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四一 同意

隆武元年,十月。

血色的夕阳照耀在海天交接之处,那里正是江南,血红色好像在江南大地上撕裂了一个巨大伤口,正在咕咕的流血,李明勋站在飞鱼号通报船的船艏,静静凝视着越来越远的大陆,心中的思绪已经飞扬。

大陆的战事已经告一段落了,六个月的时间(这一年闰六月)大陆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满清入主江南已成定局,剃发令引发的大反抗运动确实给大明一些希望,但是满清的血腥镇压和明国军队同样血腥的抢掠让这点希望破碎了。

从根本上来说,剃发令让满清失了一分,让大明剩余省份的传檄而定成为奢望,但大明朝廷也没有得到这一分,在未来的华夏故土上,同样不得民心的满清和大明将会获得相对公平的竞争环境,但胜利的天平必将偏向满清。

山河破碎,大明仍旧在党争内斗,虚耗了太多的力量,而满清则在江南得到士绅官宦的支持,唯一欠缺的是,剃发令让中原和江南反抗不断,当血与火让百姓冷静下来,考虑生存的时候,满清的最后一些顾虑也会消失。

李明勋心里很清楚,社团目前握有海量的财富和一支数量较少但是极为精锐的军队,但是社团不能大规模的参与到大陆的战事之中,海量的财富也难以灌满军费这个无底洞,不如用来扩军备战谋划将来,李明勋更是明白,社团正在急剧变化之中,终有一日,它会成为华夏文明的希望,李明勋可不希望那一日,社团手中没有像样的军队。

大陆局势已经暂时稳固,满清的主要力量在巩固占领区,鲁监国和隆武朝廷在抢地盘,想尽一切办法加强实力,唯一进行大战的地方就是崇明要塞,满清政府正驱赶着那些他们毫不在乎的绿营兵去撞东方大陆上最坚固最科学的要塞工事,那里早就血流成河,要塞不断怒吼的火炮在清晰的向天下人宣告,社团对满清从不屈服!

“主子,天实在太冷了,您去船舱歇息一下吧。”乌穆给李明勋披上披风,小心的说道。

李明勋裹紧披风,说道:“告诉船长,先不去大本营,我们去台北,看看社团治下的移民。”

三日之后,台北。

李明勋在阿海的陪同下乘坐一艘快蟹沿着淡水河逆流而上,从淡水河口的港口一直到艋舺都是一派繁荣的景象,台北港占地最广也是最引人注目的就是那一排排砖石砌筑的巨大的仓房,那就是社团的战略储备仓库,储存有上百万石的粮食,三十万匹以上的棉布,还有大量的铁器。

而再往上游,氛围陡然一变,淡水河的水流缓慢,河道却很宽阔,李明勋可以清楚的看到附近的丘陵上的桑树林、茶园和果林,山下是长满稻子的肥沃田野,田埂河边耕牛正在有限的吃草,低沉悠远的哞哞叫声引动着李明勋心中少有的一丝宁静。

淡水河上,各式帆船和划桨船来来往往,船上堆满了各色各样的货物,粮食、桑叶、生丝、木材、鹿皮,忙碌的河道到处是号子声,吵闹之中透露着繁荣。

李明勋深吸一口充满泥土和稻香的空气,闭眼说道:“阿海,如果不是事先知道,我肯定以为我到了江南。”

“是的,师傅,这里就是我们的江南,一个祥和富裕的地方,来自于您的德政。”阿海微笑说道。

李明勋笑了笑,坐在了凳子上,笑道:“这是社团所有人努力的结果,好了,阿海,说一下移民的成果吧,从崇祯十五年到现在已经四年了,社团不仅投入了所有的财政盈余,还负债累累,就是为了获得足够的人口,现在的社团拥有多少人了呢?”

阿海笑了笑,说道:“包括奴隶在内,人口已经超过了两百万了,仅仅是登莱御虏、登州大撤退和江南崩溃三次大规模的移民,我们就获得了一百三十万的人口,其中三十五万所有安置去了永宁城,其余都在台湾,永宁那边的移民安置有些分散,台湾主要安置在了台北和台中地区,除了部分工匠,没有往大本营安置太多的移民,但是移民局拿出的资料显示,大规模成组织的移民暂时没有条件了。”

“为什么?”李明勋诧异问道。

阿海说道:“安置这些移民已经把台湾几乎所有开垦的土地消耗殆尽,如果再行大规模的移民,那么就要承受巨大的死亡率了,事实上,现在移民的死亡率就已经很高了。”

说着,二人上岸,前往了台北市政府,为了不影响移民的积极性,也为了维护社会稳定,移民的死亡率一直处于保密状态,至少元老院和移民局有资格知晓,而在市政府,李明勋看到了一个令人惊心动魄的数字,在移民局建立之后的四年间,至少有三十万人死在了移民的路上,移民的死亡率超过了百分之十五。

