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无纳税,无代表!

朱皇帝早就琢磨着收税的事情了。

在和首相罗芳伯提了一嘴之后。

朱皇帝就要求税务部提交地方田产税赋清查报告。

在基本上由文人士大夫占据主流的大明朝廷。

有两个机构是文人士大夫不太能插得进的。

一个是军队。

还有一个就是税务。

其实还有一个“大明的影子政府”,也就是大明皇家财团,这个朱皇帝的私人机构也不会和传统文人士大夫扯上关系。

对于朱皇帝来说。

枪杆子和钱袋子。

这两个关键要害部门是要牢牢掌控的。

所以今年毕业的道华大学等新式大学的毕业生,大多都被朱皇帝安排到了税务、大明皇家财团里面办事。

这些新学的人才是朱皇帝着重培养的,未来肯定是要提拔几个入内阁的。

大明如今已经是一统天下,周围大战也基本上结束。

朱皇帝很确信,真正的大战会在十几年之后的美洲!

对于现在的大明来说,这十几年的关键不是打仗。

而是梳理内部。

首先就是移民。

往南洋、东北、北美的移民。

尤其是北美。

欧洲人不是傻子,他们当然知道最后的格局会是东西方之争,虽然朱皇帝也知道,欧洲团结可能不太能办得到,但是料敌从宽,万一欧洲人真的团结一致对付大明了,大明这边自己没做好准备,岂不是完蛋?

所以这段时间。

朱皇帝倒是勤勉了不少。

三天两头的就开会。

一面盯着东北集体农庄的事情,一面盯着东南八省的田税清理问题。

今天开的就是一个内阁各部门的官员扩大会议,来的人不少,足有三十多人,坐在了会议厅内,都拿着小本子等着记录朱皇帝的

现在新大明的官员们都知道。

朱皇帝脾气很好。

对官员们都很客气。

上来开会,跪是不用跪的,站着都不用,直接就是坐着。

这个做派让一些伺候过乾隆的前清官员是有些不太习惯。

而且出手也很大方,宫里面有点什么喜事就喜欢派红包。

整体上是个非常好伺候的老板了。

但今天的朱老板脸色却很不好看。

派遣下去审计各地田税情况的官员提交上来了一份报告,详细揭露了地方上的豪绅是如何通过政策的空子来避税、躲税的。

除了所谓的注缓。

还有长价、短价之说。

大户减价交纳,称之为“短价”。

小户加倍征收,称之为“长价”。

由于派遣下去的税务司的官员都不是儒生士大夫。

而是退役转文官的军官,或是在新式学堂学习过的新学学子。

是朱皇帝的铁杆。

而且还没有被地方上的士大夫们腐蚀。

所以这一份报告是非常的直白的揭开那些满口仁义道德的士大夫们的所作所为的。

‘好啊!言必称圣人之血,满口都是道德文章,结果呢?’

朱皇帝脸色阴沉。

在场的众人面面相觑。

那些学生官,这是捅了马蜂窝了啊!

一点规矩都不懂啊。

“皇上,臣以为这“长价短价”之事事出有因,行之有年,从前清到现在都已形成官吏,一时间要改也难,另外士大夫居向野,负担教化百姓之责,又无别的什么营生,只能出租土地以获取微利,若是再以“平价”征收,只怕天下士大夫破产者要如过江之鲫了,而且地方上没有士大夫操持维持秩序,天下难免又要陷入纷争。”

正在说话的是礼部尚书欧阳厚均。

此言一出。

应者如云。

在场的不少官员都纷纷出声附和。

“士大夫之利不可轻动。”

“士大夫乃天下稳定之压舱石,责任重大,朝廷理应厚待!”

