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命运之二

文康长公主为诸公主之首,这句话不是没有道理。寿安老夫人不过是酸一酸魏国夫人,文康长公主就借机提出公主府继承权的事,宁平大长公主府之物算什么,先把公主府的继承权决定下来,才是公主们的百年大计。

穆元帝对于妹妹的浑水摸鱼,知道后只是一笑,道,“公主府自当如此。”要是不答应,倒把闺女们都得罪了。不过,还是要求公主百年后朝廷要将公主府收回,这个公主们倒没什么意见,反正宅子都有定制,公主的宅子规制皆高,公主的儿女们都住不得。

承恩公府闹得挺没面子,也没再唧咕谢莫如联姻之事,眼瞅着就是永福、长泰二位公主的大婚了。盛大自不必提,永福公主下嫁吴国公世子,长泰公主下嫁永安侯世子,皆是显赫之家,两位公主亦是身份高贵。永安侯府的喜酒,谢莫如还跟着谢太太去了。

而后,文康长公主看诸人礼单,注意到谢莫如单备了一份贺礼,不禁一叹。

谢莫如在家看宁平大长公主的财产清单,里面金银并不多,不过万两左右,庄田宅邸都有田契地契为证,余下的便是金银铜瓷玉石摆设赏玩之物,另外首饰衣料、文房字画之类也都一一列了清单,只未见有藏书,谢莫如微微皱眉。还少了一幅画,曾经二叔提过的薛东篱画的《清风明月图》。

谢莫如也不好去问,皇帝你是不是私扣了我家东西啥的。反正,能还回这么多,也是白赚了。

外头那些不着调的流言,是江行云过来告诉谢莫如的,“都说是太后娘娘与胡家觊觎宁平大长公主的身后之物,传的有鼻子有眼。”

谢莫如道,“胡家与宁平大长公主早有旧怨,不足为奇。这事说真就真,说假也假,只是不该传到外头来。”

“是啊。”江行云道,“开始我还以为是你往外传的呢,后来想想又不大可能。”谢莫如年纪比她还小一些,谢家又轮不到她做主,而谢家,不可能做出这样的事来。

谢莫如摇头,“不是我。”

江行云道,“敢说太后与胡家闲话的人,其实不多。”

谢莫如道,“是啊。”说着命人取出个红木匣子递给江行云,江行云问,“是什么?”

谢莫如将红木匣子打开,一匣红宝石首饰,宝光熠熠生辉。饶是以江行云边疆大将之富也少见这样成色的宝石首饰,江行云连忙道,“太贵重了。”

“帝都皆知我得了大长公主的东西,那天见到这套首饰,我就特意留了出来。”谢莫如再次递过去,“你我之间,何需见外。”

江行云也不是没见过世面的,便接了,笑,“那我就不客气了。长公主赏梅宴,我就用这套首饰了。”

谢莫如一笑,又取出一个匣子给江行云看,里面是一双云纹玉壁,“这个是给李世子和李先生的,他们是兄弟,正好一人一件。”

谢莫如一向手面儿大方,不过,这次阖帝都都知道谢莫如手面儿大方了。谢莫如非但给江行云、李樵李宣兄弟送了东西,还挑了几张字画给了谢柏,苏不语得了一幅琉璃棋子。另外,家里谢太太谢莫忧各有一套首饰,谢芝谢玉几个一人一块好墨,谢尚书看过后让他们好生收着。

谢太太笑,“你还是攒着吧。”虽然宁平大长公主的东西谢家不敢要,但能落在谢莫如手里,谢太太亦是极欢喜的。

谢莫如道,“东西就是用的,祖母只管收着。”

谢太太便收下了,谢莫忧也跟谢莫如道了谢,如今她是嫉妒都嫉妒不起来了,以后谢莫如的嫁妆,不要说她,怕公主都没谢莫如嫁妆丰厚。不过,她也不羡慕谢莫如,都说谢莫如要嫁到西蛮去,就算再丰厚的嫁妆,谁又愿意嫁到蛮人的地界儿去呢。

谢莫忧做了几样针线做回礼,她不比谢莫如,没这些值钱的东西,针线是她亲手做的,也是她的心意了。如今随着年纪渐长,谢莫忧也早没了一争长短的心思,家里事情不断,想想以前那些鸡毛蒜皮的小事,才真是福气呢。