永宁行政长官区的移民,除了自然死亡之后,造成死亡的原因排序是海难、营养不良和疾病,而前往北方的移民死亡率不到百分之十,究其原因就是北方患病死亡的概率较低,但北方的移民成本很高,路途遥远不说,安置移民也需要海量的棉衣和粮食,至少五年之内,永宁行政长官区也无法完成粮食自给自足的任务,所以那里的移民一直不是首选。

而在台湾,移民死亡原因占比最大的是疾病,尤其是疟疾、寄生虫感染等疾病,夺走了海量移民的性命,实际上,移民局已经采取了各种方式降低疟疾等疾病的发病率,但关键是没有效果显著的药物进行医治,社团在大本营的金鸡纳树种植园,第一批金鸡纳树成熟还有两年的时间。

台湾能够进行开垦的土地很充足,即便以目前的生产效率,养活四百万人也是绰绰有余,但是台湾的湿热气候让很多人无法适应,目前安置移民的主要地点是台北和台中,处于小冰河时代的台北冬季还会下雪,可以冻死疟原虫在内的寄生虫卵,台中有较多的开垦熟地,海拔较高,较为干燥,也比较适合移民,但是诸如宜兰平原等就完全不适合了。

移民局曾经向宜兰平原进行过移民,但是疟疾发病率实在是太高,不得已完全撤出,那里依旧是奴隶开垦土地的种植园模式。

但是台湾的移民已经进入了良性循环,事实证明,台湾肥沃的土地和适宜的气候能够让移民很快完成自给自足,即便是台北,稻米也可以一年两熟,开垦出来的土地配合农具、种子和耕牛,移民甚至可以用半年就可以摆脱对南洋粮食的依赖,一年就有商品粮产出用来还债,即便是荒地,移民也可以用两年的时间完成依赖社团到提供商品粮的转变,台湾虽然从崇祯十五年开始陆陆续续来了近百万的移民,但是真正完全由社团供给衣食用度的不超过四十万,如果计算仰仗南洋粮食的移民,那么只有二十万左右。如果台湾不再接受移民,那么一年就可以完成粮食自给。

但永宁行政区的情况就差很多,主要的问题是粮食作物无法完成自产,永宁虽然拥有广袤而肥沃的黑土地,但气候条件实在不适合种植稻米和小麦这类主要粮食作物,现在种植的主粮或者准主粮是玉米、土豆、大麦和燕麦,也只能一年一熟,而且也没有开垦出来的土地利用。

事实上,永宁行政区对台湾这类开垦土地安置移民的方式选择了放弃,目前来说主要手段是尽快的让移民获得经济来源,来换购粮食和生活用品,放牧和捕猎成为了其主要的生存手段,对于粮食自给自足,永宁行政区已经放弃了这个目标。

第二日清晨,李明勋起床之后去吃早餐,他的日程安排的很紧凑,今天还要前往基隆视察舰队和陆战队,所以早餐的时候处置一些简单的事情,正吃着,阿海走了进来,李明勋笑了笑,说道:“尝尝昨日带来的绍兴黄酒,大陆一乱,这类好酒可是不多见了。”

阿海没有碰那酒水,而是含笑拜了拜,说道:“恭喜师父,贺喜师傅。”

李明勋笑道:“你个臭小子这是怎么了,我何喜之有?”

阿海道:“曾樱曾大人已经到了大本营了。”

李明勋一边往薄饼里面卷上酱菜,一边随口问道:“老先生来做什么,求财求兵还是求粮?”

“师父都猜错了,曾老先生是来求亲的!”阿海笑着说道,坐在了李明勋的对面。

李明勋微微一愣,一伸手,阿海把大本营发来的文件递上来,李明勋浏览一遍,明白了隆武朝廷的意思,他把那文件放在一边,略带失落的吃着早餐。

阿海摸了摸胸口,那里还藏着一封老舅林诚让人送来的密信,上面说明了几个元老的意思,想要阿海尽可能劝一劝李明勋答应曾樱的要求。

“师父,其实我觉的您应该答应这门婚事。”阿海小心翼翼的说道,声音有些低沉,如果不是密信之中有重托,他才不愿意置喙李明勋的事情,这个年轻人终究对李明勋太过崇拜,何时对李明勋有过异议,又是在娶亲这种大事上,他是以下谋上,又隔着辈分,实在是为难。

“这应该是林老哥的意思吧。”李明勋吃着卷饼,平静的好像在谈论别人的事情。

阿海不敢隐瞒,轻轻点头,李明勋笑了:“理由呢?”

