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三八八 高乔人的出路

东方诚听了李昭承的话,问:“二公子,日本人会投降吗?”

“我认为是有这种可能的,你要清楚,日本人为什么会搞出这么多事来。”李昭承说。

“原因很复杂,我认为其中有三,一是日本人.........。”东方诚是说话做事很有条理的人,这也是为什么李昭承这么信任他的原因之一,以往李昭承有充足的耐心听东方诚的见解,但这一次,他却主动打断了东方诚,而是直接说道:“东方兄,其实没有那么许多一二三的,说白了就两个字,生存,这里的日本人,做的一切都是生存。”

东方诚的声音戛然而止,他细细思索之后说:“是的,就是为了生存。”

日本人为什么不远万里从日本来到巴西,说白了,就是为了生存。日本是最早与帝国展开贸易的国家,因为国内封建势力的强大和内部的分裂,几十年来,日本一直没有走向资本主义,但是国内的资本主义经济已经形成规模。

日本的资本主义经济很大一部分是为了对外贸易,而大量的工业产品和农产品也通过贸易涌入了日本境内,导致日本的农民和手工业者大规模的失业,这些人成为日本移民海外的主要力量。

为什么巴西的日本族裔会从葡萄牙人构建的秩序下逃亡,目的也是为了生存。巴西这片殖民地已经逐渐成为了世界上最繁荣的殖民地,尤其是作为欧洲和帝国的原材料生产基地,让那里的劳动力永远处于入不敷出的状态。

葡萄牙人引入日本人,是因为他们发现,日本人勤劳肯吃苦,又掌握着多种手艺,原本是准备用作城市下层的从业者的,但是却忽略了日本人的宗教和风俗习惯与葡萄牙人格格不入,在出现矛盾后,殖民地的统治者就直接把日本人打入了种植园。

更重要的是,日本人与当年的海外华人一样,喜欢群居,拥有自己的文化,殖民者是针插不进,水泼不入,正如西班牙人在吕宋曾经数次大规模屠杀华人一样,葡萄牙人也看中了积攒了相当财富,又与本地格格不入的日本人。

面对迫害日本人逃入内陆,而面对葡萄牙殖民者的追杀,日本人逃入更内陆,最后进入帝国的势力范围,成为了巴西的葡萄牙殖民者试探帝国边境管控的一颗棋子。

“既然日本人是为了生存,我们可以给他们一条生路。这就是我们之间谈判的基础,当然,战争依旧会持续一段时间,我们需要让日本人知道我们的决心,我们可以毁灭他们,如果不想被毁灭,就要听从我的安排。”李昭承说。

“那么您的安排是什么呢?”东方诚问。

李昭承说:“送他们离开,去牙买加,去非洲,他们不是喜欢种棉花吗,大可去那里种。”

“如果我是日本人,我会要求去玻利维亚。他们不是喜欢种棉花,而是喜欢富饶,去玻利维亚开银矿也是不错的打算。二公子,您在益州的时候,没有与那个日本人派来的使者会谈,而我则见了他们,当时那位使者就提出了这样一个妥协的意见。

但是我认为,您应该不会同意的,所以我没有把这件事放在心上。”东方诚说,但他仔细打量着李昭承,想要看看他是不是真的不会同意。

李昭承点头:“你做的很对,帝国在南美的领地,无论是殖民地还是直辖土地,都不允许有日本人。”

“能问一下为什么吗?”东方诚想了一会,主动问道。

李昭承笑着说:“东方兄陆军大学毕业后,应该又在帝国大学进修过吧。”

东方诚点点头:“从帝国二十一年起,这就是侍从室的规矩了,前辈孙部也是这样。只不过我们选修的课程不一样,在帝国大学进修,可以在政治学、战略学、社会学、管理学等十个学科里选择三个,一个主科,两个选修科目。我当时选的是政治学、社会学和管理学。”

“如果你再有机会去帝国大学,最好学习一下战略学。我的父亲还曾经在帝国大学担任过客座老师,讲的就是战略学。”李昭承说。

东方诚满脸遗憾:“很不巧,我在帝国大学进修的两年,裕王殿下都在海外工作,没有机会聆听他的教诲。”

李昭承呵呵一笑说:“没关系,我可以简单和你讲一下他的理论。按照我父亲的理论,温带地区的大陆上,是很容易诞生大国强国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父亲他主持的帝国对外战略,不顾一切的夺取了北美洲和南美洲的温带部分。

我父亲说过,世界上所有已知的大陆上,最容易诞生一个强国的,就是北美洲的温带和亚热带部分。尤其是裕王封地,拥有一切产生大国的便利条件,无论是位置还是资源,亦或者自然环境。

而除了地理因素,我的父亲也认为,人种和文明也是重要的考虑因素,盎撒人、法兰西和德意志、斯拉夫这四个民族是欧罗巴各民族之中,有潜力建立强国的民族,而在东方,我们黄种人里,除了帝国,就是日本人了。”

东方诚听着这些话,感觉似乎有道理,但似乎又有些虚无缥缈的感觉,他问道:“二公子,裕王殿下的判断依据是什么?”