谢尚书见谢莫如家里都给遍了,就没给他跟长子,真不知要说什么好了。当然,他也不好说什么,他堂堂一尚书,总不会眼馋东西,就是觉着谢莫如厚此薄彼有点儿忒明显。谢尚书尽职尽责的同谢莫如分析,“自从陛下赐下这些东西,外头那些流言总算歇了一歇。”

谢莫如道,“两位公主大婚,帝都已经有新谈资,怕是再传也传不起来了。”

谢尚书叹,“可惜不知谁办的此事,我多方打听也没打听出来。”

“做了好事,哪有不令人知的理。做这事的人,早晚会露面。”谢莫如半点儿不急。

祖孙二人商量了一回,也没商量出个所以然来,不过彼此心中有数罢了。

李宣得了谢莫如的东西,还给长泰公主瞧了一回,东西虽好,长泰公主在宫里见过的好东西也多了去,不过这是当初大长公主府的东西,就格外不同了。长泰公主将这羊脂玉璧放在手中自有一种温润,道,“早听说谢姑娘同驸马交情好,果然是真的。”

李宣与长泰公主同坐在暖榻上,接过宫人捧上的姜茶,随口道,“莫如妹妹又不是外人,舅舅与母亲兄妹二人,再算一算,就是莫如妹妹血缘与咱们最近了。”指着那玉璧道,“毕竟是大长公主的身后之物,你替我收着吧,以后传给儿子。”

长泰公主听李宣随随便便就说起儿子啥的,不由面儿上一红,嗔道,“你也忒着急了。”亲自将玉璧放在匣子里,命心腹宫人妥妥的收起来。

“这不早晚的事嘛。”李宣一向好脾气,他出身尊贵,本就有个公主娘,再娶个公主媳妇也没啥压力。再者,他与长泰公主早便认识,长泰公主性情不错,小夫妻二人颇是融洽。

长泰公主叹道,“说来宜安姑姑同谢驸马情义亦佳,成亲几年,都没身孕,御医看也看不出什么问题来。”

“既然没问题,就是缘法未到。”李宣道,“孩子嘛,多是天意。倘命中无子,就是娶个十七八房也无用。倘命中有子,早几年晚几年都能有的。谢驸马不是那等拘泥迂腐的人,就是我说,也是情分更要紧。不然倘夫妻二人不睦,纵使生下五男三女,又有何意趣?”

长泰公主听的心里暖暖的,道,“驸马不愿意谢姑娘嫁到西蛮去吧?”

“从私交来说,咱们同莫如妹妹是亲戚,我当然不愿看莫如妹妹嫁得那么远。自公心论,两国联姻,最要紧的倒不是联姻的公主一定有多么大的本领,而是联姻的公主一定要对本国有情分。这一点,她不大合适。”李宣并不讳言。

长泰公主也说不出国家对谢莫如有何恩义的话来,不过,联姻他国的公主,靠山也只有本朝,情势之下,联姻公主也不会对本朝不利吧。倘是别人,长泰公主还真有这个把握,搁谢莫如这里,长泰公主直觉谢莫如不与常人同。

长泰公主道,“父皇必会斟酌此事的。”

阖帝都都在猜度谢莫如会不会联姻西蛮中,新年就到了。这个年谢家过得依旧挺热闹,谢尚书却是忧心忡忡,年前他试探陛下关于谢莫如的亲事,看陛下的意思,依然是不置可否。

谢尚书能愁白了头。

就是一向看谢莫如不大顺眼,巴不得谢莫如倒个大霉的三老太太也是找谢太太打听了好几回消息,仇家要倒霉,三老太太哪怕是摆着一张忧心忡忡的脸,也掩不住眼中的兴灾乐祸。要说以往还有些叔侄情分,经谢莫如这事,谢太太是真的烦透了三老太太。

谢莫如依旧是老样子,这些联不联姻的事似乎根本同她没什么干系一般,她只是在三老太太过来兴灾乐祸时说了一句,“三老太太放心,我纵使嫁去西蛮,也要带一二相熟人以解寂寥的,介时一定禀明朝廷带了您老人家同我共去见识一下西蛮风情。”

三老太太吓的再不敢登尚书府的大门。

倒是苏氏听说后过来委婉的劝谢太太,“就是天大恩典,这一去,怕是再也见不着了。”

