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京津通车

(朋友们考试完了,可以放松一下了.)

然后肖峻就开着汽车回来了,兰儿一看,这是个好玩意儿,她就非要学习开车,肖峻很高兴地答应了她,找了个驻军的操场,然后告诉了她油门、刹车、离合器的三个踏板的位置,方向盘抓在了手中就可以了,找了个没人的地方,小心翼翼地起了步,然后自己就转了起来,一会儿就可以正常行驶了,以后再注意一下,处理情况没问题了。兰儿开车转了一会儿累了,肖峻就让自己的那些警卫们也学习一下驾驶,每个人都试了一下,有几个小伙子学的很快,几乎是没怎么动手就行了,这是他们的天份,肖峻就有意识地让他们多开了一会儿,以后就专门培养他们作司机好了。兰儿就高兴地开着汽车回宫了。

为了增加新的利润点,肖峻又想法生产酒了,这个时代的人都好这一口,那就多生产一些满足人们生活的需要吧。另外还可以出口赚取外汇,何乐不为呢?他马上就给几个地方发电报让他们生产酒,山西有历史上的汾酒、四川有传统的五粮液、北京人喜欢的二锅头、河南的杜康、直隶的刘伶醉、当然中国最好的要数茅台酒了。

这几个地方的督、抚大人收到了肖峻的电报,恨不能马上就给肖峻跪下磕头,这太好了,人家给自己指明了发财的路子,自己再不动手干,那不是傻子吗?快、快、快,很快的,不管是出于什么心吧,反正五花八门的酒厂算是弄出来了好几个,肖峻马上发电报向他们表示祝贺,让他们不断地扩大规模,扩大经营,尽快地能拿出效益来。增加本地的经济实力,不要有事就和上面要钱了。同时也拉动了相关的行业,如包装的瓷瓶,和粮食生产,以及运输业的发展。那时玻璃还少,就又让有关人在秦皇岛研究生产民用和军用的玻璃。

当然了办的最好的要数山西和北京了,因为这里是肖峻影响最大的地方,人们对他的指示,执行起来最为得力,也是最彻底的。马上就有人给肖峻送来了生产出的样品,肖峻品尝了一下觉得还可以,比现代工艺生产的质量要好的多了,因为这主要是传统工艺生产的。一投入市场马上就受到了欢迎,同时也有了出口的定单了,因为这是高税产品,所以很快就可以有税款入库了。

肖峻没事也喜欢喝一点,他就专门到了北京的酒厂去看了一下,对于酒的生产,他是个门外汉,但是自己一来就给人们提了气,他主要就是和人们商议怎样可以提高产量,搞好口感,这个口感是没问题了,那么就是产品的产量问题了,如何增加产量,那些酒作坊的人坐地一起,很快就想出了好招了,无非就是扩大场地、增加设备,招收工人了,多占一些地,多增加一些大缸,把住产品质量关就可以了。然后就是包装问题,不能老是用原始的坛子呀,酒缸啊什么的了,让他们到秦皇岛的玻璃厂去看了一下,拿着自己给他们画的酒瓶子的样子,请他们去生产就可以了,只要是能把玻璃生产出来,做好了模具,具体吹什么那不就好说了吗。

铁路的建设进行很快,由于是在政府部门的大力支持下进行的,有大量的民工、也有大量的军工,铁路的铁轨是由马鞍山提供铁矿,在上海生产出来的,直隶的唐山提供的铁矿石,再由天津制造的火车头、列车车厢,枕木是由东北提供的,当时运输枕木的队伍,几乎是排成了队了。施工当中有了什么问题,政府部门马上就到位了,处理一些像民宅、祖坟等一系列问题,政府拿出钱来就可以解决了,当然对一些故意闹事的往大牢里一扔就好了,等到铁路一成,再把他出来就可以了,最先完工的就是北京到天津的铁路,经过一年多的紧张施工终于完成了。

永定门外的火车站,彩旗招展,鞭炮齐鸣,通车典礼的会场已经布置好了,只等有关部门的领导们一到就开始,所有参加施工的人员都来了,这一段是美国帮助设计修建的,那些老外们早早地就等在了一边,车站的工作人员也已经等在一旁了,他们都是一水的新式统一服装,帽子上有一个“人民铁路”的帽徽,这是肖峻剽窃的后人的东西,可是这个形象肖峻就是感觉到非常好,所以他就采取了这个。

一身新式服装的太后和皇上,在肖峻和一帮大臣的陪同下来了,军乐队演奏起了欢快的乐曲,鞭炮齐鸣,机车的汽笛也响起来了,车站广场上举行了简短的通车典礼,肖峻让詹天佑对人们发表了演说,他对在场的人们说道:“今天我们有了自己的第一条铁路,然后我们还要有更多的铁路,它们将为我们的建设发挥出最大的效益。”他用了一句现代人人都知道的一句话“要致富先修路。”

是啊近代的资本主义国家不都是先从铁路修起吗?我们现在也走上了这一条路了。以后东南西北都是连通的铁路,这不光是运送军队方便,更主要的这是我们的经济大动脉啊。这些人现在可能还不是很理解的,可以后他们是一定会理解的。

他们登上了崭新的列车车厢,太后这里看看,那里摸摸的对一切都新鲜,尤其是给她准备的那节专列车厢,用了一半的地方作了一个办公室,里面有非常漂亮的办公桌,还放着十几把红木的椅子,一头是她的包厢,卧室里一张大床铺,侧面有一个作工考究的立式衣柜,空白的一面墙壁上还有一幅国画,整个空间不太大,可是却显得那么高雅舒适,还有她自己专用的卫生间和厕所,自来水,里面有漂亮的大镜子和一些化装品等。另外还有专门给她预备的餐车,兰儿又到餐车看了一下,餐车上的人给兰儿送来了茶水,兰儿喝了一口感觉还不错,跟着她的小李子对她说道,可以让宫里的御膳房派出几个人到这里来专门侍候您,兰儿笑了笑说道:“算了吧,人家能作什么就吃什么好了,不要专门再准备了。”

