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万全策之龙抬头

宁大人有什么万全之策,谢莫如对外面形势并不清楚,缺少准确的信息来源,她也无法猜测出宁大人的手段。

既然猜不出,谢莫如索性就不猜了。

二月二龙抬头。

天犹寒,小花园里却已是迎春吐蕊,新笋鲜嫩了,杜鹃树也枝条转绿,发出新芽,谢莫如喜欢春天这种娇嫩的绿意,带着勃勃的生机。看着这些花儿啊草啊,便让人觉着,活着实在是一件无比美好的事。

丫环来叫谢莫如回去用早饭时,时辰与往日不差分毫,她规矩严明,起居三餐自有法度,只是,在这样一个普通的春天的早晨,竟无端生出些许流连之意。

早饭是春饼。

龙抬头是吃春饼的节日,桌上摆好一碟玉色薄饼,一盘炒绿豆芽,一盘合菜,一盘韭黄肉丝,一盘炒鸡蛋。绿豆芽要炒得脆,合菜则是肉丝、菠菜、粉丝、黄花、木耳合炒。裹在春饼里吃,味道不坏。其实,听张嬷嬷说,正经春饼的吃法儿,除了这四样热菜,还须有些冷盘,譬如小肚切丝、火腿丝、熏肘子丝、酱肘子丝、蔻仁、香肠、炉肉、薰鸡丝之类,再配以甜面酱与鲁地的羊角葱,才叫香呢。奈何谢莫如一向不喜欢吃或腌或酱的肉类,故此冷盘便免了。

吃过春饼,又进了一碗珍珠米粥,谢莫如起身漱口,梳妆后到正小院儿外请过安,便去松柏院了。

谢太太近日心情舒畅,次子要出使西蛮,可见是得皇帝青眼的。今日又是过节的日子,见谢莫如请安不禁眉开眼笑,“坐吧。”她已知晓,次子能出使西蛮,起因还是这个长孙女提的醒儿。抛去近来越发倚重谢莫如不说,谢太太看谢莫如实在越发顺眼,笑问,“可吃过春饼了?”

“吃了。”谢莫如接过素蓝捧上的茶,呷一口道,“平日里都想不起吃这个。”其实挺好吃。

谢莫忧道,“是啊,尤其今年的薰鸡丝,百吃不厌。”

谢太太不由笑道,“可见是合了咱们二姑娘的口味。”

“大合大合。”谢莫忧摇头晃脑,引得谢太太一乐。

说笑几句,姐妹二人便去华章堂上学去了。

今天是龙抬头的大日子,民间吃过春饼,就要准备耕种之事了,朝廷也有亲耕亲蚕的盛大仪式。谢柏傍晚带了宜安公主一并回府吃饭。

宜安公主也乐得来谢家,以往在宫中时,宜安公主还真盼着自己开府,当家作主,岂不自在。如今这开府嫁人,来往的也就是宫里与文康长公主、承恩公府三处,再有,便是谢家了。

谢府自然置办得上等席面儿,谢莫如也没能回杜鹃院与母亲一并用饭。自从年酒事件之后,宜安公主待谢莫如便有几分客气了。如今,不到万不得已,她都不大愿意同谢莫如打交道。大过年的,她就替太后传了一回话儿,结果,把太后身边儿的老嬷嬷给折进去了。她就一道请吃了回年酒,永福公主进静心庵了……这两件事,要说怪到宜安公主头上,宜安公主有些冤,可是吧,多多少少的都与她有些关系。闹得宜安公主好不惶恐,进宫请安也是战战兢兢的,还是太后安慰她几句,说事情不怪她,宜安公主这才好了些。并且下定决心,以后尽量远离谢莫如。

太会生事了!

尤其是,生了事吧,谢莫如总是非常占理,吃挂落的都是别人。

都说谢莫如像大长公主,甭管这种说法是真是假吧,宜安公主虽也是自幼长于宫廷,但她对大长公主当真不熟悉。不过宜安公主还是觉着,倘大长公主也似谢莫如这般厉害,也不怪当初能掌政多年了。

宜安公主对谢莫如有几分疏离,谢柏与谢莫如却是极亲近的。待晚宴过后,宜安公主谢柏二人回了苍柏院休息,谢柏还特意吩咐墨菊,“明日着人去杜鹃院说一声,后儿个休沐,问莫如有没有空,一道出去踏春。”

