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7章 陷阱重重

项羽来犯!

并连续突破秦军的数道防御线。

在楚军全力以赴发动进攻的过程中,秦军一方的应对,从总体来看,很有些被动的态势,这与李原一直以来倡导的“以我为主、张我优势”的军事指导思想迥然有异,秦军在面对秦军狂攻之际,优势在哪里?又用什么方式来体现?

难题摆在李原及诸将面前,楚军一波波的进攻就象层层的叠浪,不断的冲击着秦军的防线,每破开一层,楚军的士气就高涨几分,项羽更是振臂大呼,呼喝着麾下将卒们将秦人悉数歼灭。

秦军大纛下。

李原、李左车围着一方由沙土制作而成的简易沙盘,正在一步步的推演着当前战局的变化,楚军每前进一步,代表着红色的小旗帜就会挪动一步,而相应的原本在那个位置上的黑色小旗就会被撤下。

现代行军打仗的必备:沙盘。

在秦军之中已经普及到了校尉一级将领,象李左车这样足智多谋的将领更是对沙盘的实况直播惊喜不己。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沙子、泥土、还有小木杆都是随处可见的东西,秦军甚至于连携带都不需要就能在短时间内将整个战场的情况还原出来。一旦要想撤走,更是只需要让士卒几个铲子就能将沙盘毁得看不出什么来。

“武侯,项楚已经逼近到我中军第五道防线,末将以为,不能再等下去了,要是项籍发起疯来,我军就无法挽回了。”在连续听取了数次战况不利的军报后。李左车坐不住了,神色略显紧张的说道。

李原点了点头,语气冷峻的说道:“南线的我军目前已经收缩兵力,开始向我中军靠拢,如此一来。项籍必须加快速度投入更多的兵力突破,我们且再等一等,等到楚军全部精锐悉数入了包围圈,再给予以重创,到时候,也让项籍知道。打我大秦的埋伏也不是那么好进好出的。”

这一场鸿沟之战。

李原的指挥、判断能力表现的很平庸,从目前的战争进程来看,和当初巨鹿大战时有许多相似的地方,秦军的指挥显得机械而呆板,缺少应变的果断。但实际上,这些所有的欺骗都只是为了加深项羽的印象。

项羽一生。最荣耀的顶点,就是在诸侯作壁上观时,独自率领楚军击破了章邯统率的四十余万秦军。

这一份荣耀就象一个枷锁,让项羽沉浸于其中,一生不能解脱出来。从心理上分析,如果秦军在战场上摆出类似于巨鹿的战场态势,就是要诱使项羽陷入到力战的陷阱之中。而为了应对楚军最后的猛攻。李原更是准备了多种的反击手段。

晨七时。

楚军用时三刻,击破了秦军的第四、第三道防线,先锋箭头距离秦中军只有一千丈的距离,而同时,回援的李仲翔正在对楚军后翼发动牵制性的进攻,秦楚双方的战事进行到这里,已经是不死不休的局面了。

再没有撤退的可能,除非放弃部下,独自逃命,至于最后能不能逃得出去。还要看运气使然,李原从鸿沟对垒一开始,就没有想着要再放项羽回去。这一场诸侯之间的内战,持续时间已达七年,对于即将面对草原上恶狼匈奴人的秦国来说。用于调整的时间并不会太多。

“左车听令:汝即率战车部队出战,命令投掷兵上阵!”

“令:骑军一部从侧翼迂回,打击楚军的步军大队。”

“其余将士,随本侯出战!”

一道道命令跟随着中军斥候飞奔的身影传递到四面八方,此时东方的启明星已经升起,天色也开始亮了起来,秦军大营因为楚军的突入而变得热血沸腾,红色与黑色就象两股截然不同的洪流,在搏斗中不停的消耗着自己的能量,一直到有一方退出为止。

项羽直捣秦军中军,在还剩下二道防线的严峻形势下,李原亦是积极的调兵遣将,准备迎击楚军先头部队,除了本部中军的七千精兵之外,李原同时征调了李左车的后军战车部队加入到防御战团。

战车。

是一种古老的作战手段。

在骑马尚不普及的春秋时期,将领作战往往是站立在由双马或四马拉扯的车厢里面,一手扶着车辕,另一手则手按佩剑,摆出一副舍我其谁的气派,当然,要是说起车战时在战场上的风度的话,除了那位不敢为了显示仁义半渡而击的宋襄公外,不复再有其他人。

