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零八十三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王宠的部下们商量来商量去,基本统一了思想。

那就是不想为李显忠的功劳而葬送自己的性命。

大家根本不是一路人。

李显忠到底是西军出身,和川蜀派系的军官关系匪浅,进入赵构嫡系那也是后来旳事情,更别说禁军大洗牌之后,李显忠这个赵构嫡系的身份反而显得有些尴尬了。

因为赵昚和赵构关系不和已经不是什么秘密,赵构这个太上皇至今还留在温州没有返回临安,还不足以说明什么吗?

现在的禁军基本上都是赵昚的亲信,王宠也早就投效了赵昚,是赵昚一手提拔起来的,和李显忠明显尿不到一个壶里。

王宠如此,他的直系部下也是如此,大家都和李显忠这个外来人没什么关系,也没什么好感,现在他还逼着大家做那么危险的事情,更是直接转为全员恶感。

于是他们建议王宠做点什么,保住大家的性命。

“将军,您是咱们的主心骨,您得帮帮咱们啊。”

“将军,李显忠让咱们一起送死,这种事情咱们不能做。”

“将军,那李显忠和川蜀军队有旧交,和咱们倒是没什么来往,肯定倾向于他的旧交而不是咱们,咱们和川蜀军队又没有什么往来,何苦赔上自己的命和成全了他李显忠?”

部下们实在是可怜,王宠自己也不想送死,但是又担心明军李显忠在战后以此为由头找自己的麻烦,思来想去都是个死局。

但是可以确定的是,现在去南阳,九死一生,或者说,一定会死,基本上活不下来……

逃命回南宋,发动京城的人脉关系好好走动一番,活下来和死掉的概率是五五开。

一个是九一开,一个是五五开。

答案已经很明显了。

于是王宠心一横,怒道:“他李显忠要用老子的命换他自己的前程,这种事情老子才不会让他如愿!走!他不给咱们活命,咱们自己想办法活命!好死不如赖活着,管他襄阳如何,活着才有希望!”

“将军高见!!!”

属下军官们大喜过望,立刻将这个事情告诉了军队士兵。

士兵们听说王宠决定带着他们跑路活命,一时间也不在乎王宠和军官们过去是怎么欺负他们的了,对王宠那叫一个感恩戴德。

被欺负归被欺负,但是却能活着,要是死了,一了百了,连笔抚恤金都要给官僚们贪污掉。

整支部队以惊人的速度和效率达成了一致,宋军中的上下利害关系从未如此统一过。

这大抵是如今他们都处在一个被压迫者的身份上,所以不管官大官小,全都站在了一起,达成了惊人的反李显忠统一战线。

所以说,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李显忠显然没有参透这个道理。

王宠率部逃跑之后,还不忘按时给李显忠传递假消息,告诉李显忠他们今天到了什么地方,明天到了什么地方,后天又到了什么地方,遇到了多少明军,怎么作战之类的。

为了顺利逃跑而不被过早发觉,王宠也算是绞尽脑汁了,这份心思要是用在战事上,或许也能打一个比较好看的局面,可惜,这种情况是不可能发生的。

该说不说,王宠的运气不算太差。

因为就在他掉头往东向光州方向逃跑大概五个时辰以后,陷阵军副将裴乐和书记官苏佳年就带着一万两千名精锐铁骑抵达了比阳县。

当他们得知这支宋军掉头往回跑的消息之后,顿时感到十分意外。

“跑了?”

“那么快?”

“什么情况?情报泄露了?”

“不应该啊,宋军能有什么情报能力?”

裴乐和苏佳年原本需要达成的目标是聚歼这支来犯宋军,但是当他们根据情报抵达比阳县之后才知道这支宋军停留在比阳县一阵子以后调头往回跑,速度极快,远超进军速度。

可谓是转进如风。

这就让裴乐和苏佳年十分无语。

众所周知,南宋朝廷对明国是单方向透明的。

他们的行军作战计划还没有传递到基层部队,就已经为苏长生所知。

苏长生再迅速派人将消息传递给中都和河南兵团司令官张越景,一式两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所以宋军的整个进军计划,张越景早就知道了。

包括他们从临安出发之后,一直到抵达安庆府登陆,再到前往信阳县驻扎,这个过程张越景都知道。

这份情报的真实性和价值非常高,因为行军计划是不能轻易改变的。

古时候打仗,大军前进路线是非常重要的事情,所谓三军未动粮草先行,这个先行,基本上就锁死了大军前进的路线。

大军前进的时候,需要提前知会行军路上的地方进行准备,让地方官员出动民夫为大军准备住处和食物,否则大军就算可以自己携带口粮,住处也很难搞定。

到时候万一刮风下雨还要露宿,会引发兵变的。

然而封建军队糟糕的军纪使得军队成为地方官府和百姓的噩梦,地方官府无不尽力推却、使出浑身解数避免大军从自己的辖区内经过。

一旦得知大军要从本县境内经过,地方官府先是懵圈,然后呜呼哀哉,最后无奈的认命,哭丧着脸赶快进行准备。

官府要准备,民间也要准备,不管富户贫困户,能润外地的赶快润外地,逃不走的就赶快润到县城内,把家产什么的都凑活凑活埋了,地方官则赶快加固城门,且准备好大军需要使用的物资放在城外。