墨菊恭敬应下,宜安公主身边的侍女服侍着公主驸马洗漱。待洗漱后,宜安公主方道,“你后儿个不是去给李公子贺寿么。”

“是啊,莫如也认得李樵,正好一道去。”谢柏笑悠悠地。

宜安公主正坐在妆镜台前由侍女服侍着通头,不禁问,“难道只带莫如一个?莫忧不去?”她更喜欢天真明媚的谢莫忧一些。

谢柏道,“莫忧又不认得李樵。”

宜安公主望向镜中的丈夫,嗔道,“你这叔叔当的,罢了,你就带莫如去吧。”就李樵这名声,丈夫这般毫无顾忌的带着谢莫如去,要她说,总是不大妥当的。只是,丈夫又与李樵交好,她也觉着李樵当初那事儿委实冤枉,可这黑锅李樵已经背了,与之来往,还是要当心一些方好。不过,事涉谢莫如,她还是少开口吧。

第二日,墨菊过去杜鹃院传话已是晌午时分了,主要是早上要服侍主子,头晌她倒是有空,谢莫如却是要去华章堂上课的。待晌午过来杜鹃院,墨菊都觉着有些晚,谢莫如倒是没说什么,只是问,“莫忧去么?

墨菊道,“二爷并未交待奴婢去芍药院,想来二姑娘是不去的。”

谢莫如心下便明白了,明天的得程肯定与李樵相关。点点头,打发墨菊下去吃茶了。墨菊生怕谢莫如误会,特意与紫藤解释道,“论理,昨儿晚上二爷交待的,今儿早我就该过来。只是我早上不得空,叫小丫环过来,又怕说不明白,头晌过来,大姑娘在华章堂上学,就耽搁到了这会儿。”

紫藤性子偏直,直接道,“墨菊姐姐放心,我们姑娘再好脾气不过。”

墨菊笑,“是啊。”大姑娘的脾气好坏不论,不过,大姑娘素来对苍柏院不错,但,越是如此,墨菊身为苍柏院的首席大丫环,越发要将事情做圆满方好。

谢莫如未将这点儿小事放心上,她一直以为谢柏又要拿她做个幌子啥的,却是未料及二月初四是李樵的生辰。

谢莫如问,“要不要准备生辰礼?”总不好白白的上门吃饭。

谢柏道,“放心,我都备好了,算是咱俩的。”

谢莫如便不再说什么。

这次出门很顺利,自从永福公主去了庵里,谢莫如再想跟谢柏出门啥的,谢太太就不大管了,谢莫忧也不瞎吃醋了。她现在简直求神拜佛的不愿意同谢莫如一道出门,太提心吊胆了。她二叔要带谢莫如出去,去就去呗,那是二叔胆子大。

谢莫如换一身厚料子男式春衫,梳的也是男子的发髻,与谢柏一道骑马出城。春日天,路畔,杨柳抽芽,鸟雀开嗓,农人春忙,哪怕春风犹寒,也挡不住那种春日特有的蓬勃。

马跑的并不快,一则谢莫如骑术尚浅,二则,春光大好,怎忍快行。

十里铺并不远,出城十里的地方,骑马一个时辰也就到了。叔侄二人出城早,到十里铺的李氏庄园时也只是巳中。李氏庄园并不大,三进的宅子大小,却只建成大四合院,故此,瞧着倒也宽敞。院中有花有竹有高树有茅亭有新井,还有篱笆围出个小菜园,论建造不比帝都府第讲究,不过青砖灰瓦白墙,衬着四周青山绿水村落农人,亦有一番古拙情致。

李樵在院中忙碌,见到谢伯一行进来连忙起身来迎,笑道,“没听到门口动静,汉乔,有失远迎。”

谢莫如行一礼,笑,“李先生好。”

李樵还礼,笑,“谢姑娘不必多礼,去岁见过。贤叔侄里面请。”在前面带路。

谢柏见李樵手上都是泥土,笑问他,“在忙什么?”

