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0章 文明的碰撞

大月氏联合小月氏共同发起了夺回盖藏城的战役,为了夺回祖先骸骨埋藏的地方,月氏王调动了部落中三万勇士,健马更是达到了五万余匹,这支月氏部落大军从字面上来看,是空前的强大。

然而,与匈奴人的再度战斗结果还是失败了。

面对草原凶狼一样的匈奴人,月氏士卒就象绵羊一样只能被无助的杀死,一个长久沉迷于老大荣光里的部落,与一个新兴的嗜血部落之间的争霸战,就这么轻而易举的结束了。

老月氏王被杀。

三万勇士,最后侥幸逃脱性命的只有五千人不到,其他的族中男丁大多数成了匈奴人的俘虏,月氏本来就不是什么意志力强悍的民族,对于他们来说,只要能活着就好,至于光荣的战死,许多人想都没有想过。这或许就是月氏败给匈奴的原因所在。

士兵如此,首领也是一样。

继任的月氏王属于大月氏一系,被吓破了胆的新月氏王很快就决定率领部落向西迁移,以图避开匈奴这头凶狼,而白广季加入的小月氏部落则并不想离开世代居住的地方,他们的想法是内迁陇西,希望借助秦国的力量,对抗强大的匈奴人。

选择。

只有一次,或生死或消亡。

其实,在漫漫的历史长河中,因为一次错误的决定而导致整个部族遭遇灭顶之灾的不胜枚举,不久前的鬼方部落就是很现实的一例。

一条大河,分隔东西。

当月氏和匈奴在河西一带打得不可开交时,位于河东的秦国属地,却是一派牛羊成群,风吹草低的兴盛模样。

牧场,对于游牧部落来说,就是它们的生命线,没有了牧场,牛羊马儿就会饿死倒毙,而部落的人口就会减少,接下来就是整个部落被其他强大的族群吞并,草原上的无数次战争都是因牧场而起。

白广季跟随着内迁的第一批小月氏人,这主要是因为他就是从陇西郡出来的,对这块地方熟悉,也正好可以给月氏人指引一下道路。

一路向东,距离秦国的边境越近,白广季却越发的犹豫起来,这大半年来,一直在月氏部落中生活,让他不仅熟悉了草原民族的习性,还有了另外一个名字:姜丛。

姜丛,没有错。

这个羌人勇士的名字,被白广季灵机一动,当作了自己的异族名字,相比白广季这个偏中原一带的姓名,姜丛无疑更让月氏人接受。

“姜丛,大首领有令,你部为先锋,前往秦城打探消息,速去速回。”就在白广季胡思乱想之时,一名月氏的勇士骑马叫喊道。

“遵大首领令。”白广季应了一声,高举左手一挥,脚尖用力的踢打胯下的老马,催促这个老伙计再使上一把力气。

连败之后,月氏元气大伤,就连白广季这样的勇士也只能骑着老马征战了,而部落中的那些妇孺老弱,则只能依靠两只脚来一步步的跋涉着,他们的命运只能交给天来判断,如果幸运,匈奴人没有追上来,那么就侥幸留了一条性命,如果不幸被匈奴骑兵追上,那等待他们的除了被杀之外,就只有被虏作奴隶了。

匈奴人的奴隶,活着比猪狗都不如,没有尊严,没有地位,没有自由,生不如死的日子,会让人很快的陷入到绝望之中,继而早早的死去——。

老马喘着粗气。

鼓起最后的余力踢打着地面,希望能再度发力加快一点速度,马儿瘦削的背骨与臀部的一次次磨擦碰撞,让白广季感到阵阵火辣辣的疼痛,不用除去衣物,他就知道臀部的老地方又被磨开了。不只是他,部落中的其他勇士们也一个个神情不振,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

临洮。

距离白广季他们所在的地方还需要二天二夜的行程,只要越过这座秦国设立的长城边镇,小月氏人就基本上算是摆脱了匈奴人的追杀。而这最后的一段路程,对于小月氏人来说,就是一次死亡的行军。