战国末期,随着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易服改革,随着中原人与北方游牧民族融合的加深,骑马作战渐渐取代战车成为战场上的主流,代表着一个时代的战车也渐渐的淹没在了历史的洪流之中。

不过,在新秦复起之后,出于对后世装甲坦克部队的偏爱,战车作为一个特殊的兵种被保留了下来,与之相对应的,是兵造一大批制造战车的工匠改行制作用于驰道长途运输的车辆,这种面积庞大、象极了一个充气金瞻的大肚车有一个好听贴切的名字:孕妇。

没有错。

孕妇车,肚子里面装载着足够多的可以供给部队的辎重,而在外层的防护上,在木板与木板的连接处,是一个个铜钉,同时,为了防止发生着火事件,木板的表面,还被涂上了一层厚厚的桐油。

在车体的两侧部位,又有若干个可以容得下弩矢发射的圆孔,这种圆孔不大,车子里面的弩手甚至于连瞄准的望山都不用,因为就算他们看到了目标,也无法让弩矢的射角发生改变,换句话说,这是一种固定位的弩矢射位。

这种圆孔射击位在敌人接近的时候,还可以换为长枪突刺,当敌卒试图靠近车体时。一根根锋利无比的长枪疾刺而出,可以想象,一旦被刺中将是什么下场。

如果单单只是战车加上弩手、长枪手的配置,这还算不上什么新颖的发明,让人感到新异的是。这种战车由四个轮子组成,而且并不只是单单一层,而是双层结构,孕肚是它的下面一层,而在上面还有一层类似于嘹望台一样的平台式构造。

平台据高临下。

在平原上一旦出现,就如同凭空多出了俯视对手的巨大优势。在平台之上,将近六百名小月支的蛮汉圆睁双目,一脸杀气腾腾的样子。

打仗。

无非就是比拼底牌谁更厉害的一场游戏。在项羽的底牌全部亮出之后,李原也开始派出自己一方由多兵种组成的强力部队。

——。

楚军连破七阵。

项羽嘶声怒吼,猛然勒住乌骓马的缰绳,回望麾下楚军将士。

红色的激流正在席卷黑潮。虽然四周俱是秦人,但这些楚卒一个个赤红着眼睛,挥动着兵器,就象一个个恶鬼一样。

“哈哈,儿郎们,随某家屠秦狗去。”项羽大笑着,鼓足全身的力气大喝道。他努力的将挂着血污的霸王大戟高高举起。其实让他胸膛里一颗跳动的心快要崩到嗓子眼了,喉咙里的咸腥味和身上的血腥味交织,使得他整个人就象天上下来的瘟神一样,不可阻挡,无坚不摧。

项羽胯下,漆黑的乌骓马大张着嘴巴,呼哧呼哧的喘着粗气,连续的冲杀,让这匹身经百战的战马也有些吃不消了。

马的年龄,以三岁到五、六岁为最佳。而乌骓马的马龄已经接近十年,换句话说它的壮年期已经过去,正在逐渐走向衰老。

人困,马乏,将卒的士气在消磨中一点点的低落。

项羽却还要发起强力的进攻。他的执着与坚持,曾经为他赢得过胜利,但今天,面对精心策划、更有底气和实力的李原,项羽的前进路上,已是再无突破的可能。

叫喊声中,又有数名渴望立功的楚军校尉、都尉叫喊着,奋起余勇越过项羽的马头,向着秦军的下一道防线奔了过去。

可惜的是,他们的这一次红色大浪去的快,回的也快。

就在项羽还没反应过来时,前方的楚军部队已经倒下了一大片,项羽的面前,突然出现了一连串高度达到双层房子的木制战车。

在“房子”的一个个孔洞里,疾射而出的弩矢在面对楚军密集的冲锋阵形时,几乎是不加瞄准的就一矢收割一条性命。仅仅一刻钟的功夫,楚军倒下的人就达到了二百余人,而更加严重的是,这些楚卒俱都是能够以一挡十的悍卒。

“霸王,秦人的弩矢太厉害了,我军冲不过去,不如转向——。”一名楚军校尉满面血污的冲到项羽跟前,声音嘶哑的禀报道。

“汝,贪生怕死——,何能当我项籍之将?”项羽怒喝一声,一戟探出,将惶急的楚将挑落于马下。

“快快准备火把,焚了挡路的辎重车。”

“秦狗没援兵了,连辎重兵都出来了,大家伙快加力一把。”楚军将卒的叫喝此起彼伏,对于战车、弩箭列阵的战法,楚人在渡过刚开始的惶乱之后,也想出了应对的方法。

“卟!”

