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四四九 共同

提到新华王国,阿玛尔不禁笑了起来,因为奥斯曼帝国的高层对这个建立在自己曾经势力范围上的小国家都很清楚,但因为实在是太清楚了,让他忍不住听到这个国家的名字就想笑。

首先,这个名为王国的国家连个国王都没有, 到目前为止,还有确定下来谁是国王,如果仅仅如此也就罢了,没有国王的王国,帝国却为其打理一切事务,动用一切资源和人脉,为这个国家争取所有邻国的承认。

比如建立在高加索地区的哥萨克共和国是第一个承认新华王国的,乌克兰联邦是第二个, 葡萄牙王国是第三个。

原本, 在奥斯曼和帝国于阿拉伯半岛上的边界划定之后,奥斯曼帝国也想凑个热闹,承认新华王国。但很快发现,似乎仅仅是承认这个国家,与其建交就可以从帝国那边获取一些筹码。

率先干这件事的就是新华王国的另一个邻国,萨珊波斯帝国。

现在波斯已经承认了新华王国,但帝国却在至关重要的霍尔木兹海峡通航问题上向波斯妥协,这让奥斯曼帝国方面感觉有利可图。

而另外可笑的地方就是,新华王国这个国家没有一个国民,居住在那片土地上的土著已经被清理干净了,只有帝国国籍的百姓才能进入,但问题在于,几乎没有人去那等不毛之地。

到目前为止,新华王国没有一个国民。

新华王国第三个被嘲笑的地方就在于它的疆域。

这个王国的面积达到了一百八十万平方公里, 包括了后世巴林、卡塔尔的全部,阿联酋和沙特的大部,阿曼和也门的一部分。其实在新华王国筹建早期, 帝国皇室只是准备把卡塔尔及周围的土地、岛屿拿过来, 有个十万平方公里就可以了,毕竟需要在法理上搞定这片土地归属,拿到的越多,在帝国内部遇到的阻力就越大。

但谁也没有想到的是,这片疆域的买卖根本就没有任何的阻碍,相反,被称之为帝国外交的典范。

原因在于,花钱的是现在的印度皇帝,而新华王国的国王虽然要在裕王一脉找一个,但名义却是印度太上皇的资产。印度的皇位传承一度在帝国引起轩然大波,李昭圭是被逼禅位,但却维持了大家的体面。

但明眼人都知道其中的厉害,担心这次皇位传承会影响两国的关系,而新华王国建立这件事,却被包装成了两国合作的典范。印度出钱,中国出地,建立一个新的国家, 这个国家属于曾经的帝国英亲王,现在的印度太上皇,未来属于帝国裕王的某个儿子, 听起来是那么的亲亲尊尊,和和美美。

在发现内外阻力不大之后,皇帝李君华索性就搞大了一些,毕竟这是父亲和弟弟认定对家族有益的事。

说起来,阿拉伯半岛上的土地,终究在这个时代称之为不毛之地,到处都是沙漠,深处还存在着残忍马贼的传说,在加上这里曾经的,及周边现在的宗教环境,在帝国统治者阶层眼里,实在是不堪入目。在进行疆域重新规划后,新华王国把帝国海外事务部在阿拉伯半岛上的直辖地完全包裹了起来。

在地理上,这片土地不再受周围势力的威胁,因此有了建立一个新的海外行省的基本条件。

奥斯曼帝国曾经试图用承认新华王国的来从帝国这里换取一点利益,只不过也感觉也换不来什么像样的利益,甚至说,什么也换不来。

因为新华王国入国联已经进入的动议,奥斯曼帝国在国联是需要帝国支持的,不可能在这个问题上反对,既然这个国家入国联了,那两国之间建立外交关系就简单了,所要做的就是把与帝国签署的边境划界条约,换成新华王国的版本罢了。

“这件事其实特别好办,只要新华王国有一位国王,哪怕是一个婴儿,我都可以搞定外交关系。”阿玛尔说道。

绍杰微微点头,说:“你这个态度就很好嘛,相信荣王殿下会喜欢的。那位国王必然是裕王殿下的某个孩子,一个没有国民,举国全是不毛之地的王国,无法在奥斯曼帝国获得尊重,但裕王的子嗣,却是其必然被尊重的原因。”

阿玛尔却是惆怅说道:“绍杰,即便没有今日的谈话,在合适的时候,我也需要访问西津。虽然我没有把新华王国的事放在心上,但经过你的提醒,我已经重视这件事。但希望你可以明白,在我与荣王殿下的会谈之中,新华王国的事只是一个开胃甜点,真正的难啃骨头在后面。”

