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节 晋州城外的对话(上)

离开绥州再次启程之前,罗开先与李继冲重新商议了行程路线。

按说顺着永定河向南行进,再顺黄河换水路一路直抵汴京,是最为快捷的线路,但是时不凑巧,冬季已经冰冻的黄河并不适合作为行进的线路——河面的冰层薄厚不均,大队骑兵行走在上面就是寻死的行为,而且河上冰面并不平整,即便雪橇冰撬之类也难以成行。

好在罗开先的队伍是全骑兵行进,并无马车之类拖累,对道路的要求也不那么在意,所以罗某人选了一条算不上捷径的稳妥路线,跨越无定河直向东南先到晋州①,然后稍事休整,直奔赵宋西京②而后直抵汴京。

这一路虽也有河水阻隔山路难行,但河面封冻、山树凋零,并不会构成什么实质性的困难。

不过。冻土路终究不是平坦大路,这行进的线路难免绕山而行试水而过,偶尔还有不长眼睛的文盲剪径毛贼频扰。而且队伍的形象太彪悍了,人数又众多,即便举着“灵州”字样的使团旗帜,看着躲避不及的平民的充满排斥与恐惧的眼神,他们也不能去沿途的村舍或者邬堡借住,不单是为了避免扰民,更多的是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加上随行贾仁一众人还带着货物,一路也算是风餐露宿,罗某人和他的亲卫队还算好,两只小娘和商队中人可称得上是疲惫不堪——冬日行路在北方的野外可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

所以,自离开绥州之日算起,足足用了六天才跨过汾水,算到达晋州境内。

这次的行进与之前十数万人一起有太多的不同,冰冷的天气同样冻僵了所有人的热情,而且沿途的景致与之前并无二致,留给所有人的除了寒冷之外,唯一的感触便是……失望。尤其对奥尔基等一众欧罗巴裔来说,东方是神秘而富饶的,眼前的一切虽然充满异国情调,却远不是想象中的那副模样。

抵达晋州,派人拿了通关文牒去与当地知州报备之后,大队人马在城外找了一块空地扎营休整,而随行的贾仁一行人则去了城中住店,与他们同行的还有一个十人组成的亲卫小队,他们同样扮作行商,进城的目的是采买和打探消息。

傍晚,晋州城外,预设好的毛毡军帐内,竖立在中央的铸铁炉子内火焰熊熊,炉子边上正在烤制着各种吃食,罗开先同两只小娘,还有奥尔基和安提亚诺,五个人围坐在一起,算是难得的可以坐在一起闲聊。

“夫君,据说故土……民心淳朴,热于助人,路上看到的……那些人为何……”李姌慵懒的斜靠在罗开先身上——在中亚长大的火娘子并没有多少东亚女人的那种委婉羞涩,她的一双大眼盯着炉子中的火焰,宛若一只搞不清人间变幻的猫星人。

关心这个问题的并非只有李姌一个人,不单是正在翻弄一只羊腿的葛日娜,在一旁努力擦洗着木杯子的奥尔基以及捻着一块木炭翻看的安提亚诺,都不约而同暂停下了手中的动作,把目光投注到了罗开先身上。

这并不奇怪,包括李姌在内,最近两年都听营中的老人诉说了太多东方的事情。而在原本大唐安西军工匠营的后人心中,东方大唐预示着富庶、尚武与秩序。

但……自绥州之后,短短的几百里路上,众人看到的不是英武的军人、强悍的民众还有热情的女郎,而是一副副充满警惕和排斥的眼睛,以及贫弱与褴褛的身影——这一切与绕过葱山之前中亚的景致何其相似?

梦想与现实的差距有多大?不论是李姌和葛日娜,还是奥尔基与安提亚诺,四个人心中没有梦想与现实这样具象的两个词汇,但是并不排斥他们心中产生这样的落差感。

其实这种落差感并不止存在于四个人心中,罗开先心中所想又何尝不是?

