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节 信息与决策

确实没错,远远地骑在马背上从车队的后方赶上来的,确实是被老罗派出去很久的赫尔顿,这个保加利亚和南欧人的混血变得更加消瘦了,不过眼神中没有最早被老罗从角斗士营中挑选出来时的那种戾气,而是洋溢着自信与成熟,尤其他下巴上留着的整齐胡子还有脸上时刻挂着的笑容看起来很像一个成功的冒险商人。

同他一起的是佛洛姆那个红头发,还有猎人出身的金骞和几个东方面孔的家伙。

或许是因为收获不小,或许是离开队伍好多天终于回归,几个人的脸上都流露着兴奋和快乐的神情。

“见过将主!”纵马来到老罗面前的几个家伙统一跳下马背,弯腰抚胸行礼,颇有些整齐划一的意思。

老罗同样回了一个军礼,扫视了一下所有人,“诸位辛苦了,赫尔顿留下,其余人回去见见家人休息吧!”

“喏!”兴奋的应诺声之后,几个身上挂满了疲惫与尘土的家伙哄然散去,包括红头发的佛洛姆都奔着斥候营方向纵马离去——那里有他关系最好的几个伙伴。

被留下的赫尔顿没什么艳羡的表情,对他来说,老罗就是就是他的主心骨,家长、族长都差不多,走到老罗近前,这个昔日看不到希望的角斗士脸上挂着笑容说道:“将主,这一仗打得真是威风!”

老罗当然明白他说的就是刚刚结束的和三部的战斗,也不自谦,直接问道:“轮台那里的人有什么反应?”

赫尔顿脸上的表情很精彩,惊叹、崇拜、欣喜还有一点沮丧全都展现在上面,“将主,前几日有逃兵跑到了轮台城,引起了很多人的慌乱,都在担心我们的人会直接攻击轮台城,我出发的前几天,有一些胆小怕事的人在谋划跟着逃兵去东方。”

“哦……”诧异之后是恍然,老罗才发现自己好像忽略了些东西,“轮台城的人不会是都跑了吧?”

“当然没有,将主。”头一次见到自家将主不同的表情,赫尔顿想笑却没敢,“轮台城本就是个很杂乱的地方,没有一个统一的首领。逃兵过去之后,所有人都很慌乱,穷人或许能什么都不管的逃走,商人却舍不得他们的钱财……有几个胆子大的还召集了人打算整合轮台城的秩序……”

整顿秩序?不外乎是想试试能否保住自家的产业罢了,或许还能趁机抢夺他人的财物、地盘?老罗猜到。

没有法律的世界,所有秩序都依靠力量来主导,或许还有一些朴素而传统的道德观念,但是单凭道德这种虚无缥缈的东西,又能产生多少效用呢?

凭着赫尔顿的只言片语,老罗就想到了太多东西,让他有些头痛的东西。不过具体怎么做还是需要更多的信息,他开口说道:“去我的军帐,给我讲讲都有什么情况!”

“是,将主!”

丢下窦铣的车队继续忙碌,回到老罗的军帐里,老罗询问,赫尔顿负责讲述,努拉尔曼负责记录,这场问询一直持续到了日落。

拉着赫尔顿一起吃了晚饭,把这个有些不知所措的家伙赶去休息,老罗才有时间汇总分析东方的大概情况。这种事务没人能替代他,至少在老罗眼中,身边所有人都加上也没有一个能够清楚把握全局的。

即便党项人的大头领李德明,在老罗的眼中也远不是史书中那个西夏的“关键先生”,而只是个刚刚继承了父亲地位的新嫩,或许李德明在“曾经的历史”上为西夏的建立打下了基础,但是眼下他还真的稚嫩得很。

李德明能够提供给老罗的信息也不过是赵宋和北辽如何,归义军和回鹘人又如何,说起的东西也只能是泛泛。当然,也有可能是对方并不配合,使得老罗对东方的情况依旧停留在曾经的“史书”概念里。