绍杰同意这个说法,奥斯曼帝国不得不接受帝国已经拥有大半个阿拉伯半岛的事实,承认新华王国,只不过是把原本划归给帝国的疆土重新划给新华王国,奥斯曼帝国不会失去什么。

“你说的是高加索冲突,对吗?”绍杰说道。

阿玛尔点头:“这是越不过去的坎儿,在过去的几十年里,高加索问题,一直是贵国与我国之间解不开的疙瘩,似乎越来越紧了。”

高加索问题是帝国与奥斯曼帝国正式确立外交关系和战略合作时就存在的,甚至说,那是帝国一手制造出来的。

在裕王西征,打下北高加索之前,高加索地区的争夺是奥斯曼帝国与波斯之间,双方各自拉拢支持山中部落,互相争夺,战争从未停止过。

但是随着裕王西征,帝国势力正式进入高加索,一切都改变了。首先就是四国战争期间,克里米亚汗国覆灭了。那是裕王对奥斯曼大维齐尔的一次坑害,但李君威很有远见的保护了奥斯曼帝国的军队。

奥斯曼帝国的那次远征仅仅是失败了,其主力军队并未有任何毁损,事实上,不仅没有损失多少军队,甚至还有所增强,因为在裕王的有意安排下,克里米亚汗国的鞑靼人骑兵也得以逃脱,投奔奥斯曼帝国。

长期以来,这支骑兵都在南俄地区与波兰、俄国进行低烈度的战争,维护奥斯曼帝国的领土。一直到神圣同盟战争时,奥斯曼远征维也纳失败,鞑靼骑兵折损不少。

后来,这支军队被派遣到了高加索地区,对抗那里的异教徒崛起。

而高加索地区的东正教崛起,也是帝国的战略规划。

从一开始,帝国就收敛自己的扩张野心,把高加索地区的扩张边界定格在大高加索山的山脊线,山南部分与帝国无关。只是为了夺取可以自喷出井的巴库油田,帝国在里海一侧,继续向南推进了一部分。

而在帝国抵达之前,北高加索山区居住着一些信仰天方教的山民,比如车臣人,而再北一点的平原地带,则是库班哥萨克的地盘。李君威收复哥萨克,让其为帝国清理了大高加索山北的肥沃土地,而作为奖励,除了给予爵位、军火之外,就是授权其向南开拓。

在帝国进行外藩改制中,帝国的哥萨克外藩中大部分选择了保持自己的土地和领民,维护旧有的人身依附制度,因此他们被迫离开帝国,前往大高加索山南,与当地开拓的哥萨克合流,最终有了贵族共和的哥萨克共和国。

哥萨克是最全面的殖民好手,掌握一切殖民开拓所需要的技巧,适应一切地形环境。这在帝国军界有口皆碑,哥萨克的军队也经常为帝国服务。在其自身能力和帝国先进武器装备的加持下,大高加索山与小高加索山之间的河谷地带几乎完全被哥萨克共和国征服,当期越过小高加索山的时候,就触碰到了奥斯曼帝国的核心区域。

无家可归的鞑靼人被奥斯曼帝国送到那个方向,继续为奥斯曼帝国把守边界。两国大国的走狗在高加索山一带打的异常火热。

两国也试图解决这个问题,但问题就在于,鞑靼人和哥萨克对各自背后的国家都很重要。

鞑靼人是天生的骑兵,其本身就为奥斯曼帝国保护着东北边疆,减少了奥斯曼帝国在那个方向的军事投入。而鞑靼人还是重要的骑兵力量,一旦与奥地利帝国爆发战争,鞑靼骑兵必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但哥萨克对帝国也同样重要,在李素麾下,还有着一支称之为哥萨克团,这几乎是帝国所属雇佣军中的常备军。

曾经的帝国拥有三大外籍兵团,最强大的自然是非洲开发公司能提供的非洲义从军。其次便是哥萨克团和乌克兰团,只不过现在乌克兰联邦建立,乌克兰团已经完全转化为了乌克兰联邦的正规军,使得哥萨克团成为了帝国唯一的常备外籍军团。

哥萨克团的总部在哥萨克共和国,员额完全由实权贵族提供,只有在需要的时候,帝国派遣一名上校及以上军官担任其团长。哥萨克团有三个营,每个营一千人,三个营轮换驻扎,分别驻扎在大西洋城、休达和哥萨克共和国。

在帝国的对外军事中,哥萨克团一直拥有很高的地位,尤其是在北美,是北美封地重要的军事力量。

在外交上,哥萨克共和国还是帝国的白手套,尤其是在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中,正是哥萨克共和国先于帝国对西班牙宣战,夺占了直布罗陀,才为帝国获得了优势地位,那就是既保证这块战略要地不为英国荷兰夺占,又让帝国可以从容的选择参战时机。

