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一八二 乡试

对于合众国清算士绅的标准,雷克生比魏庸清楚多了,也知道他所虑不假,要知道,在合众国清算士绅的罪过中,参加满清科举的罪名是和入仕满清是一样的,满清的进士那就等同于死罪,举人也是要流放澳洲、非洲的。

魏庸这一家算是脱离不了死罪了,魏庸本人曾经担任过满清的江西布政使,现在其长子和次子也在清廷为官,清算起来是跑不脱的,如果雷克生依旧入赘魏家,那也是要问罪的,若魏长生再是个举人老爷,这一家会为魏家陪葬。

如果雷克生是一个普通人,当然会答应,但他不是普通人,他的儿子魏长生也不是,实际上,魏长生早已被雷克生发展为安全局的情报员,他回江南参加乡试,也是安全局安排的任务,而且任务必须完成,也就是说雷克生得想尽办法让魏长生高中,而且成绩还不能太差。

考虑到江南的特殊性,北方战事一完,必然要南下江南,魏长生在江南的科考成绩可是关乎他未来工作的展开,雷克生恨不得他考了乡试头名出来。

“岳父,长生乡试准备好多年了,好不容易捞到下场的机会,他怎么可能放弃呢,您就是把我们一家三口扫地出门,他也会去考的。”雷克生笑嘻嘻的说道。

魏庸长叹一声:“你们两个不是父子,更胜父子,怎么都这么倔呢。”

雷克生哈哈一笑:“谁说我们不是父子,在山东,都说我们是亲爷俩,那些人说我们长得像呢。”

魏庸没有再提及,只是心中祈祷,东番可万万不要打来,雷克生与魏庸说了几句闲话,问道:“方才在正房,岳父和两位弟弟都夸赞长生的功课,当着魏珠的面,我也不敢问,岳父,您跟小婿说句实话,长生功课到底怎么样?”

魏庸说道:“长生学习刻苦,却非天才所属,以老夫看,也是中上之姿,但科途顺遂与否,看的不光是学识,还有运势,这却是谁人不能参透的,而且......长生为其母声名所累,缺乏文名,想来中榜,成绩也不会太好,但他到底年轻,明年又有正科,今年不中明年再考也就是了。”

魏长生背着奸生子的负担,被人指摘,也因为这个,雷克生带他去了山东,虽说返回江南大半年了,秀才也是在江南考的,但到底为此所累,不能与江南士子交流学问,便是秋闱过了,明年春闱也是受此拖累的。

雷克生却不在乎这些,但仍旧有些担心,魏庸的意思,魏长生学习努力却不是作八股的材料,怕是成绩一般,但如今已经八月,如何能提高呢,难道就这么浑浑噩噩的去考?

正想着,魏庸说道:“乡试的事情,你还多上心,如今老大、老二不在,老三那个样子,老四老五太年轻,你虽然没有功名,但和官面上的人熟悉,又是个办事干练的,就拜托你了。”

雷克生道:“您这话说的,这一科咱们魏家好像就长生考,我是他父亲,自然我管起来了。”

魏庸摆摆手:“不,不光长生,他叔祖也考,这才是我托付你的,我年纪大了,着实操持不了了。”

雷克生脸色大骇:“啊!二叔也要考,上一次不是没考么,我以为他绝了这个心思呢?”

“上次是身体不适,才是没有下场,如今身体好了,又赶上是恩科,他以为自己转运了,哎,已经执拗成性的人了,谁也劝不住,你就看顾一些吧。”魏庸道。

“是,岳父大人。”雷克生应承到。

雷克生口中的二叔便是魏庸的亲弟弟魏成,魏成乃是明朝万历年生人,自幼聪慧,九岁便是过了院试成了秀才,一时便有才子神童的称呼,但到了乡试的时候,却是有了无妄之灾,他的书童不小心把一本书放进了匣子里,被人查出,告为作弊,魏成被禁了三场,十年之后再次下场,却是不中,就此沉沦。

可是魏成不放弃,每次乡试都考,历经明朝的万历、泰昌、天启、崇祯和弘光五朝,都是不中,又参与满清顺治朝科举,也是不中,如今已经是七十有七,仍旧要下场考试,他倒是丝毫不在乎,魏长生十七,他七十七,还自诩‘祖孙齐下场、岁隔一甲子’,认为这是他的好运之年,必然高中。

雷克生回了自己的住处,已经入夜,看到夫人魏珠正端着宵夜进了魏长生的书房,雷克生也跟着走了进去,看到魏长生依旧在苦读,笑了笑,端起夫人端来的羹汤,喝了一口,说道:“太甜了,长生喝了可不要腻的发慌。”

魏珠嗔怪道:“就是腻甜,也不能让你喝了。”

雷克生嘿嘿一笑,说道:“咱们不是从临清带回来了不少核桃嘛,去给儿子取来吃,以形补形嘛。”

魏珠瞪了雷克生一眼,不悦道:“你又要和儿子说悄悄话,不带我。”

雷克生笑了:“今儿可不光不带你,待会夫人要把这个院子所有的女眷都带出去,我从城外寺庙给长生请了一个法师,能驱邪保福的,嘿嘿,让他来给长生摆弄一番,今科必中!”