“院子里的春笋,再不挖就老了。”李樵坦坦荡荡的看谢莫如一眼,笑道,“去岁原见过姑娘,今朝要不是与汉乔同来,我险些认不出来了。”

谢莫如笑,“先生还是老样子。”一载未见,李樵还是那幅悠然见南山的打扮,青布衣,黑布鞋,较之去岁,只少一支竹杖。

李樵请叔侄二人去茅亭中坐,他去洗了手,带着小仆端来茶水。谢莫如见里面是陶杯里泡着几片竹叶,闻一闻,自有一股竹叶清香,倒也雅致。李樵笑,“早茶还没下来,去岁的茶喝完了,我嫌白水无味,这是前些天炒的竹叶,凑合着喝吧。”

谢柏笑,“九江真雅人也。”

“喝竹叶茶就是雅人,那世间最雅的肯定是以竹为食的猫熊了。”

谢莫如轻笑,想着李樵怪风趣的,倒不似以往谢柏说的孤傲人。

李樵笑,“我已交待下去了,正有新笋河虾,春菜肥鸭,咱们好生喝一杯。”

正说着话,苏不语也骑马来了,大家起身在茅亭里相迎,苏不语团团一揖,同谢莫如打招呼,“莫如妹妹,时久未见,你可好?”

“我都好。”谢莫如见苏不语一身华衣锦服,想上回同李宣一道去别院,苏不语也不穿得这般光灿灿,看来故意的,不禁笑道,“倒是苏才子,过年过的憔悴了。”

“过年跟陀螺似的没个闲的时候,能不憔悴么。”

诸人说笑几句,难免说到即将来帝都的北岭先生头上去,李樵道,“南薛北江,江北岭声名赫赫,不知江北岭什么时候到帝都?开讲几场?”

苏不语道,“大老远的,北岭先生来都来了,我觉着,怎么也得住上小半年吧。”

谢柏道,“九江,你要不要去听北岭先生讲学?”

李樵道,“当然去。”

苏不语嘿嘿一笑,问,“你可有票?”

李樵还不明白哪里的事,怎么去听个讲学还用票了?苏不语笑,“你可是不知道,北岭先生人还没来呢,国子监已把北岭先生讲筵的地方安排好了。依北岭先生的名气,谁不想去听啊。国子监就想出这么个法子,凭票入场,省得到时人太多挤不下。”

李樵都听愣了,道,“倘这般,岂不是没票的就一直听不到北岭先生的讲学了。”

苏不语道,“我估计也只是现阶段这样,以后定会放开的。”说着自袖管取出一张听课票,递给李樵。李樵接了,谢莫如望去,李樵递给她,谢莫如只是没见过,觉着稀奇,见这票上印着国子监的印鉴,连位子都写得清清楚楚。

素白的指尖儿在票根上轻轻一按,谢莫如唇角微不可察的一翘,将票根还给李樵,道,“二叔也有票么?”

谢柏道,“你要想去,到时咱们一道去。”

谢莫如对于听讲筵无甚兴致,不过,她倒是想去见识一下这位北岭先生,便点头,“好。”

谢莫如又问,“南薛北岭。听你们说,北岭先生已是偌大名气,难不成还有一位薛先生在北岭先生之上?”

苏不语素来嘴快,道,“莫如妹妹,你竟连薛易山都不知道?”

谢莫如瞟谢柏一眼,笑道,“没听说过。”看来这位南薛先生与她有些挂碍。

“这也不怪你,你一个女孩子,年岁小,又不常出门,没听说过南薛也正常。”苏不语道,“薛易山也是一代学问大家,薛易山点评的时文,历来为读书人奉为科举经典。薛易山本就是状元出身,他年纪较轻,如今也不过四十来岁吧。”

谢莫如便愈发不解了,道,“我听二叔说北岭先生都快七十了,这位薛先生不惑之年,比我祖父都年轻,如何能与北岭先生平分秋色,名声竟还在北岭先生之上?”

“这也简单。薛易山做过帝师,今上……”顿一顿,苏不语方道,“今上顺利亲政,薛易山功居至伟。”

谢莫如面无殊色,她甚至笑了一笑,道,“想来这位薛先生已不在帝都。”

“陛下亲政后,薛先生便辞官回了老家,今上苦留不住,听闻他如今隐居青城山。”苏不语语焉不详,倒不是有啥隐情不能说,实在是薛帝师如今只余传说。

谢莫如颌首,“原来如此。薛帝师居江北岭之上,方是理所当然。”端起茶想喝一口,到唇边才发现茶盏里没有茶了。谢莫如只得再将陶杯放下,李樵为谢莫如续上茶水,谢莫如浅呷一口,道了声谢。

大家说一回话,便到了午饭的时辰,李樵居乡间,厨子也只是做些粗食饭菜,自不比各家饮□□致,不过,春日菜蔬鲜嫩,只要火侯得宜,自有鲜美之味。

待用过午饭,诸人还一并去赏了杏花初开。

谢莫如第一次见这般大片的杏花林,因时节尚早,杏花多是含苞,开者寥寥,不过倘佯其间,已令人心旷神怡。谢莫如请教李樵一些西蛮语的事,李樵一一为其解惑,又问,“是汉乔与姑娘提过我通西蛮语的事么?”