谢太太也愁的很,“谁说不是呢。”经上次进宫的事,她即使再进宫,也不同贵妃闺女商量谢莫如的事了。只是,连丈夫这做尚书的都没法子,谢太太一介女流,更没什么办法了。

谢太太就合计着,要不要过了十五带着谢莫如去庙里烧香,问一问菩萨。想到问菩萨的事,谢太太有主意了,特意同谢莫如商量,“文休法师就是难得的高僧,上次算你二叔他们回帝都的时间准的了不得,要不,咱们去找文休法师算一算。”

谢莫如道,“怕是以文休法师的道行,也算不出帝心来。”

“去散散心也好。”

谢莫如还是应了。

宁荣大长公主听闻谢家去庙里的消息,唇角一绽,“不意谢莫如也有今日!”

程离道,“陛下心思一日未定,属下一日不敢安心哪。”

宁荣大长公主随手掐下一朵青嫩亭亭的水仙,眉眼含笑,“陛下怎么可能未定,陛下的心意啊,他是一定会把谢莫如嫁的远远的,他看不到的地方去。”

程离垂眸不敢再言。

南安侯与其父道,“两国联姻之事,父亲万不可多言。”

承恩公道,“我看陛下是愿意谢姑娘联姻西蛮的。”

“不论陛下是何心意,父亲都不要掺和这事。”

承恩公其实挺愿意掺和一下的,暂不提他是他哥出事后捡了个公爵的落,但他哥毕竟是死在宁平大长公主之手,这是血海深仇,承恩公不可能不报。再者,谢莫如还扫过他娘的脸面,谢莫如联姻,承恩公乐见其成。干嘛不掺和啊,他完全打算投支持票。

南安侯道,“咱们家的男人,但凡能说上话的,都不要多管此事。父亲,此事原就与咱家不相干。父亲觉着谢莫如一定会联姻西蛮,可倘有个万一呢。”

“万一?如何会有万一?”承恩公道,“我听说谢家已认命了,先前谢莫如就已经给亲近的人都留了念想,前儿又出城求神拜佛的,我看,这事**不离十。”

“大伯的事,已过去多年,难不成要牵扯到她一个小姑娘身上?就是先前,她扫过祖母颜面,说来亦不过小事,何需置人以死地?说到底,咱们胡家同谢莫如,并无深仇大恨。”南安侯一张冷俊的脸,目光都带着丝丝寒意,“我不解父亲为何耿耿于怀。”

南安侯提醒父亲,“宜安公主下嫁谢家,咱们胡家原是交好谢家之意,不是吗?”

承恩公一噎,继而道,“你母亲……”

“母亲不过一介女流,上次她鼓动祖母装病吓坏了太后娘娘不说,也惹得陛下不悦。妇人家,头发长,见识短。这里毕竟是胡家,家中大事,阖该父亲做主,父亲以后还是少让母亲抄手朝中之事。就是祖母那里,也请父亲多劝着些。”南安侯道,“父亲欲交好谢家,如今咱家与谢家不说反目,可也亲近不到哪儿去。父亲欲家里再出一位皇子妃,诸皇子中,唯二皇子是嫡出,但二皇子妃之位,怕是父亲不能如愿的?”

承恩公大惊,“这话从何说起?”相对于谢莫如联姻西蛮之事,承恩公自然更关心皇子妃之位。

南安侯淡淡,“陛下喜欢安静的家族,而不是成天想借太后娘娘的手上蹿下跳的家族。”

南安侯这话未留半分颜面,承恩公脸上一时挂不住,低喝一声,“放肆!你跟谁说话呢。”

南安侯微微欠身,承恩公挥挥手,“行了,你的意思我知道,咱家难道张狂过么。我平日里是怎样约束子弟的,你又不是不知道。谢莫如,毕竟是宁平后脉,且一向同咱家不对付,陛下将宁平之物发还,她倘不能联姻西蛮,日后嫁的也是显贵。你觉着同她没仇没怨,她心里可不一定这样想。趁着我还在,早日将隐患除了,以后子孙也得平安。”

“咱家一公爵一侯爵,我不知什么样的女孩子会成为咱家的隐患。”

“你回帝都日短,如何会知道那丫头的邪性。你祖母都说,见了她就不舒坦。”

南安侯简直服了他爹的逻辑:邪性=你祖母说,见了她就不舒坦。

“祖母老花多年,她会看什么人?老人家,在家享享清福就罢了。”南安侯道,“何况,世上人多了去,单自朝中来看,也不是人人都与咱家立场相同,难不成,就人人都成了咱家的后患?何苦平端竖此大敌?”

