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分裂与团结

秦军一南一北,夹击宛城汉军。

韩信的这一转向,使得在南阳郡的局部战场上,本来兵力上处于劣势的秦军出人意料的取得了不小的优势。

秦军连续捷报,各路秦军几乎没有遭受到大的失败,而汉军方面,樊城、邓县的六千士兵被围歼,守卫各县的零散部队被击溃,加上在北线战场上与李原秦军作战时的损失,周勃手里的七万军队一下缩减到了五万人。

六万对五万。

秦军利用欺骗和战术上的合理运用,成功的让刘邦误以为秦军主力正在朝着郢都杀来,以致于错误判断连连,等到他醒悟过来时,宛城的汉军已经陷入到秦军的合围之中。

我们被秦军包围了。

我们损兵折将,失去了多座城池。

在这样的不利战局下,驻扎在这座育水畔南阳郡郡城的汉军将领齐齐色变,宛城汉军只剩下的五万人,其中有多少是强征加入不久的新卒,每个汉将都会在心里打鼓,与草台班子拉起来的汉军相比,秦军的六万人则完完全全是实打实的精兵。

宛城。

周勃紧急召集各路汉将商议军情,力图挽回被动的局面,但在这一次的军议会上,汉军将领内部却暴发了一场争执。

宛城汉将,以太尉周勃为主将,以刘邦长子刘肥为监军,韩王韩信、将领刘贾、程纵、程处、王武、陈豨等人构成了这支汉军的上层结构。

危机面前。

是最考验人的耐心、毅力、胆量和忠诚的。

是继续以现有的兵力,在宛城选择节节抵抗,以等待刘邦从郢都派来增援的部队,还是选择放弃宛城,保存有生力量。

“太尉,我们不能固守在宛城这个死地,我们应当杀出去,寻找秦军的薄弱之处,然后反败为胜。”提出这一建议的,是韩王信,这个韩国的王室后裔,对于固守南阳这个故楚的土地不感兴趣。

“秦军的薄弱一路,哪一路是弱的,是南面的五万秦军、还是北边的一万五千人,是韩信还是李原?”周勃沉着脸,质问道。

在失去了军中支柱曹参之后,周勃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掌控将领更多的依靠强力的镇压,而不是依靠个人的威信。

面前的韩王信正是周勃的潜在对手。

“自然是人少的一路,不,我们应该迅速的南下,主动捕捉战机,争取与汉王的主力反包围秦军韩信一部。”韩王信面露犹豫,支支吾吾道。

北面的秦军虽然只有一万余人,可是一想到领军的是秦国大名鼎鼎的号称不败名将的李原,韩王信就立时胸闷气短起来。

在以往,凡是与李原作对的将领,都已变成了一堆堆白骨。

韩王信还不想死。

他还要带着自己的队伍,向东回到颖川、回到西平,回到故韩的地方,回到祖先的陵墓前,这才是韩王信最希望做的事情。

另外,秦军东征的领军大将,名字也叫韩信,这让韩王信很是不爽,他最不忿的,就是屡屡有人将淮阴那个甘受胯下之辱的家伙,与自己这样出身高贵的王族子弟放到一起去对比,去评判。

“放弃坚城,而去与拥有骑兵、巴人、胡人的秦军野战,韩将军以为可能胜利吗?”周勃怒气冲冲的说道。

“太尉且勿动怒,韩信将军的意思,不过是想给大家寻一条活路罢了,要是一直这么死守下去,我们最后还不是也一样没有希望。”在军议期间,一直没有说话的监军刘肥忽然站起,说道。

刘肥是刘邦的长子,但其母曹氏只是沛县酒舍中的一个倡优,不仅地位低下,而且早早的死去,刘肥个人的能力上也和其父不能相比,所以,对汉王的王位他也没有什么想法,这次刘邦派了刘肥到宛城监军,他还心存感激。