“判断依据很多,包括这些年海外行事的经验,还有一些战略学的理论,但最重要的判断依据有两个,或者说一个,那就是我的爷爷和父亲二人的共同认知,他们二人都这么认为。”

东方诚很无奈,这又是一个让人无所适从的答案,因为这类答案无法说服他这类人,但他也没有反驳的勇气和实力。

想了想,东方诚说:“可我不认为几百个不知天高地厚的日本人就能做到什么。”

李昭承说:“或许吧,但只要有可能,我们就不能不重视,父王经常教导我们的是,要把一切的罪恶和威胁扼杀在萌芽阶段,现在日本人正处于这个阶段,这片土地很重要,因此,这片土地上不允许有与我们为敌的势力存在。”

东方诚点点头:“二公子,我还有一个问题。假设日本人真的抓住了您的给的机会,那岂不是会出现按下葫芦浮起瓢的事,我们赶走了日本人,又扶持起来迪玛利亚这样一个高乔人,与只有几百个,最多不到一两千人的日本人相比,高乔人可是数量众多啊。

迪玛利亚是一个勇敢的战士,但也展现出了远超他身边人的政治手腕,他的野心同样大,我认为这个家伙将来会是一个威胁。”

“这就涉及到我的另一个计划,那就是对我们在南美的领地进行更长远的规划。高乔是土著,我们是解决不了他们的,因此也需要给他们一条出路。

我的父亲认为,这是一个封建皇权没落的时代,以往人们认同自己是某一个国家的人,是因为他们拥有一个共同的君主。但是随着民族主义思想的传播,这种现象会越来越弱化,人们会更多的认可自己的民族,而非国家。

因此,未来的主要国家就是民族国家。像日本这样的国家,就天生拥有统一的基础,因为这是一个单一民族的国家。当然,民族国家也并非是这个国家只有一个民族,比如帝国,我们拥有一百多个民族,而我们成为一个民族国家的基础在于,国族占据绝对的人口优势,而其余的大部分民族,对我们的文明和文化拥有或多或少的认同感。

而高乔人,既很难融入我们的民族大家庭,也不会认同我们的古老文明。这样一个民族,注定是和我们格格不入的。”

东方诚认真考虑着李昭承说的话,他说道:“您的逻辑无可挑剔,可是我认为,在高乔人这个问题上,我们拥有相当多的解决办法。”

“是的,办法总比困难多。就像一棵长进你的庭院,侵占你生活空间的藤蔓。你可以剪掉它的枝叶,也可以用药物喷洒,但问题在于,过一段时间,新的藤蔓还会伸入进来。你解决一次,还能解决第二次,而如果你第一次就拔除它的根,那就是一劳永逸的解决。

而帮助高乔人建国,就是一劳永逸的办法。”李昭承对东方诚说。

东方诚打开一幅地图,指着广袤的潘帕斯大草原说道:“高乔人是一种分布极为广泛的民族,可以这么说,在安第斯山脉以东和亚马逊雨林以南的区域,都有高乔人的部落。

而如果高乔人建立一个国家,那将会对这么一大片的土地声称主权,这......这几乎是把二十多年来帝国在南美洲的开拓成果拱手让人。”

李昭承摇摇头:“不,高乔人只能在这里建立一个国家。”

李昭承在地图上画出了一片区域,这片区域位于乌拉圭河中上游地区,然后向北部各个方向延伸。

“可是高乔人怎么会向这里聚集?”东方诚完全不能理解这一问题。

李昭承说:“就跟毛驴拉车上坡一样,有人前面拉,有人后面推,有人屁股上打,三管齐下,就做到了。当然,总归免不了有许多漏网之鱼,这并不是麻烦,只要高乔人在这片土地上,人口占据绝对的劣势,那么这片大草原,帝国也就吃下了。”

“迪玛利亚是那个牵驴的,负责拉,对吗?”东方诚感觉李昭承这个比喻非常有趣,他略作思索,问道。

李昭承点头:“当然,如果迪玛利亚做不到,我们还可以找另外一个迪玛利亚。”

说起来,高乔人的经济是非常单一的,尤其是偏远地区的高乔人,就是游牧民族,一切的经济生活都与牲口挂钩。理论上来说,牛羊牲口浑身都是宝,羊毛、皮子、牛角,以及牛羊肉。

