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 完结章

171完结章

承恩公出人意表的胆量非凡了一回,他非但敲登闻鼓,告的人也身份非凡,乃当今皇后。

登闻鼓的特别之处在于,自来登闻鼓之案,上达天听,没有不接的理。

故此,哪怕宋家打点了都察院与内阁,此事依旧是闹的沸沸扬扬,无人不知。

不过,宋家也非等闲之辈。承恩公敲完之后,接着承恩侯宋荣也去敲了一回,论文采,宋荣状元之身,论口齿,宋荣以前曾在监察院混过。关键是,宋荣比承恩公明智一千倍,承恩公去告皇后,宋荣并没有去状告太后。不然就太可笑了。

宋荣直接告承恩公捏造事实、诡言巧辩、谋害中宫、妄图朝纲、目无君父、天生妖孽!

承恩公给宋荣气的吐血,指着宋荣怒吼,“宋子熙,老夫是皇上的亲舅舅!”

宋子熙一掸衣衫,假假道,“劳您提醒,本官是陛下的亲丈人!”

有宋子熙亲自出马跟承恩公掐架,内阁都松了一口气。不想更荒唐的事在后头,方太后偷偷出宫,避到仁德亲王府上,口口声声皇后要害她。

事已至此,哪怕郑博也不能不开口说一句了。不过,郑博很冷静,他的上书是,希望中宫就太后离宫一事做出解释。

内阁也上书也是类似,太后出宫并非小事,何况还嚷嚷着皇后要谋杀太后,兹事体大,中宫必须就此事做出解释。

仁德亲王则要求接陛下与皇子、皇女们出宫,当然,这也是为了大家的安全着想。

这是个道德能杀人的社会,普天之下,稀奇的事儿多了。像婆婆喊救命的事儿,不能说没有吧,但在皇室还是开天辟地头一遭。满朝文武一时都不知道该如何反应。

内阁首辅彭老相爷不避嫌疑的去了趟宋府,宋荣的脸色就不必提了,直接道,“说句难听的,皇后若是真有不敬之心,太后根本出不得宫。”

彭老相爷也不信宋嘉言会做出这种昏头的事,依宋嘉言的智慧,哪怕真要杀方太后,也得等九皇子登基之后啊。想到方太后种种匪夷所思的行为,彭老相爷叹道,“陛下以孝治天下,太后忽发妄语,令皇后名誉受损。”

宋荣道,“好在禁卫军与御林军都加以整顿过,忠心不二,总不会再出现逆王之乱。”流言并不会死人,这事虽然对宋嘉言有影响,但,并非没有翻盘之机。尤其彭老相爷亲来,看来,内阁还是倾向于九皇子的。

彭老相爷面露忧色,道,“长期以往,恐怕局面难以收拾。”不孝的名声,谁都背不起,何况是一国皇后?宋嘉言是死是活,彭老相爷并不关心,关键是嫡皇子,母以子贵,子以母贵,不能因皇后而连累到嫡皇子才好。皇后乃一国之母,不可能因太后几句话就让皇后去死,万一中宫不稳,连累的绝非一二人,说不得会引起朝纲震荡。在这个时候,彭老相爷力求维稳,方来宋家商议此事。

“当今之即,唯有先请太后回宫再说了。”宋荣道,“我倒想请老相爷同我一道进宫求见皇后,先问一问皇后的意思才好。”毕竟这事儿得跟宋嘉言商量,依宋嘉言的脾气,愿不愿意低这个头还两说。

彭老相爷道,“也好。”事涉皇后,他们不好自作主张。

宋荣与彭老相爷进宫倒是很顺利,宋嘉言正带着孩子们用膳,宋嘉言道,“爹爹与彭相这个时辰进宫,肯定没用午膳的吧。”遂吩咐宫人多加了两付碗筷。

宋荣唇角直抽,哪里有吃饭的心,不过,规矩使然,他还是先谢了皇后赐膳,与彭老相爷分坐两畔,一时宫人搬上两小桌荤素得宜的膳食来。虽然宋嘉言赐膳,君臣有别,并不能在同一桌上用餐。

五儿还偷偷的朝宋荣眨眼睛,宋荣对五儿笑笑,看她天真无邪的模样,宋荣微微叹口气。直待用过午膳,宋嘉言吩咐吕嬷嬷道,“嬷嬷,你带着皇子公主们去隔间儿休息。”因方太后离宫,宋嘉言索性将宫内皇子公主都叫到昭德殿来。

五儿不乐意走,说,“娘亲,我想跟外公说说话儿。”

宋嘉言笑,“今天你外公来是有要紧事,等下次带你去老梅庵看师太好不好?”

五儿有些失望,不过,一想到能去山上玩儿,她又高兴起来,就乐呵呵的跟着吕嬷嬷去午睡了。

待孩子们走了,宋嘉言呷口茶,温声道,“太后的事,我知道了。”

宋荣问,“娘娘可有什么打算?”

