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三八 流民潮再现

漳州府,六鳌所。

六鳌所作为明朝时期福建沿海所见的五卫十二所之一,盘踞在半山腰上,千户所城中有一座青山,山上巨石累叠,远看宛若一巨鳌俯身,因此得名。

在千户所城的城墙上,福建左路绿营千户白荣安戴着斗笠穿着蓑衣走了上来,远处的外海波涛涌荡,乌云遮盖了天空,瓢泼大雨哗啦啦的下着,城墙内外因为昨晚的台风而一片狼藉,虽是六月的天气,白荣安依旧感觉冷的可怕,暴风裹挟着冷雨灌入了他的衣服,白荣安瑟瑟发抖起来。

“千户爷,咱下去吧,犯不着在这个当口站这风口上。”一个小兵在风雨中冻的嘴唇发紫,颤巍巍说道。

“你懂个屁,如今周围上百里都是乱贼,一个不慎,咱们都得死在这里。”白荣安骂了一句,迁界禁海已经实行了小半月,东南变乱后好不容易恢复平静的漳州府沿海如今又是混乱起来,与原先海寇时常袭扰不同,如今的沿海已经是一片地狱,一口粥,一只田鼠都能引发殴斗,因为八旗和外省绿营四处袭杀,这里已经完全没有了秩序,胆小者跑去了内地,胆大的组织了各式队伍,白荣安原本也是镇压界外之民的一部分,但他借口台风来袭,没有去做,缩在千户所等界外百姓和客军分出胜负。

白荣安在城墙上站着,风势渐渐弱了,但乌云依旧,原本应该是晌午的光景,却是连百步之外都是看不清,眼瞧着城外的土地满是泥浆,白荣安刚要说下去换班,却是看到一朵火焰在东北方向亮起,他以为自己是花了眼,但揉了揉眼睛再次看去,那朵火焰已经变成了一条线,继而变成了一条火龙。

“敌袭,敌袭!”白荣安连滚带爬的从城墙上下来,大声吼叫着。

这种天气下,还会来六鳌所的肯定是那些居无定所,食无下餐的泥腿子,这些老实巴交的乡民如今没了土地,变成乱民,已经不能用农民待之,他们伏杀八旗,抗拒绿营,急了眼,什么都敢杀,饿极了,人肉都能塞进嘴里,白荣安听说在十几年前,中原各地都是这等流贼,想不到今日轮到了富饶的八闽之地。

火药桶被打开,火药和铅子分发下去,细雨之下,千户所的二百多兵和上百个丁壮全部给赶到了城墙上,而白荣安也看清了围攻者的大体形势,平缓的山坡上,两三千人铺开,站在前面的是头裹红巾,手持铁锹、锄头的汉子,而山坡后面,还不断有人涌来,无边无际的。

千户所的士兵已经慌了神,何曾见过这种阵仗,一群人看向了白荣安,白荣安无奈之下,从女墙垛口探出脑袋,高声问道:“这里是大清海防卫所六鳌所,你们是哪里来的好汉,我是千户白荣安,这些日子,我等可一直没有出城杀伐,满天神佛可以作证,若有报应也不能报在我们这些人身上啊。”

“鞑子暴政猛如虎,沿海绅民过街鼠,捡起竹枪结成队,杀了鞑子告先祖!”

高亢的歌声被数千人一起唱起来,围绕着六鳌所的乱民纷纷附和,周围山峦之间,歌声回荡不断便是连六鳌所城外的惊涛骇浪都是压制下去,而山坡之后,又是一阵附和,声势更是骇人,白荣安听的脸色惨白起来,这时候,一行三十多人跑到六鳌所下,当先有一人高声喝问:“我们是反抗暴政的义军,城上的人听着,你们是要当鞑子还是要当义军,要当义军,打开城门让我们进去,除了府库里的武器和财货,我等秋毫无犯,若是要当义军,便是知会一声,一会打将起来,破城之后,鸡犬不留。”

白荣安申辩道:“城下的好汉子,这次迁界禁海,我等可是一矢未发,为何加罪于我们六鳌所,烦请饶恕则个,我这就派人送去粮米四百石,好酒二十坛子款待。”

“这么说,你们是要继续助纣为虐,铁了心要当鞑子了?”城下那人当即问道。

“不敢,不敢,只是........。”白荣安哪里想到对方这般不讲道理。

“要么开城投降,要么破城身亡,你自己选一样,一刻钟的功夫,自己选吧。”那人扔下一句话,便是走了。

白荣安看向城中惶恐不安的兵卒和家属,叹息一声,指了指点燃的烽火,说道:“咱们也算对得起朝廷发的那点饷银了,总是不能死在这里的,开城吧。”

千户所东门大开,城外义军却是并未涌入抢劫,只有头裹红巾的义军进城,控制了各个要点,从府库中搬出米粮、锅具搬出城外飨食,而义军簇拥着为首的光头汉子进了卫所衙门,白荣安被拉扯进去,打了个千,抬头看了看义军首领,微微一愣,继而疑惑出声:“白七哥?”