帝国与奥斯曼之间一直想解决这个问题,但事实就是,解铃却是需要系铃人,但系铃人却未必一定能解铃。

裕王李君威布局高加索,完全就处于帝国的地缘战略,那就是让一个无法与天方教文明融合的势力,充当帝国与奥斯曼、波斯之间的缓冲带,避免天方教势力趁着西津行省空虚北上。

但当哥萨克共和国在高加索山中建立之后,这就不只是地缘政治那么简单的问题了。主要矛盾已经完全的转化为了宗教与民族的冲突。高加索地区的统治者是哥萨克,论民族血统是斯拉夫族,论宗教信仰是东正教。但被其统治的百姓多属于天方教,而面对的敌人也是天方教。

而当地的局势也已经很复杂,至少哥萨克共和国也不是完全由帝国说了算的。这个国家逐渐有了自己的政治诉求,其先后与乌克兰联邦和沙皇俄国建立外交关系,并且依靠宗教和民族纽带,与两国来往,保持友好。

为了减少沙俄对其影响力,帝国只能对哥萨克共和国进行拉拢,所以帝国出面,让哥萨克共和国进行妥协的办法,几乎是做不到的。

同样,高加索一带的鞑靼人也是如此,在为奥斯曼帝国戍边的过程中,这些曾经失去了家人的鞑靼骑兵,在长期的征服与战争中,拥有了自己的地盘和利益,虽然其一直对奥斯曼帝国效忠,但也不是完全受其摆布。

至少阿玛尔知道,曾经伊斯坦布尔对鞑靼骑兵的呼来喝去已经完全做不到了,想要征兵,参与其他方向的战争,必须与鞑靼人的领袖进行提前商议,一旦征兵过多,或者税赋过重,这些鞑靼骑兵就会发动地方骚乱,甚至有些人会越境投奔波斯帝国去。

绍杰叹气一声,说道:“很幸运的是,我们还年轻,父辈留下的事可能棘手,但也可能更好处理。比如高加索冲突就是如此,数十年的战争,已经让两方势力都厌倦了。

哥萨克和鞑靼骑兵都应该认识到了,他们奈何不了对方,征服不了对方。或许只要帝国与贵国共同给一个台阶,他们就会退下来。而且我相信,高加索冲突的解决,首先就是我们两个国家建立共识。”

阿玛尔微微点头,问道:“那荣王殿下愿意吗?”

绍杰立刻说道:“我想会的,荣王殿下执掌西津有些年了,但因为上一届裴大人的武威和才能,给他的施展空间不大。荣王也需要一些拿得出手的功绩的。”

章六七 参战无益章三九一 奴隶章一八零 伎俩章八四 铧式犁章十五 国姓捡漏章二一三 苏州乱章四八 服务章二零五 大西洋城章二零四 李君度的老师章四九五 大筹码章一零一 巴达维亚的选择章三四 虎尾珑社的未来章四七一 南美章四六 命运捉弄章一二九 一场虚惊章六四 路途坎坷的铁壁级章五七 可惜没有抓到陈圆圆章六十 臭味相同章一零八 被土豆击败的战舰章二三三 第二次光荣革命章一零二 定策章三六四 安排章七五 孩子章九六 运河工程起波澜章四六六 军机会议章一百零一 各玩各的章一二三 发行公债章一二六章八四 消弥内斗章三九二 伍星联章六六 居中调停章四零三 不要标榜章四五五 日本经济章二三八 殖民地绅士委员会章四零九 奥斯曼章七九 大扩军章三五 击毙阿巴泰章五零八 中国之章一六八 下毒章二二四 百人百态章四二五 以和促战章二二二 对论权力章七八 备胎们章四九 商业互吹章二四七 谋夺章二二一 三皇之战 决战章四九 史上最强的猪章四五六 私下操作章八 交易章一 结婚章六五 变天章七二 婆罗洲与九龙章五五 献女章三五四 部署章二四 收为己用 下章三九 钱谦益的橄榄枝章二 三路齐奔宁古塔章一零三 意外之喜章二一五 季姬击鸡记章四二八 下棋章六二 琼州的窘迫章一零六 收获颇丰章四六二的前面一章章四五 突然袭击章一七零 死前诛心章四五 军纪章十四 公开章二一七 舞弊端倪章二九 北海据点章九三 套住国王的绳索章一四八 老父亲的爱章一七九 父亲的烦恼章一八三 清理商屯章三七六 躲事章一三九 青州章四零九 三个臭皮匠章二二四 时局章五一一 一网成擒章四五 广东生变章二四三 棉花导致战争章一零七 爪哇海战 二章二三 秘密贸易章二二七 逆贼再现章三三 营地大战章一九二 条约的力量章三八零 行动方案章一五四 投效章一七一 登陆章六 开局章十九 烘干窑章七三 经略章一零八 孩子们章三八 救国良方 中章十三 观察使章九九 修成正果章四零七 结束章六六 居中调停章三五四 何时奋起章四四九 共同章二一七 三皇之战 迫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