宋嘉言看梁嬷嬷一眼,梁嬷嬷将一份诏书取来。寻常诏书是以龙纹祥云装饰,这份诏书却是凤纹牡丹的刺绣,同样精美异常,于朝中却极为罕见。无他,这并不是皇帝的诏书,而是皇后的诏书——中宫笺表。

皇后被称为国母,并非只是口头儿的尊贵。在律法规矩上,同样给了皇后不逊于皇权的权利,当然,这种权利,皇后很少用。不过,皇后一旦动用中宫笺表,皇帝都不会驳回。

宋嘉言写的是一份:论兄终弟及书。

彭老相爷与宋荣分别看过,两人都是混迹官场多年的老狐狸,对于宋嘉言的胆量气魄却是极为佩服的。无他,宋嘉言这份诏书上话并不多,却是字字穿心断肠:昔闻庄公母,汉有窦太后,今太后娘娘意欲兄终弟及,偏爱幼子之心,天下皆知。万物有代谢,皇位有更迭,太后欲我死矣,置皇子皇女于何地。我之将死,唯望亲王殿下荣登皇位,善视天下,善视皇子皇女。

这完全是赤果果的翻脸的节奏啊。

宋嘉言道,“太后如此,无非是想仁德亲王登基罢了。孝顺孝顺,顺者,孝矣。既然是老人家的心愿,没有不成全的道理。”

闻此言,彭老相爷立刻起身,一撩衣摆,便推金山、倒玉柱的跪了下去,道,“老臣深受陛下大恩,皇位更迭,自夏商起,从来是父传子、子传孙,除非陛下无嗣,方另择宗室承袭皇位。今陛下有数子,焉可令藩王承袭帝位?老臣请娘娘收回此诏!”说着,一个头叩在地上。

宋嘉言脸上没有半分动容,根本不理会彭老相爷的话,反道,“太后置我于死地,仁德亲王意欲迁陛下、皇子、皇女们于亲王府。我死就死了,只是可惜丈夫与儿女们将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了。彭相阅事无数,精通史实,与其孩子们落入野心家之手,不如一开始就将皇位奉送。彭相不必担忧,新帝登基,照样要施恩老臣。”

彭老相爷多年老臣,能做到首辅,自然是一流人物。现在后宫要翻天,昭文帝病重,哪怕不想干预后宫之事,彭老相爷也要表态了。他沉声道,“娘娘此话,老臣不敢应奉。太后是陛下生母,娘娘是陛下正妻,俱是身份尊贵之人,恕老臣直言,再如何尊贵,娘娘与太后也要遵从祖宗法度、皇家规矩。谁是谁非,谁为储君,皆要按规矩法度来。既然太后离宫,言及皇后,老臣斗胆,恳请皇后与太后当面分说一二,以正清白,以还是非。”

“说到法度规矩,彭相为内阁之首,亦是东穆国法度规矩的护法之人,只是,我不知藩王久居帝都是何规矩?”宋嘉言道,“彭相是视而不见,还是有何难处,不妨与我直言。”事到如今,她是绝不容仁德藩王继续留在帝都了。

彭老相爷脑中飞快盘算,沉声道,“仁德亲王就藩奏章就在内阁,既是王所请愿,没有理由不允。”

宋嘉言温声道,“那就有劳彭相了。”

“仁德亲王不过藩王而已,蒙蔽太后、污蔑本宫、甚至图谋圣驾,种种大逆不道,看在陛下与太后的面子,我不想计较。”宋嘉言道,“他不适合继续留在帝都,让他就藩吧。”

宋嘉言的话是符合内阁利益的,不论何时,内阁都不希望藩王干政,何况是成年藩王!故而,彭老相爷应了声,“是。”内阁是倾向于代表正统的嫡皇子的,故此,宋嘉言的名声不能坏。方太后又是太后的身份,有错也是无错,既然方太后无错,就要找个够身份的替死鬼。不是别人,仁德亲王最合适。此时,若说仁德亲王没有别的想法,彭老相爷也是不信的!

宋嘉言道,“亲王就藩之后,我会向太后娘娘说明一切的。后宫之事,还是无涉前朝的好。”

彭老相爷沉默半晌,道,“娘娘,太后毕竟是陛下的生母。”

宋嘉言笑,“我既然嫁给了陛下,陛下的体面,就是我的体面。彭相太小看我了。”抚摸着手里的中宫笺表,宋嘉言递出去,“拿去明示天下。”

“娘娘三思。”

“我已经三思过了。”打蛇不死,反受其害。既然要翻脸,她绝不会给仁德亲王翻身的机会。敢败坏她的名声,她会叫那对母子明白什么叫感同身受的!

