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千六百零一 大明的民众太累了

世间万事万物都有其运行逻辑,若要改变这些运行逻辑从中取得本不属于自己的利益,就要付出相对应的代价。

伴随着有为状态而来的,就是官员感受到了权力扩张的快感。

借助有为状态的治理逻辑的转变,官方力量空前增强,需要办的事情陡然增多,官僚队伍也会因此吸纳数量更多的新人进入。

有为状态会快速诞生一个庞大的官僚团体依附于其上,成为事实上的利益集团,这个集团高度绑定有为状态,视之为政治正确。

没有规矩的束缚,他们很快就会失控,他们很快就会把合理有限度的有为状态带到无理无限度的有为状态,肆意侵害农民的利益。

而且就那么一直的“有为”下去,不断的“有为”,直到把民间在无为状态期间的积蓄榨干、爆发农民起义为止。

而当统治者发现问题所在的时候,首先要面对的不是有为状态带来的问题,而是有为状态本身。

那规模极其庞大的臃肿不堪的官僚队伍以及其腐朽堕落的奢侈生活模式是一切问题的根源所在。

统治者若想要挽回帝国江河日下的局面,就要约束、裁撤官员,而这,必将引起官僚队伍的强烈反弹,带来极其严重的后果。

王安石,张居正,还有雍正皇帝,这三个典型的改革代表所面对的最大问题就在于此。

苏咏霖从来不认为官府过度干预民间事务是一件多好的事情,过度干预本身就意味着要做的事情更多,就要附带有大量的官僚队伍。

而官僚是不产出任何财富的,他们只会消耗财富,若只是守规矩的消耗还好,他们还会抢夺财富,还会霸占财富,此消彼长之下,贫富差距只会越拉越大。

最终必然有人站出来帮他们均贫富。

就苏咏霖所观察到的大明的现状来看,有为状态持续十数年以来,整个明国社会快速结束了封建时代积累的多项弊病,消灭了封建时代的食利阶层,前所未有的解放了民间生产力。

也因此,这十几年间,明国财政收入连年递增,民间财富积累也连年递增。

但是随着有为状态的持续,明国也不断出现大大小小的官僚问题,甚至侵蚀了理想加成的复兴会队伍,让苏咏霖面对着极为复杂的吏治状况。

明国和一般封建王朝不同的是,一般的封建王朝完成更新迭代之后,就会快速进入无为修养期。

他们只会对站错队伍的前朝余孽发动清洗,而不会对全部的地主豪强阶层发动清洗,反而会拉拢他们,尽快让国家恢复正常,所以他们可以快速进入无为修养期,开始与民休息。

这个过程可能只在王朝建立之后的两三年就开始了。

而明国为了彻底解决弊病、完成革命和生产改造任务,建国之后就没有无为修养期,而是快速进入了有为革命期。

明国在苏咏霖的带领下催动数量相对庞大的官员干部队伍深入民间,把权力触角深入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用号召政令的形式动员民众消灭地主豪强等旧时代的余孽。

通过如此暴烈彻底的行动,明国将整个食利阶层连根拔起,在全国范围内消灭的一干二净,开创了新的历史,由此颠覆了中国古代的政治逻辑,极度释放了民间的生产积极性。

之后明国不断革新,不断革命,建立集体农庄、集体工场,建设民兵队伍,建设全国性质的扫盲识字班,四处征战,开疆拓土,消灭敌人。

在这个过程中,官方队伍越来越庞大,官方权力越来越大。

也因为其正义性质和对底层民众利益的保护,以至于越来越得到民间的欢迎和支持。

消灭食利阶层所带来的极为庞大的物质收获也为这一行动提供了足够的物质支撑,使得有为状态下本身相当剧烈的损耗能够被兜住。

有了民间的配合,行政成本司法成本极低,让明国的内耗极低,对外辐射的力量极其庞大。

在全新的集体经济模式的催动下,明国的生产力几乎达到了中古时代的顶峰,并且由于蒸汽机的出现,甚至有了向工业时代飞跃的可能性。

但是无论如何不可否认的是,这也是一种特殊的有为状态。

官方掌控几乎全部的权力,而民间因为不断的胜利和代表他们利益的政策,习惯性的已经唯苏咏霖为代表的大明国马首是瞻,一个地方的一个政令发布,民间会遵守,就能改变一切。

统治集团的内部规则能够被较好的遵守、大家还心怀理想的时候,这种有为状态是非常优越的。

这能够最大限度的成就古今未有之壮举,并且还会对民生产生很多积极正面的作用。

但是苏咏霖立足于洪武十三年、共和二零一五年这个时间节点,已然发现了这一状态的问题之所在。

其一,他毫无意外的发现了大明官员队伍里头“扬权”思想的抬头。

他发现不少官员扬权的欲望难以抑制,并且越来越膨胀,他们更加喜欢大家长大包大揽的角色和办事方式,甚至不愿意在内部搞民主集中,更别说听取民众的意见。

他们当中的一些人刚愎自用,固执地认为自己所做的事情都是最好的事情,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民众,民众只要听命令就好了,其他的都不要管,安心生产生孩子就可以了。

大明国难道会害你们?

