜的事物们第300章 满城皆说张西铭第485章 总督第165章 收复台湾,在此一战!第409章 大员们都到了!!第424章 火枪、战车第211章 送别第482章 犯我大明者,虽远必诛!第541章 内阁第496章 皇宫小太监(下)第109章 澎湖守备、骁骑尉!第228章 奖罚第431章 长恨歌第576章 山海关第344章 赌坊第577章 关宁军的覆灭第42章 武装押送第264章 伴君伴虎第233章 二百破五千!第358章 “饶了小女子吧”第342章 甲必丹第133章 海盗大会?第247章 莱长县第161章 第一届海盗大会第386章 王直第12章 秦解元第492章 血染——阿穆尔!第30章 段三儿第365章 惑敌第392章 殖民史第78章 终于开始赚钱了第29章 珠宝第96章 后金第117章 三年之约第237章 两大军事集团的同盟第172章 死士第174章 顺风!第267章 一门忠义第208章 针锋相对第252章 连环计(上)第293章 贸易收入第522章 大战宁远(下)第122章 战事即将到来第495章 皇宫小太监(中)第332章 锦衣卫——洪调元!第292章 得子第275章 远航船队第572章 满清梦碎(上)第84章 虎贲卫第117章 三年之约第443章 孤单的船(下)第36章 援兵第82章 成年礼第130章 冲贼!第280章 为台湾,战!第402章 “忠良”属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