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百六十八 现在咱们看到了长城,算是好汉了吧?

中都城内风起云涌的同时,孙子义率领军队包围中都之后,也有一些新的动作。

他知道凭眼下的兵力很难强攻夺取中都城,于是便采取了围而不攻的策略,一边围城消耗城内的存粮、食水和各类生活物资,一边对本身的军队进行强化。

这是跟着孙子义北上的行动总指导员毛乐欣的意见。

他认为光复军在短时间内扩充了太多的军队,看上去战斗力增强了,实际上也不能这么说,搞不好短时间内大扩军对光复军的战斗力反而是一种削弱。

新加入光复军的士兵大部分都是燕云地区的本地人,虽然怀着对金国和女真人的刻骨仇恨,并且经历了思想教育,但是本身依然有着相当多的局限性。

他们需要进一步的政治思想教育和军事训练,否则就以目前这种态势,跟着光复军一起打顺风仗或许还行,一旦遇到挫折,他们很有可能就会想要回家了。

孙子义对此很感兴趣,支持了毛乐欣的建议,于是这个建议就被采纳,并且执行,由军队里的全体指导员一起负责,给新兵进行文化教育,顺便上政治课。

军事训练当然也不能落下,光复军的军官们需要对新兵进行尤为严格的军事指导,一应生活学习指标完全向光复军老兵靠拢。

于是乎,就在中都城下,就在金国的首都之外,光复军在围城的同时,开始了对新兵的训练和教育,准备将他们彻底同化入光复军这个大团体之中。

军队是最能同化人的,更别说这些签军多是老实巴交的庄稼人,服从性还是相当不错的。

中都城内外进入了战略相持阶段,而苏绝那边的情况也差不太多。

和孙子义兵分两路之后,苏绝没有急着赶路,而是询问了一下跟随他的燕云本地人,拿着燕云地区的军事地图和本地人一阵摸索,摸索出了一条还算可行的路线。

苏绝认为,一路从陆上进攻,虽然说一定也可以成功,但是损耗一定不小,对后勤的要求也高。

眼下他所率领的军队的后勤并不能算多么优越,后方战事尚未停息,胜负尚未决出,过于依赖这种不稳定的后勤,恐怕会导致祸患。

所以苏绝决定另辟蹊径,打算依靠光复军优势水军,走水路直抵渝关。

争取出其不意拿下渝关,然后沿着长城内外进击,不断夺取这一段的长城,逐渐扫荡周围的金军军事据点,开辟一个新的根据地,自给自足。

这个计划还是相当可行的,而且光复军水军船只多,不仅可以载人,还可以运粮,后勤路线相对于陆路来说要安全得多,基本可以保证安全。

海上行军、运粮是光复军独有的优势,没有水军的金军无法破坏这一行动,更无法发现这一行动,不会让苏绝的突袭部队陷入危机。

说干就干,速度要快,苏绝想着争取赶在光复军大军进取燕云的消息传到渝关之前拿下渝关,那就最好了。

苏绝的行动力一向很强,说行动就行动,一点拖延症都没有。

他于孙子义包围中都城的同一日、也就是正月二十八日,率领三千先头奇袭部队走海路,经过数日海上奔波之后,出其不意的突袭了渝关,将渝关顺利攻克。

渝关金军守军并不多,因为没有战争预警,守军约在两千人左右。

这个数字还是因为之前的契丹叛乱,为了防止契丹叛军进攻燕云之地,顺带着保障粮道,所以临时增兵守卫渝关。

渝关本身是为了防范东北外族政权进入华北所建筑的,可是金国本身就是东北政权入主中原所建立,根本不需要防范自己的老巢,所以对渝关一直不怎么在乎。