“不光是老舅,几个元老也以为,满清实力实在是太强了,隆武朝廷再废物,也是社团的重要盟友。”阿海低声说道。

李明勋咬了一口卷饼,微微点头,不知是赞同元老们的意见还是称赞美味的卷饼,他道:“继续说,我在听。”

阿海又道:“从社团成立,如今已经有六年,您一直未曾婚配,更无子嗣延绵,社团上下颇有微词,人心不安啊........,虽说您已经有一外室,但您富有国土百万,无冕之王,那李氏出身卑贱.......,实在是配不上您的身份,元老院也一直担心您以李氏香君为正室.......。”

“安化郡主是大明神宗之后,朱明宗室嫡亲之女,血脉高贵,唯有此女才能配得上您的身份,纵然其年幼,但曾氏也比李氏要妥帖些,到底是名门之后,曾大人又是工部尚书,门当户对........,社团已经雄踞东方,不再只是商贾之流,也只有朱明宗室之女身份能与您匹配,若是联姻成功,便是朱明承认与社团对等之地位,以姻亲为纽带,将来纵然光复中原,朱明与社团也可以共同对大明朝进行支配。”阿海一边说着,一边小心观察着李明勋的神色变化,但是让他无法相信的是,李明勋依旧是那副表情,偶尔的神色变化,也是因为口中食物甜咸变化所致。

“只有这些理由吗?”李明勋问道。

阿海迟疑片刻,一咬牙,索性直白的说道:“师父,曾樱的条件太诱人了,您现在还不知道联合银行对社团造成的巨大影响,现在社团上下一致认为,日后就算要如常还债,只要有联合银行在,社团就可以迅速的崛起,师父,在元老和议员们眼中,有联合银行,就有一切可能啊,所以.......。”

“所以,为了得到大明朝廷对联合银行的支持,牺牲一下执政官的幸福也是可以的嘛。”李明勋不咸不淡的说道。

阿海一愣,当即说道:“师父,您不同意的话,阿海是绝对支持你的!”

李明勋摆摆手,说道:“大明送两个女人给我,还送这么大的一个蛋糕,我为什么不同意,阿海,你要记住,身处我这个位置的人娶亲,真心最不重要,这是政治联姻,利益结合,一切只看利益罢了。”

“我听说,您并不是特别喜欢曾家小姐.......。”阿海迟疑说道。

李明勋笑了笑:“喜欢不喜欢根本无所谓,元老院只是让我娶她,又没有逼我和她举案齐眉。”

“那这么说,你是同意了!”阿海有些激动的问道。

章二三七 说白了,还是钱章六四 路途坎坷的铁壁级章三五一 各方利益章九七 猪与金矿章一一三 君度章三八 监狱风云章一 尽忠职守章三九 罄竹难书章二七六 教子章九十 幕府的善意章三八二 一个屁章九四 三刀章一六四 死亡之路章十七 同归于尽章三八四 方略章三八八 无限制海盗战章三三九 从头开始章七九 大扩军章六 勾心斗角章三六三 费尔干纳章六九 林庆业章五九 休止章三一五 新的合作形式章一二七 别了,东印度公司章四七九 阿曼章九 各部章九五 新国家新外交章四零三 不要标榜章二六四 马泽帕章七七 枕头章三十 北洋要塞 海洋岛章一六八 下毒章一五八 帝王心术 上章一一四 范迪门的奉献章一一一 叛徒章五零八 中国之章一四三 疯狂章一零八 爪哇海战 三章三一九 属于你的阳光章六 前往美洲的道路章四五四 八代将军章一零二 崇明的繁荣章四一九 土尔扈特加入章三零二 殖民章一四九 方法章三四二 一个天才闲谈几句章四三 香港章一七九 太子的顿悟章四零四 说服章四三 香港章四二八 下棋章一八八 选择章三四八 政治的逻辑章四五九 江川章六 招募章三五二 东方同盟章五二 西南章一三七 冬季进军章三 炮台、护航和保险业务章九零 不得不战的理由章四五九 裕王的交代章九 捕鱼和盐场章一零五 暗棋章七九 大扩军章四一四 会学习的蜜蜂章十八 求活章二二三 谨慎章四零二 选择章十三 派遣舰队 下章一一二 围点打援章九八 巨大收益章四二七 全面忽悠章五九 乳法,乳法!!!章一零九 为敌人培养敌人章一百 狡猾的李君威章一七七 日本使团章二八 对澳支持章四零四 说服章三二 护送章一一八 宗教改良章一一五 条款章三一一 一场成就之旅章一二五 内部敌人章四九八 无国之人章四零六 兴大案章一零一 元老院和扩军章一一一 声东击西章三 安全章四九七 内政外交章二一二 侠义章六十 臭味相同章一一六 无间道章三三五 归乡章三五九 查克拉章十五 如愿章一九一 裁军良策章一七一 登陆章三二 诱敌章九三 明争暗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