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楚无道共诛之

七年。

弹指一挥间。

在群雄逐鹿的乱世,时间更是过得飞快,当楚军狰狞着面孔的跨过平静了多时的边境线,当一面面血红的旗帜在秦国的土地上出现时,统一的真正决战终于到来。

虽然比起历史上楚汉四年战事要整整晚了三年,但李原治下的新秦,与那个因为连番战事而打得元气尽丧的初汉有着天壤的不同。

关中老秦人的根基,在被秦军收复之后,随着水利沟渠的重新疏浚,先进农耕技术的运用、小麦等新品种高产作物的推广,农业生产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已经成为了秦国名符其实的大粮仓。

而在巴蜀一带,虽然阴冷潮湿的天气,会给人带来病痛的折磨,但都江堰水利工程的灌溉区域还是在一年年的扩大,水稻的种植技术、面积还有产量也在稳定的社会环境下连年得到增长。

至于秦国的其他地方,在匈奴人远遁和内部暴乱平息之后,也开始有了复苏的迹象,这其中就包括了关中的故赵、故燕、故楚地方,这里的民众在事实的对比面前,也逐渐开始接受秦国的治理。

与之相比,项楚治下的百姓,日子却要难过的多。北征燕地惨败,随后又是与英布的江东之战,一次次财力和国力的透支,让曾经富庶的楚国东部陷入到反复纠缠的死结之中。项佗在治政方面,能力确实也有,但项氏在用人方面的狭隘却让楚国在竞争中落在了后面。

虽然有项羽、项庄叔侄支撑着,但项声、项襄、项悍还有项伯,这些在项氏子弟中能力算得上出众的子弟,放到天下这个大环境下,他们的能力只能勉强算作中等。在比拼耐心、人才储备、综合国力的较量中,项羽终于沉不住气了。

邯郸。

因为楚军的来犯。而陷入到紧张忙碌之中,这座昔日赵国的故都,在被秦国占领之后,正在重新显示其河北重镇的重要地位。由郡府紧急发布的动员令,已经将郡城周围各县的郡兵、青壮悉数征调到了郡城内。

赵地的百姓在经过了一年时间的休养生息之后,本指望能在平静中过上安稳的日子,却不想,又等来了楚国的强盗。

郡守赵歇也是难的从沙丘郡府里面走出,神色惶恐的听取郡内各处送来的军情。

自古成王败寇。

失败的君王能够善始善终,屈指可数。在见证了申阳、司马殷、刘邦、魏豹等一个个曾经的诸侯王横死之后。赵歇越来越对自己降秦的决定佩服起来。

野心本就不大的赵歇,降秦之后日子过得倒也舒适,秦国的郡守权力很大,事情也很多,不过,赵歇也清楚自己是什么身份,若是他当真辛辛苦苦什么事情都揽下来,只怕郡守没做几天就会被罢了,只有象现在这样。当一个挂名的郡守,有事情放心的交到底下的郡尉、郡丞、县令的手里,才是正确的选择。

城西,沙丘。

邯郸郡所属重要官员聚集一处。商讨应对楚军来犯措施。

“楚蛮来犯,我郡兵蠃弱,不如报予武侯,请援为上?”终日与歧黄为伴。梦想着平静活到终老的赵歇,面对楚军的来犯,显得惊惶失措。不知如何是好。

“郡守且宽心以待,我邯郸城有上万军民守卫,又岂是区区万余楚蛮能攻取的。现在当务之急,是召集各地郡兵,还有军民加固城池,以抗楚蛮来犯。”郡尉季心神色冷毅,沉声安慰道。

在从燕地回归之后,季心被任命为邯郸郡尉,这个职务在地方上来说足够的显赫,可以说掌握着一郡的军事力量,但季心心中却并不满足。

如果没有见识秦国边军那种舍我其谁、勇猛无比的气势,他或许会象其他的人一样,对自己的能力感到骄傲,但在见识了边军与匈奴人作战的淋漓场面后,季心渴望自己能够成为开疆拓土军团中的一员,即便马革裹尸,也是无怨无悔。

季心有意为将,燕赵之地的百姓素来勇烈,邯郸郡的郡兵、青壮在季心的操练下,战力并不输给楚军多少。面对楚寇的进犯,这些不久之前还拿着锄头的农夫,在稍经整训之后就登上城垣,成为了守卫郡城的一名士兵。

钟离昧劝降无果。

楚军遂以冲车、云梯攻城,奈何邯郸军民齐心协力,季心又正值年轻气盛、气势高涨的年龄段,与日渐迟暮的钟离昧正好形成鲜明的对比,长途而来的楚军攻城五日,始终破不了邯郸坚城。

在邯郸城战陷入到僵持之际,三川郡、河东郡一带,李原与项羽两军主力围绕着荥阳、虎牢一线的争夺也日趋白热化。

六月二十七日。

项羽亲率三千楚骑乘夜遁出,一日夜疾行三百余里,攻占位于秦国腹地重镇朝歌,在一番烧杀抢掠之后,这支楚军轻骑又转向往北,向着邯郸郡的方面疾驰,大有与钟离昧军合围邯郸秦军的态势。