义军首领白七新讷讷看了一眼白荣安,也是问道:“白狗子?”

白荣安一听这熟悉的小名,当即大喜,跑过去,指着白七新额头那疤痕说道:“七哥,若不是小时候在你脑门留了这疤瘌,我可是不敢认。”

“你怎么在这里,你当年不是出海投军去了吗?”白七新问道。

白荣安叹息一声:“一言难尽,当年想谋条活路,投了监国军,不曾想还是做了鞑子,七哥你呢,那一年你不是投到了举人公家为仆么?”

白七新道:“哈哈,天道好轮回,迁界禁海,那举人公也是没了法子,带上金银细软出海投了东番,家里的米粮财货送给了我,我孑然一身,不怕鞑子来杀,索性聚了一支队伍,和鞑子打,他们杀我们的兄弟,毁我们的田亩,烧我们的宅院祠堂,实在该死!”

说罢,白七新对身边几个小头目说道:“这是白荣安,小名狗子,是老子幼年好友,不必忌讳了。”

待众人散去,白七新让人送来吃食,白荣安吃了几碗饭,问道:“七哥怎么跑到这六鳌所来了?”

白七新道:“我听说海外的东番接济义军,便想着先谋个出海口,好联络一番,弄些米粮军械,若是真如旁人所说,可以安排义军家属出海安置,那也是好的,总归带着这些人东跑西颠,死在半路上的好。”

白荣安一拍大腿:“七哥好糊涂啊,你若是联络东番,来这六鳌所干什么,向东过了漳浦和诏安便是潮州,如今广东潮州府已经东番的天下了,何须用船舶交通?”

白七新也是土包子一个,哪里知晓天下大势,他麾下这支红巾军号称五万,实际上多是老弱妇孺,丁壮汉子不过五六千,他哪里知道如闽粤的局面,纵然六鳌所与潮州不过二三百里,但对于以前的白七新来说,也是鸿沟。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倒是方便,不过漳浦是县城,丁口不少,我这支兵马怕是打不下来。”白七新想了想说道。

白荣安道:“可以先联络潮州那边,让其出兵,东番素来是铳炮犀利,攻打城池根本不在话下,不过若是七哥能打下漳浦甚至诏安,那便是不同了,您这支义军便是漳州府数得着的了。

其实诏安也没啥,这县城在界外,城内的人早就跑光了,如今城里还有两千多江南来的绿营兵,七哥若是信的过兄弟,我愿意假装败退的海防兵,先替哥哥占住城门,哥哥再领兵入城,可好?”

白七新想了想,感觉是个好主意,说道:“好是好,只是你今日还是鞑子,明日就替义军上阵,弟兄们怕是不敢信。”

白荣安把辫子一剪,说道:“旁人信不得,哥哥得信我,我只挑选在千户所有家室的兄弟,如何?”

白七新见他如此有诚意,道:“好,我再挑百十个手上沾了血的弟兄助你。”

正如白荣安计划,他带着三百多人出现在漳浦城外的时候,漳浦的守军根本没有怀疑,直接放其入城,白荣安骤然发难,对守城士兵发动袭击,直接炸碎了城门,引得城外义军蜂拥入城,城内登时大乱,江南来的绿营兵直接逃往海澄方向,白七新占领漳浦城,高举义旗,发放府库中的米粮赈济,召集躲藏、结寨百姓前来,待其从漳浦出发西去诏安的时候,已经有十万之众,此时白七新也仅仅是和潮州府的陆军第一师联络上,师长李山刚刚在统帅部那里得到可以出兵的命令,红巾义军已经浩浩荡荡的前往了诏安。

诏安可非漳浦,这里是与合众国陆军的对阵的最前线,驻守八旗、绿营两万余,然陆军在潮州联动义军,诏安清军不敢妄动,生怕中了合众国的调虎离山之计,待合众国陆军越过分水关进入福建境内,与义军合股,诏安清军再不敢耽搁,北上逃窜,退往漳州府城,而李山派遣巴海和多亚率领骑兵追杀,连战几阵,击斩六千余,其余清军绕过漳浦,逃往了漳州府。

义军与陆军在诏安顺利会师,双方合军一处,陆军将义军家属十余万撤往了潮州,二白率领丁壮两万余接受李山的指挥,一起发兵漳州府。

到了六月底,陆军、义军和已经攻占金门岛的黄蜚、苏利部一起围攻漳州府门户海澄,镇海卫先降,厦门岛守军逃窜,海澄被困五日之后选择投降,漳州府内守军全部退守府城,义军势力再度扩充,并且迅速南靖、长泰、平和,旬月之内连占领县城六座,一座卫城,五座千户所,声势一时无两。