不存在的。

所以你们要听命令,不能反对,只能遵守。

这种思想逐渐在明国中央和地方高层蔓延开来,势头比较勐烈,若不及时干预,会出大问题。

其二,大明的民众其实挺累的。

虽然他们的生活越来越好,积蓄越来越多,但是他们累,他们又要农耕,又要做工,又要做正常的工作,又要参加其他的活动,要识字,要学习思想理论。

过去的农民要做的事情他们都在做,过去的农民不需要做的事情他们也在做,所有的时间都被填满了。

虽然建国这一代农民因为吃过封建王朝的苦所以不觉得现在苦,但是下一代人呢?

再下一代人呢?

他们会疲惫不堪的。

苏咏霖通过财政部和农部的大量数据统计发现,当前的大明并没有摆脱封建王朝农业为主的生产模式,主要经济增长点依然在农业生产方面,不在其他方面。

工业和商业的产值对大明的总产值来说,只是添头。

农民的生活越来越好、积蓄越来越多,本质上依然是王朝上升期所致,大量土地被分配给农民,单位生产效率提升,大量开垦荒地也增加了土地田亩数,粮食产量自然而然的增加了。

而大明之所以看上去更好,是因为革命政策优势,分配做得好,所以农民比王朝统治下的农民的生活要更好一些。

但是他们同样不轻松。

所以本质上,大明的生产模式更加适配的是中央集权的君主专制政体,而不是宪政民主。

只是因为苏咏霖这个大异类带着一群小异类硬生生用爆棚的武德手搓真理,然后把时代强行往前拖,不让它继续慢慢磨洋工。

一旦这个异数消失了,时代会变。

至于变得更好还是更坏,苏咏霖觉得后者的可能性更大一点。

所以在他还活着的时候,他决定一手强力推动科技发展,改变大明的生产现状,一手开创从有为向无为状态的切换。

大明国可以有儒家霸术模式,但是同样不能没有黄老模式。

可以有为,但也必须可以切换回无为。

当前大明在政治上的主要矛盾,就是不断增长的有为势力越来越庞大,且越来越喜欢这个状态,他们不仅希望维持有为状态,还希望进一步增强有为状态,反手一个超级加倍。

苏咏霖如果对此放任不管,放任这个有为状态的超级加倍,就会造成民间和官方力量对比的彻底失衡,届时会发生什么,并非不可预料。

官僚为了政绩、为了高升、为了个人的权势和荣耀能做出什么事情,苏咏霖是深有感悟的。

有些时候,一个庸碌无为的懒政官僚对民生的破坏力是远远不如一个有理想有抱负想高升的“能吏”的。

所以苏咏霖的诉求很简单。

在大明天下无敌的档口,最大的敌人是自己,十三年高烈度的有为状态已经让大明解决掉了大部分问题,在没有巨大的外部威胁的情况下,大明需要切换回该有的无为状态,与民真正的休息。

大明的农民和工人们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好好休息过。

他们太累了,大明应该把无为状态下他们该有的权力和地位还给他们,让他们真正的休息一下,享受一下,过一过正常人该有的日子。

苏咏霖有些时候也会想到他们的生活模式,为他们感到难过。

他们自打生下来就不断被人告知要努力奋斗,却从来没有人告诉他们——你该休息休息了,该享受一下生活了。

仿佛休息和享受对他们来说是极大的犯罪一般,是不正确的,他们不该休息,不该享受,否则就是在浪费生命。

奉献是他们的主旋律,享受是靡靡之音,不能听,必须要每时每刻都在奋斗,都在前进,用尽自己的生命换取财富,让社会得以运转,让子孙后代得以享福。

他们活着的意义就是赡养上一代、供养下一代,耗尽心力,然后就是像被榨干了的油码子一样,失去了全部的利用价值。

一代接着一代,周而复始。

但其实明眼人都明白,他们不是不可以休息、不可以享受,而是他们一旦休息享受了,帝国权贵与地主豪强们的生活品质该如何保证呢?