彭老相爷不敢像封驳方太后懿旨时拒绝宋嘉言的中宫笺表,只是彭老相爷尚未接下笺表,就被一只修长苍白的手握在了掌中。

因为语涉要事,此间已经清场,宋嘉言身畔也只有一梁嬷嬷而已。她并未注意有人自隔间侧门悄然而入,而彭老相爷与宋荣二人,碍于规矩,头都不好多抬的,自然更未留心。

宋嘉言侧眸微挑,便看到了一张苍白而儒雅的脸。昭文帝的脸仍然是苍白而憔悴的,鬓间几许银丝,眼神虚弱又清澈,甚至带了一点点天真的宽厚透澈。宋嘉言从未见过昭文帝这样的神色,昭文帝握住中宫笺表,声音不高,还有一点商量的意思,“先不要明发。”

以前不觉着这男人有什么要紧,忽然之间失去才明白什么是依靠。宋嘉言唇角不自觉的微微翘起来,眼睛弯弯,起身扶一把昭文帝坐在正中榻上,道,“哦,你醒了,那就交给你了。”说着就要离开。

昭文帝握住宋嘉言的手,“你也听听。”

宋嘉言笑,“陛下躺了许久,饿不饿,我去叫他们弄些东西来给陛下吃。嗯,还是先叫太医诊脉吧。”

昭文帝笑,“好。”

什么是帝王?

御膳房将几样清粥小菜做好呈上时,承恩公夺爵削职的圣旨已经明发。当方太后哭哭啼啼的赶回宫廷,仁德亲王一家人已在御林军的护送下离开帝都,就藩咸阳。

后宫与朝廷开始了新一轮的大清洗。

宋嘉言其实心内有许多想问的话,却又问不出口。昭文帝似乎明白,却又什么都没说,皇太子的册封仪式已经在轰轰烈烈的准备中了。

宋嘉言觉着,对于昭文帝,她还是应该怀有一颗感恩之心,毕竟,昭文帝维护了她的名誉,又将她的儿子正式册封为皇太子。昭文帝笑,“莫要发傻,小九儿是朕的儿子。”

宋嘉言大惊,叹道,“真是不得了,陛下大安之后,都能看破人心了。”

昭文帝笑,“阿离知不知朕在想什么?”

宋嘉言摇头。

“真不知?”

“我可没陛下的本领。”

昭文帝挽住宋嘉言的手,轻声道,“辛苦你了。”自始至终,只有宋嘉言一直守护在他身畔。照顾他,伺候他。不离。不弃。

“说这个做什么。”宋嘉言笑,她与昭文帝的身份注定了不会有太激烈的爱情,不过,她仍然愿意做好本分,起码不辜负这个男人带给她的地位与自由。她也一直相信,做个好人要比做个坏人更容易得到快乐。

不过,什么是好人,又什么是坏人呢?

如方太后质问昭文帝,“你怎么这样心胸狭隘,将你弟弟赶走!你已经是皇帝了,多给你弟弟一些有什么?”那张颓老的脸上,有不满、有憎恶、有伤心,种种复杂的情绪交织,唯独没有愧疚。

昭文帝问,“给多少方能令母亲满足?”

47 晋江原创发表172 番外27 晋江原创发表48 晋江原创发表77 晋江原创发表62 晋江原创发表157 晋江原创发表111 晋江原创发表72 晋江原创发表123 晋江原创发表33 晋江原创发表90 晋江原创发表90 晋江原创发表66 晋江原创发表34 晋江原创发表112 晋江原创发表87 晋江原创发表156 晋江原创发表16 醉酒113 晋江原创发表67 晋江原创发表4 婆媳之争第13章 辛家打脸神经51 晋江原创发表4 婆媳之争58 晋江原创发表63 晋江原创发表163 晋江原创发表124 晋江原创发表43 晋江原创发表90 晋江原创发表78 晋江原创发表102 晋江原创发表122 晋江原创发表102 晋江原创发表3 一箭四雕172 番外106 晋江原创发表157 晋江原创发表146 晋江原创发表137 晋江原创发表156 晋江原创发表26 晋江原创发表47 晋江原创发表52 晋江原创发表146 晋江原创发表3740127 晋江原创发表112 晋江原创发表43 晋江原创发表93 晋江原创发表42 晋江原创发表3258 晋江原创发表19 岁月的阅历119 晋江原创发表101 晋江原创发表77 晋江原创发表18 挨揍3143 晋江原创发表第15章 兄弟姐妹35131 晋江原创发表100 晋江原创发表76 晋江原创发表第15章 兄弟姐妹74 晋江原创发表36148 晋江原创发表95 晋江原创发表148 晋江原创发表99 晋江原创发表148 晋江原创发表149 晋江原创发表93 晋江原创发表122 晋江原创发表74 晋江原创发表3554 晋江原创发表96 晋江原创发表7 神棍宋嘉言3277 晋江原创发表28165 晋江原创发表111 晋江原创发表159 晋江原创发表73 晋江原创发表170 晋江原创发表第14章 心思客至辛竹筝155 晋江原创发表145 晋江原创发表3 一箭四雕32165 晋江原创发表76 晋江原创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