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零七 我要灭宋

比起耶律元宜,耶律成辉似乎不太愿意过度议论、贬低完颜亮,所以他主动岔开了话题,就聊孔彦舟。

“孔彦舟所部不过五六千人,也没有打算过河,只是在河边驻扎,以为威慑,想要诱敌深入应该是办不到了,接下来将军又作何打算呢?”

苏咏霖看了看耶律成辉,缓缓点了点头。

“现在当然是集中兵力对付完颜亮,若是能打败完颜亮,接下来当然就是歼灭他的这支部队,然后向开封进军了。”

“向开封进军?”

“嗯,向开封进军,孔彦舟手上有咱们太多人的血债了,我要杀了他,为无辜死难者报仇雪恨,这也是我对一些士兵的承诺,言出必行,这是我的原则,不可动摇。”

苏咏霖这话说完,耶律成辉和耶律元宜互相看了看。

犹豫了一阵,耶律元宜还是开口了。

“将军,且不说开封城池高大宽深,守军众多,单说开封一旦被将军占据,南国方面不会熟视无睹吧?到时候问题一样很大。”

“为什么?之前赵开山出兵开封,眼看着就要打到开封了,南国依然没有任何动静,此番若不是完颜亮欺人太甚,宋军根本也不会整备。”

苏咏霖开口道:“此番宋军之整备,在我看来是为了守,而不是为了攻,自岳飞死后,宋军再无进取之雄师,只有守户之犬。

若我取了开封,只能说明我已经打败了完颜亮,届时以我打败完颜亮之威势,南国敢对我做什么?他们不敢打的完颜亮被我打败了,他们敢打我吗?”

耶律成辉与耶律元宜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他们之前与南宋没什么交集,也不是很明白南宋的德行与行事准则,倒是不知道苏咏霖那么笃定南宋搞这么声势浩大的军备却不会北上的原因是什么。

而且,与其说南宋不敢打金国,倒不如说是赵构不敢打金国,南宋国内还是有不少主战人士的。

耶律成辉觉得不放心,便向苏咏霖进言。

“近来听闻南朝有意召回前枢密使张浚回朝任事,张浚一贯主战,胆气十足,有他在,宋军难说会不会北上,届时我军占据开封,又该如何与南国相处呢?”

苏咏霖点了点头。

“你说的有道理,但是成辉,我问你,张浚是那种可以掌握国家军政大权说一不二的权臣吗?他是那种说开战就一定会开战的权臣吗?如曹操那般?”

耶律成辉摇了摇头。

“不是,当然不是,若然如此,张浚又怎么会被贬出临安外出永州呢?就算是金国内部看来,张枢密也是个纯臣。”

“既然如此,那么南国当中,谁才是那个说一不二可以主导北伐的人?”

耶律成辉看了看耶律元宜,又稍作迟疑,开口道:“宋帝?”

“对啊,掌握军政之权可以做最后决断的是赵构,且不说张浚能否回临安,就算他能回去,一个被外放多次、在朝中无甚根基的外臣凭什么一回到临安就能呼风唤雨?

凭什么他就能让宋军出动北伐?他是谁?赵构面对他难道也会把军事大权拱手相让吗?大军出动不要吃穿用度吗?不要军械物资吗?大军出动是动动嘴皮子就能办到的事情吗?

不要说谁的嗓门大谁就能掌握主动,且去看看掌握这些实在事权的臣子到底是支持战还是和,他们支持战,出兵才能顺利成章,他们支持和,且让他们自己内部先把仗打完了再说北伐的事情。”

苏咏霖的决断让耶律成辉无话可说,而且细细想想,可不就是那么回事吗?

张浚凭什么就能以一己之力改变南朝十几年不动兵的局面呢?

他凭什么就能策动整个朝廷的办事官员为北伐做准备累死累活呢?

“那将军以为,我军如果占据开封,南朝会怎么做呢?”

