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百七十一 周至想要去上课

虽然苏咏霖尽力淡化军队之中的一些派别之分,但是大明朝建立之后,军队里固然会出现的一些分别还是会存在就是了,毕竟军队天然崇拜强者,崇尚功劳和荣誉。

哪支部队战功高,哪支部队的统帅能力强,是名将,那么在军队中的地位自然就高一些,部下也会与有荣焉。

然后,自然而然就会出现【谁更强】【哪支部队是最强的】【谁是最强的将军】之类的话题,并且很快就会引起全军范围内的反应,大家彼此不服,出现一些类似的争议。

只是这一类的争端往往会局限在一个比较可控的范围之内,不会存在意气之争的问题。

而且在建国之功上,各大兵团都有自己的功劳,所以苏咏霖从来也没有给各支军队分什么功劳大小。

但是吧,这俗话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各军队内部都会有大比武之类的内部比拼,在外部来看,自然就是比拼战绩了。

周至所在的河南兵团是光复军系统内最早成立的兵团级建制,也是战功非常耀眼的一支兵团。

他们刚一成立就拿下了河南地,驱逐了所有的金兵,夺取了开封,之后还在关中攻略上与齐鲁兵团合作,一起控制了关中,在事实上灭亡了金国。

所以河南兵团的战功是非常拿得出手的。

换做周至本人,也算是名气比较大的名将,他正式成为苏咏霖部下之前的经历一般没人提起,之后屡次带兵打击金国立下功勋的事情是他坐稳一军正将的绝对依仗,所以他也很有底气。

不过虎贲军毕竟是皇帝亲军,中都禁军,精锐中的精锐,清一色骑兵,都是用来保护皇帝本人的强大力量,所以尽管虎贲军虽然只是军级编制,但是虎贲军各级军官在面对高自己一个级别的兵团军官的时候也不会发憷。

周至作为半路加入苏咏霖集团的将军,面对打一开始就跟着苏咏霖的中都禁军副将耿兴文,心中略有不安也是正常的。

他很担心自己作为一军正将镇不住虎贲军副将,生怕这个虎贲军副将为人太过强势,不听命令,以至于不能很好地执行自己的计划。

一线战场上最怕的就是友军之间不能互相配合,如果友军之间不能互相配合,天胡开局都能打成筛子。

就好比某支军队,明明拥有强大的兵力和强大的武器装备,愣是被打出了【撤退转进其疾如风,迂回包抄其徐如林,劫掠钱财侵略如火,友军有难不动如山】的惊人态势,最后“转进万里,虎踞海岛”。

这种情况在周至跟随赵开山那段时间还真是挺常见的。

各支部队之间不能有效的互相配合,友军遇到困难根本不去帮忙,甚至还有互相扯后腿的。

不过到了苏咏霖手下,这样的情况倒是没有出现过,可是所谓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周至一直都担心这个问题会重现。

似乎是看出了周至若有若无的担忧,耿兴文邀请周至一起吃了一顿饭,在席间,耿兴文谈起了当年真定血战前后苏咏霖的一系列操作。

真定血战时期,周至还在赵开山手底下作战,对那场战斗前后发生的事情并不太清楚,只知道最后,苏咏霖通过这一战奠定了河北之主的身份。

不仅如此,这一战之后,苏咏霖的威势还让光复军三巨头之一的孙子义放弃了独立,选择投效。从此作为苏咏霖的部下活动,一举让苏咏霖的实际势力超过了赵开山。

这在当时可给赵开山气得要死,并且深深地感觉到了苏咏霖的巨大威胁,光复军内部的主流从此就从合作变为了对抗,也为赵开山走向终末这件事情狠狠地推了一把。

“当时,我军的处境也不好,前有狼后有虎,金将大军虎视眈眈,所有人都觉得孙将军不能救,我军自己尚且自身难保,若是分兵去救,打不打得赢不说,还有被金贼切断后路的危险。

但是陛下力排众议,说唇亡齿寒,孙将军为我侧翼,他若是覆灭了,金贼就能顺利包抄我军后路,让我军进退失据,最后也有极大的可能覆灭,于是陛下亲率骑兵突袭了金贼后方,捣毁了金贼的粮道,而我很有幸,就是那支骑兵当中的一员……”

周至顺着耿兴文的回忆,仿佛回到了那一年真定血战的战场上,看到了当年战场上无比危险的一幕幕,意识到了苏咏霖到底是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做出了这样的决策。

自己还有着巨大的威胁,他却果断分兵前往救援孙子义,并以此作为扭转战局的开始,最后不仅凭借勇气打败了金军主力,还赢得了孙子义的心。

而在当时的光复军内部,周至自己都可以感觉到各支军队鱼龙混杂人心不齐,想什么的都有,互相之间看不顺眼互相坑害战友的也不在少数。

而在那样的情况下,在一群坑货队友的映衬之下,冒着危险主动帮助友军脱离覆灭危险的苏咏霖简直就是一股清流,确实值得孙子义率领全军投靠苏咏霖。

现在想想,苏咏霖的名声之所以那么好,也和他一直以来的优良作风不无关系。

说完过去的事情之后,耿兴文就非常感慨地说道:“所以从那以后,整支部队就明白了一个道理,内部矛盾当然是难以避免的,但是无论什么时候,内部矛盾都不能凌驾于外部矛盾之上,我们要学会抓主要矛盾。”

“主要矛盾?这……就是复兴会的说法,对吧?”

周至忽然想起了之前张越景对他说过的一些事情。

“您也加入了复兴会吗?”