“二叔下月要出使西蛮,与我提及过先生精通西蛮语的事。”谢莫如的眼睛在灿烂如锦霞的杏花林中驻足。

李樵闻弦歌知雅意,道,“但有机会,我也想去西蛮看看。”

谢莫如侧头看他,微微一笑。

谢莫如年岁小,其实五官还没长开,但她相貌偏于凌厉,并不似寻常女孩子柔美,这一笑间,眼尾微微上翘,倒有些冰消雪融的味道,李樵听谢莫如道,“先生不像汲于功名之人。”

李樵初时以为谢莫如在说他去西蛮是借机攀附尚书府,可又一想,这可不是谢莫如说话的水准。心思电转间,李樵已明白谢莫如说的是他科举的事。李樵淡淡道,“做不做官,有无功名,于我,并不要紧。但是,不能让别人提起李樵就说,呐,这是一坨狗屎。”而检验名声的最好方式就是科举,没有比这个地方更重名誉。

“那先生其实不必与二叔一道去西蛮,北岭先生的机会很难得。”

李樵笑,“江北岭那里,去上一二遭也就罢了,成则成,不成便罢,又不打算拜他为师,不必久待。要是薛易山来帝都讲学,说不得要多留些日子。”

谢莫如笑,“也有理。”

待赏完杏花,天色不早,谢家叔侄告辞,李樵送至村口,道,“汉乔什么时候去西蛮,别忘了跟我说一声。”

谢柏先是微有讶意,继而眼睛在李樵与谢莫如脸上逡巡而过,点头,“好。九江别忘了北岭先生的讲筵。”

送走谢家叔侄,苏不语问,“你要跟谢汉乔去西蛮?”他是不走的,要在李樵这里住上几日。

“我也一直想去西蛮看看。”

苏不语想了想,此事不能说谢家占便宜,本身李樵也不吃亏,索性便不再去想,反道,“你跟莫如妹妹在杏花林里唧唧咕咕个些什么。”

李樵笑,“随便聊聊。”

苏不语啧啧两声,随便聊聊,他也想随便聊聊。

直待回府,叔侄二人去松柏院,谢太太只是略问几句便打发他们各回各院收拾洗漱了。谢柏并没问谢莫如是怎样同李樵说起西蛮之行的,很明显谢莫如已经把事定下来了。既成定局,这事不提也罢。谢柏道,“一会儿来我书房说话。”

谢莫如点点头。

洗漱后换回长裙,重挽了发髻,谢莫如喝了盏茶,方去了苍柏院。

谢柏亦换了家常长袍,待谢莫如坐了,丫环捧上茶,打发了丫环,谢柏方道,“江北岭的事,李樵怎么说?”江北岭的机会,他看得到,苏不语看得到,李樵肯定也看得到。既然要与他一并去西蛮,看李樵的样子,倒不知他是如何打算。

谢莫如道,“李先生来帝都这几年,一直努力恢复名誉,如果江北岭带给他的利益远大于西蛮之行,想来他会婉辞西蛮的事。”江北岭的确是难得的机会,但关键,这个机会变数太多。像李樵说的,成则成,不成则罢,他并没有打算拜江北岭为师,可见李樵并不愿在江北岭身上付出太多。李樵不打算付高价,江北岭除非真是圣人,不然怎肯为李樵背书担保名誉。

看来,李樵的意思很明白了。谢柏为之惋惜,道,“错过这次机会,再觅良机怕是不易。”名声这东西,站的越高,你就会发现,实在太过重要。像李樵,少时为人陷害,已至科举都屡屡受挫。

谢莫如道,“我倒有个法子。”

谢柏知谢莫如素来不说没把握之事,忙道,“说说看。”

谢莫如望向谢柏的眼睛,轻声道,“二叔已是驸马身份,与以往尚书府二公子的身份比,天壤之别。以往,二叔见李先生都要遮掩一二,不能让祖父祖母知晓。如今,二叔已经可以以驸马的身份来行事了。”

谢柏不由自主的考虑起父亲的意见来,谢莫如却道,“二叔是二叔,尚书府是尚书府,立场不同,也不稀奇。”

谢柏皱眉,“你是说,只管光明正大与李樵来往。”

谢莫如一笑,“为何不可?”