包括距离不远未曾踏入的晋州城,这段路上的所见所闻,同样让他有些微微的失望。后世关于这个时代的讨论不要太多,尽管他持着怀疑的态度,从未对史书中描述的“宋之文明”产生过多憧憬,但毕竟心底还是希望“祖上”的光辉是灿烂无比的。

但绥州之后的这一段路程,呈现在他罗某人眼前的就像前世看过的那些晚清与民国黑白老照片,除了发式与服饰不同之外,并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

李姌的话只说到一半,罗开先却很清楚她未曾说出的那些词汇,转念排除杂乱的思绪之后,他回复道:“四娘说的该是贫穷和怯懦?”

“嗯……”李姌没有开口,只是有些木呆的哼了一声。

“四娘所觉不差,只是四娘有所不知……”筹措了一下说辞,罗开先解说道:“还记得我和你提过的安史之乱吗?”

“安史之乱?”李姌又是一呆,反问道:“记得夫君你说起过,可眼下与那又有何干?安史之乱……”

她板着手指数了一下,续言道:“安史之乱……已是近二百五十年前的事了!”

“不错!”罗开先对小娘的聪慧非常欣慰,能把只是偶尔提过两次的事情记得这么清楚的在这时代可不多见,“昔年安史之乱持续了十多年,并不算太久,但安禄山与史思明造成的战乱却影响极广,而且他们死后,因为皇室失信,各地统兵将军渐渐开始各自为政,东方的提法是节度使,就像萨曼家族倒台之后,高地人乱作一团,就像罗马那边的城邦国王一般……”

“就像罗马?”小娘有些惊愕的重复了一句,罗开先举的两个例子她都有所了解,居住在希尔凡,波斯萨曼王朝的历史她很清楚,而有一个亚历山大大帝的后人做老师,她对罗马人的历史也不陌生。

但是对出生在马扎尔海岸的李姌来说,东方是她所知祖上居住的地方,家中的长辈告诉她的从来都是和平富庶之类的美好词汇,猛然听罗开先所说,难免花容失色,因为她知道那意味着什么。

“就像罗马!”罗开先肯定了一句,继续说道:“自安史之乱直到如今,计有二百五十年,战乱从未停止过!据我所知,仅仅这附近方圆千里,就先后有不下于十个不同的势力先后统治这里……你说,生活在如此境况下,该是如何?”

“天爷……”李姌情不自禁地感叹出声,坐在她身旁的葛日娜更是停下了手里翻弄羊腿的动作。

一时间,帐篷里变得静悄悄地,只有炉子内的炭火在哔哔啵啵。

“将主……”坐在罗开先对面的奥尔基低低的出声了,“既然东方变得这样混乱,将主当时为何还要回来?”

李姌和葛日娜不约而同地抬起头来,是啊,这样混乱无序,回来做什么?

保加利亚人的话很直接,但问得却是恰到点上。

“奥尔基问得好!”罗开先喝了一声彩,随后解说道:“正是因为这东方因混乱而陷入贫瘠,我才更需要回来。若是这东方还是如大唐时候繁荣而强盛,我回来做什么?做农民还是商人?”

或许是角斗士出身的家伙都有些冒险精神吧,当两个女人对罗开先的话语还有些疑惑的时候,不论是保守的奥尔基还是喜欢多嘴的安提亚诺都不由自主地笑了起来。

是哦,如同将主这般强大而又执着的人,回到一个繁华的帝国能做什么?造反吗?繁华意味着和平,和平对于军人意味着什么?没人能够比常年泡在杀戮场上的前角斗士们更清楚了。

女人的思路却与男人不同,奥尔基和安提亚诺两个人笑的时候,李姌的眉头却皱了皱。“夫君,这里的人已经很苦了,你带着众人一起回来,不会是想要打战吧?”

罗开先轻轻地摇了摇头,“四娘你想多了。若论灭亡一个族群,战争不见得是最有效的,却一定最快捷的!但是若想统治一个族群,战争却是最愚蠢的!因为无谓的攻伐只会积累仇恨,为夫怎会如此不智?”

