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一五四 投效

这里的官员不是没有和英王共事过,但几乎没有人留下过好印象,英王的性子,说好了叫一言九鼎,说难听点就是独断专行,他只在乎军队需要什么,不在乎如何做到,因为在英王看来,那些是下属的事,所以当李君度看向众人的时候,大家眼神都躲避着,胆小的还把身子往同僚后面藏一藏,生怕英王看到自己。

“哟,财政部的王大人,国会的许专员,都是熟人么,来来来,往前走一走,大军的钱袋子你们二位捏着呢,大事小情的你们可不能不知道啊。”李君度热络招呼着躲在后面的两个财政官员,二人硬着头皮走出来,都是低头不语。

何文瑞见英王如此,知道他还记着当年主政西南的烂事,那个时候,他就帮衬着英王处理政务,亲眼见识了英王和内阁、国会的斗法,因为南京那边都惧怕英王,怕他承袭皇位,有意在各方面掣肘他,虽说有首相在,没有表现的那么直接,但暗地里的小动作可从未少过,当年这两位大人也是南京派遣去协饷的官员,何文瑞几次拿不到他们的批准,还是英王出面,当着这二人的面砍了几个捉来的土司,血淋漓的脑袋就摆在二位桌子上,强迫这二人蘸着血写批文。如今再见,二人惧怕也是应有之义,但内阁明知道是英王监国,总理北伐大军后勤军务,还派这二人来,可见南京与英王的矛盾之深。

“来,二位上前一些,稍安勿躁。”何文瑞打着圆场,再让二位官员靠前了一些。

李君度轻咳一声,说道:“这里是统帅部,是帝国作战中枢,自即日起,一切军令自此出,所为均为北伐大业,此次北伐,陛下亲征,我等自然要勠力同心,倾力而为,不可有一点懈怠、错漏。

不管你们此前担着何等官职,到了这里就是军人了,国法森严,军法无情,若再有纰漏疏忽,本王以军法论处,个中真意,相信诸位也不会不明白吧。”

“是,殿下。”众人齐声应和。

能到统帅部的,哪个不是有背景的,他们虽然官职不高,但各个背后都有大佬照拂,可这个照拂可做不到无时无刻,英王以军法统帅,意思很清楚,做错了事情,你身后的大佬还没从南京递上话来,砍头的铡刀就落下了,想耍弄手段的,都掂量了一下自己的小命。

“大家都是聪明人,不然也到不了这里,聪明人就该做聪明事,都工作吧。皇城外的几个酒家和客店都包下了,一日三餐都是外面送餐进来,累了也有最好的客房,你们实心做事,本王也不会亏待你们。”李君度扔下一句话,便是离开了。

众人立刻归位,开始手头的工作,方才被点名的两位官员凑到一起,其中一个撇嘴说道:“先给大棒,再给甜枣,糊弄的住谁?”

而另外一人看了看认真工作的同僚,说道:“也就你我不吃这一套吧,但想来,英王也不想拉拢你我了。”

李君度走出了统帅部衙门,林西塘追赶了上来,身后跟着一人,看服饰似是行政官员,面相还算熟悉,也是财政那边来的,那人到了英王面前,俯首说道:“下官是马相派来的,相爷说了,此番殿下监国,相爷定会全力相助。”

“本王知道了,你回复你家相爷,他日到京,必去拜访。”李君度淡淡说道。

那人也就离开了,林西塘说道:“副相倒是乖觉的很,到底自幼在海上混生活,这见风使舵的本事着实了得。”

李君度倒是满不在乎,说道:“他也是穷途末路了,想着再搏一搏,不过也好,我也正用得着他。”

副相自然就是内阁副手马东来,其也是皇帝的学生,虽说没有李海那般亲厚,但总归不比马东来差,早年经营澳洲,回到中枢便佐李海,但人心如何能满足,尤其是在权力方面,终究还是再想上前爬一步,可帝国官制也未完全成熟,内阁成员虽说定了任期制度,但做了副相还能不能做首相,皇帝一直未曾表态过,如今首相李海也要快到任期了,马东来百尺竿头,当然还想更进一步了。

“殿下,这话却也不能说绝了,最好也不要走的太近,有何长官在,这个关键时候可别出了二桃杀三士的错漏。”林西塘小心提醒道。

李君度微微点头,心中了然。这次监国,皇帝安排了何文瑞辅佐,在西南时,便是他佐政,早已被人贴上了英王一党的标签,但李君度知道,何文瑞并不是他的亲信,至少远远没有做到唯他马首是瞻的地步,北伐之后,内阁就要换届,内阁首辅的位置,何文瑞也是可以竞争的。

