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节 浪战(终)

赫拉特城最早的记载起始于公元前古波斯帝国居鲁士二世时期,之后被马其顿帝国亚历山大大帝攻破并重新修筑城堡,接着是为期六百年左右的希腊化时期。公元三百年左右,萨珊王朝时期,赫拉特是基督教景教派系的传教中心,建筑风格属于东西方交替影响的产物,后来经过嚈哒人①以及之后的阿拉伯东侵,城市几经损毁。

公元一千年的时候,则是土库曼人在原有的基石上建立起来的,周围的墙廓并不是东方规格的直线型,也不是西方棱堡的风格,而是结合夯土和砖石混搭而成。这种粗糙的技术其实也无可非议,突厥人这个时期本就是从草原部族向农耕转型的时期,他们真的不善于守城。

夜晚因为军令不敢擅动的守城兵胆战心惊的看着城外的骚乱时候,城里同样不安宁,总是有莫名的火光烧起,凌晨过后到将近黎明之间的短暂时候,更是几个城门附近全是火焰与浓烟。

火光掩映下,阿拉伯人旅馆门前,一众被救出来的汉人或者欧洲百人奴隶开始努力的跨上战马,孩子和女人由男人扶持着,在关河西的吆喝声中涌向东城门。

“奥尔基,派人通告那噶那里,带着所有这些人直接撤到哈里河北!”老罗骑着黑云,据守在旅馆门前的通道处,盯着撤退的人群。

奥尔基应诺一声,吩咐旁边的亲兵去东门传讯去了。

之前的一刻,那噶带着人干掉了东门所有赫拉特守城兵士,撤退的路途已经畅通。时间已经不早,再耽搁天就要亮了,老罗不能不担心天亮之后土库曼人的反应,还有城外六部营地的动向,因为消息传递不方便,他并不清楚城外的具体情况。

他是个进攻型的战士,却不是为了进攻什么都不顾的家伙,算无遗策谈不上,却也轻易不会出现什么纰漏,否则也不会在后世成为军中的鹰派精锐军官,后又在佣兵中成为队伍的领袖。

老罗留在原位驻守的目的是因为这里是通向东门的最宽敞通道,只要赫拉特守城军往东门协防,这地方就是必经之路。

从这个阿拉伯旅店的门口,到城主府的门口大概有一千多米,可以远远的看到城主府的门口火光一片,影影绰绰的有很多的人影在那里晃动,少有人朝这里张望,虽然不远处的东门同样到处是火影。

阿史那杜瓦尔有些气急败坏地从自己的府邸走出来,抓住一个从身边路过的低级军官,“你们的将军色楞格尔呢?在哪里?”

整整一个晚上的担惊受怕,阿史那杜瓦尔实在有些经受不住,这可不是平日里寻欢作乐一整夜,而是睁眼瞪着莫名的回廊不敢外出,身边还有几十具死得奇形怪状的死尸,他能够强打精神出来问询具体情况已属不易。

“回……回城主,色楞格尔将军在军营,没有您的命令不敢外出。”小军官只是个低级的百人长,平时见上城主一面都是天大荣幸,哪里有机会和城主这么面对面的说话?

“为什么我这里出了乱子,他都不过来?”色楞格尔当然是杜瓦尔的心腹,如果不是多年的了解,他都要怀疑是不是心腹叛乱,否则怎么始终没有出现。

“城主,前夜天快黑的时候,城外的六部营帐就开始莫名其妙的混乱,他们彼此互相攻杀,还有人试图打开城门想要闯进城内来,色楞格尔将军调集了五千人加防,还派人去寻找六部营帐的头人,但始终没有人回来……”小军官见城主大人没有恼火,说话的思路也顺畅了不少。

阿史那杜瓦尔却被小军官的话吓住了,混蛋马哈穆德究竟招惹了什么人?自己这个赫拉特城主的主宅被人闯入,所有府内的护卫十不存一,自己的脑袋也差点被人摘了去,城外的几万部族兵居然也在这个时候闹起乱子来,如果真的让城外的乱兵闯进城内来,恐怕满城所有人都没有好日子过了。

如此说来色楞格尔还算是忠于职守,只是自己的府里……阿史那杜瓦尔回头看看自己的住处,外围基本被烧的一塌糊涂,里面主宅的入口却是新起的火头,莫名其妙的像来自地狱的火焰,粘到人身上更是难以扑灭,三五个来救援自己的军兵就是直接被爆燃的火焰直接烧死,他们身后跟随的人更是有至少二十多人因为救助被火焰烧伤,甚至管家斯木留克被烧掉了一只左臂,心急想快点逃出去的哈克木.胡图尔更是直接被烧死。