赫尔顿则完全不同,他是老罗派出去的一双眼睛。

对于这个时代在东方的这片世界来说,赫尔顿与老罗没有什么本质的不同。老罗是不同时间线上的旅人,赫尔顿则是来自遥远西方的异客,两者的共同点就是都不够了解这个时代的东方,老罗的概念是来自于书本上,赫尔顿的印象则是来源于旁人的口述。

所以,赫尔顿用眼睛所看到的点点滴滴,对老罗来说都弥足珍贵。

赫尔顿是作为一个普通行商的身份去轮台城的,所以他能接触和看到的就是底层的一切。再加上李德明所说的一些大概消息做大的脉络,老罗把这些都汇总一遍之后,得到的结论只有两个字——混乱。

没有什么词汇能比这两个字更能确切的形容眼下的局面了。

汉人、回鹘人、吐蕃人、党项人、契丹人、黠戛斯人、突厥人、甚至还有羌人或者鲜卑的一些残留贵族以及很多搞不清自己族系的家伙纠缠在这片土地上,无关善良与恶毒,也不要提什么正义与邪恶,他们彼此间互相掠夺,偶尔又彼此依存,没人能挣得绝对的统治位置。

即使有人短时间能够统合几个大小势力,也顶多不过支撑短暂的十几年或几十年,甚至更短的几年时间,然后分崩离析。

因为昔日大唐的余辉照耀外加人口的关系,党项人在这片地方是个相对较大的群体,与他们相似的是归义军这个同样属于藩镇的势力,两者之间很是相似。对于东方最大的势力——赵宋和北辽,他们的态度几乎是相同的,用一句这个时代的话就是,听调不听宣。

赵宋和北辽在东方彼此牵制,没有余力开拓河西这片广大的区域,才是这片区域的大小势力能够安然的基础。

至于之后党项人定难军能够支撑着走下去,甚至建立独立的王朝,最基本的原因是因为有党项人的人口基数做支撑,其他的什么能臣良将不过是因人成事,没有人口的基础,党项人拿什么来对抗西部的回鹘人和葛逻禄人?更何况还有吐蕃高原上下来的蛮人。

汇总了这样一个脉络之后,老罗才稍微松了口气。

作为曾经的特战军事主官,他深刻明白做一件事情最大的忌讳就是情况不明。没有情报做参考,任何的谋划都只能停留在纸面上。

眼下这些信息虽然仍旧很粗陋,却可以让他根据这个思考的脉络来处理事情,而不是毫无头绪的闭门造车。

当然,也不是不可以什么都不管,像在中亚一样横冲直撞。

但那样会造成什么后果?

注定会到处都是敌人!然后这区区十多万人还能在河西一带安居吗?

肯定不成的!

在中亚,老罗选用的是过江龙的做法,就像过路的土匪一样捞一把走人,谁也没奈何。

但是到了河西走廊或者河套地区,再这么做就不合适了。

老罗带着这十多万人是要扎根在片土地繁衍生息的,弄得满地是仇人,每天里忙着打仗吧,还怎么拉拢人力资源?

更何况打仗有缴获不假,但也同样有消耗,一旦消耗大了,肯定难以维系。那就是人心丧失,分崩离析的时候了。

所以,长远考虑,光凭刀子来说话是不成的。

老罗不怎么清楚治政的事情,但后世信息爆炸的社会给了他大量的间接经验,连立国二百年的usa都懂得大棒胡箩卜的治政理念,他不相信治政这种东西会有多么困难。

再者说,也不是马上就要管理诺大的地盘——想统治也还需要人家认可的时间过程,何况有眼下的十多万人做基础,老罗不相信会有什么值得担心的,了不得用军镇的模式过渡好了,余下的事情也就是顺昌逆亡而已。

