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节 长谈(下)

“据我听四娘讲,湛叔你家祖上也算是大唐宗室吧?”老罗随口问了一句,既然是开诚布公的谈,而且已经是百多年的时间之前的事情了,他并不觉得有什么忌讳。

“呵呵,大唐宗室,”李湛那张清瘦的脸上带着苦涩的味道,一声苦笑之后,他无奈的开口说道:“都以为是皇族就可以高高在上,其实完全不是那么回事儿。时至今日,大唐也基本湮没在历史中了,祖上的是非也没什么不好说的,当年太宗就开了一个不好的头,太宗之后,皇族中但凡觉得自己有登顶希望的都排斥异己,后来又有天后以女儿之身君临天下,到我烨祖那一辈,只不过比之庶民略好些罢了。”

老罗对这个早有猜测,但是亲耳听对方说起,还是觉得有些震撼。他心里不禁有些感慨,这就是帝制的残酷性,那个位置上只有一个人能坐,没有了制约的权力是对这个时代男人的最大**。而帝王家往往就把子孙们养蛊一样,残酷的内宫争斗,祸起萧墙子孙相残,都不是什么传说故事。

后世有为家产争斗的豪门恩怨,这个时代的皇权争斗比之物质的财富争夺只能是更加残酷。老罗见这个话题使得李湛面色不虞,遂岔开话语,接着问道:“湛叔,我是准备回东方的,而且我也有在东方立足的把握,对于你们这些族人,我倒是希望可以一同回去,但是这中间肯定会有许多的麻烦,想必湛叔您应该了解。”

“没错,几十年前,我的祖辈会同了一些人曾经期望可以回到东土,结果事情败露……”李湛的的记忆大多是痛苦的,老罗从他的表情就可以看得出来,“我那时候不过总角之年,据说是裴家的几个人告密,如果不是因为好多人的担保,而且组织的人大多是独挡一面的工匠好手,而阿拔斯人也需要我们,否则包括我的祖爷那些人都会被处死。”

“那次事情的结果呢?”老罗觉得必须了解阿拔斯人的对逃亡事件的处理态度,也顾不上李湛是否悲伤了。

“后来,很多人被处以鞭苔的刑罚,不堪受辱的人多数郁郁而终。”李湛停顿了一下,接着说道:“包括我的祖爷,隆平的祖爷则接着忍辱负重了几十年。”

“哎,老人家还在世?”乍一听这个说法,老罗不禁很高兴,这样的老人的阅历就是一个宝库啊,他肯定对整个东部的世界了如指掌。

“没错,张家老祖已经年近耄耋,却至今还是耳聪目明,老人家喜欢每天吆喝着大嗓门喊手下的匠人做事情。”李湛留着稀疏的胡子,脸上露出一点会心的笑容,“当年那次事情发生的时候,张家老祖的年纪最小,如今却是硕果仅存的元老了。”

“那老人家对回归东土什么看法?”老罗不能不问这个事情,这类的老人在这个时代,依照中国的文化习俗,就是百无禁忌的最高存在,皇帝都不可以不尊敬他。

“张家老祖至今还是念念不忘回归东土,这次向外派遣人员,还是老祖拍板决定的。”李湛一脸平静的说道,“老人家说过一句话,如果我们这些人再不回去,不用太久,二十年后汉家苗裔的传统就会丧失干净。”

“那么你们对于怎么回归中原有具体的计划吗?”老罗对李湛转达的老人说的话非常认可,没有一个系统的传承,随着老人一代代老去,年轻的人肯定会被周围的环境同化,至少后世就没听说过中亚一带有汉文化的存在。

“计划是有,但是确切执行的领头人却始终难以确定。”李湛有些苦恼的摇了摇头,这些东西在他的脑中已经闷了十多年了,“隆平是支持我主导,同时还有另外的两个人选。”

老罗摇摇头,都这种时候了,居然还没有核心的人选,类似这种决定族群命运的事情,往往最忌讳人多嘴杂,太多人有想法就成了没有想法。他想了想,然后说道:“湛叔,不瞒你说,我决定回去东土中原,是想要有一番作为的。我这个性格就不适合奉承那些官僚,中原现有的王国估计也很难接受我。”

李湛心中一惊,开口问道:“三郎你的意思是?”