“明白了,你退下吧。”李君度说道。

瀚海深处。

一支规模庞大的军队在茫茫白雪之中前行着,天上还飘着细微的雪花,蒙在士兵和战马的身上,好似一条白龙在前行,这正是北伐西路军的前锋。

西路军的前锋数量多达一万八千兵,另有四千名驭手马夫,负责牵马驾车,这近两万的军队每人配备两匹战马一头骆驼,另有一千二百辆重型辎重车和两千头骆驼组成的驼队,因为沿途有积雪作饮水,只需要载运三天左右的冰块以备无虞,士卒在行军过程中,又以干粮为食物,无需准备燃料,因此载运的物资都是粮草,可供这支规模庞大的军队使用超过四个月的时间。

大军主力都是藩兵,只有一个加强了火炮、辎重和宪兵的陆军团,而在一万四千的藩兵之中,过半又是直辖旗佐之中抽调上来的,其中两个绥靖旅作为主力,这两个绥靖旅正是许汉风这些年主政漠南的时候打造的,全部都是骑兵,个个骑射了得,又擅用火器,上马可厮杀,下马可步战,而人员来自直辖旗佐,大部分是蒙古人,还有部分就是从蒙古旧贵族手中解放来的汉人奴隶,除却绥靖旅外,就是云中绥靖区外藩扎萨克选上来的精骑,这些都是各蒙古部族首领的骨中之骨,血中之血,一个扎萨克往往只挑选三到五人,都是射雕儿之属。

无论外藩还是直辖的扎萨克,所有的军卒在归化城都换了装备,绥靖区为其提供了最好的战马,御寒用的被服和帐篷,除却使惯了的弓箭之外,其余一律换到最好,而且前锋军都是久在草原的,对草原的天气最适应不过,比之内地调遣来的士兵更适合这次行动。

戈壁滩的荒凉被积雪覆盖,但行军中的士兵仍然感觉到凄凉,特别是一望无际的沙漠和戈壁,让人有些后怕,大军自归化城出发后,一直向西,沿着阴山和黄河到了后套,向北深入瀚海,直奔目标地翁金河而去,因为军中骡马众多,而天寒地硬,适合车辆行进,向导更是多年走这条线的,所以大军行军速度很快,归化城出发后,只用了十三天就抵达了翁金河畔,算是走完了最危险的一段路。

许汉风派人查验军中人畜,汇总之后,发现只折损了不过区区一百四十人,七百余马匹骆驼,另有三十二辆辎重车损毁,军中存粮足够,饲草充足,这意味着,帝国臣民最担心的事情没有发生,恶劣的天气没有击败大军。

翁金河是一条发源于燕然山脉的河流,向南流入瀚海之中,沿着翁金河往北走,地势开始起伏起来,而且积雪越来越厚,虽是如此,实际此地仍然还是戈壁沙漠的环境,但许汉风要的就是这般环境。

两日功夫,许汉风选择了一处河边山坡作为大营所在,这片山坡因为靠近翁金河,山梁挡住了北方的寒风,所以在向南一面长满了寒带的针叶林和部分阔叶树木,这些可以为大军提供建筑材料和燃料,虽然湿柴不容易点燃,但总归比没有的好,至少前锋大军可以吃到一顿热饭菜了。

不仅如此,除却这部分山坡之外,周围数十里都是荒凉所在,这里位于草原和戈壁滩交界的地方,别说冬季,就算草木最茂盛的夏秋季节,也不会有牧民把自家的牲口赶到这里来饲喂,因为这里的实在是太荒凉了,水草实在不丰美,即便是夏秋季节,也是马瘦毛长的地方。

正是因为荒凉,所以才成为大军的首选,既然已经击败了老天爷,大军最大的威胁就是清军的骑兵了,而如今的清廷早已不是曾经那个驰骋万里河山的中原王朝,而更像是一个巨大的部落联盟,作战习惯和战术已经和蒙古人没有多少分别了,草原部落作战,从来不需要为后勤考虑,因为他们所使用的奶制品和肉食都可以由能够迁移的部落提供,在紧急的时候,军中战马也可以提供部分,正是因为这样,他们可以千里转进,四面袭击,但有一点,这样的军队是没有办法集中起来使用的。

骑兵要集中,那么部落也要集中,部落集中牛羊牲口也要集中,显然,一处地域内的草木是支持不起太多的牛羊食用的,没有草的地方,清军就无法集中大军,而没有充足数量的军队,就完全没有可能吃掉前锋军,选择此地,就是立于不败之地。

“趁着清廷尚未反应过来,即刻派人卸车,然后把辎重车运回归化城,顺便催促第二批物资立刻起运,粮食是足够的,我们需要煤炭做燃料.........。”许汉风向手下交代着。