承恩公不想放过此等良机,道,“做都做了,这会儿停手也难。”

南安侯苦劝他爹,也没劝下来。

承恩公深觉自己英明无敌,因为,二月初圣旨便下了。

谢莫如刚吃过早饭,圣旨便到了。

谢家张罗着摆香案迎圣旨,因是给谢莫如的圣旨,谢莫如在正中接了。来传旨还是于汾于公公,于公公骈四俪六宣读圣旨,大意便是谢莫如乃辅圣大长公主之后,血统高贵,人品出众,收她做义女,封义和公主,允婚西蛮云云。

于公公很快将圣旨念完,明黄的圣旨一合,于公公恭敬的托着卷轴,笑道,“恭喜殿下贺喜殿下,公主殿下,请接旨吧。”

谢莫如起身,淡淡道,“嫁到西蛮可以,我有爹有娘,绝不过继!”

于公公顿时觉着自己手里捧着的不是圣旨,而是烫手山芋,于公公嘴里泛苦,劝道,“殿下,咱们可不敢抗旨啊。抗旨,可是要杀头的啊!”

谢莫如道,“哦,那我就在家等着杀头。”

于公公一想,听说西蛮那地界儿都是蛮人,这一嫁到西蛮,比杀头也强不到哪儿去啊。这连死都不怕了,于公公身为穆元帝身边内侍,也是颇见过些世面的,当即又劝,“殿下,殿下,圣旨一出,哪有收回之理?”

“既能出便能收。”

“殿下,您想一想,这,这叫天下人如何看殿下呢。”

“殿下,殿下总要为家人考虑啊。”情急之下,于公公说了句昏话。

谢莫如的脸冷峻若山川高岩,然后,她说了令于公公终身难忘的三个字,“我等着。”

作者有话要说:  PS:晚上喝了一碗骨头莲藕汤,然后,肠胃就开始闹腾……久等了,晚安。

第193章 吴第112章 后续第188章 铁御史第95章 命运之二第57章 鹦鹉第370章 皇后之十三第43章 反应,程离第352章 东宫之十五第113章 感触颇深第349章 东宫之十二第216章 入冬第23章 衣裳第219章 积累~第102章 祭礼第263章 交锋之争功第134章 点个赞第303章 夺嫡之六第157章 是不是第196章 了无牵挂第281章 告靖王第二书第244章 交锋之六第363章 皇后之六第269章 交锋之老唐第261章 交锋之极少数的人第45章 宝剑之论第385章 太后之六第74章 回归第292章 交锋离职之中章第218章 战局第66章 朱雁第333章 夺嫡之三六第147章 震后第54章 福菜第1章 谢莫如第365章 皇后之八第339章 东宫之二第367章 皇后之十第281章 告靖王第二书第4章 华章 堂第378章 皇后之二十第388章第368章 皇后之十一第265章 交锋之还朝第101章 目的第270章 交锋之战一第43章 反应,程离第358章 皇后之一第350章 东宫之十三第205章 段四海第308章 夺嫡之十一第64章 柳妃第226章 南事之三第224章 南事之一第379章 太后之一第52章 志向第295章 交锋这一天之上章第175章 祭奠第227章 苦心第38章 中秋第241章 交锋之三第28章 暴雨第98章 命运之五第389章 太皇太后之四第220章 终我一生第43章 反应,程离第238章 穆元帝的处置~第11章 提醒第19章 致歉第225章 南事之二第70章 昨晚穿越了~第373章 皇后之十六第278章 交锋之御膳第145章 不是坏事第178章 报偿第268章 交锋之团聚第55章 团圆酒第286章 交锋之战事三第385章 太后之六第122章 议储位二第326章 夺嫡之二九第77章 南安侯第58章 提议第29章 诛心第167章 一件东西第110章 大势所趋与孤掌难鸣第20章 行云第229章 副手第17章 分晓第33章 规矩第209章 线第73章 春风得意~第73章 春风得意~第352章 东宫之十五第316章 夺嫡之十九第303章 夺嫡之六第332章 夺嫡之三五第328章 夺嫡之三一第187章 兵事第274章 交锋之行云之一第334章 夺嫡之三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