魏珠脸色微变:“老爷什么时候信这个了?”

雷克生挠挠头:“平日里不信也就罢了,长生下场考试,可是马虎不得,行不行的,试试嘛,兴许成呢?”

魏珠知道雷克生疼爱儿子,便是退下了,魏长生放下手中的书卷,换了一副模样,问道:“父亲,是否上峰有机宜示下?”

“不知道,待智然到了再说。”雷克生道。

不久之后,管家带着一个胖大和尚进了魏长生的书房,正式城外寺庙的一位大师,当然,也是安全局的暗桩,整个江宁,只有智然一人知道雷克生和魏长生的身份,一切联络都是他负责的。

智然潜伏多年了,永远是一副弥勒佛的样子,他见已经无旁人,便是从袈裟之中拿出一个烟盒,放在二人面前,这烟盒的式样与国内的类似,但上面印着的内容却不是烟草局所印发的,上面只有文字,讲述的是现任江南总督朗廷佐构陷士绅,谋夺家产的事,寥寥百余字,字字诛心,而反面则是安亲王岳乐强抢民女,藏污纳垢的事情。

雷克生问:“这便是我在淮安交接之后的产物?这也太快了吧。”

按照魏庸的要求,雷克生这半年从青岛走私了两万箱烟草来,其中一万箱子都是现成的,典型的《说清宫》系列,而另外一万箱子却是要求不印刷任何文字,如今看来已经自行印发了,但雷克生知道,这是钱谦益那批人搞事,就不得不防了。

“是的,长官,今日开始便出现在市面上,明天估摸就会有报纸了。”智然说道,他清楚,雷克生给钱谦益弄的十套印刷设备中一半是报纸印刷的。

“虽说上面乐得看他们狗咬狗,但总感觉有些不对,特别是乡试也在这个当口。”雷克生眯眼说道,却不得其法。

魏长生接口说道:“父亲,儿子也觉得今年乡试有些不对,从六月点主考官开始,就出了问题。”

一般来说,乡试每年的四月十五开始就点主考官,先点西南偏远的,五月点两广西北的,六月就点江南两浙的,六月十五,便是确定了主考官,按照满清规制,主考官必须是京官,但是六月点的主考副主考,南下的时候,在河南境内竟然直接失踪了。

消息传到江南,立刻就有谣言,说考官生死不明,这次不考了,这种滑天下之大稽的谣言依旧有人信,一直到顺治皇帝亲点主考副主考,但与定例中,主考官的出身必须为进士、举人,主考官必须是翰林院、六科及部院属官不同,新定的主考是满保,翰林院的满洲编修,副主考则是一个拔贡出身的,是包衣出身,都不是正经科举出身的,也没有一个是纯粹的汉人,这让人不由的遐想。

而今年考生人数也是众多,乡试有资格考试的除了秀才,还有监生,问题就出在这些监生上,因为这是可以纳捐得到的,而这两年,因为与合众国战事不断,国库空虚,纳捐银子成为重要的国库收入,因为监生数量大增,且乡试在秋天,监生虽然可以直接去北京考试,但因为运河已经被陆军阻隔,许多留在了江南。

“还有一点,今年似乎出了几个名士,而且被江南士绅集体称赞,这可有些不对。”智然补充道。

“是不是钱谦益那些人的徒弟?”雷克生问道。

智然摇摇头:“查过了,没有任何迹象表明他们与钱谦益有过接触,但这些人出身门第都是江南有名的士绅家庭,这很不正常。”

“他们文章如何,会不会是有人夸大宣传?”

智然摇头,他水平也就那样,分不出之乎者也的好坏来,雷克生看向自己儿子,魏长生说:“儿子拜读过那几位士子的文章,很出众,至少儿子是拍马不能及,况且,这种事,就算有人背后推动,没有真平实学,也是站不住的。”

“这可就奇怪了,东林余孽若是想要闹事,也应该联络江南这些绿营呀,我倒是得到消息,虽然有所联络,却无什么动静。”雷克生感觉脑袋有些懵。

智然说道:“长官,我与上峰取得了联络,上峰也是不解东林余孽想要做什么,但总归是要借着这次乡试生事的,上峰的意思是,让魏公子好好考试,争取得到好成绩,寻机打入东林余孽内部,无论事前还是事后,都是有极大作用的。”

魏长生叹息一声:“哪里那么容易呢,二叔祖考了六十多年,也是未中。”

说到这里,魏长生擦了擦眼角的泪水,他之所以加入安全局,就是想在天崩地裂的时候,保住外祖父一家的性命,用功勋换的亲人平安,如今却是倒在了科举之上,他如何能原谅自己呢?