大家纷纷出声说道。

现在朱皇帝开始有了要向东南士大夫开刀的苗头了。

又要查税,又要过问各种陋规。

这么搞下去。

士大夫们的利益可就要大大的受损了。

他们以后就得和泥腿子们一起交同样的税了。

朱皇帝虎目一扫。

现场的官员们顿时就不敢说话了。

他怎么也是开国皇帝。

他的皇位是打出来的,平时脾气好,但是也没有人敢说这个皇帝好欺负。

“士大夫是什么人?地主?读书人?依礼,他们可有比其他的大明臣民更高的地位和待遇?”朱皇帝的声音在诸臣耳边炸开。

他现在可不是只能依靠士大夫的皇帝。

他手头有大军,手头的军官退役后也能到地方上任职,而且还有大量的新学的学子等着安排。

另外还有勋贵子弟。

同时他还有一个大明皇家财团的体系。

这个体系也能培养出一些新式的官员干部。

所以.

这些文人士大夫根本无法拿捏大明皇帝。

反而要被大明皇帝拿捏了。

“没有功名的,就是普通老百姓!普通老百姓之间凭什么要分出什么长短?”

朱皇帝冷哼一声说道。

“朕待天下士绅可是极厚了,这大明天下如今有十几万个官位给到了文人士大夫,这大明天下得官之容易,比前清可要容易个十几倍吧?”

“这自古以来,科举得官至少都要举人的功名,但举人能得官的都是少数,要进士才能得容易得官,甚至进士也未必就能有官做,算下来,一年进士不超过拜仁,而朕的大明,秀才就可作官,光是东南八个省就养官十三万有余!”

“这些士大夫得到的官,比前清十年、二十年得到的官位都要多好几倍!”

朱皇帝高声说道:“朕难道是苛待了东南士大夫了?可是他们呢,收点田税,推三阻四,还要想办法转嫁到小民的头上,也不怕逼反了小民自己倒血霉!”

在场的官儿都不吱声。

他们虽然是文人士大夫,但是他们都是皇帝近臣,都在私底下请教了朱皇帝投资的学问。

有钱了也没有去买田地,而是投资了大城市的房地产了。

所以现在在东南八省的旧文人们的利益,他们虽然同情,但是却犯不着为了这些不相干的人搭上自己的前途强出头。

见到大家伙都不说话。

朱皇帝自顾自的说道:“所以这一次,朕要彻底绝了一切陋规,这什么文人士大夫读书人,和普通小民没有人什么区别!不存在任何特权!”

“该交的税一视同仁,一体交纳!”、

“传朕旨意,从即日起,全国进行田产实名制登记,确保每一块田地的产权都具体到个人!谁拥有哪一块田产,都需要领取田产证明,日后无论是买卖还是遗产过户,都必须要在朝廷进行的登记管理,否则按照无主之地处理!”

田产实名制?

大殿内一群高官面面相觑。

田产要办田证,还要在朝廷进行等级注册。

这.这以后谁敢买田了。

大明朝官员的俸禄才多少啊。

哪个当官的要是一下子买了几万亩田。

不用说。

肯定是贪官。

朱皇帝当然知道手头下的官员都不太干净。

官僚的历史,大概就是贪污的历史。

朱皇帝可不敢指望手头的官员一个个都是两袖清风的清官。

人性上的东西不是说两句大道理,讲讲仁义道德就能被克服的。

所以朱皇帝对于贪污其不是不能容忍。

他知道,这杜绝不了。

不过他要确保的是不会发生系统性的贪污导致官僚系统崩溃,导致大明朝廷的财政体系崩溃。

这就要模仿近现代的国家政权建立起专业化的税收制度了。

而且这个制度必须要有法律来保障执行。

朱皇帝见到众人的表情,嘴角露出了一丝微笑:“朕知道大家都颇有财产,不过大家的财产加起来也不会超过朕的一成,朕这个皇帝就是大明朝首富,难道还怕大家伙发财了?诸卿申报的只是耕地,至于其他的城市房产、商铺、股票、存款、债券等,都不在此列!”

没错。

朱皇帝这是要和地主阶级过不去了。

地主阶级在这个时代是落后阶级嘛。

肯定是不太能发展工业化的。

财富被地主阶级固定在土地上。

无法进入市场流通。

这在朱皇帝看来简直是罪大恶极!!