耿兴文笑着问道。

“不,还没有,我只是被张司令推荐,看过一些相关的书籍,张司令也建议我去听听课,但是军务繁忙,训练任务繁重,我一直没来得及去听课。”

周至摇了摇头,又问道:“咱们这些将领,有多少人加入了复兴会?”

“这个我就不能说了,而且具体情况我也不是很清楚,反正我已经加入了,所以我不仅要以军人的身份要求自己,也要以复兴会员的身份要求自己。”

耿兴文呵呵笑道:“将军不用担心虎贲军会独自行动,在军国重事面前,所有大明军队只有外部矛盾,没有内部矛盾,军队行动统一听指挥,绝无例外。”

周至缓缓点了点头,心中茅塞顿开,就像是一直走在一条漆黑的小道之中,忽然发现了前面不远处出现了光亮一般。

自从苏咏霖成为光复军实际上的领袖之后,军队内部的矛盾争端的确大大减少,且互相之间坑害、见死不救这样的情况是没有发生过了。

作战过程中,各支军队配合十分默契,你攻打哪儿,我攻打哪儿,咱们齐头并进,或者我这边攻击顺利,你那边攻击受阻,我就主动派兵来帮你一把。

当这样的情况成为明军内部的一种惯例之后,明军就自然而然的取得了又一种超越这个时代大部分军队的优势。

友军有难,一定出手帮助,但凡有余力,一定不遗余力,彼此之间超越地域和出身,以信任和真诚相待,是这支军队非常特殊的一点。

他感觉这一仗打完,是应该抽点时间好好儿的去什么培训班上上课,认真地了解一下复兴会究竟意味着什么,究竟是个什么样的组织,居然能够在军队内部形成如此广泛而深刻的认知。

看来也不能一头扎进军事训练之中就完全不管不顾其他的事情了……

第1670章 节假日与退休四百五十九 他们露出了富有的笑容四百二十四 他们只有一个目标九百二十一 工业文明的曙光一千五百二十六 火气那么大,当心伤了身子二百零四 将军难道认为自己没有战胜的把握吗?一千零六 赵构不回来一千零六十九 不纳妾的潜规则三百三十四 高存福绝望地哭泣着八百五十一 与旧时代的决裂七十五 辛弃疾感觉问题可能并不是那么简单一千二百一十九 我也是一千二百五十八 都是解放门的功劳啊六百四十六 突如其来的流民四十七 他没有选择六百四十 陈英与新税法一千零三十二 烧钱的战争四百六十 杀贼!!二百 光复军政治正确的负面产品一千三百九十一 我们不熟九百六十二 救亡图存之道就在其中九百零六 史浩没有选择九十八 完颜盛涛之死一百八十六 我要你何用!第1650章 突击平安京八十五 另辟蹊径的赚钱八百九十三 灾难性的后果一千二百一十 蜀锦走私案六百五十二 赵构需要一个背锅侠三百一十五 赵开山病危一千二百三十八 缺钱,缺钱,缺钱!一千一百一十八 华夏元年七百五十三 汉人的皇帝并不仅仅是勇武就能胜任的一千三百二十八 我问心无愧一千五百九十九 苏咏霖不站在他们这边四百一十一 许霖!你害我!七百八十四 任得敬去楚王号一千五百六十五 救济院一千零六 赵构不回来番外·从神乎其神的没良心炮开始说起一千三百 我现在募兵,还来得及吗?一千三百一十一 借钱是要还的一千一百零一 明国也是有可取之处的一千零六十二 失火的农庄一百一十五 诉苦大会六百五十七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七百四十四 来援的赵玉成六百八十八 为何我感觉自己在孤军奋战呢?一千五百零四 立太子?九百九十一 陆副使,这样的事情在南朝发生过吗?一千五百九十四 给彼此以枷锁八十四 飞火枪二百九十六 一只替罪羊一千五百四十五 苏咏霖这是在过河拆桥四十二 那么我们造反又是为了什么一百七十五 你的一切不单单是你的!更是孔氏的!四百九十二 将军难道是在为当年的赵官家报仇吗?第1642章 “中华正统文化保护者”三百七十六 耶律元宜选择退军九百三十二 招安?五百三十一 破辽阳一千五百一十三 无欲则刚一千二百零三 他们无法成功九百二十九 赵昚显然已经是一个学会甩锅的成熟帝王了一千二百八十 早点结束吧,累了四百八十一 他苏咏霖到底是个什么态度?一千六百零三 你们觉得自己是不可替代的吗八十一 赵玉成有些委屈一千一百三十二 逼赵昚退位!四十六 苏咏霖的脸上带着合群的笑容七百二十八 臣谢大明国皇帝陛下册封第1677章 我就问你怕不怕!二百二十九 完颜阿邻有一种胜券在握的感觉一百一十八 火药的难题九百九十八 陆游的小纸条四百五十 溃退的移剌成二百五十四 赵作良感觉到了背叛一千零三十八 进军襄阳五百七十四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守住长安还有什么意义呢?一千一百四十五 泉州和广州第1636章 他们就连演都不演了是吧?一千二百七十一 “好官”一千五百八十六 好自为之吧!一千五百七十九 十天十夜的中央会议一千零八十四 援兵终于来了!一千二百二十五 集体的力量三百一十八 旁友,你这是在瞧不起我啊。九百四十三 沈格决定反对二百三十九 孙子义臣服八百九十三 灾难性的后果四十九 土办法也有大用处三百八十四 光复军真的能吃饱吗?一千一百零九 临安城门大捷六百六十七 为陛下炼出合格的铁!九百八十九 咱们还是不要添乱了吧一千一百九十七 川蜀的经济危机第1656章 源氏的奋起一千零八 春风不度玉门关五百零九 赵构的皇位保卫战九百 天网军截胡