耶律元宜忽然问出了这个问题。

耶律成辉摇了摇头,开口道:“如果这样问,倒不如问问将军打算如何对待南国,将军若是击溃了金国主力,成为中原之主,将军又打算如何对待南国呢?”

耶律元宜觉得很对,也就看着苏咏霖,很想知道苏咏霖作为一个汉人,对待南国宋朝的看法是什么样的。

是要合作吗?

还是敌对?

听说光复军领帅赵作良是要对南宋臣服的,但是南宋那边好像不怎么愿意搭理光复军。

所以光复军的对宋政策到底是怎样的呢?

苏咏霖看着这两个契丹人,笑了。

“我要灭宋。”

两个契丹人深吸一口气,为苏咏霖的大胃口感到惊讶,但是却又意外的感觉这种事情其实也在情理之中。

如果苏咏霖可以消灭金国,成为新的中原之主,他又怎么可能因为汉人的身份而臣服于南国宋朝呢?

他这样的枭雄,怎么可能甘愿为人下?

如果苏咏霖真的掀翻了金廷,他一定会再接再厉,争取成为一个真正的大一统之主,到时候别说南宋了,西夏也好,高丽也好,大理国也好,乃至于更西边的西辽也好,全都是苏咏霖的眼中钉肉中刺。

一个靠着起义翻身起家的牛逼人物怎么可能心甘情愿当一个割据之主呢?

连完颜亮都不愿意啊。

那么苏咏霖的选择实际上也是正常的,无需过多的惊讶。

于是两个契丹人定了定心神。

“将军若要灭宋,就要谨慎对待它了,什么时候灭宋,用什么方式灭宋,这些都很重要,稍有不慎,还是会引起很大的麻烦。”

耶律成辉说道:“至少,属下是不建议将军在刚刚击溃金国主力的时候就对宋开战,金国还有辽东和关中。

他们在辽东和关中还有不少军队,关中的军队不能动,辽东的军队却是可以动的,所以属下以为,在彻底吞并辽东和关中之前,与宋开战都是不合适的。”

耶律元宜也表示赞同。

“属下也是这样认为的,宋虽然武力不强,到底也是大国,金主试图一举灭宋,激起满朝文武反对,所有人几乎都不认为金国可以一举灭宋,宋之国力可见一斑。”

“的确,在稳定北方之前和宋国开战是不明智的,两线开战属于兵家大忌,这样的事情,我不会去做。”

苏咏霖点了点头,开口道:“在有充足的把握之前,我不会和宋国全面开战,但是你们也要注意,我想稳定中原,彻底消灭金国,这是需要时间的。

宋人未必不会怀疑我的动机,他们会给我时间、眼睁睁看着我恢复中原,吞并辽东增强国力,然后集结大军大举南下?他们不会做点什么吗?”