以至于他们对于光复军的进攻没有任何防备,面对光复军的袭击如同痴呆一般没有进行有效的抵抗,很快就被苏绝拿下了渝关。

于是苏绝顺利控制了这座从五代时期就失陷于异族的东北重镇。

拿下渝关之后,苏绝没有停步,迅速向北向西拓展军队的生存空间,为后续部队的抵达奠定基础,并快速攻占了抚宁。

以抚宁和渝关为据点,苏绝在这里布置防务,等待后续部队的抵达,后续部队抵达之后,苏绝下令军队继续向北向西进攻,剪除周边威胁,争取拿下整个平州。

到二月上旬,苏绝所部快速行动之下,平州金国官府和军队毫无抵抗能力,大量西逃,几乎没有在平州和光复军坚持作战的。

于是光复军接连拿下卢龙、海安、昌黎、迁安等县,快速平定了平州,歼灭千余金军,缴获甚众。

不仅有当地的缴获,还缴获了一批像是要运到辽东的粮食和壮丁。

这让苏绝就像是一口吞下一块大肉一样的舒爽。

平定了平州之后,苏绝有了一个可靠的临时根据地,就继续向滦州、蓟州方向进军,拓展生存空间,与此同时则抓紧练兵、募兵。

因为具体的消息还没有传到平州一带,除了军事危机暂时并不强烈之外,这一带生活着的女真猛安谋克户也没来得及迁移。

于是苏绝果断在平州各县开始大清算。

他动兵下乡把猛安谋克户一扫而空,又在县城内把当地官僚、女真权贵一扫而空,收缴他们的财物、钱粮为己用,拉着他们在县乡之间巡游、审判,以及积累光复军的威望,确立光复军的统治地位。

本地普通百姓当然对此乐见其成。

趁着这股浪潮,苏绝开始将收缴的猛安谋克户和女真权贵掌握的土地分配给他们原先的佃户和贫苦农民,登记造册,建设新农村,火速打造光复军的新根据地。

在这方面,苏绝做为苏咏霖一手带出来的精英,那是相当的擅长,相当的专业。

于是大量得到了土地的底层农民快速接纳了光复军,非常拥护光复军。

在光复军募兵筹粮的时候,他们也非常愿意把子弟送到光复军中参军,也愿意拿出自家的粮食支持光复军。

本地农民们被安抚下来之后,苏绝得以顺利发展光复军在这一带的势力。

也就是在这个时候,苏绝带人一路向北,终于在燕山山脉之中看到了传说中的长城。

时隔二百多年,来自中原的汉人军队终于再一次的看到了祖先留给他们的长城。

依山建立,依靠山川河流之险要把神州之北成功护住的长城。

站在关城之上,苏绝伸手抚摸着那古老的砖石,心中百感交集。

“阿郎总是说不到长城非好汉,现在咱们看到了长城,算是好汉了吧?”

苏绝看着身边跟随他的一批将领。

将领们也是人人激动的不能自己,在关城上摸来摸去,喜不自胜。

果然,失去的才是最好的,掌握的时候反而不太珍惜,眼下光复军的军官们看着关城,抚摸着关城上的一切,感受着失而复得的情绪,满心都是感慨。

二百多年了,来自中原的汉人军队终于回来了。

不过,这只是一个开始而已。

覆灭金国的号角刚刚吹响,金国还没有覆灭,金国还有一定的实力,在河东,在关中,在辽东,金国依然有一定的统治基础。

所以现在绝对不是庆祝的时候,稍微感慨一下,就可以开始考虑接下来的行动了。

于是苏绝很快回到了渝关,站在渝关关城上,下令修缮渝关,准备防务,随时应对金国可能从辽东回援中原的军队。

此时此刻,苏绝的目光投向了东北方向。

“你知道渝关是何人所筑吗?”