内陆城市尚在界内,城内士绅官宦麻木不仁,官吏对迁界之民还予安置赈济,还剥削敲诈,而士绅强买强卖,掠买逃难绅民为奴,因此界内城池但凡被破,士绅官宦一律抄家籍奴,毫不留情,而沿界城市正是界外难民群聚之地,义军一到,便是协助攻城,加入义军,除二白之外,漳州府内令有十余支义军兴起,义军首领盟誓抗清,合称为红巾军,一时声势大震,仅丁壮便是有十万余,若老弱妇孺悉数统计,义军不下五十万。

漳州府城被困,闽浙大惊,安亲王岳乐一面求援,一面组织闽浙精兵南下进剿,然而陆战队已然开始联动,乌穆亲率一万余人由平潭岛登陆万安所,围困镇东卫,联络福州、兴化二府义军,威逼省会福州,义军潮涌汇聚,号称二十万,岳乐率军抵达福州,而不敢再进,与此同时,在浙江一直没有打开局面的郑藩登陆沙埕,攻入福建东北的福宁州,攻城略地,八闽皆惊。

进入七月,漳州与福州两处义军与合众国军队混编后分兵攻打福建各地城镇,义军携老扶幼如潮涌滚过,飞蝗掠经,进入何地便是就食何处,攻破城镇便是掠财占据,界内百姓原生活安定,如今家财为义军所据,房屋为义军所焚,居无定所、食无所依,只得加入义军,义军队伍如雪球滚过,从二府出征时往往丁壮不过数千,但攻破内地几座城市,便能扩张到数万人,一如崇祯年时,李闯献逆之流贼。

合众国与义军合股不久,无以用军纪约束,又需借助义军之力打击满清,因此丝毫不管束义军所为,只要义军无屠城之举,便佯装不知,但义军虽声势骇人,但军中无有精兵,无法攻打州府大城,便是一些防守严密的县城也是无法得手,义军也从不强攻硬撼,反正八闽之地处处皆有财货丁口,何必执迷一处,而对于这等城市,合众国军当列重炮于城下炮击,威逼城内绅民官将缴纳赎城银,一如当年山东之时,八闽富庶,县城需要缴纳三十万,州府更是五十万到百万不等,除了赎城之银,另需缴五万到二十万不等的粮食予义军。

两个月功夫,义军横扫八府一州,义军无力攻城,中国军无心掠地,满清兵马被分割多处,无胆出战,因此除了少量府城之外,八闽之地,非献城投降,便是缴纳赎城赎罪之银,福建各地州府县,处处为战场,处处无大战,义军与合众国军掠财掠民,就是不攻城掠地,东南郑藩也是效仿,组织义军进入浙江境内,一时间,闽浙全部安定所在,满清不得已调集内地兵马入援。

章二三一 各方反应章七九 中计了章一八三 普鲁士的觉醒章七九 外交行动章三零九 适合 不适合章三八 沙俄政变章三六五 一种阴险章四一三 瑞典之旅章四七 洲际贸易船队起航章二一二 收编章四五九 裕王的交代章四九五 大筹码章二二 登莱大撤退章八三 棒子与泡菜章二零三 分家吧章二零八 再救一命章一九七 最后的安排章二一一 泰山章二四二 大泽地区章一九六 意外章一八五 永历现身章三三二 钢铁竞争章二二五 变更著作权章八七 长崎事变闲谈几句章一九八 潜流章二三九 解决章一四七 父亲的骂章四三 漠北情势章三三七 暗斗章五九 休止章四六 安东的努力章一零四 宗教的区别章五九 乳法,乳法!!!章七七 进步之说章六七 灭清限明章四零四 说服章一六五 背后一刀章八四 铧式犁章五 私心章一五三 私心章三一一 一场成就之旅章三十 对定国的考验章一一一 分开谈判章一二零 新一轮殖民章十六 割地以酬章一七一 成长章四四五 印度斯坦皇帝章三六 横扫全鲁章五七 可惜没有抓到陈圆圆章二零二 英荷合谋章二二三 三皇之战 胜利章九八 巨大收益章十五 国姓捡漏章二二八 覆灭的前夜章四四二 图松章三零三 西奈模式章十三 黄教章六十 东南开考章九二 三面出击章四一七 索菲亚的智慧章七五 孩子章三六五 一种阴险章六六 马宝的小心思章六三 遁出章一七五 自家祖坟自己刨 下章二零七 救命恩人章三四八 政治的逻辑章三六 甩手掌柜章四四零 宗教归化章四四 国力不足章三九四 请赐教章九八 叶尔羌汗国章十五 意外频发章十七 杀鸡儆猴章一五八 对奥国策章五十 以死相拼章一一五 衔尾蛇章三四九 国营联运章一七八 一群疯子章五二 西南章六七 抗清御虏统一阵线章三二三 拔高章四三三 瓜分克里米亚汗国章五七 出人预料章一零七 应付章三六七 安排章四零四 会费章十二 李明勋的条件章一零七 应付章四三一 经济章四 舟山的走私章七五 满清的应对——殖民者联盟章四四七 一步一个坑章三六八 改革试点章一百 巡航舰之间的对决章四二六 实情章二九九 常任理事国章二零七 郑成功的命运章一九四 无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