智然也是知道魏长生的苦心,赞道:“小小年纪便是有如此孝心,真是难能可贵,雷长官,您真是有一个好儿子啊。”

雷克生苦笑一声,微微点头,却忽然眼睛放亮,拍案而起,说道:“是啊,我儿如此孝顺,旁人万不能及,便是文章差一些,也该高中才是啊。”

“父亲,您说什么啊,这是科举考试,抡才大典,又不是举孝廉。”魏长生苦闷说道。

雷克生哈哈一笑,似乎开了窍,说道:“你不用管了,安心学习,听我指令行事便是,有我在,你即便考不上,也要让你名扬天下,我就不信那些东林余孽不上钩!”

魏长生听了这话,也只当是父亲胡说罢了,江南乡试为天下乡试之首,每年参加考试的不下两三万,今年因为监生的缘故,更是超过四万人,但中试者却只有寥寥一百多人,他如何能考中呢?

智然问道:“您不是想买通同考官吧,就算能,也是撞运气。”

江南乡试有正副主考,这两个是顺治亲点的,雷克生肯定买通不了,只能买通同考官,虽说同考官是本省甲科出身的官员,熟门熟路,但也难以操作,因为江南乡试有十八位同考官,而这十八人要四十个人抓阄出来,买通四十人那是不可能的,买通一两个,那也是撞大运,这一两个不一定抓阄抓到,就算抓到了,也是分房号卷,魏长生的卷子也不一定到那人手里。

雷克生笑道:“同考官你买不同,那我问你,场外执事官总能买通吧,就算执事官买通不得,饭夫、洒扫、乡皂、厨役这些杂事人员你总能买通吧。”

智然点点头:“那是自然,可这........。”

雷克生道:“你什么都不用管,让你的人把负责饭菜供给的供给官,或者杂役买通,就可以了。”

智然诧异,却也只能遵从,雷克生哈哈大笑:“不管满清与东林谁胜谁败,等我儿名满天下的时候,你们都得用,那个时候,潜伏进去还不是探囊取物吗?”

章四六一 移民科章三四三 以打促和章一六八 下毒章五十 以死相拼章一八二 裁军减支章二五 海贼来袭章四五八 必然章四零九 奥斯曼章四零一 道义的力量章六七 参战无益章三八二 兄弟章三八三 不亏章五一一 一网成擒章十三 观察使章五一 分析章一三九 你知道什么叫穿越吗章一六零 好吃不过饺子章三二二 更大的阴谋章六二 琼州的窘迫章一二一 马耳他章四三 西班牙的应对章九三 游历章五二 不遂人愿章四 会商章三十 北洋要塞 海洋岛章九五 留下后手章四二 移陛滇京章一五三 顺藤摸瓜章五二 全线开打章一六九 藏地游记 上章一 程璧章三五 殖民地的财政问题章一三六 五路北伐章四三九 浪子回头章一八零 麻烦的女人章三六三 自由或战争章四九三 反奥斯曼联盟章一五四 母马计章二六四 马泽帕章七六 建国提案章十二 北大年行政长官区章九零 琉球章一八二 外交活动章四九六 直接介入章一二零 两难章三五 赎城银章三九三 李君威要搞事章四四八 两国章一三二 诚意章三三四 识时务章四二 移陛滇京章六十 臭味相同章六六 汉京再易手章十一 大肚番章四零一 道义的力量章八六 中国人竖起大拇指章一六五 斗智也斗勇章五一 彻底失望章十三 总督的决断章二九一 李君威的朋友章八 和平解决 大赚一笔章六三 亲藩体系章四六八 父亲的提点章九八 巨大收益章二零六 罐头章一四三 兵精粮足章三五 绥靖政策章二二 唐通事章一零六 商人的觉悟章一六三 演讲章二一一 过关章九五 留下后手章六六 荷兰的反应章十三 派遣舰队 下章三六七规矩章三八三 一种构想章三五四 部署章五一一 一网成擒章一七零 藏地游记 下章九九 嫁祸章一一三 利益章四五 预备变天章一零三 巧夺苏州章三五一 各方利益章四九七 内政外交章一一一 分开谈判章二 冬眠毒蛇——日本章二七一 普鲁士方面章四三五 充分的讨论章三二 护送章四三零 特殊的将就章十一 酿酒章二二一 卡尔洛章三三一 就是针对小日本章四四 国力不足章九二 开拓与奴隶章一五五 多想章九二 争议的建国纲领章八一 铜钱章八二 打破反华联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