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生父朱由校还真的是喜欢上了这位张姑娘,以至于到了茶饭不思,夜不成寐的地步。
自从上次在御花园里与张姑娘邂逅以后,朱由校每时每刻都在惦记着张姑娘,希望能够有再次见面的机会。
而张姑娘呢?随父亲进宫去见了两宫皇太后以后,就回家等候消息,至于是什么消息,张姑娘自己也不太清楚,也不好意思询问,婚姻大事,父母做主,媒妁之言,这个观念已经在张姑娘的脑子里形成了固有成见。
因此说古代的女子真是很悲哀的,幸福与否全都是听天由命,看运气了。
这回张姑娘可谓运气不错,居然碰上了自己喜欢并且也喜欢自己的人。
这位朱由校先生虽然并非风流倜傥,但是也算是颇有儒风,与世无争,淡泊宁静,正是张姑娘所喜欢的类型。
话说回来,朱由校想争也没有资本啊,想不淡泊也不行啊。做木匠活必须要心静,做错了是无法返工的呢。
张姑娘是张员外的独生女儿,在古代能够自觉响应独生子女政策的屈指可数,这位张员外就是其中之一,提出表扬。
独生子女政策最大的弊端就是小孩子因为没有玩伴而感到孤独,张姑娘就深受其害,从小就是一个人长大的,没有兄弟姐妹可以玩耍,身边有的只是下人,与下人们相处跟与同胞相比是有着非常大的差距的。
首先,同胞兄弟姐妹之间是平等的关系,相处起来非常自然,尽管会有争执,但那也是相当自然的,是正常的现象,正因为此才更加富有情趣。
而与下人们相处呢,因了下人们的身份地位,使得他们不敢在主人面前造次,也就是说下人们在主人的面前是没有发言权和自主权的,除非主人给她们这两种权力。因此说张姑娘是孤独的,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朋友,有的只是听命于她的仆人。
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张姑娘是可怜的,尽管父母亲都非常疼爱她,但是玩伴少却是一个不争的现实问题。古代人也是人,也有跟我们一样的感受,因为我们的血管里流着的是同样的血液。
这两位年轻人可谓同病相怜,朱由校也是一样,从小除了与客氏相依为命外,几乎就没有什么同龄玩伴了。
说几乎,也是有例外的,其实也还是有一位的,那就是客氏的儿子阿兴。
说起这位阿兴,那可是一个胡闹胚子,婴儿期因了客氏当奶妈的原因,得以留在宫中,跟不跟妈妈在一起是次要的,因为客氏根本就不怎么管他,他可说是跟着彤儿长大的。
后来又因为客氏与御厨魏公公対食的缘故,兴儿又得以继续留在宫中,多一个人不就是多一张嘴吗?魏公公有的是办法,在吃的上面。
当时也曾秉报过两宫皇太后以及郑贵妃,由于客氏当时没有什么势力,加之兴儿幼小,且死了爹,因此后妃们争相大发慈悲,做个
顺水人情,开恩允许兴儿继续留在宫中。
这客氏可捡了个大洋捞,自己攀上个小主吃香的喝辣的不说,还搭上了自己的儿子,能够跟着小主一起长大,吃喝不成问题,将来长大了,说不准还能闹个一官半职的。
客氏想得美,现实可没有那么美好,她这位宝贝儿子实在是太闹了,别说校儿受不了,就是她这位亲娘也受不了了,难怪校儿会疏远阿兴呢。
校儿是个喜静不喜动的孩子,如果有机会读书的话,一定是个好学生,只可惜校儿是有命无运呀。
阿兴呢,与校儿完全相反,坐不是坐样,站不是站样,校儿做木工活的时候,阿兴到处乱跑,搞得校儿心神不宁的,且屡教不改,频频再犯,最后校儿不得不对其下逐客令,不许阿兴到木工房来,久而久之,校儿就与阿兴生分了。他俩虽然是发小,但却不是好兄弟,典型的有缘无份。
其实这也怪不得阿兴,用现在的话讲,他得的是一种叫“多动症”的病症,他好动那是病态,不是他的错。
但是客氏不懂这些,她一味地责怪阿兴不听话,不懂事,把阿兴说得与自己也不亲了,非但多动症的毛病没有改,又加上了另外一个毛病,暴躁。