尽管现在看着已经安全了,内卫头子亚希克就站在身后,旁边还有数十个军兵,阿史那杜瓦尔却没有一点心安的感觉。那双黑色眼睛的主人仿佛时刻注意着自己的一举一动,那种高大的充满压迫性的身材仿佛随时会从黑暗中扑出来拧掉自己的头颅。

“去把色楞格尔叫来!叫他派人……派至少一千人……不……两千人过来!”别的人他管不了,阿史那杜瓦尔绝不能轻易的丢掉自己的小命,什么财富、女人、权力都是虚的,只有自己的命保住了,才能说什么阿史那家族的荣耀。

老罗当然不知道自己把赫拉特城主的胆子吓破了,他守了半个多小时,三千多被救出来的人已经基本撤出了城内——奴隶们没有自己的各人物品,所以并不像平民迁徙那么拖拖拉拉,为了人身自由,他们并不缺乏胆魄,唯一的困难只是体力不足,不过有了战马代步,还有一众战士保护,整体的行动还是很快的。

“安提亚克,去西门、北门和南门放火的士兵回来了吗?”启明星已经开始出现在东方,天就要亮了,虽然不怕土库曼人的士兵,但自己的手下都已经忙碌了整夜,老罗可不想因为时机的把握,让士兵们被围攻累死。

虽然不是正式的军阵攻杀,安提亚克还是对这一晚上的杀戮觉得很惬意,他恭谨的回答道:“将主,三个城门那边放火的士兵已经从小路赶回,后面没发现有追兵。”

“全部吗?”老罗需要一个完美的结局,虽说有人没能按时撤回也不是什么大事,隐藏在赫拉特城内潜伏待机也是计划的一部分,但总归是留了手尾,丢下手下不顾可不是他的做法。

“是的,全部!”安提亚克也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完全出乎了他的想象,即使是强大的罗马人也没有进行过这种战斗。

“好!奥尔基,叫齐所有人,我们撤退!”老罗紧盯着远处人员越来越多的城主府门口,朦朦胧胧间看到了很多正在聚集的赫拉特守城兵。

“是,将主!这个旅馆……”奥尔基大声应诺,不过对老罗没有在阿拉伯旅馆做任何安排有些奇怪。

“不用管了,这里的阿拉伯人没惹到我们,不用理会他们。”老罗当然明白奥尔基的意思,但是他心中还有一些底线,旅馆的主人阿拉伯人只是单纯的生意人,不是传教的伊玛目,也不是征战的军人或者间谍,稍稍的手下留情并不妨碍大局。

无谓的杀戮只会制造太多的仇人,对自己未来的布局没什么好处,他甚至还在旅店阿拉伯老板的桌柜里面留下了一千个金币,算是打扰他生意的补偿,这些金币弥补那位阿拉伯老板的损失戳戳有余了。

五分钟后,断后的百多骑涌到了赫拉特东城门。

“阿尔克,后续的布置弄好了?”黑云停住脚步,老罗冲着正在路边忙碌的阿尔克询问道。

“马上就好,将主!这些小东西保证可以让土库曼人再次享受到火热的夏天!”阿尔克正盯着手下斥候们埋设绊发雷——绊发火罐。夏天已经过去,中亚的昼夜温差正在变大,黎明前的这一段时间正是温度最低的时候。

斥候们对绊发火罐这种东西也是非常感兴趣,这些家伙多数都是猎人出身,这种能够给敌人批量制造麻烦的东西太对他们的胃口了,偷袭、布防、阻敌……哪一样都可以令战斗变得多姿多彩,就像在山林下套子抓兔子一样。

是了,东门口是追击老罗撤退的人马最便利的路线,但是现在被埋设了数百个绊发火罐,这玩意儿虽然没有真正的绊发雷那么敏感和杀伤半径,但是火焰这种东西有时候比爆炸更加具备威慑力,至少持续性要好得更多。

一个小时后,远离赫拉特五六里外的斜坡上,老罗驻足观察后路的情况,东门撤出的那里人影皆无,没有丝毫动静。借着开始渐亮的晨光,望远镜观察到的六部营帐位置可以看到隐约的火光,前一天还矗立的旌旗东倒西歪,屯兵的帐篷区到处还有烟雾缭绕,听不进厮杀的动静,但也看不到整军的声音。