人家离不开岁月静好,那只能拜托他们负重前行了。

这不行。

大明需要无为,民众需要无为,苏咏霖不能容许有为状态的超级加倍。

苏咏霖这一诉求的具体表现形式,就是这一次的民众代表大会,以及大会上通过的包括宪法在内的各项律法。

通过民众代表大会制度和各项律法的加成,苏咏霖会将其统合起来,打造出一个属于大明与革命的无为模式,并且完成从有为到无为的切换。

很明显的,若要达成这一目标,首先横在苏咏霖面前的,就是【中央代表会议】。

中央代表会议,就是大明有为力量的综合体,基本上是全面代表了有为力量的利益和诉求。

他们想要更大的权势和自由度,他们想要掌控这个国家的方方面面,而不能接受管束和压制,否则他们会非常不满。

他们对自己的心是非常自信的,他们坚信自己正在做伟大的事情,而没有意识到他们正在渐渐走入不可自拔的深渊。

有为状态应该是特殊状态,无为状态才是常规状态。

于是苏咏霖则选择统合自己手上的力量,利用自己的无上威望,从无到有打造出属于无为力量的综合体,代表无为力量的利益。

如果有为力量还保持理智,愿意接受这一次的切换,那么自然万事大吉。

如果他们不愿意,他们热爱这个状态超过了一切,那么苏咏霖需要做的,就是依靠无为力量,将他们“改造”。

现在,第一步已经走出去了,有为力量的代表们已经开始躁动不安了。

那么接下来,就是第二步。

请客。

九十三 杀出一条血路九百四十二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六百一十八 牵一发而动全身四百八十一 他苏咏霖到底是个什么态度?九百九十六 儒林外史一百四十六 术虎思济给出了承诺六百五十七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一千四百八十 有人不想忍耐了七百一十三 痛哭的赵昚三百零一 蠢到无以复加的蠢货!一千四百六十九 我有新爸爸了!六百一十九 他王安石变得,我苏咏霖变不得?五百五十六 大宋当然回不去了一千四百五十五 三百年的沧桑变幻,将在吾辈手中终结!一百零七 一切看上去都是那么祥和(第四更)八百七十二 让奏表来的更加猛烈一点吧!一百四十七 术虎思济对光复军下达了最后通牒五百一十一 他们不愿意相信这个事实六百七十 大明的旗帜,终将插遍天下九百八十三 他们生来便只能吃糠咽菜吗?四百四十四 中都再见一千二百一十四 既在江南,何来临安?五百七十八 你们是光复军?你们不杀人?一千三百八十六 收费的圣人一千二百四十六 钱都到哪里去了?一百二十一 苏咏霖的魅力就那么大?四百六十六 金国最后的希望一千一百一十 我宁死,也绝不向他们屈服!一千四百八十三 花剌子模新任国王第1658章 他们怎么就能坐在一起吃饭?一千一百四十 望上国宽恕江南国之罪(五更求月票、推荐票)一千四百二十四 高丽兵变七百六十九 强大的克烈部自此不复存在八百六十二 这把匕首可是淬了毒的九十八 完颜盛涛之死一百四十你是不是忘了我也是个私盐贩子?四百一十九 完颜亮坚持南下九百五十 赵昚慌了一百一十六 能屈能伸,不失为大丈夫也九百五十五 苏咏霖书中所写的一切都是真的?八百六十四 赵昚有些羡慕苏咏霖了一千四百八十四 死死抱着大明的大腿一百九十 赵构想要和平十一 孙元起的确是死了一千六百零六 大明没有合伙人一千零五十七 早知如此,我就该学苏咏霖!八百八十八 南宋政府的状态切换之快令人瞠目结舌八百零二 河西兵团九十八 完颜盛涛之死六百四十八 因为很多人没有按照圣人所说的去做一百三十三 全军都如此期待雨亭,又置我于何地?一百六十 这一次,山东真的归光复军了三百三十 真正的领袖是苏咏霖第1637章 反内卷大师一千五百九十三 刑不可知则威不可测六百八十六 计谋无法抹平实力之间的差距二百八十三 完颜雍的生活快乐无边一千五百零二 他是个彻底的唯物主义者一千三百三十七 自我之后,大明就不会有皇帝了二百七十 赵作良来访一千一百四十九 战争的意义三百零七 赵玉成代理领帅第1679章 不信任投票一千零九十四 脸上不疼,心里疼三百八十 都是皇帝的错!二百三十七 这就是人心的力量吗?第1656章 源氏的奋起四十五 驱逐胡虏,光复中华六百三十九 是复兴会改变了我六百三十 必须要向宋人讨一点费用八百六十二 这把匕首可是淬了毒的一千零八十八 樊城破一千一百二十一 虞允文绝不妥协九百六十七 火枪凶猛九百六十 对手,实现梦想的另一只手七百八十 西夏又出事了八百八十 宋军炸营六十二 戴着向往滤镜的辛弃疾八百八十八 南宋政府的状态切换之快令人瞠目结舌一千五百四十五 苏咏霖这是在过河拆桥六百七十 大明的旗帜,终将插遍天下一百二十七 赵玉成不懂政治一千四百三十五 他们成为了历史名词一千三百二十 我必与杭州共存亡二十七 你们可千万别死!二十五 所有农民都兴奋了起来一千零一十二 虞彬甫,你也开始明哲保身了?一千五百八十八 我们不得不警惕九百三十四 抢购《洪武政论》七百一十四 臣等尚且死战,陛下何故先降?一千五百三十八 苍白的月色下,苏咏霖无比的惆怅五百八十四 张越景的惩戒九十九 这是死地!一千四百二十三 苏咏霖难以休息一千一百九十五 孙子义对政治不感兴趣二百六十三 完颜亮的计划一千二百一十九 我也是一千二百一十二 朝廷若要继续存在,就必须要仰仗明国一千五百七十九 十天十夜的中央会议五百零四 金帝国的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