白广季能够感觉到,匈奴人就在后面不远处,如同一头头恶狼瞪着发绿的眼睛,盯住了月氏这一块肥肉。

——。

陇西,战云密布。

位于秦国最西陲的这个边郡,和最北方的九原郡一样,是秦国抵御游牧部落的前沿地带,也是秦国骑兵训练和放牧的牧场。

接到李原的紧急命令,初任郡守不久的骆甲不敢怠慢,即开始在全郡发布征召令,但凡适龄的青壮男丁必须在三日内到所在的亭、县登记入册,然后随时听候郡里的差遣,同时,骆甲又出动骑兵一千余人,对河西一带越来越迫近的小月氏人实施监控,以防止这支还未归化的游牧部落残余伺机发难。

这个时候,骆甲还不知道,月氏人这次败得极为凄惨,根本不可能起意对秦国有什么不敬,不过,草原部落的迁移特性,让小月氏和羌人一样,信奉的是强者为王的理念,如果秦军不能拿出足以震憾住这些月氏人的实力,未来的秦国边境将不会有持续的安宁。

九月十七日。

李原马不停蹄,在雍邑与骆甲的七千骑兵会合之后,一路铁骑向西,朝着秦国边境的著名要塞——临洮疾奔而去。

越是向西。

草原取代耕田,成为景色的主角。

“犯我强秦者,虽远必诛!”看着这一幅幅大草原炫丽画卷,李原心中涌动的,是身为炎黄子孙的强烈自豪感,能够成为抵御外虏的英雄,对于一个男人来说,是最值得荣耀的一件事。

大河与渭水都是文明的母亲河。

也是大秦子民生生不息的地方。

匈奴来犯!

激荡起的是李原骨子里那一股炎黄子孙的血性,大秦的土地,大秦的家园,大秦的子民,岂能容忍化外的蛮族来践踏——。

面对匈奴人的铁骑,李原心中战意在加剧沸腾,这场不同文明的碰撞!农耕与游牧两大民族的对抗,是贯穿中国历史的一部鲜活的教材,从上古到近代,乃至现代,这种源于不同文化产生的冲突,就从来没有停歇过!

文明的传承,不需要愚蠢的说教,而需要实力和鲜血来悍卫。李原不是一个迂腐的人,从后世而来的他,看多了共和国和谐社会下,边境省份的那些**份子打砸抢的嘴脸,事实证明,怀柔政策只能治标,而不能治本。

真正能够一劳永逸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只有一个字:打。

打的匈奴人望风而逃,自此不敢东顾,收割一代又一代匈奴单于的头颅,当作军功章上的一枚枚炫目的徽志,这才是最为正确的做法。

征战需要积蓄,需要国力支撑。

历史上的二百余年后,大汉数年的休养生息,为武帝刘彻的北伐匈奴积蓄了大量的财富,支撑起了汉军的庞大军事行动。在刘彻的坚持下,汉军的一次次讨伐,将匈奴人打得一路西逃,最终只能去祸害遥远欧洲日渐衰落的罗马帝国。

目前的秦国,还不具备彻底解决匈奴人的实力,不过,李原同样的能判断出,刚刚解决了东胡和月氏的冒顿,也面临着消化战果、解决内部不稳定因素的问题。

所以,匈奴人南下,更多的目的是和上次劫掠河套一样,用一次次的抢劫与秦国争夺人口、财富、牛马等物资,以此来削弱秦国的国力,壮大自己的部族。

既然这样,李原不介意再用一次血的教训,让冒顿记住,大秦是绝对惹不得的。就算为此,消耗好不容易积蓄起来的财富,李原也在所不惜。与民族的生存之战相比,之前和项羽、刘邦等诸侯的内战,实在算不得什么?