面对楚军不顾后路的疯狂反扑,李原选择的应对之策同样大开大阖,远道从河西赶来的五千秦军锐骑在李仲翔的率领下,一路尾追在楚骑的后面,这支秦骑借助一骑双马的优势,追击速度比楚骑要迅捷了许多。

一方四处劫杀,一方紧追不放。

在中原大地上,两支骑军纠缠在了一处,就好象姐妹一样不可分割,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加上远离己方的补给地,项羽骑军的冲击势头在持续了半个月之后,终于开始萎迷了下来。

七月十日。

失去动力的楚骑在损失了近千余骑之后,不得不在鸿沟一带停驻了下来,在这场骑兵的追逐战中,虽然项羽凭着高超的指挥才能,屡屡反击得手,让年轻的李仲翔吃了不少的苦头,但双方在战马供应和骑兵素养上的差距,还是让项羽败下阵来。

丢失了燕地之后,楚国的牧场只剩下了在南方的零星山地,这些地方牧养的马匹虽然也能使用,但与来自北方的高头健马相比,不论是从个头上、还是耐力上都要差了许多。

同时,因为缺少有系统的训练,楚骑三千人的规模已经达到了供养的极限,与之相比,秦国目前拥有河西、九原两支多达数万的骑兵军团,这些来自草原上的健儿几乎每天都在马上奔驰生活,他们中的不少骑卒还拥有和更为强壮的匈奴人交战的经验。

鸿沟。

南接颖水,经大梁、过大河,北连濮水、济水。

这一条开凿于东周末期、由魏惠王亲自督造的人工运河,是战国先秦时期连通南北的重要水路通道。

楚军退守鸿沟,也就意味着放弃了主动进攻,而转入到守卫已得的大梁、成皋一带魏地,在进攻秦国腹地无所得的情况下,退一步保住已有的胜利果实,对于楚国来说,确实是稳妥的一步。

可惜的是,项羽的这一算计要想实现,也已困难重重。

李原绝不是只挨打而不还手的人,在之前一直压抑住力量,只不过是他为伐楚赢得支持的一种姿态。

“楚无道,负恩义,项残暴,唯天下共诛之!”当楚军背弃一年前相约和睦友好的誓约窜入秦地,当一封封被楚军劫掠告急的文书从各郡飞递往雒阳,当一队队流离的百姓哭诉着诉说家园被毁的遭遇,秦军将卒的愤怒也被顶到了最高点。

在家国大义受到威胁、信任忠诚遭受背叛的羞辱面前,来自不同地方、不同口音的秦军士兵在一级级命令的调度下,高举着秦国的旗帜,高唱着“赳赳老秦、复我河山,死不休战,血不休战”的战歌,从四面八方云集鸿沟。(未完待续。。)

第459章 马其顿的末日第103章 李斯低头第36章 共谋良策第87章 黄雀在后第219章 半渡第260章 亡命北逃第42章 荥阳之变(一)第396章 河套大战(一)第500章 大秦的年轻一代第7章 大盗彭越第273章 群狼战术第150章 甘六郎第494章 三个女人一台戏第275章 项伯又来了第470章 谈判也要讲条件第31章 新的诱惑第228章 阎妞妞第96章 诱惑陷阱第193章 秦匈对决第94章 再遇故人第67章 诈关第427章 决战江南第223章 黑金第278章 俘卒生死第484章 海盗舰队第171章 猜忌重重第153章 不打了和谈第477章 城市平民暴动第43章 荥阳之变(三)第363章 韩信伐齐第435章 不嫁小人第370章 星辰大海第39章 老夫轻狂第330章 吕雉VS赢氏第16章 猛将樊哙第482章 淮南八骏第121章 背水一战(五)第335章 云梦大泽第4章 死不休战第12章 投资与回扣第83章 人质胁迫第203章 汉中攻略第386章 读书郎第60章 冒险一搏第284章 男人的承诺第373章 决不做阙氏第393章 火药研发第486章 耐心大考验第220章 边骑南下第76章 青年近卫军第15章 运筹帷幄第460章 人口问题第393章 火药研发第183章 一团乱麻第155章 狮子大开口第84章 赵贲赵成第416章 渡江战役第40章 亲兵营第278章 俘卒生死第363章 韩信伐齐第212章 不得不降第275章 项伯又来了第88章 逃亡在即第344章 酒后乱性第172章 神兵天将第238章 狭路相逢第378章 痛失大将第505章 孔雀王朝第223章 黑金第429章 巴蜀奇兵第511章 所罗门隘口争夺战第339章 赢氏被斩首第419章 攻城恶战第293章 左车献计第495章 圣母的男人第254章 新长安第302章 三国志第301章 开疆拓土第106章 鸿门宴第369章 神武王第459章 马其顿的末日第88章 逃亡在即第130章 边军危局第238章 狭路相逢第256章 斩草除根第284章 男人的承诺第450章 天池之战(二)第238章 狭路相逢第369章 神武王第453章 第二波西征第263章 有喜了第346章 季布被疑第176章 虎牢关大战(一)第59章 意外之局第516章 坑道战第204章 强攻城垣第321章 神鬼魃魈第369章 神武王第329章 吕泽的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