“估计湛叔你们也有一些消息来源,应该多少了解一些如今中原的情况,”老罗看了看李湛,见其点头,便接着说道:“南部的宋国是以士大夫来治国,对军队采取压制的态度;北部则是契丹人为主的辽国,他们对我华族是排斥和抵制的,按照我的脾气,同样会闹出很大的乱子。”

“我能看得出来三郎应该是行伍出身,不知道三郎你的计划是什么?”李湛对眼前的罗开先很是看重,觉得至少可以把他拉回去作为主要的战力来用。

“我的意思在两国之外找一处不受干扰的地界,作为我自己的领地。”老罗看了看对面认真的李湛,然后说道:“如同这边的小国一样,至少可以保留自己说话的权力。”

“可是按照我们东方的习惯,不可能容忍这种事情的,对于一个帝王来说,边界上有不受管辖的区域是不能容忍的。”

“呵呵,”老罗笑了笑,“不能容忍,那就打得他容忍。”

“三郎你……”李湛不是军人,他只是一个工匠的管理层,所以他在想,如果眼前这个罗家三郎这样暴戾的话,那么选择作为合作者还是否适合呢?

“湛叔不用担心,我不是不讲道理的人,”老罗看出了对方眼中的犹豫,知道如果这个时候不把话说明白,那么期望接下来的合作就没什么希望了,“我对中原有过预想,即使回去,也不过是在帝王脚下匍匐,永远要听从别人的意见。好比说湛叔你们这些大唐败军的后人,回去后会得到什么样的结果?”

“我们这些人总还是有些用吧?反正匠人们做工,我当个吏员总还是可以的。”李湛随口说道。

老罗拍了拍脑门,敢情眼前这个李湛都没有考虑过根底,到底只是工匠的头目,这个政治智慧比自己还要不如。“湛叔,如果你们这些人回去后只是还是要接着做工匠的生活,那么在这里做又有什么区别呢?”

“那不同,至少那是我们自己的祖地,至少不会有野蛮的阿拔斯人来欺负我们。”李湛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

“可是没有了阿拔斯人,却还是有那些腐败的官僚,乡间的地痞,”老罗已经有些无语了,他看着对方的眼睛一字一句的说道:“而且,别忘了,你们是在异国生活了很多年,那些高高在上的官僚会怎么想?他们很有可能会把你们当作敌国的奸细任意宰杀,即使不是这样,回到故土的人们也会一辈子背着一个曾在异国待过的名誉,原本乡间的人们也会排斥你们。”

“这个……”李湛陷入了迷茫当中,以他的逻辑来说,回到祖地,都是一个族的族人,他们怎么会排斥自己?他觉得老罗说的有些夸张,但是隐约又认为对方说的事情很有可能会发生。

老罗看着眼前这个被说的有些迷茫了的四十多岁的中年男人,感慨这个时代的人还真是单纯,或许自己接触的还是少?不对,蒙巴萨的几个老家伙就狡猾的像狐狸一样。不过工匠营的人如果是眼前的这个李湛带队,肯定都走不出营地,即使能逃离也会被阿拔斯人追杀殆尽。老罗一向是个心直口快的人,所有他忍不住对着李湛说道:“湛叔,恕我直言,您真的不适合作为领头的人。”

“我早就知道这个,隆平则是期望我可以作为领头人,但是我实在有些力不从心。”李湛并没受打击,反而从迷茫中走出来了,“三郎说说你的打算吧。”

“嗯,我的计划就是找一个合适的地方做自己的领地,初步考虑的就是先落脚,然后征收一些流民,总是可以发展起来的。”老罗对这个深有把握,这年代发展最大的决定因素就是武力,有了武力保障,什么都会有,人力和人才,有了这两样,就有了资源,然后别的还会缺吗?唯一需要担心的不过是周围的惦记罢了。

“所以你是落草为寇?”李湛知道老罗的武力出众,但是听到这样的话,岂不就是占块地盘做匪盗吗?

“怎么会,我又不去拦路抢劫,只是无人要的地方太多了,随便找个可以发展的地方,总是可以生存下去,然后就可以吸引人过来了。这个年代战乱不断,总是会有很多生存不下去的流民的。”老罗随口解释道。

“那么,三郎你期望我们?”李湛这才没有误会,不过对老罗说的这个有点动心,对方邀请他们来的这个名字叫做雅典的城市,肯定有所求。

“我也不说客气的话,就是希望可以招揽你们,我来保障你们的安全。”老罗总是一个直言不讳的人,无论是他的脾气,还是他的习惯,在蒙巴萨时候是这样,在开罗是这样,现在还是这样,“如果我没有猜错的话,湛叔你们的人如今也顶多都是工匠,或者类似湛叔这样的官吏,战争不是你们的长项,却是我的职业。”