别看阿兴小小的年纪,却也知道跟谁能发脾气,跟谁不能发脾气,他不会也不敢在校儿的面前撒野,却能在客氏那里撒泼,把个客氏搞得焦头烂额,不知如何应对才好。
客氏被阿兴闹烦了,就拿彤儿撒气,把责任都推给了彤儿,全然逃脱了她做母亲的职责。人都是这样的,长着眼睛只会看别人的缺点,却看不到自己的不足。
在阿兴的教育上,彤儿做了客氏不负责任的替罪羊了。阿兴长大以后,劣迹多多,坏事做绝,并为此付出了性命的代价,那个时候,只有彤儿真心为阿兴流泪,客氏一滴眼泪也没掉。真可谓跟谁长大跟谁亲啊,一心换一心。
不过话又说回来,如果阿兴跟客氏长大的话,说不定还不如跟彤儿呢,因为彤儿宠阿兴,一方面是因为阿兴可怜,一方面是因为阿兴是主子的儿子,她不得不处处为他着想,她和客氏都把自己的感情给了身边可怜的孩子,要说她俩的角色当得还都真不错,出色地完成了抚养的任务。
至于阿兴是怎么丢了命,在续集当中会有详细的解答,这里就不赘述了。
自己亲手抚养大的孩子,长大了以后却喜欢上了别的女人,客咽不下这口气。
更何况这个女人将来有可能成为自己的障碍呢,本能使得客氏对张姑娘怀有敌意,这个敌意多半是出于一种嫉妒的心理,客氏不能容忍自己的心上人喜欢别的女人,尽管她的心上人并不能真正成为她的心上人。
这件事情说起来真是有点不可思议,女人的感受有时候是没有道理可讲的,客氏对于张姑娘持有本能的戒备心理,客氏似乎预感到这位张姑娘将来
必定会跟自己做对。
不得不承认,客氏的预感相当准确,张姑娘册封为皇后以后,的的确确没少责备客氏,张姑娘手里握有皇后的权柄,她甚至这一点,也正是利用了这一点,张皇后才节制了客氏的飞扬跋扈,有效地抵抗了客氏所代表的恶势力,给后宫的天空带来了一点亮光。
这些都是后话,此时的张姑娘还不知道自己要嫁给哪一位公子哥呢?
自从上次在御花园里见到一位性情温和的公子以后,张姑娘的心里就一直有一种无名的期盼,希望上天能够安排自己跟这位公子结合。
张姑娘也是凭着自己的预感,大凡女孩子都有直觉的吧?张姑娘也不例外,她的直觉也是相当准的,她感觉出了自己会跟这位花园邂逅的公子产生某种联系,她在等待着,期待着。
这两位适龄青年,在同一时间想着同一样事情,真是天公作美啊,皇太后懿旨一下,就为两个年轻人牵上了红线,自此一对以心相许的恋人得以步入洞房,开始新的生活了。
这两位新人就是我的生身父母。
话说当初皇太后订婚的时候,张姑娘是知道自己将要嫁的是什么人,而朱由校却并不知道自己要娶的就是那位朝思暮想的张姑娘,他甚至连那位姑娘姓甚名谁都不知道呢。
张姑娘比较幸运,相早一些知道这个喜讯,多乐了几天。张姑娘冰雪聪明,在后宫当中只有皇孙朱由校才爱做木匠活,自己遇到的那位公子做出来的木匠活相当精湛,非朱由校莫属,因此张姑娘一下子就将朱由校定了位。
皇太后下旨让她嫁给皇孙,那不正是那位公子吗?张姑娘心力像抹了蜜一样地甜。
朱由校呢,听说皇太后自己定了婚,说是要给万历皇帝冲喜,定的是一位张姓的姑娘。
“哎,身不由己啊。”朱由校无可奈何,这门婚事是愿意也得同意,不愿意也得同意,由不得他自己。
朱由校不得不将思念张姑娘的情怀收回来,珍藏于心底,做为往事尘封起来,也许这辈子都不会有再掀开的时候了。
想到这里,校儿摇了摇头,叹了口气,接受了命运的安排。
这件事,客氏是知道原委的,在后宫当中,是存不住什么秘密的,除非你存心要一件事成为秘密,否则的话,小道消息传播的速度那叫一个快,比火箭还快。
客氏一听说校儿呗皇太后定了亲,就私下打听定亲的那位小姐的各种情况,这一打听不打紧,却原来就是那天跟随父亲张员外来到后宫的那位张姑娘,也就是校儿年年不忘的那位姑娘。
世上真有这么巧的事情吗?好像知道校儿要跟张姑娘结合似的,事先还让他俩见了面,而且还相互钦慕上了,一颗爱情的种子就这样种了下去,更为神奇的时,这颗种子马上就要发芽了,客氏那个嫉妒呀,她不能看到好事在别人身上出现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