她道,“很多人喜欢看兵书,兵书第一句便是,兵者,诡道也。要我说,诡道之上,犹有王道。便如阴谋之外,犹有阳谋一般。身份不同的人,道是不一样的。二叔先时为家族着想,不能明示与李樵的关系。一则,是二叔的孝心;二则,也是二叔的身份尚有不足之故。我们为什么会觉着江北岭是个机会,不外乎是江北岭有这个身份,他说的话,有人信,人们肯信。二叔为驸马,你说的话,虽然没有江北岭的份量,但你的身份已经可以为李樵一事表明立场了。”

谢柏立刻就明白了谢莫如的意思,他还是第一次这样直视自己驸马的身份。是的,尚主之后,官场之路艰难是一定的,但是,驸马这个身份本身就代表了极大的话语权与豁免权。何况,为李樵张目之事真说不到豁免权上去,李樵毕竟也是永安侯的长公子。谢柏道,“这倒是没问题,北岭先生讲筵就是机会。”

“既然二叔肯担此风险,再有两人,这事便成了一大半。”

谢柏道,“苏不语和李宣。”他们三人出面,帮李樵站稳脚跟是没问题的。

“对。”谢莫如道,“北岭先生毕竟只是白身,他不是薛易山,所以,他注定成不了决定成败的关键。这步棋,要放后一些用,才有最好的效果。”就像太\祖皇帝,江山打下来了,拿江北岭做个牌坊。你爱做官也好,不爱做官也好,我开国皇帝的身份亲自上门,延请三次。你死活不肯低头,我也不杀你,你死活要走,那就走吧,咱送车送仪程。江北岭因此名声大噪,但,太\祖皇帝礼贤下士的好名声也传遍天下。多少前朝那些不大贞烈的臣子就此低头,继续为东穆王朝服务。

谢柏素来善断,他道,“就这么办。”

以往力有不逮,方会借助外力。既有良机,他自当为其张目,何需再借他人之手。

作者有话要说:

第299章 夺嫡之二第262章 交锋之万众瞩目第290章 交锋之彭大郎第186章 李宇第306章 夺嫡之九第361章 皇后之四第158章 分封第339章 东宫之二第272章 交锋之寒噤第96章 命运之三第357章 东宫之二十第247章 交锋之九第263章 交锋之争功第191章 夫妻话第100章 侧妃事件第309章 夺嫡之十二第131章 分封之一第374章 皇后之十七第183章 与世同浊第249章 交锋之十一第196章 了无牵挂第140章 嫉妒第60章 万全策之龙抬头第381章 太后之三第149章 屋漏偏逢连夜雨第337章 夺嫡之四十第86章 美人如花在眼前第305章 夺嫡之八第60章 万全策之龙抬头第299章 夺嫡之二第6章 不过小事耳第219章 积累~第248章 交锋之十第285章 交锋之战事二第283章 交锋飞羽你怎么看第11章 提醒第18章 一次性解决第38章 中秋第213章 形势~~~~~第154章 更迭第134章 点个赞第271章 交锋之靖王的决断第48章 再无相干第112章 后续第246章 交锋之八第141章 庸人自扰第373章 皇后之十六第335章 夺嫡之三八第121章 议储位一第288章 交锋之断魂刀第140章 嫉妒第181章 恩威并施之二第5章 丈夫第117章 第一更第63章 帝心若何第320章 夺嫡之二三第275章 交锋之行云之二第5章 丈夫第110章 大势所趋与孤掌难鸣第177章 恩威并施之一第176章 深谋第202章 臣心之三第200章 臣心之一第104章 喜事当前第62章 讲筵之后第153章第38章 中秋第20章 行云第138章 得子第294章 交锋之帝都~~~第283章 交锋飞羽你怎么看第220章 终我一生第230章 如此~第387章第234章 巡南第317章 夺嫡之二十第289章 交锋之强援~~第160章 时机第126章 弟弟没一个好东西第14章 谢太太的烦恼第214章 打架~第280章 交峰之告靖王书第375章 圣诞番外第317章 夺嫡之二十第155章 功夫第92章第254章 交锋之十六第312章 夺嫡之十五第284章 交锋之战事第177章 恩威并施之一第108章 应对第89章 见面第77章 南安侯第130章 哥哥们这是怎么了?第277章 势利的婚姻市场第383章 元旦番外第3章 桃之夭夭第325章 夺嫡之二八第139章 进宫第49章 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