“让我考虑一下,”李湛想了好半天,才闷出这么一句话,“我需要和隆平商议一下,这个事情我们两个人只能拿一半的主意,最终的决策还是需要回去和张家祖爷他们共同决定。”

“好!湛叔,我这个人心直口快,如有冒犯请多包涵。”老罗知道对方肯定做不了决策,但是前期总要有个可以沟通的人,“不过湛叔您请放心,无论事情成与不成,我都不会勉强你们。”

李湛看着老罗诚恳的脸,笑着点了点头,“湛叔虽然不是果决的人,也没见过什么大王宰相,但是三郎你的心意我还是看得出的。这个事情我会和隆平仔细商议,回到巴库之前还请三郎你多关照了。”

“没问题,些许小事不用赘言。”老罗对这个没有必得的心理,对他来说,这个时代的工艺没什么困难的,回到故土之后,顶多就是培训新手和培训熟手的区别,不过是需要时间而已。而且带上工匠营的人,是给自己加了一份负担,几千甚至几万人的统筹迁徙,还要避开阿拔斯人的追杀,还有路上其余国家或者部落的窥探,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现在就要看工匠营那边的元老们怎么决定了,如果不接受也没什么,老罗就可以轻松东归,反之,则要从现在开始就考虑怎样安排东归的细节问题了。

第四十八节 偷战(四)第三十三节 悬崖与异人第三十三节 三方小会(下)第七十九节 夜难眠(下)第三十一节 松树炮的轰鸣(上)第六十七节 修整(下)第七十节 福贵居迎宾楼第二十一节 路上(上)第十七节 交易第六十八节 信息与决策第三十六节 速战(中)第二十一节 混乱的蒙巴萨外围第六十一节 胜负战第五十九节 浪战(三)第四十九节 半日闲第十一节 军马引出的麻烦第三十二节 望远镜第十节 庙算胜负手第三十一节 布置与谋划第四十六节 绥州琐务第二十八节 火女郎的羞涩第三十七节 训斥第九十八节 会议(一)第十七节 马哈穆德、卡迪尔和李德明(三)第十九节 震惊第五十一节 守战(上)第七十五节 新兵营的变化第七十三节 比试(三)第四十二节 接战第一百三十四节 纷扰紫宸殿第三十三节 松树炮的轰鸣(下)第一节 天山脚下(上)第四十四节 避战第二十三节 渔船上的问话第四十七节 偷战(三)第四十九节 散事与匆匆第九十七节 秘辛第一百一十二节 识破第八十七节 粮食与画像第二十四节 应对第一节 汤汤(shang)第六十八节 丁家老怪物的解析(上)第三十一节 布置与谋划第二十节 李德胜与贾仁(下)第四十八节 童子营第一百一十二节 订婚宴第九十五节 见访客(五)第十一节 赌斗(下)第六十一节 胜负战第三十四节 鱼骨寨第十五节 马哈穆德、卡迪尔和李德明(一)第九十二节 倒计时(二)第六十六节 休整(上)第六十四节 事不关已第二十节 葬礼上第十一节 不宁静的夜第一百二十一节 雪色,血色(二)第八十六节 长街之上第七十九节 夜难眠(下)第八十九节 闲话第二十四节 海面上收税的传教士第五十九节 艰难的沟通第七节 野利悍石第九十一节 见访客(一)第二十四节 糊涂事与精明事(三)第八十五节 驻扎(中)第八十二节 前路第十一节 不宁静的夜第四十七节 收宫(七)第一百一十一节 日常第一百一十七节 布策第一百零六节 寻仇(三)第二十二节 黑与红的黎明第九十二节 魔窟?宝藏!(中)第六十三节 涟漪(三)生命宝石第一节 汤汤(shang)第三十二节 望远镜第一百零九节 杜衍入庄院第十三节 夜袭战(下)第七十七节 过河第一百节 倒计时(十)第五十六节 风起(中)第六十七节 崔十八郎的春天第九十九节 倒计时(九)第四十三节 见闻(一)第六十三节 浪战(八)第二十二节 黑与红的黎明第五十二节 苦难的小部族 (中)第十五节 畅快第七十节 告警第十五节 畅快第三十六节 速战(中)第五十四节 会议(一)第一百三十四节 纷扰紫宸殿第九十七节 比拼之后(下)第一百零八节 杜衍的决断第五十九节 浪战(三)第四十节 美酒闲话(下)第三十一节 布置与谋划第五十二节 守战(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