至于赵宋和北辽,至少这个时候,老罗知道考虑得太多也没用。

按照日程推算,党项人的溃兵应该已经过了轮台,没准已经到了伊州(哈密)甚至瓜州(酒泉),远在河套地区的党项人势力会有什么反应实在很难说,即便李德明也无法判断会是什么样的局面。

最糟糕的局面就是党项人会和宋人站在一起向西进攻。

老罗却并不相信宋人会有这样迅捷的魄力,也不相信党项人会把命运和宋人系在一起,即使是他们听到头领在孛罗战败的消息。

至于会不会有什么变数?真的没什么值得担忧的,手下总计十四万人,精锐战士就有三万多,至少到达灵州之前,老罗不相信哪个敢来随意冒犯,孛罗河岸地下泥土中埋藏的数万具尸体可还在下面没有腐烂。

放下所有暂且不用考虑的事情,老罗决定三天后直接拔营起行。

……………………………………………………………………

附:有些卡文。

感谢书友“王sandy”“kgb136”“书友090228140017259”“鄂是大忽悠”四位的点币打赏!

第四十八节 收宫(八)第七十三节 比试(三)第三十七节 我送你一千色雷斯人第三十四节 马哈穆德的抉择第八十三节 回归希尔凡第三十一节 努瓦克的野望(下)第一节 汤汤(shang)第七十七节 拖格鲁吉亚人的后腿第三十节 努瓦克的野望(上)第十五节 交锋第七十五节 崔十八郎与张婉娘第三十三节 追击第二十五节 都挂到十字架上第四十节 收宫(一)第九十三节 魔窟?宝藏!(下)第二十三节 渔船上的问话第二节 会州(上)第十一节 卡米勒的诱饵第四十一节 工匠营内第三节 会州(中)写在百万字之后第九十二节 倒计时(二)第三十三节 悬崖与异人第八节 披甲第九十五节 轻战(下)第三十九节 屈服第十八节 迟疑第三十四节 情报与决策(一)第四节 购马(下)第二十七节 蒙眼驴第一百零八节 杜衍的决断第二十九节 定向与定策第五节 夏州议(中)第二十二节 黑与红的黎明第二十九节 定向与定策第十三节 狼口救人第三节 黑色的摩加迪沙第九十八节 会议(一)第十七节 夜火(上)第二十四节 花彪引发的热闹事第八十九节 狠辣第二十二节 糊涂事与精明事(一)发现自己找了件苦差事第十三节 杀与罚(下)第三十八节 心不平第六十九节 涟漪(九)环州城内第九十节 筹备第七十四节 兴州乱(上)第二十五节 对话与对歭第十六节 夜议(二)第三节 比什凯克之战拜占庭帝国第四十二节 送行(上)第一百一十七节 布策第八十七节 谈话(下)第九十四节 魔窟?宝藏!(完)第五十一节 守战(上)第七十二节 决断写在二百万字之后第十四节 马赛人第二节 人潇潇第四十节 抵达第四十三节 送行(下)第五十八节 涌动第八十四节 琐事第三十节 努瓦克的野望(上)第五节 筹备第一节 出海北上第四十节 收宫(一)第四十二节 谁给谁下马威?第五十七节 风起(下)第六十四节 涟漪(四)盟友?第二十节 葬礼上第一百一十七节 布策第四十八节 收宫(八)第十二节 转变第十三节 杀与罚(下)第五节 海盗的宝藏第一百一十四节 开拔第五节 制度第九十四节 轻战(上)第十节 修养、筹备与决定马赛人第五十九节 浪战(三)第十九节 亚历山大港的酒馆第十七节 交易第四十一节 驻地被围第一百一十节 书生与将军(上)第六十三节 与巴哈米尔的谈判(上)第九十节 巴哈米尔的妥协第十三节 狼口救人第三十二节 李姌第三十七节 速战(下)关于空间戒指的毒素问题第十七节 自省第七节 果决与孤独第十六节 交流第一百零八节 杜衍的决断写在二百万字之后第五十九节 纷扰与商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