郢都。

已经成为吕雉和戚姬两个女人斗法的地方,任何一个刘邦的儿子一不小心,就会被卷入其中,刘肥想活着,想好好的活着,享受自己安逸舒适的好日子。

刘肥的表态,让周勃的压制变成了一次笑话,而韩王信则从低落中笑出声来,在他的身后,刘贾、程纵、王武等汉将坚定的站在他的背后。周勃的这一边,竟然只剩下了宛城人陈豨一人。

“既然意见不一,那么我们就等汉王来裁定吧。在汉王命令到达之前,若发生违抗军令之事,就休怪勃军法无情。”周勃冷哼一声,狠狠的瞪了刘肥、刘贾等人一眼,然后大踏步的第一个离席。

“哼,神气什么,这将在外,军令有所不授,等到汉王命令到达时,我们只怕早早的被秦军包围在了城里了。”韩王信不屑的回瞪周勃的背影,然后便拉着刘肥、刘贾自成一伙到旁边私议去了。

对未来战局的预判不一。

是这一次汉军将领争执的起因,作为刘邦一力推荐的南阳郡郡守、五万汉军的主将,周勃一直主张就地防御,节节抵抗秦军的进攻,并主张尽力争夺每一座城池的控制权来逐步的削弱秦军的有生机动力量。

作为刘邦沛县时的老弟兄,周勃对刘邦的忠诚不用质疑,为了刘邦的大业,他可以去死,可以牺牲一切。

然而,周勃有这样的决心。

其他人却未必也同他一样,就连刘邦的儿子刘肥,也不甘心与宛城同存亡。

——。

四月二十三日。

初晨。

宛城的城门在吱呀声中,悄然开启。

一支汉军遮掩着旗号,从城中迅速的遁出,然后与驻扎在宛城东南角的刘贾、韩王信部队会合,沿着育水向东进发。

刘肥跑了。

在继续苦劝了周勃几次不听后,刘肥联合了刘贾、韩王信等汉将,带着一万余人朝着东面的颖川郡方面而去。

从南阳郡到颖川郡,这一路需要翻越千里的伏牛山脉,行军路上虽然艰难险阻,但总好过被秦军歼灭的结果。

一万汉军出逃。宛城的这支汉军,本来是周勃预留的部队,准备在战线不稳时增援处于危险中的友军,但现在,他手里突然变得一无所有。

“这真是太无耻了。”这个消息让周勃怒不可遏。刘肥作为监军,本来就担负着治军、整纪的责任,但他却带头违背将令,窜唆着刘贾、韩王信擅自脱离战场。

“太尉,我们还是赶紧下令收缩兵力,固守宛城吧,要是晚了,只怕前面的各路人马都要撤不回来了。”周勃跟前,唯一的一员汉将陈豨劝说道。

别人可以逃。

陈豨无论如何也不能。

与其他的汉将不同,陈豨是宛城本地人,这座城池里面,有他的家人,有他的族人,有他的许多认识的不认识的邻里亲人。

“陈将军,汝速传我将令,命南、北线的各部放弃沿途县城,快速向宛城靠拢,在三日之内,行动迟缓无法赶到的,将按军律严惩不贷。”周勃无奈的吩咐道。

在没有预备队的情况下,节节抵抗已经成了一句空话。周勃决定把最后的希望放在了守卫宛城这座坚城上面。

wωw •т tκa n •¢ 〇

——。

洛水上游。

北线的秦军正在向南推进中。

当潜伏在宛城的秦军暗间急切的回报宛城汉军异常情况时,李原偏师正沿途扫荡汉国各县,占领一地,巩固一地,不断的蚕食着汉国的土地,以此来作为秦国版图扩张过程中跟进治理的样版。