机车一声长鸣,列车开动了,看到窗户外的田野在向后面快速移动,车厢内异常平稳,几乎没有什么颠簸,只有车轮压在铁轨上的声音,这些大臣们全都是非常地好奇,从车厢的这一头走到了另一头,他们个个赞叹不已,现在对肖峻不仅仅是佩服了,而且是崇拜。

以前到天津一般要用两天,骑马快跑用一天,到了可就累的很了,可是要是抬轿子去可就要三天了,要是太后或是皇上的全套仪仗,到天津那就得要四天,现在只需用两个时辰就可以了,如果顺利办完了事,还可以当天返回的。

目的地是天津,所有的大臣都要去,这不光是为了让他们赶时新,主要是让他们感觉一下这个速度,给那些守旧的大臣们一点启发。

天津的老龙头火车站,迎接和参加通车典礼的人也不少,还有海军的仪仗队,由于海军的将领大部分都是留学生回来的,他们对西洋的那些东西接受很快,全套的阅兵队列,经过肖峻的改变,已经搞的很好了,北京来的人全都非常地高兴,也充分地感觉到了自己内心的自豪感。

肖峻他们一行到了天津,主要是视察一下天津的工作,对天津来讲,肖峻有自己的私心,自己小时候在这里上学,少年时一些美好的生活都是在这里渡过的,因此除了山西以外,就属天津来的多了,这天津原来是李鸿章的天下,是中国洋务运动的发祥地,又是个沿海城市,所以对新事物的接受要比其它地方要快,可是由于地方官的问题,从总体发展来看,不是很快,天津的官员有天津县、道台、北洋衙门、北洋水师、海关等,互相之间扯皮推诿的事很多,直接影响到天津的发展了,这一次肖峻领着太后、皇上来这里,就是要让他们能提高认识,尽快发展起来。天津的官员也希望肖峻能常来,只要给自己支上两招,这以后的政绩就大大的了。

肖峻只是在看着,转着,没有说什么,天津的官员级别比较低,只是个道台,相当于州官的级别吧,不行要给他们升格,不要再受其它的官员的约束了。像天津、上海这样的沿海城市不能像以前那样设置官员了,他们手中也没什么财权,对,要能给他们放权,让他们能更快地发展起来,还要真正地给他们支上几招,才能真正解决天津的问题,这个人员问题,就是要放上一个有能力的大臣,这个问题人要在军事、政治、经济上是个全面人才才好,让谁来呢?这些满族人是不用考虑了,汉族的让谁呢,肖峻皱着眉头,太后看了笑道:“怎么了,我的肖爱卿,又有什么上愁的事了?”

第87章 首恶必办第349章 空战第359章 英国的最后一仗第312章 全民一心第44章 朝中汇报第221章 关心好蔡锷第136章 先想破产的商人第96章 军事会议第349章 空战第93章 全面备战第74章 扩展津沪第264章 西部的工作开始了第66章 凯旋回京第49章 俘虏也有人才第356章 狙击手中的大鱼第69章 与日谈判第68章 新式高考第15章 集团成立第146章 又要过年了第219章 马六甲海峡第134章 镇住他们第246章 战争机器开始运转了第362章 帮一把沙皇第283章 白衣天使的三根手指第336章 狩猎者第175章 徒劳无功的联军第17章 山西一把手(二)第24章 西去打俄军第71章 贵族闹事第146章 又要过年了第19章 试验新武器第83章 跟着我跑第82章 瘦身部队第53章 参观山西第357章 围点打援第204章 下一步的军备第200章 扬眉吐气的谈判第256章 我也有中华帝国的血统第17章 山西一把手(二)第107章 兵者诡道也第22章 山西有煤第20章 巡视祁太平第12章 太后召见第217章 漫长的丛林行军第173章 誓死保卫台湾(五)第118章 津浦通车第172章 誓死保卫台湾(四)第328章 四路进攻俄罗斯第307章 大海战第43章 返回天津(二)第44章 朝中汇报第65章 奇袭日海军第194章 皇帝的婚礼第149章 抒情歌曲都爱听第234章 了解民生问题(三)第26章 新军带老兵第94章 外滩公园第336章 狩猎者第173章 誓死保卫台湾(五)第208章 新的战争理念第271章 火药桶爆炸了第322章 怎么成了“殖民军”了第186章 天津保卫战(十)第227章 磨 砺第88章 家属无罪第294章 强国的综合实力(二)第45章 一夜深谈第302章 猎潜行动与面子问题第137章 金龙船舶公司第16章 山西一把手第125章 直飞承德第83章 跟着我跑第286章 通过战争去学习战争第233章 了解民生问题(二)第185章 天津保卫战(九)第130章 双管齐下第47章 与俄谈判第29章 捉住敌首第348章 搂草打兔子第369章 南边一只狼第326章 制空权(三)第363章 奥匈帝国解体了第113章 恶人必须有恶招第231章 成功起降第369章 南边一只狼第147章 西藏是联军侵略的前奏第164章 战安南再显神威第282章 发明了抗生素第244章 给德国人鼓气第122章 老人是天津活地第151章 青藏高原保卫战第243章 我们比他们着急第16章 山西一把手第78章 这是个人材第54章 再看海军第346章 租借马赛港第140章 拉住本地人第140章 未来的狙击手第327章 攻占凡尔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