耶律元宜愣了愣,耶律成辉则皱起了眉头。

苏咏霖说的对,大家都不是傻子,一个对立的政权到底是真心想要修好还是想要争取时间稳固自身再来收拾自己,南宋这样的苟命专家政权不会无法察觉。

对于他们来说,苏咏霖如果不表现出足够的善意,他们一定会警惕,然后搞点小动作,指不定就要出兵试探一下苏咏霖的态度。

到时候把事情搞大了,南线全面开打,对于苏咏霖进取辽东和关中全面歼灭金国势力的战略目标就特别不利。

不能稳定中原与辽东的情况下,是不方便和南宋全面开战的,而这一点,南宋未必就不懂。

真的打起来,苏咏霖一点都不怕南宋,他有充分的把握可以把南宋的爪子全部剁掉。

可问题在于,苏咏霖不是只有一个敌人。

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一千一百六十五 烂透了五百六十八 我们已经没有任何理由去打败仗了九百九十一 陆副使,这样的事情在南朝发生过吗?九百五十 赵昚慌了一百二十六 石要过火,人要换种一千四百三十八 高丽百姓的苦日子就到头了一千一百五十六 革命不是气氛友好的请客吃饭一百一十六 能屈能伸,不失为大丈夫也一千三百七十八 原则问题岂容你徇私!一千五百二十九 没有皇帝,何来国家?一千三百九十一 我们不熟六百五十八 辛弃疾再也没有回过头六百零七 赵家不能给你惹麻烦一千一百零四 他稳住了!六百零五 他为什么不做天子?九十四 艰难的进军五百二十九 不是我有多好,而是你太烂了九百八十八 问题之所在,在于能否接受一百八十四 辛弃疾开始觉醒三百六十 主席四百三十七 完颜亮忽然意识到了一个很严重的问题七百一十四 臣等尚且死战,陛下何故先降?一千三百四十八 我们斗不过,躺平还不行吗?四百五十四 被俘获的移剌成九百七十八 陆游的震惊四百九十三 中都与开封三百九十五 该火器上场了一千三百零五 他们只希望看到血流成河七十八 我不愿刺向金贼的长枪刺向咱们自己人一千三百四十三 既不神圣也不罗马更非帝国一千一百七十四 长臂管辖听没听过?四百八十四 买方市场与卖方市场一千五百二十三 他不再乾纲独断了二百五十三 赵惜蕊有些好奇二百一十九 小丑原来是他自己一百六十三 这样的自己,比起赵开山要虚伪的多了一千一百七十 《洪武政论》在泉州三百五十 何不投奔西辽?第1641章 平清盛感到恐惧十九 这是他们从未有过的全新体验一千五百零五 我要就此开始埋葬帝制一百九十一 于是赵构很愉快的继续享福去了五百五十三 识大体的西夏二百二十七 中门对狙八百七十四 我不装了,我摊牌了一千一百二十三 逃跑的王方五百二十一 赵构很担心一千六百零八 段氏的下场六百四十二 辛弃疾入宋一千二百 革命才是最大的公平一百八十 光复军的灭亡正式开始倒计时一千四百一十七 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二百四十九 苏咏霖的个人问题很成问题一千一百七十五 公厕很伟大六十三 苏帅,您是哪种人?第1649章 孔振德的奔袭一千零六十三 这可不算是英雄三十四 你这样做,是要玷污我兄长的名声吗?五十七 上等人之死八百九十八 张中彦表示担忧七百七十六 将流寇变成良民一千三百六十一 岭南大革命轰轰烈烈的爆发了一百一十三 狠狠赚他一笔(五更求订)一百四十一 姚宏放暗自思量着未来的道路一千零八十 谁知道时代会变成什么模样一千二百八十四 明国的那位皇帝陛下,真的太懂了六百五十二 赵构需要一个背锅侠第1644章 一代人之后,他们就是我们自己人了第1657章 源义经与源赖朝八十 你是个猛男啊辛弃疾!三百零八 薛定谔的公田一千四百二十七 统一起跑线一千零九十八 一天不忘记,一天不停止九十三 杀出一条血路一千三百七十七 可苏咏霖只听到了理想破灭的声音九百二十六 官僚凶猛一千四百五十七 独孤求败三十五 苏咏霖觉得金人还是下手太轻了九十四 艰难的进军七百六十二 正式开战一千二百零九 先熬过这个寒冬再说一百一十 被包围的夹谷阿速一千五百六十四 故人七十四 他相信赵开山会做出正确的判断一百七十一 孔子后裔?他有几个营的兵力?一千零五十七 早知如此,我就该学苏咏霖!四百四十六 围城大营的秩序彻底崩坏了六百九十 一代名将,就此凋零八百四十九 所以,现在的苏咏霖比较喜欢物理手段二十八 全新的基层政权被搭建起来一千二百六十八 吴将军,接下来就要看你的了二百八十五 苏咏霖决定给完颜亮一个大大的惊喜一百五十七 我还没用力,你却倒下了一千二百二十四 进来,欢迎,退出,好走一千一百零六 老爷们可不当韭菜一百二十四 孔拯是个识抬举的人三百四十三 撒八的无奈二百六十 撒八感到十分忧虑二百七十六 孔彦舟的焦土战术七百三十五 世上哪有这样的良善朝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