“统治?”这个字词不难理解,李姌很是敏感的抓住了关键的内容。

余下三人的眼睛都是一亮。

“没错,就是统治。”肯定了一句之后,罗开先很是坦然的说道:“四娘,还有葛日娜,为夫我从没想过当什么人的臣子,回归这东方可不只是为了回来。奥尔基,安提亚诺,愿意跟着你们的将主建立一个新的帝国吗?”

自从离开希尔凡之后,这还是罗开先头一次明明白白讲出自己对未来的目标,身旁都是可以信任的人,他真的没觉得有什么好避讳的。

…………………………………………………………

注:①晋州,坐落于临汾盆地,治所于今运城新绛东南。非hb晋县。

②西京,也称hn府,指洛阳。北宋有四京,分别为西京hn府——洛阳,东京开封府——汴梁,bj大名府——邯郸大名,南京应天府——宋州(今商丘)。

—————————————————

附:感谢书友“江东布衣”的微信红包打赏!又,近几日是家中老父癌症术后复查的日子,心绪不宁,码字也受了影响,在此向诸位书友道歉。

第八节 尖刻的第二十八节 火女郎的羞涩第二节 一百六十海里第一百零九节 杜衍入庄院第七十二节 告诫第六十节 婚礼与婚法(下)第七十七节 八卦的赫尔顿第六十节 俘虏(中)第七十三节 卫四郎与丁老怪(下)第五十九节 俘虏(上)第十四节 马赛人第四十五节 见闻(三)第八十三节 荒芜第二十二节 路上(下)第二十四节 闲人们(二)第九十四节 见访客(四)第七十二节 告诫第八十四节 琐事第四节 夏州议(上)第三十二节 守卫与细作第八十九节 闲话第一百零六节 倒计时(十六)第十三节 路途第四十七节 偷战(三)第四十节 抵达第四十四节 避战第二节 会州(上)第四十六节 西德克诺德的忧虑 (上)第五十节 郑三七(上)第十六节 送行与惊愕第七节 夜晚与传承(下)第二十二节 战功啊第八十五节 结发与春宵第九节 赌战(上)第二十三节 乱石山马赛人第四十四节 见闻(二)第三十七节 使者(下)第二十一节 罗嬷嬷的公事与家事第三十四节 马哈穆德的抉择第四十九节 种子第三十一节 黑眼睛第五节 夏州议(中)第九十八节 会议(一)第三十九节 展望前路第三十九节 应对第二十八节 碰撞(上)发现自己找了件苦差事第三十六节 众人的惊喜第十四节 考察与决策第二十五节 闲人们(三)第十八节 迟疑第十节 战后第七十二节 比试(二)第一百一十节 书生与将军(上)第十六节 送行与惊愕第五十二节 苦难的小部族 (中)第四十四节 见闻(二)第十九节 李德胜与贾仁(上)第一百一十四节 开拔第五十四节 雪夜(上)第六十节 浪战(四)第七十五节 崔十八郎与张婉娘第四十七节 偷战(三)第一百零四节 生意(上)第四十三节 新正节第二十四节 海面上收税的传教士第一百一十三节 酝酿第三十一节 初见李继冲第一百零九节 杜衍入庄院第二十二节 战功啊第九十七节 比拼之后(下)第七十三节 卫四郎与丁老怪(下)第二十六节 离开安卡拉第十一节 赌斗(下)第八十五节 驻扎(中)第七节 果决与孤独第三节 购马(上)第五节 制度第六十六节 休整(上)第三十五节 冷血第五十八节 浪战(二)第五十节 温情第四十节 筹备第二十四节 悲催的与幸运的第六十八节 涟漪(八)卫慕乙黑的解读第三十七节 我送你一千色雷斯人第一百二十八节 针锋相对(上)第二十三节 忙碌与纷扰的清晨第二十七节 自检第八十九节 亚述人的智慧第十一节 不宁静的夜第二十六节 闲人们(四)第二十三节 渔船上的问话第七十三节 应对第四十九节 半日闲第一百二十九节 针锋相对(下)第六十节 俘虏(中)第三十一节 努瓦克的野望(下)第十节 战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