“看来,土库曼人被我们玩废了……”老罗轻声嘟囔了一句。

“将主,刚才有佛罗姆那边的手下向我报告,他们还有窦祖承、杨靖三个曲的士兵都撤回去了!”奥尔基骑着马稍稍靠近老罗的侧后方,低声说道。

“很好,我们也回去吧,告诉冈萨斯派人来,把这边的印迹都弄乱!”尽管经历了整夜的战斗,老罗却没什么疲累,这个时代的战斗远没有后世的烈度,对他来说除了到处收集物资耽误了太多时间,战斗反而是轻松得很。

东方的启明星渐渐变淡,远处的天空已经开始泛白。

——————————————————————————

①嚈哒人,古中亚游牧民族,汉时大月氏人的后裔,曾经自称匈奴人,不过这个已经无法考证,西方史学界称为白匈奴,公元四世纪末,从阿尔泰山北麓迁居七河流域,在今日撒马尔罕-布哈拉建立了嚈哒王国,后期势力更是扩大到南亚一带,对波斯人和突厥人的势力造成极大打击,后来被波斯和突厥联合剿灭。嚈哒人是母系氏族社会,以女为尊,行一妻多夫制,《西游记》中的女儿国说的就是这个族裔。

更改书名的说明第七十一节 蠢货第九十三节 见访客(三)关于空间戒指的毒素问题第八十六节 长街之上第三十二节 三方小会(上)第五十八节 声音开罗第一百三十五节 重归安宁第十节 铁锤与核桃第十二节 阿勒哈森伊本阿勒海赛姆第七十一节 丁老怪与卫四郎(上)第十四节 商业大臣第一节 爱琴海上第七十七节 过河第六十四节 交流(三)第八十二节 前路第三节 安抚与忧虑第十八节 收获第十七节 自省第六节 抱大腿的曷萨人(上)第一百零四节 倒计时(十四)第六十四节 浪战(九)第七十五节 新兵营的变化第一百一十二节 识破第八十七节 绿教汉人第六十一节 浪战(五)第十七节 马哈穆德、卡迪尔和李德明(四)第一节 非洲枪火第一节 出海北上第十七节 自省第三十九节 展望前路第二十六节 童子营的常态第五十九节 纷扰与商议第九十八节 会议(一)第二十六节 闲人们(四)第三十六节 使者(上)第六十节 回归东土的办法(上)第九十四节 见访客(四)第七十七节 拖格鲁吉亚人的后腿临时请假说明第十六节 拦截战(下)发现自己找了件苦差事第一百三十三节 枝梢末节第四十八节 童子营第一百三十三节 枝梢末节第四十二节 谁给谁下马威?第二节 士麦那第二十七节 蒙眼驴第一百一十三节 融合第六十二节 陶-克拉尔哲季公国的麻烦第一百节 三天第九十三节 见访客(三)第十九节 夜议(五)第五十六节 闺房蜜议第十五节 国策生意第一百一十三节 酝酿第一百一十九节 众智第五十八节 浪战(二)第三十六节 情报与决策(三)第三节 购马(上)第三节 安抚与忧虑第八十七节 粮食与画像第四十一节 驻地被围第十二节 平息第三十四节 马哈穆德的抉择第六十节 婚礼与婚法(下)第五节 薮猫花彪第一百一十一节 日常第五节 筹备第七十九节 夜难眠(下)第七十三节 应对第五十三节 赶鸭子上架(下)第五十八节 通判的名字叫通判第八十一节 杀鸡第三十八节 杂务第七十九节 婚前教育与解读(上)第四十六节 绥州琐务第十五节 夜议(一)第三十七节 情报与决策(四)第九十七节 秘辛第六十七节 涟漪(七)卫慕家父与子第二十二节 克里特岛上第二十六节 重刀宰羊第二十六节 重刀宰羊第八十一节 张显其人第四十七节 晋州城外的对话(上)第四节 郁闷海途上的开心果第三十一节 初见李继冲第一百一十节 冬祭、欢乐与平淡第二十三节 忙碌与纷扰的清晨第二十二节 哥舒一百二十七节 后续与秦翰的突然到访第二十九节 罗某人的位置第三十八节 长谈(上)第四节 还是非洲第五十五节 绸缪(上)第八十九节 闲话第七十八节 第比利斯闲棋第一节 天山脚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