这是对资本主义发展最大的阻碍!

所以。

和地主阶级过不去是必然的。

打地主不是因为地主是坏蛋。

而是因为他们是时代发展的绊脚石!

不过朱皇帝的大明帝国毕竟不是革命得很彻底。

所以只能通过各种手段,来限制传统的地主-佃户的生产关系的产出。

最好能让这些地主们都没办法通过这样简单粗暴的租赁就能获取到足够的利益。

这样他们才有动力去进行“土地的资本化经营”。

不逼他们一把。

谁也不愿意轻易改变。

其实传统文人士大夫能维持地主-佃农这样粗糙的生产关系的利益,很大程度上是和他们拥有的特权有关的。

如果把地主士大夫拥有的那些特权全部免除。

这种粗糙的土地管理方式能够获得的“投资回报”就相当有限了!

在投下了“田产实名制登记”这个震撼弹之后。

朱皇帝就宣布小朝会结束,然后把几名重臣留下了下来继续开销会。

“皇上,这个田产登记怕又是个得罪人的事情”

顾松有些面带犹色的说道。

这田产实名登记,肯定是得罪人的,毕竟这时候的地主老财可都是守财奴,白银都藏在地窖里面发霉呢。

看到在场的官员都有些为难。

朱皇帝笑了。

“这事也不用担心,朕自然不会往死里得罪士大夫,而且朕现在做的事情,可都是对士大夫们有利的,朕也是读书人,也算是士大夫之中的一员嘛,所以现在做的是事情,都是为天下士人打算的。”

呃.你算个什么读书人。

论语都背不全的.

官员们心里面吐槽。

但是嘴巴上当然不敢说了。

“这登记田产,是为了下一步实行的【分税制】配套的,朕打算推行【税法】,好让这收税纳税之事,有章可循,有法可依,有制度可以配套,日后大家都按照规矩来,士大夫的好处少不了。毕竟天下人都知道,我大明是和士大夫共天下的。”朱皇帝说道。

什么和士大夫共天下

在场几人都知道朱皇帝这么说的时候,肯定是要狠狠的得罪一番士大夫了。

“皇上,何为分税制?”

顾松问道。

朱皇帝嘴角上扬。

分税制,自然是剽窃了后世的办法了。

后世经历过一个连续四十年的高速发展期,地方上的官员们在那四十年不遗余力,想尽办法,扩大财政,招商引资,发展地方经济。

每个地方可以说都是铆足了力气。

之所以如此,第一原因当然是因为地方官员们都是人民的好公仆,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了。

而在这个原因之外,还有一点点小原因。

那就是利益!

后世的税收分中央税和地方税。

而大部分发展房地产、招商引资带来的税收都是地方税。

地方上的经济越繁荣,地方财政盘子就越大。

地方上使劲儿捞钱呃,不是,是使劲儿为人民服务的劲头当然也就越大不是。

地方上如果收到多少税都被朝廷装进了腰包,地方上一点都留不下,那地方上还能有什么干劲?

什么都收走。

就无法激发积极性!

这一点。

当老板这么成功的朱皇帝如何不知道?

之前大明还没天下一统,各项制度,体系都没建立起来,有些地方甚至还在实行军管,有的地方还在打仗、。

还有的地方土匪遍地,地方治安混乱。

这些都需要派遣军队梳理——大明可容忍不了土匪,因为大明朝廷是要招募移民去关外,去南洋的,地方上土匪完全是障碍。

而到了现在。

四川、中原还在梳理。

但东南八省就可以先行进行税收制度改革了。

“朕有这个想法已经有些年头了,大明的税收,得分地方税,中央税,朝廷不能把地方上的一切都收走,要给地方上保留一定的税收财源,才能更好的建设地方,中央税就是关税、利息税、盐税三项目,地方税这是商税、田税、矿税、印花税四大项,税收的多寡,要直接和在各级议会拥有的名额挂钩,税收多的地区,拥有的议员数量就多,地方上只要完成才停下达的税收指标,即使是自身财政无法做到自给自足,要靠上级和朝廷补贴,也是可以在各级议会保留一定数量的代表权.无纳税,无代表!”