一批批从关中而来的内政文职官员,在秦军占领城池之后,即带着自己的一应班底占了县衙,查抄县库资产,封存薄册,忙得不可开交。

军情倏变。

李原立即召来苏角、蒙虎、章平议事,这三个旧秦军中的将领现在对李原已经佩服的五体投地。

以一万五千人牵制住了多达七万的汉军,从而为南线的韩信军赢得了战场的主动权,这样的大气魄就算是战神白起复生,也不可能比李原做得更好。

“诸位,间作来报,宛城汉军分裂,刘肥、刘贾、韩王信等人朝着颖川一带逃了,汉将周勃的手里,已经没有了底牌,接下来他能够做的,就只剩下了死守一途了。所以,我们要改变战略,迅速的向宛城进军,争取早日与南线的友军会师于宛城城下。”李原取过间作的密信,对着苏角等将领吩咐道。

“武侯,末将愿率本部骑兵奔袭汉卒,一定抢在汉军回转之前,截住那些溃逃之敌。”蒙虎大声请令。

“武侯,末将请令为宛城先登,不破城垣,誓不收兵。”章平不甘示弱,也站出来请令道。

“两位将军,可愿意同为先锋,为我大秦击破宛城,立此大功。”李原哈哈一笑,以言语激将道。

章平与蒙虎。

分别代表了秦军中的两个不同的团体。

一方是关内的秦军主力部队,一方是边郡的野战精锐部队,昔日,章邯和王离之间,就是因为这一层的矛盾,而使得强大到四十万的秦军被项羽各个击破。现在,李原希望能通过相互之间的合作,让曾经的裂痕弥补起来。

第92章 兵入关中第376章 斋桑泊大战(二)第486章 耐心大考验第9章 名声初起第463章 斯巴达克斯第228章 阎妞妞第21章 大神“月关”第480章 小公主第470章 谈判也要讲条件第180章 虎牢关大战(五)第354章 壮士断腕第237章 夜袭夜袭第437章 梅涓末日第380章 此仇不共戴天第454章 犹太人的复国梦第379章 东归英雄传第482章 淮南八骏第308章 射杀第326章 数路讨伐第405章 大破匈奴第176章 虎牢关大战(一)第306章 联楚救援第283章 丰碑不朽第519章 占领印度第450章 天池之战(二)第100章 陈仓之战(四)第142章 陈平之谋第133章 威武之师第284章 男人的承诺第51章 大将军章邯第226章 通婚第94章 再遇故人第163章 红颜祸水第446章 乌孙大夏第278章 俘卒生死第494章 三个女人一台戏第12章 投资与回扣第10章 顾芸娘第466章 巴尔干火药桶第197章 反击号角第338章 流寇自乱第62章 木兰从军辞第345章 虞姬失宠第212章 不得不降第154章 李原VS张良第92章 兵入关中第65章 西征咸阳第97章 陈仓之战(一)第322章 幸福的滋味第523章 大秦VS罗马全面战争第159章 十五小娘第174章 天下扬名第355章 弩兵复仇第241章 大决战(一)第39章 老夫轻狂第205章 激战不休第264章 幸灾乐祸第510章 印度人的内耗第113章 陈棣通敌第309章 人质第71章 奸细第134章 炮灰部队第197章 反击号角第14章 刘邦来犯第526章 多瑙河大会战(一)第3章 生死一线第360章 时不利兮骓已逝第402章 中行说现身第244章 大决战(四)第22章 复仇之战第369章 神武王第413章 南征在即第383章 北战南和第516章 坑道战第129章 鬼方作乱第308章 射杀第105章 不计前嫌第120章 背水一战(四)第317章 人心第466章 巴尔干火药桶第441章 天师道第159章 十五小娘第142章 陈平之谋第112章 雍王章邯第19章 秦军大捷第115章 见色起意第161章 辛追第367章 楚国覆灭第214章 青羊观第260章 亡命北逃第390章 叛徒臧衍第41章 疑团重重第193章 秦匈对决第246章 投掷风暴第353章 江东子弟第216章 南征第7章 大盗彭越第413章 南征在即第123章 背水一战(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