苏绝询问自己的副将陆堂。

——————

PS:月末了,大家如果还有没用掉的月票,记得投给在下哦~~~

九百三十一 赵昚感到前所未有的空虚寂寞冷一千四百一十八 不论学术之深浅,唯争分数之多寡一千五百九十一 致命的惩戒“核弹”九百五十二 严重的危机感一千五百七十五 辽东地区人类生存改善计划一千二百七十五 明国的需求还不够九百七十三 大明不能走回隋唐老路三百五十一 移剌窝斡投反对票九百二十九 赵昚显然已经是一个学会甩锅的成熟帝王了三百七十一 出击河北一千二百四十九 是你跳下去,还是我跳下去?六百七十九 到那时,做皇帝的就是你一千五百三十七 是理想太轻,还是现实太沉重?八百七十四 我不装了,我摊牌了七百四十三 李道之死五百零四 金帝国的遗产三百八十四 光复军真的能吃饱吗?一百三十一 山东乱平,指日可待五百四十九 完颜雍瞪着眼睛死在了战场之上五百二十六 末将只是觉得南国太过于无能了一千四百七十八 民心已经被明军得到了一千四百二十二 大明还有留着他们的必要吗?一千四百七十九 马斯乌德沉不住气八十一 赵玉成有些委屈一千零八十三 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一千六百零七 大理内战四百六十七 力保皇太子登基第1654章 大饼政策稳人心一千零三十九 明军南下?第1637章 反内卷大师一千五百零六 他们不知道苏咏霖的用意一千三百二十九 清官少,贪官多一千五百三十六 “龙兴之地”六百三十六 我作为皇帝的权力是无限大的四百零五 本就抬不了头的赵构就更不敢抬头了三百二十八 兵变进行时(下)八百零九 那你应该后悔让我做皇帝一千零八十一 优势在我!三百六十九 辽东打胜仗了一千三百四十六 你很认同我的世界革命之说吗?一千一百七十七 向江南发起经济进军七百 赵构出奔八百六十五 搞清楚你的核心竞争力啊赵官家!一百九十五 现在还远未到尘埃落定的时候八百五十 一个都不要放过!五百零七 我将誓死追随一千三百零五 他们只希望看到血流成河八百九十二 苦一苦百姓,骂名我来担着一百零二 第一次的大获全胜一千五百一十四 苏咏霖颇为顾虑一千六百零一 大明的民众太累了八百三十三 我不需要孔氏彰显我的正统四百五十二 金国完了一百六十三 这样的自己,比起赵开山要虚伪的多了一千三百一十七 南下灭宋一千三百五十四 占城国的请求二百二十三 这群人里面,绝对不会有人背叛苏咏霖八百六十四 赵昚有些羡慕苏咏霖了五百九十五 这就是从龙的待遇吗?第1652章 平安京的终末一百二十一 苏咏霖的魅力就那么大?七百九十七 热烈欢迎明军入城三百五十二 契丹人选择抗击到底五十八 大叛乱时代就要来临了八百五十九 这打仗,就是黄金白银啊一千六百零一 大明的民众太累了一千五百三十一 否决他们的否决一百六十 这一次,山东真的归光复军了六百零九 他不能醉四百三十八 若我不是独尊,管你巨浪滔天!一千四百五十六 快跑!七百二十八 臣谢大明国皇帝陛下册封一千五百七十三 我死了之后,你们就是我一千四百八十四 死死抱着大明的大腿一千三百八十八 有些人在把我们当作棋子随意玩弄一千零八十九 并不和谐的场面八百一十三 苏咏霖南下开封七百零三 此战,不能再继续下去了一千零五十 让明军炸营!八百九十六 我不跪,你们也不跪七 造金国的反,比造南宋的反要容易九百零四 逆贼张中彦束手就擒一千三百四十八 我们斗不过,躺平还不行吗?三百六十一 你们可以永远信任苏总帅一千五百八十四 你去告啊!二百五十 如你一般的人,还是太少了四百八十八 四面楚歌的中都内城一千四百三十二 大明的未来不需要皇帝一千零三十九 明军南下?三百三十八 再断金国一臂九百五十四 这不是要他们的命吗?五百零七 我将誓死追随一千二百三十四 赵不息的神仙战术一千四百五十七 独孤求败六十 历城人辛弃疾一百七十一 孔子后裔?他有几个营的兵力?一百二十二 赵开山是真的想不通三百六十四 战前总动员一千二百四十九 是你跳下去,还是我跳下去?第1680章 大明国前所未有的快速行动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