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四百九十六 边防军

苏海生这一系列的条件听的古尔王朝的谈判使者目瞪口呆。

他们倒是感觉后面两个还好,前面两个实在是受不了,于是请求苏海生不要那么狮子大开口,稍微少一点,他们也好回去有个交代,否则实在是不好交代。

苏海生皱着眉头。

“要得太多了?不然我带着大军去你们的首都继续谈判?那样的话就不多了,对吧?”

苏海生对这个主动凑上来找打的对手很是不爽,对他们没有半分好脸色,除了强硬就是更加强硬,一点好颜色都不给。

于是古尔王朝使节团被迫带着这些消息回到首都商议,看看到底该不该答应。

最后的结果是支持的人比不支持的人多,势力更大,不支持的人主要就是吉亚苏丁和根基老巢就在北部边境的一些官员、权贵。

他们非常反对这种议和方式,因为这会极大损害他们本身的利益。

但是他们的声音太小,吉亚苏丁本人又刚刚遭逢大败,权力地位动摇,说话不那么好使了,所以也没用。

最后,以素来对吉亚苏丁不满意的地方实力派代表人麦尔祖格为代表的投降派压制住了抵抗派的声音,决定和明国和谈。

接着麦尔祖格作为代表,亲自去和明军谈判,在谈判桌上,他唯一的诉求就是古尔王朝大战之后损失惨重,财政不济,明军看看能否稍微削减一些赔款数额,他们也好对内部交代。

苏海生看着这个麦尔祖格低眉顺眼的样子,颇感愉悦,想着卖他个面子,以后或许有用,便决定答应他的请求,将明国方面要求的赔款数字下调了三成。

麦尔祖格喜出望外,向苏海生表达了深深的谢意,随后向苏海生赠送了数量不少价值不菲的私人性质的礼品,表示自己很愿意和大明在这一地区的军事负责人打好关系。

苏海生顿时感觉这个人有点不一样,便询问他在古尔王朝内部担任的职位和他本身的身份。

当他得知麦尔祖格在古尔王朝内部的职责相当于前宋宰相团队当中的一员且还有地方实力派身份的时候,便意识到了这个麦尔祖格如此讨好自己的缘由估计没那么简单。

他进一步联想到古尔王朝刚刚遭逢军事失败,领导人惨败,威望实力大减,原先被压制住的内部矛盾现在估计已经压不住了,颇有冒头的趋势。

而这个地方实力派代表人物想要与他建立关系,用意是再明显不过了。

国家面临危机的时候,有些人看到的是危,所以忧心忡忡,有些人看到的却是机,所以野心勃勃、兴致昂扬。

这个麦尔祖格显然属于后者。

中央权力的衰微,意味着地方势力的抬头,意味着他们这种地方势力的代表人有机会了。

对于这种人来说,国家利益屁都不是,他自己的利益才是最重要的,而这种人心中到底有多少家国情怀也很难说。

或者说他们普遍没有明国人那么浓重的家国情怀,他们都是属寄居蟹的,国家政府在他们看来只是一个随时可以更换的暂住处罢了。

如果让古尔王朝完蛋可以使得他们获得更大的利益,他们会毫不犹豫的加速推进这一进程。

而目前来看,麦尔祖格对苏海生有利益上的需求,或许是希望通过苏海生来压制古尔王朝的中央势力,方便他们捞取更多的利益。

苏海生的确有这个能耐。

根据苏海生目前所知道的消息,他得知苏咏霖面对大明全新的军事形势,正打算建立起一个边防军的机制。

同时,苏咏霖也准备任命他在担任第二兵团司令官的同时,常驻西域地区,担任大明在西域地区的边防军主帅。

因为大明经过实际考量之后决定不在西域地区设置主战兵团,而用第二兵团和第六兵团的军队轮流驻守西域,维持在西域的军事存在。

所以目前来看,在明面上,西域地区没有直接的军事负责人。

但是这一地区不能不安排军队,也不能没有最高军事负责人,军队驻地分散,更加需要一个统一号令来统御军队。

所以思来想去,排除成立西域兵团的可行性之后,苏咏霖决定在不增加军队数量的前提下搞点变通,利用现有精锐兵团的战斗力来做点什么。

大明如今已经有八十万规模的陆军正规常备军和九万人规模的北海、东海和南海三支水师,还有五万人编制的虎贲禁卫军,现役常备军都已经达到了九十四万的规模。

编制庞大,战斗力强大,已经基本上满足了防御和开疆拓土的需求。

更别说散布在全国各地民兵性质的每一个行政村的村民自卫小队、乡中队、县大队,还有一系列在革命战争中因为种种原因主动或者根据政策退役的退役士兵。

真要搞全国动员,明国能够拉起来的军队数量是可以创造历史破纪录的,只要有足够的交通运输能力,真就打遍全球无敌手。

在这种情况下,继续扩军是没有必要的,只会把用来发展经济和科技的费用都用来养兵,不利于经济和科技的发展。

所以苏咏霖准备在之后的岁月里引入规范的兵役制度和退役制度,将军队总人数固定在一定范围之内,同时不断更换新鲜血液。

他打算搞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着力于增强对军队的训练和战斗力维持,将军费用在刀刃上,精兵简政,控制军费支出,防止明国走上爆兵歪路。