“将军,外面来了一个科尔沁人,想要见您。”手下进来汇报道。

“科尔沁人?怎么会,云中绥靖区只有四个科尔沁佐领,我都没有调遣人手。”许汉风皱眉说道。

“是当年跟着满洲鞑子从漠南迁移来的科尔沁人,是敌人的人。”手下说道。

许汉风骂了一句:“混账东西,如此敌情还敢打马虎眼,快让他进来。”

不一会,一个头戴破毡帽,裹着一身羊皮袄子的男人走了进来,他佝偻着腰,满脸的皱纹好像比山间沟壑还要深一些,看起来六十岁,但许汉风久在草原,知道这里的人生活不易,实际可能连四十岁都没有。

“奴才博尔基吉特莽古岱拜见将军!”男人见许汉风器宇轩昂,立刻认出了他是头目,即刻跪下。

许汉风更是震惊,这人的姓名竟然是个贵族,于是问道:“你是科尔沁部的头人?”

“是,奴才手下有四百多户牧民,五百个能打能杀的好汉子,还有两万多牛羊,都在向北一百多里的高山冬季牧场里。”莽古岱说道。

许汉风微微点头:“你怎么知道大军到此,又为何而来?”

“回禀将军,我部落负责附近百里的瀚海边缘巡哨任务,此乃满洲人的差遣,因此我早早得知大军到来,我此次前来,是为天朝效力的,早在两年前,我依旧已经投效新朝,这两年是人在曹营心在汉。”莽古岱说出了一个大家都不敢相信的秘密,然后撕开羊皮袄子的内衬,拿出一封有些发黄的书信来,许汉风一看不要紧,竟然是安全局最高长官何文希的亲笔。

既然如此,那就没有异议了,但是许汉风不理解,为什么何文希这招暗棋没有提前告知,但转念一想也就明白了,莽古岱借着靠近漠南的地利,又是清廷后族的身份,一直与帝国有联络,真正让其下定决心的还是自己这支大军,毕竟这么多的骑兵,最多两日就能探索到他部落所在的越冬牧场,而这两天功夫,他既求不来援军,也无法在寒冬大雪中迁移走部落,还不如就地归附,求个好结果。

“很好,莽古岱,你是第一个向本将归降的敌人,我可以允你一个要求。”许汉风满意说道。

莽古岱低声说道:“如果可以,我想请将军饶恕我的儿子们,他们在和林做了几年人质,已经成了满洲人的走狗。”

章一一九 顺利接敌章四六 安东的努力章二十 收服章四五八 皇家事章一八五 永历现身章二五 海贼来袭章二一五 政治章一七一 登陆章三三九 从头开始章一六九 藏地游记 上章三八一 迪马利亚章三二六 南洋风云章二六 党争章六五 对英宣战章一零六 商人的觉悟章一四零 撒煤章三二 马吉翔章八九 学堂 下章四八五 藏地新变章二二七 逆贼再现章四七九 阿曼章一零四 惊变章一六一 一瞥章四二六 主动上钩章三四三 以打促和章八 交易章一四零 福临章三四六 曼城铁路章三五 赎城银章四零三 去处章四六零 京都事件章二 达成章八四 消弥内斗章二 理政王大臣章五四 蔽海辽东章二五 海贼来袭章二一 不见章一零二 一人与一国章七六 解忧章二一四 全面动员章三七 盛宴中的插曲章二八 对澳支持章二二五 不凡的见识章八三 主力战舰章三六零 内中原委章六七 危险的话题章二七五 维和章三二 拒绝统治章四四一 远疆 西疆 北疆章二九 结交章一三七 准备章七七 金鸡纳树章二六三 人事安排章三五三 东潮起章三五 施压之策章八一 粮食海章一零三 机会,马尼拉大帆船搁浅!章四八三 思维章一一二 扫雷游戏章四五九 裕王的交代章七三 大婚章二二二 土地章二九三 老问题新解决章十五 国姓捡漏章四一 同意章四三 战争公债章一零七 转向,战列线决战章六二 考试制度章二二三 谨慎章五三 吴三桂章九二 大幕拉开章八四 广州的尾声章三三三 解决办法章三八三 不亏章三四 皇家的仁慈章二零九 国际法章五一 华盟战略章二零四 渐远章四七 陆军登陆章一七零 死前诛心章六四 李倧章四八七 暗潮汹涌章二九三 老问题新解决章二九 建立帝国章九四 爱发明的噶尔丹章八五 对局势的判断章二二七 巴拿马铁路章一零八 生命之水章二七三 要坑一起坑章三五七 储位章六六 浙江局面章九四 所谓武士章一一八 长期的内战章八 血契章三十 态势章二一二 收编章六一 一计不成再生一计章一七五 布里亚特章四九 猜不透的用途章九五 天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