——。

盖藏城。

匈奴临时王庭。

这座月氏部落经营多年的休息地,现在是匈奴左贤王的军帐所在,在大单于冒顿即位之后,左右贤王的位置分别被赐予了他的两名最为得力的手下,在这次与月氏的大战中,匈奴军作战的主力正是左贤王的部队。

不过,今晚。

左贤王并不是主角,真正的主人是大单于冒顿,早在二个月前,雄才大略的冒顿大单于就从细作那里知晓了月氏王试图反扑的消息。与志大才疏的月氏王不同,善于奇谋的冒顿很有心计的假作不知月氏人的动作,暗中却将匈奴本部精兵悉数征调到了距离盖藏城不远的黑水湖泊畔隐伏。

等到月氏王得意忘形,率领月氏大军攻击左贤王时,冒顿突然从侧后杀出,一举将老月氏王斩于马下!

现在,冒顿手里捧着的酒器,正是用老月氏王的头颅制成,这种头颅酒器的制作工艺有些复杂,首先会将头骨沿眉弓切开,取头盖部分,裹上兽皮,并镶上铜等金属边缘作成饮酒的器具。

月氏王毙命不久,冒顿手里的这具头骨酒器刚刚制作完成,还带着丝丝的血腥之味,这股子腥气让胆小的人望之胆寒,冒顿却是浑然不惧,东击东胡,西破月氏,匈奴在短短的三年时间内,终于成为了草原无可动摇的霸主。

对于这样一位年轻大略的雄主,匈奴上下无不臣服,不敢有丝毫的异心。

第305章 后路被断第252章 西楚群雄第94章 再遇故人第451章 罗马人,我们来了第525章 罗马军事化改革第191章 匈奴来袭第25章 白马之战(一)第481章 灭绝日本人第148章 宫斗第314章 包抄后路第169章 水淹七军第263章 有喜了第271章 刘邦绝望了第467章 希腊文明的余辉第355章 弩兵复仇第17章 鬼城大梁第454章 犹太人的复国梦第496章 **弩发明第53章 风暴眼第51章 大将军章邯第246章 投掷风暴第331章 李斯的遗愿第88章 逃亡在即第493章 美人心计第339章 赢氏被斩首第65章 西征咸阳第220章 边骑南下第189章 难消美人恩第349章 破楚之人第505章 孔雀王朝第160章 大无赖第400章 河套大战(五)第301章 开疆拓土第343章 英雄的舞台第115章 见色起意第478章 凯旋归国第232章 分裂与团结第121章 背水一战(五)第285章 生儿第163章 红颜祸水第136章 老对手第384章 小萌娃和女汉子第447章 西方文明史第429章 巴蜀奇兵第168章 奇迹与少年第295章 血战盖藏城第18章 竹枪威武第458章 罗马共和国第505章 孔雀王朝第487章 骷髅海盗来了第62章 木兰从军辞第114章 断尾求生第154章 李原VS张良第504章 东方的战神第227章 刺杀第262章 冷酷无情第492章 斯巴达勇士们第64章 一路向西第220章 边骑南下第70章 一网打尽第70章 一网打尽第258章 禅让汉王第296章 袭击后方第3章 生死一线第498章 暗战你死我活第80章 楼烦将第65章 西征咸阳第244章 大决战(四)第130章 边军危局第232章 分裂与团结第88章 逃亡在即第36章 共谋良策第155章 狮子大开口第215章 瘟疫第299章 凯旋第455章 圣母玛利亚第441章 天师道第258章 禅让汉王第289章 王子与公主第122章 背水一战(六)第427章 决战江南第33章 玉漱公主第66章 清君侧第519章 占领印度第373章 决不做阙氏第231章 腹背受敌第398章 河套大战(三)第290章 三十六使第397章 河套大战(二)第137章 升迁之路第108章 诸侯内讧第468章 “**”的危险第134章 炮灰部队第74章 老将辛胜第116章 无耻之徒第4章 死不休战第500章 大秦的年轻一代第453章 第二波西征第131章 决一雌雄第35章 风起云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