第457章 北方鏖战:孤军深入第96章 汉官皆无耻,汉人不可信。第213章 战中原,倾国之赌第300章 库伦条约第343章 还有意外收获第106章 什么叫做降维打击啊第243章 旗人出路在哪里第142章 欧亚美三大轴心!第244章 诸罪归乾隆第276章 这是清军残余?这明明是明军精锐!第441章 美国红脖VS极端皇汉第320章 去澳洲挖金矿了第467章 有史以来最为猛烈的炮击第130章 会有一个南北朝吗?第68章 不投也得投【求收藏求追读】第435章 半个地球都是大明的了第361章 农村结构在崩坏第67章 朽了的八旗【求收藏求追读】第48章 造不如买【求收藏,求追订】第95章 八旗大爷,一钱汉。第113章 血战赣州城第356章 朝鲜王第61章 黄埔风水好啊第123章 包衣们,努力!第380章 扩张,人口是关键。第189章 关外旗人,人人泣血。第326章 印度诸侯要地盘,平西藩要女人!第461章 只要俘虏朱宜鑫第240章 叫门天子可不多了第468章 撤?第410章 解放黑奴?第100章 土豪,学霸,世交。第184章 加码!孰优孰劣?第53章 北伐行动指挥部的争论第366章 朝堂新势力第421章 大英帝国的印度洋舰队第28章 日本也很重要呢【求收藏求追读】第401章 煤和铁第331章 杨遇春吊打威灵顿公爵第210章 战中原,胸甲骑兵!第469章 脆弱的团结第381章 征西都司,出击!第341章 诸子的义务第351章 明苏也是可以联合的第390章 崩溃第78章 指生为死和旗将汉兵【求全订】第207章 平西王有了,谁是永历呢?第220章 近卫骑兵,冲锋!第269章 四打一,应该能赢吧?第107章 你有升天球,我有黑狗血第14章 东亚海权之战第303章 不考?那就别考了!第449章 先把美国人的血流干!第384章 士兵的积极性和新战术第155章 战中原,战印度。第460章 为何而战?第287章 天皇有几个师?第451章 接触!第463章 要赢了!第104章 乾隆死而定江南?第439章 美国排华了!第443章 王对王,朱皇帝VS拿破仑!第58章 是不是有点太谨慎了?【求收藏求追读第206章 乾隆的大八旗第315章 儒生VS工人第345章 资本主义的工业第156章 大英帝国,赢辣!第167章 大明印度洋舰队VS大英东方干涉舰队第412章 入华考试的漏洞第463章 要赢了!第308章 什么叫做老殖民者啊....第298章 太子是熊孩子第270章 要做好国民的心理建设第84章 亲手开启大工业时代!【求追订】第433章 胜利属于大明第362章 小农经济在瓦解第288章 日本的明主在哪里?第85章 明清会打成拉锯吗?【求追订】第459章 90万VS160万!第404章 周式分封第143章 大练八旗,大清版授田证第67章 朽了的八旗【求收藏求追读】第278章 沙皇的利刃第296章 新西班牙舰队的覆灭第112章 城破!碰撞的洪流!第119章 乾隆的杀心第240章 叫门天子可不多了第145章 靖福州,反对派。第365章 悬赏令!敌人已经动手了!第418章 印度洋,是大明的!第421章 大英帝国的印度洋舰队第37章 八万对两万,优势在我。【求收藏求追第294章 送上门的功劳第174章 入关!入关!第350章 新大陆的血肉磨坊要让日本武士的命第198章 被终结的海洋霸权第6章 您的人民在看着呢第381章 征西都司,出击!第257章 糟糕了,这可是王朝末日的景象!第22章 大明朝真的要回来了吗?【求收藏求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