但这片土地相对来说实在太偏远了,又没有畅通的交通运输条件,本地的市场根本消化不了那么多的牛羊肉,而牲口这种东西,在周围几千里都不缺。

在潘帕斯草原上,生存着以百万计数的野牛,都是欧洲人带来的,跑到野外成为野生的牛。而在美洲和非洲也是如此,比如加勒比海地区,往往随意找一个岛,把一群母牛和公牛扔上去,就能对这片岛屿上的牲口进行‘可持续性的竭泽而渔’,早期的海盗就是靠干这个起家的。

而肉类的低成本保鲜到现在仍然是无法解决的问题,活着的牛羊运输同样如此。

因此高乔人只能出口牲畜身上的附加产品,理论上有羊毛和牛皮,但实际只有牛皮。

原因在于,羊毛是欧洲本地能生产的,现如今欧洲普遍实行贸易壁垒,对羊毛进口很少,而帝国的也同样如此,南非地区的纺织业可以从巴西采购棉花,那是因为棉花这类商品帝国无法自己完全满足,但是羊***国首先要保证澳洲两个行省的畜牧业。

而仅仅依靠牛皮的出口,是无法让高乔人富足的,所以在帝国统治南美地区后,越来越多的高乔人向着农耕转化,成为帝国移民的附庸,而迪玛利亚在李昭承的支持下,其实已经获得了乌拉圭河这片区域的棉花种植园的开发权,这足够改变一个民族的生活环境。

更富裕的生活,自然会牵动更多的人前往,迪玛利亚过的越好,对高乔人也就会有更多的吸引力。

至于在后面推和鞭打的一方,自然是海外事务部的南美局负责。

高乔人的经济靠牛皮,那就对牛皮下手,降低其利润,高乔人的一应对外所需,都要走帝国的港口和商路,增税就能提高其生活成本,生存的成本提高,赚取的利润降低,会促进更多的高乔人另谋出路。

“二公子,这已经超出了您的权限,至少您从申京出发的时候,皇上没有对您提出这样的要求。”东方诚说。

李昭承呵呵一笑,并不在乎:“没事找事可是我们裕王府的光荣传统呀。”

章二一三 战争边缘章一三四 好儿媳可旺三代章二八零 让当权者有一怕章四一六 真诚的敌人章四一二 圣人章一一四 范迪门的奉献章四十 隆武联姻章三六 江南崩局章一三五 安定人心章五九 休止章三一 线列步兵章四五六 失控章二二七 巴拿马铁路章二一三 御试玄机章一八七 各方章一零七 转向,战列线决战章十五 和平震慑行动章十九 占领圣胡安 下章一八四 老朋友章三九 钱谦益的橄榄枝章二七八 日本孤儿章一七七 新的爪牙章十二 派遣舰队 上章一一零 水雷章三十 北洋要塞 海洋岛章十三 包庇章四二五 以和促战章四七六 分蛋糕章二六二 猕猴章四七七 最后的安排章一三零 兄弟章七十 江南震动章四六 盛怒章十五 兴师章一五三 津疆联动章二七零 都是人精章一五六 忠告章三八三 一种构想章二零二 明清章三七 四省会剿章十五 意外频发章二 达成章一五一 即刻进军章九 进击的巡航舰章七六 解忧章三六五 农垦团章三一 曾樱的手段——联姻章六六 马宝的小心思章五百 犹太复国主义章二八四 大进军章五二 洲际贸易船队 吕宋章二八七 新的方向章一五四 投效章三八九 判定章四四八 两国章五零一 改朝换代章一零七 转向,战列线决战章八七 加征公投第一九八 英雄的落寞章二 三路齐奔宁古塔章二七 山东攻略章一五五 小人物的悲哀章四三三 瓜分克里米亚汗国章一一二 围点打援章二五一 孟德斯鸠章十一 很不顺利章九一 准备章一二七 别了,东印度公司章三八四 朋友章九十 有限的损失章二十 社团应对章二六九 初战章六五 变天章九六 马来章十 印第安人地位问题章八九 无奈章五 聚兵章六七 参战无益章三零二 殖民章一六五 背后一刀章九三 套住国王的绳索章一零四 惊变章一一二 急转直下章一三五 太子党章五一 利益交换章一八零 麻烦的女人章四六零 京都事件章七二 正面接触章十八 海盗是一种很有前途的职业章三三 营地大战章三九六 林君弘章四四九 共同章二九七 与法国合作章四二三 谎言章二八 碎敌军胆章三五五 新计划章一八六 调解章二一二 收编章四七 如愿章九三 游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