等军队抵达,县城城门紧闭,城内男女老幼严阵以待,地方官登上城楼查看情况,同时在心里使劲儿的祈祷这帮臭丘八好歹要有些良心,要有些军纪。

如果大军拿了东西就走,那当然万事大吉,要是大军拿了东西还不走,还要在城外露营骚扰之类的,那才是完全的噩梦。

一直到确定大军离开县域之后两三天,地方官才敢打开城门,恢复正常生活秩序。

这还不算完,因为还要防范大军溃败之后乱兵来袭亦或是大军凯旋过境,那同样是一场噩梦,别指望封建军队对民众能有什么好心思。

所以说文官们往往对于使用军队作战怀有先天的抗拒,除了不想让武将夺权之外,实在是战端一开,地方四五年建设的成果就要毁于一旦,成本太高。

在这样的背景下,李显忠的进军路线是毫无疑问的,要是贸然选择其他路线或者临时变更,真的会闹出大事,这样的事情是武将所不能承担的。

所以张越景提前在信阳一带安排了数量较多的检验丰富的兵团哨骑,而天网军也在这一带布置了不少经验丰富的密探。

唯一有些问题的是,这一次南宋枢密院给了主将李显忠较大的自主权,没有像之前讨伐农民军那样直接指定进攻计划不允许前线将领违背,这就给情报工作带来了一些麻烦。

然后他就得知宋军方面要出动五万人的主力越过边境线进攻南阳县的消息。

PS:求一波推荐票和月票

一千一百五十一 没有大宋,只有江南国九百一十八 火炮项目的成功二百零一 金国不能失去真定府五百二十八 重启私盐贸易九百七十三 大明不能走回隋唐老路一千三百零七 他没想到张栻居然是个理想主义者一千一百四十六 苏咏霖政权的历史责任七百七十五 无限正义一百一十三 狠狠赚他一笔(五更求订)三十四 你这样做,是要玷污我兄长的名声吗?一百一十九 重口味的解决方案一千零二 所以,我该答应,不是吗?九百五十四 这不是要他们的命吗?一千零五十四 他们被逼着走向自己的命运八十八 瞒天过海之策,发动!二百七十 赵作良来访九百三十六 有宋一代二百年的努力,至此全部白费一千一百三十九 政变进行时七百零九 对于这样一群人,陛下没有必要期待一千四百零八 他要把最后一条旧时代的小尾巴给割掉五百九十一 苏咏霖在这里头搞了大事情八百七十一 实现彻底之革命一千二百五十九 想养寇自重?八百六十 你们要是扛不住了,我们还怎么赚钱啊?一千四百七十五 他想要的是输出理想和新生第1650章 突击平安京一千一百七十二 要那么多钱干什么?第1661章 他们是一张白纸九百五十七 保卫“中华文脉”六百零八 洪武元年一千六百一十九 大明版本的海上丝绸之路一百八十六 我要你何用!三百二十九 苏咏霖南下九百六十六 大明铁拳七百零二 太上皇啊!大宋被你害苦了啊!一千零二十五 京湖会战四百四十 完颜亮之死一千零四十七 襄阳城和樊城的击破近在眼前二百六十三 完颜亮的计划五百八十五 向强者臣服,需要诚意八百八十九 这不是出一般的重拳能够解决掉的一千三百八十三 让革命和发展共存二百四十六 能用钱解决的问题就不是问题一百二十六 石要过火,人要换种一千二百四十二 交子?狗都不要!三百 你知道我在意的是什么!一千三百三十九 复农政策一千零九十九 他们就是一群永远也不应该停下来休息的人六十七 徒单京的本领很强六百九十四 你别忘了是我提拔的你!第1674章 天字第一号帝国余孽第1627章 伦巴林的奋斗第1638章 你们还能比我更懂得折腾人的法门?九百八十七 一念之间三百三十八 再断金国一臂四百六十一 苏咏霖感到些许遗憾一千四百六十五 跨越四百多年的岁月沧桑三百七十三 赵构忽然发现自己忽略了另外一种可能性四百二十 没有我做皇帝的金国,不值得我的怜惜!一千二百九十四 明国没有钱荒五百三十 辽东兵团进取辽阳四十四 我也能做皇帝?八十八 瞒天过海之策,发动!一千一百七十五 公厕很伟大五百六十二 他们还未忘却初心一千四百六十八 真是个甜蜜的烦恼四百零七 我要灭宋一百八十九 陈康伯想要奋进七百三十九 韩霸王六百三十五 地主家也没余粮啊一千三百四十四 百亿补贴苏多多五百八十三 匪过如梳,兵过如蓖,官过如剃一百八十 光复军的灭亡正式开始倒计时一千三百二十五 这是他最后的报复九百九十 你们现在又拿出了圣人之言来办事?一千四百六十五 跨越四百多年的岁月沧桑一千四百零一 我要让他们知道革命的厚重!一千四百九十六 边防军八百五十三 我们在积石州等你!一千零五 苏咏霖终究是亡我之心不死啊九百七十六 陈相公为何叹息啊?一千五百六十八 只有铭记,才不会忘却九百一十五 到临安城下给赵官家一点颜色看看!一百三十 兵败如山倒第1622章 苏咏霖想要了解四百二十一 不会有人为败者说话九百七十三 大明不能走回隋唐老路九百七十八 陆游的震惊九百二十四 为什么!!!一千四百六十三 萧朵鲁不开城投降三百九十八 在德不在险一百三十八 姚宏放还记得一千二百二十二 我希望你比我活得长久三百八十四 光复军真的能吃饱吗?一千零五十三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一千零二十三 火龙烧仓六百一十八 牵一发而动全身五百四十二 怠政之心(催更邀请函活动加更)一千二百九十七 这一切,才刚刚开始一千三百六十四 苏咏霖难道想做赵光义第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