“卟卟卟——!”

就在楚军大呼小叫的当口,半空中重物破空的声响就象一块块从天下降的巨石一样,带着急促的风声下落。

项羽侧身带过乌骓马小跑了几步,好不容易才避过一杆下落的粗大短枪,枪身擦过身体的时候,项羽只觉得通身一阵发冷,这种感觉就象被敌将单挑了一般。

“蛮兵,蛮兵的长枪?哎呀——。”

楚军中,惊叫声响成一片,项羽甚至于能听到熟悉的将领的绝望叫喊之声,但此时,他也自顾不暇,若不是乌骓马通灵,他只怕也很难避过秦军的这一场枪林弹雨。

按照射程来说,月支兵的投掷距离,其实要远过弩兵发射的有效射距,方才,李原特意嘱咐将楚军大队放近了,并先由弩兵发动第一轮射杀,然后,再出动月支投掷兵,对位于楚军中央位置的重要将领实施精准打击。

面对一根根从天而降的短枪,被钉在地上的楚军将领足有十余员,就连项羽身边保护的亲骑也损失了二十余名。而更让项羽气急的是,点燃火把试图投掷焚毁秦军战车的士兵也被一一“枪杀”。

楚人的臂力,与习惯了投掷的月支人相比,差距不是一点二点。

“李贼,果然狡猾得紧。”面对重创,项羽恨得咬牙切齿,充血的重瞳里,布满了疯狂,继续冲撞上去,在秦军弩兵和投掷兵的双重打击下,能不能破开缺口实在没有把握。可要是后退的话,再想靠近李原的中军大纛会更加的困难。

第314章 包抄后路第323章 河东盐池第79章 末代君王第23章 患难兄弟第333章 一龙双凤第93章 凤鸣岐山第258章 禅让汉王第171章 猜忌重重第192章 救援月氏第353章 江东子弟第391章 两脚羊第126章 瓮中之鳖第259章 雄心犹在第183章 一团乱麻第298章 秦楚伐匈奴第173章 请君入谷第178章 虎牢关大战(三)第138章 脆弱结盟第490章 一战闻名天下知第148章 宫斗第31章 新的诱惑第121章 背水一战(五)第55章 女人心思第195章 围歼第327章 黑火药第387章 追杀大月氏第22章 花木兰第47章 荥阳保卫战(四)第407章 贪腐问题第452章 占领中东第369章 神武王第358章 真正底牌第525章 罗马军事化改革第511章 所罗门隘口争夺战第297章 胜利会师第81章 雷霆战车第351章 楚无道共诛之第93章 凤鸣岐山第372章 鬼戎白羊第271章 刘邦绝望了第367章 楚国覆灭第421章 血流成河第378章 痛失大将第273章 群狼战术第194章 李仲翔第146章 精彩大戏第37章 叔与嫂第486章 耐心大考验第457章 基督教与天师道第437章 梅涓末日第95章 再见刘邦第369章 神武王第121章 背水一战(五)第443章 罢黜李政第268章 攻敌必救第250章 俘虏六万第28章 白马之战(四)第174章 天下扬名第35章 风起云涌第315章 逼退匈奴第107章 韩信献计第477章 城市平民暴动第396章 河套大战(一)第61章 狂妄苏角第261章 李必的私心第353章 江东子弟第160章 大无赖第393章 火药研发第454章 犹太人的复国梦第303章 雨中恶战第214章 青羊观第343章 英雄的舞台第390章 叛徒臧衍第21章 大神“月关”第417章 勇者胜第206章 破城第51章 大将军章邯第290章 三十六使第429章 巴蜀奇兵第105章 不计前嫌第64章 一路向西第141章 严峻考验第141章 严峻考验第277章 项羽的谋算第213章 真真假假第439章 天下初定第95章 再见刘邦第40章 亲兵营第477章 城市平民暴动第183章 一团乱麻第381章 强者霸权第166章 钟离昧第412章 越王后裔第194章 李仲翔第177章 虎牢关大战(二)第521章 大秦,出征!第387章 追杀大月氏第86章 劫狱计划第144章 郦生之死第211章 陆贾游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