在此基础之上,苏咏霖和辛弃疾、马维英等军事领导人一起搞头脑风暴,最后想出来一个边防军制度。

这个边防军不是军队番号,而是一种机制。

即在不打乱现有主战兵团编制规模的基础之上,建立一个边防军框架,为这个框架搭建一个指挥体系,而框架内可以填充任意一支军队接受这个指挥体系的指挥。

投入边防军框架内的军队依旧维持原有番号和编制所属,但是在军事行动方面,听从边防军司令的指挥,而不是编制所属兵团司令的指挥。

比如苏咏霖为了应对西域和中亚地区多变的军事形势,准备设立西域边防军,将西域驻军六万人投入西域边防军框架之中。

第一批西域驻军是第二兵团的第四军和第六兵团第十六军,第四军自然而然接受苏海生的指挥,但是第十六军原本不属于苏海生指挥。

但是在边防军机制之下,苏海生不以第二兵团司令官的身份指挥第十六军,而以西域边防军司令的身份指挥第十六军。

不只是第十六军,全国八个主战陆军兵团乃至于虎贲禁卫军的任何一支军队被投入到西域边防军框架之中,都会听从边防军司令的指挥。

有这样的想法,也是因为苏咏霖考虑到大明疆域广大,很多事情具有突发性,边境地区往往来不及请示中都就必须要进行行动,否则会遭遇非常严重的战略问题。

但是苏咏霖无意增加军队编制,就决定利用现有的基础搞一个全新的机制,用这个机制来应对目前的局面。

四百二十三 完颜亮很想亲自攻克一座城池一百七十五 光复军的政治正确一千零四十 王彦是一位名将九百四十七 肖翠决定买房一百八十一 辛弃疾遭到了剧烈的思想冲击一百八十三 我的一切,就在其中一千零五十 让明军炸营!二百四十九 苏咏霖的个人问题很成问题一百四十八 光复军第一名将八百零二 河西兵团四十二 那么我们造反又是为了什么一千一百二十六 你们做官是为君分忧一千一百五十六 革命不是气氛友好的请客吃饭三百五十一 移剌窝斡投反对票一千五百九十六 苦酒入喉心作痛四百二十二 完颜亮痛斥苏咏霖的为人之恶劣一千五百四十二 大明不是只有一个苏咏霖九十三 杀出一条血路九百一十六 临安城就在眼前第1624章 他们对于自己的【五代家业】十分看一千五百九十五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二百一十九 小丑原来是他自己一百一十 被包围的夹谷阿速一千五百五十一 张茗,你好大的狗胆!一百三十六他们再也回不到过去的黑暗生活之中了一千五百二十七 田珪子不再焦虑五百四十四 怎么就成了南宋最忠诚的协约伙伴呢?九百二十九 赵昚显然已经是一个学会甩锅的成熟帝王了一千一百七十四 长臂管辖听没听过?四百九十七 渝关之战还是打起来了四百四十一 完颜奔睹选择中策一千六百零五 山雨欲来风满楼一千零五 苏咏霖终究是亡我之心不死啊二百五十七 完颜亮并不打算放弃三百九十五 该火器上场了一千五百二十四 训政时代二十七 你们可千万别死!一千一百零九 临安城门大捷八百七十 你这万恶的蛀虫!八百九十 你果然对我不忠心六百九十五 江宁城破七百七十二 第一届儿子排名争夺赛一千零四十五 三天,就三天五百九十三 新的国家不养吃白饭的废人一千四百三十六 草原上会遍地飘扬大明国旗一千四百四十九 竭尽全力的演员一千五百一十八 《洪武革新诏》五百七十七 挫骨扬灰一千四百八十 有人不想忍耐了七百三十九 韩霸王五百五十九 南宋的复兴会支部(下)三百五十 何不投奔西辽?七百一十 明国是在痴心妄想!一千一百六十三 不能放过赵构五百四十三 大宋不再需要我了二百五十 如你一般的人,还是太少了一千零一十二 虞彬甫,你也开始明哲保身了?一百八十四 辛弃疾开始觉醒一百一十二 上等人夹谷阿速三百九十九 姜良平忧心忡忡二百零二 完颜亮下达动员令四百五十二 金国完了六百七十 大明的旗帜,终将插遍天下九十九 这是死地!六百五十六 胜算不到五成也可以出击吗?四百五十八 他们立刻北上河间六百三十八 唯一一个可以称为【复兴州】的州四百四十四 中都再见一千三百一十八 张栻果然是个好同志一千零三十六 王巡转进如风四百四十二 撤退之路并不好走一千二百四十四 他们露出了自己的獠牙一千一百一十 我宁死,也绝不向他们屈服!九百七十一 皇帝的亲自拜访一千二百六十 吴璘病逝(第五更,求月票)一千零三十二 烧钱的战争五百九十四 苏咏霖的权力四百零六 完颜亮还真我们最好的朋友七百七十六 将流寇变成良民一百零二 第一次的大获全胜一千五百七十一 苏咏霖其实还是挺有钱的三百三十八 再断金国一臂一百五十三 失败的兵变五百二十七 光复军面临的局面很严峻一千五百三十一 否决他们的否决九百四十三 沈格决定反对五百九十一 苏咏霖在这里头搞了大事情一千四百九十二 复兴会占城国分部九十四 艰难的进军八十五 另辟蹊径的赚钱一千三百三十九 复农政策三百二十一 我已经不能没有你们了三百五十一 移剌窝斡投反对票四百九十一 他们的噩梦这才正式开始九百 天网军截胡八百五十七 为什么不能和罗霄大山中的贼军友好相处呢?六百五十七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九百三十六 有宋一代二百年的努力,至此全部白费一千三百九十 惩前毖后,治病救人九百四十 泰安州的工场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